首頁>Club>
業內人士皆知,《中醫基礎理論》確立了中醫學兩大特色,即整體觀和辨證論治。同時,我們也知道,藏象學說建築在五行學說基礎之上,因而五臟六腑便虛擬為非解剖屬性的臟腑。五臟之間、臟腑之間的關係,便喪失了依賴解剖的有機性。於是,問題就來了,依靠生剋制化維繫的五臟和臟腑關係,具有整體性嗎?如果說是整體性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整體性。如果不是,問題出在哪裡?
14
回覆列表
  • 1 # 明貞

    資訊和能量是心物眾生的根本,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即基於此!物質並物質結構現象不過資訊和能量為了效果的真實圓滿度而構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宇宙並人類眾生就是目的性和規定性的綜合!人體相對於動植物乃至各種物質,是相對高階的生命體,更容易出現問題,而中醫就是先天科技在後天世界的存留!中醫是開啟中國古老先天文化寶藏鑰匙一說,是真實的!

    人類也到揭開謎底,突破生老病死的時侯了!

  • 2 # 無憂草2775

    臟腑經絡理論是中醫初始理論,來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內經),與脈象理論合成。初期只是簡單的理論,經歷代醫學家充實,方成現代的完整醫學理論,這與(黃帝內經)是有不同。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在當時,十四經絡己經存在於(內經)記載中。只是用於中醫學臟腑經絡理論。

    古代臟腑經絡學說,以各臟腑之間的經絡聯絡(也包含現代的神經傳導),應用五行作為醫學術語形象比喻,獨立解釋各臟腑器官功能,及疾病臨床表現症狀,脈象變化,舌質,舌苔變化。及臨床中醫藥配伍應用。並且以各自獨立又互相聯絡的哲學思想,闡述人體整體器官功能執行原理。東漢未張仲景的(傷寒論),是在臟腑經絡理論的基礎上建立的學說,借用十二經絡完成六經論證。其中臨床辨證施治,還是依據臟腑經絡理論。

    中醫藥學,方劑學也是依據臟腑經絡理論,臨床試驗而編,因此,中醫理論與藥學是二合為一的完整理論。不能分開,兩者分開,不成中醫,中藥不能發揮配伍方劑綜合功能。

  • 3 # 我是子焉

    整個中醫的醫理體系都是建立在唯心的間接的初級的非科學的認知基礎上。明明是針對於實實在在人體的研究偏偏卻去研究人體外在世界的自然現象和其演變規律,把這些對外部自然世界現象的表象性的膚淺性認知類比、反推到人體內部的現象和變化規律。人體內部的真相真的就猶如外部世界的一樣嗎?隔空研究人體的結果就是把外部自然世界的屬性也搬到人體內部,自然世界存在金木水火土及演化,那就人體內也存在金木水火土現象和演化,自然界有春夏秋冬氣候變化及寒熱暑溼燥現象,那人體也一定存在四季變化和寒熱暑溼燥現象。多麼單純和簡單的類比思維,為了闡述人體內部的生理活動在缺乏事實依據和物證的條件下唯心杜撰了一套虛幻的演化機制學說。中醫對人體的探索就猶如盲人摸象一般。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到底有多少成是真實反應了人體內部執行規律點呢?要想探究人體的秘密其實最直接最明瞭最具事實依據的研究方法就是直接開啟人體進去什麼都一目瞭然了。

  • 4 # 中醫文化傳承者胡瑛君

    我給梁教授普及一下中醫知識,五行學說是古人對自然界一切物質運動規律的一個總結,也就是把自然界的運動規律或功能分成五類,分別用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命名,而非某些專家教授想當然的認為是古人認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構成 ,這種認知是對古人智慧的極大侮辱 ,明白了吧。

    古人強調天人合一,既然自然界有五種運動規律或功能,人體自身也應該有這五種規律和功能,但這五種規律或功能在人體就不能繼續採用五種物質來命名,故中醫用肝心脾肺腎來對應,明白嘛?和解剖學兩碼事。

    古人不是不懂解剖,認為不懂的可以好好讀讀中醫發展史,這裡不贅述。

    五臟學說和解剖學說是兩套學說,也就是兩個科學門類,別混為一談 ,明白嘛?

    以後誰要是採用我的這種解釋,必須要提我的名字,不然就是剽竊我的研究成果 ,我保留追訴權。

  • 5 # 哈大叔3

    圓而不規,方而不矩的渾天,渾天的生命“齊”黑白兩儀太極之象,上應司天六氣,下合五行化運。

    氣者,象也,五行有五藏,火分君相,六氣十二支,六藏六府。訊息也,生命矣。

  • 6 # 蘿莉心不走心

    大哥,你說的是玄學,不是中醫好吧,中醫肯定是建立在解剖學基礎上的,否則一開始就不會有五臟六腑這個說法,傳說商紂王曾經讓人敲開老年人和年輕人的骨髓,來驗證骨髓隨年齡的變化,雖然手法殘忍,但是很多中國古代醫學理論肯定是建立在解剖學基礎上的,不解剖怎麼知道心肝脾胃腎?

  • 7 # 漢醫宗祖

    問題;基於五行學說和非解剖臟器建立的臟器學說體現什麼樣的整體觀。

    業內人士皆知,《中醫基礎理論》確立了中醫學兩大特色。即整體觀和辨證論治。

    同時,我們也知道,臟象學說建築在五行學說基礎之上。因而,五臟六腑便虛擬為非解剖屬性的臟腑。五臟之間,臟腑之間的關係,便喪失了依賴解剖的有機性。於是,問題就來了。依靠生剋制化維繫的五臟和臟腑關係,具有整體性嗎?如果說是整體性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整體性?如果不是,問題出在哪裡?

    真點問題說的話,這也太彆扭了。

    我來慢慢說說……

  • 8 # 解惑者Z

    我想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比喻說明中國古代的宇宙觀哲學理念。請看動圖,形而上的世界指的是動圖中的那個旋轉的實體,而形而下的世界指的是我們可以感知的世界,也就是一般意義下指稱的世界,即對應於動圖中的投影。我們可感知的世界由某種不可觀測的實相透過投影而來,即形而上"降維投影"到形而下。因此,中醫的整體觀指的是形而上的實相整體,反之,現實可感知的世界是某種"降維投影后的虛像"。

    同時,透過動圖你可以想象到,這個旋轉實相包含宇宙萬物資訊,從某種意義上也包含了你的意識,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和空間等一切資訊。

    結合《易傳》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有以下解讀: 投影螢幕上的影子屬於"形而下者謂之器",中間那個旋轉實體和光源屬於"形而上者謂之道","道"本質上不可觀測,不可感知,人的意識是可以自我感知的,所以意識不屬於道,而是投影,和所有唯物論認為的物質一樣,都是投影。

    以上屬於比喻說明中國古代的世界哲學觀模型。接下來論述一下現代物理學的兩個概念與這個投影世界模型的關係。第一個是暗物質(Dark matter), 暗物質是物理學為了解釋一些無法解釋的引力現象(對應於螢幕投影)而引入的物質概念。暗物質目前為止無法被觀測,引入這個概念可以解釋那些奇怪的可觀測變化。如果使用上述投影世界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低維空間奇異變化產生的原因。第二個是量子糾纏。當你用兩道光從不同方向投影,你就能得到無論相距多遠都能互相關聯的兩個虛像(對應於現實世界的物質)。

    最後,真正的傳統中醫並不想直接對投影的虛像(器物世界)建模,而是從理解實相(比喻於動圖中那個旋轉的物體)開始,逐步由上而下的去指導醫療實踐,而那個實相包含一切資訊,天,人,萬物,大自然,乃至宇宙都統一在一起(天人合一整體觀)。而傳統的象思維,就是一種理解實相和虛像的思維工具,具體內容請大家看周易等傳統古籍,篇幅有限,不做深入探討。

  • 9 # 雄關漫道H真如鐵

    五行學說幾千年了也就是在算命、風水、煉丹、裝神弄鬼,還有中醫方面在用。因此可以類推中醫的本質是什麼。那就是忽悠和故弄玄虛。

  • 10 # 英揚天下

    五行學說本身就是一種機械式的普遍聯絡觀,運用到人體、醫學領域能夠發展出什麼正確的整體觀?最後體現出來的也是一種機械的、臆想式的整體觀。

  • 11 # 梅里一了

    好問題。這個整體觀可以概括為一個字“玄″。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對這個″玄"進行了宏觀概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生命是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無和有兩方面構成的。無,是生命的本質,即所謂天地之始。有,是生命的載體,即所謂萬物之母。具體的講,生命力,意識,功能這都屬於無的範疇。肉體,器官,組織結構這都屬於有的範疇。無,是無以名狀的道。有,是實物可尋的名。無可以囊括有,有不能盡其無,這是生命體的特點。無與有一體兩面,兩者同出而異名,這個同就叫做玄。有人把中醫稱為玄學,並不冤。但這些人把西醫稱為循證醫學,與玄學對立起來,就顯出思維的侷限。殊不知中醫的玄學也是循證的,只是與西醫循證的方向不同,中醫是由無循其有,西醫是由有循其無。中醫的藏象學說就是由無循其有的結果。

    由無循其有的方法,老子在第21章描述了基本路徑: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這條路徑中,有關鍵的四個點″象,物,精,信″,是一個逐步求證的過程。從最初的象,到最後的信,形成了中醫整體觀的方法論,這種方法論,概稱為″象數學說″。

    中醫理論是建立在黃老思想基礎上的,其中的”老”就是指老子。因此,研究中醫的整體觀需到《老子》思想中找方法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衣哥與鄰居的矛盾僅僅是因為錢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