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攝你無醉
-
2 # 攝魔papi
你的問題是單獨一個場景。
類似的問題稍微寬泛點是 大光比環境下是否需要濾鏡。
可以實現大光比環境下保留更多的高光及暗部細節的方法很多。
聊方法前先了解一下自己的相機RAW的動態範圍,動態範圍越大可以記錄的高光和暗部細節越寬泛,比如d850 動態範圍在 iso64下高達14.8 d700 只有12.2.
另外動態範圍會隨著感光度的提高而變弱,比如 d850 iso64下動態範圍14.8 但是到了iso3200時只有10.79 到了 iso25600 時只有7.68
瞭解這些,咱們再說方法問題。
1
一般為了獲得高畫質,我們會用到三腳架,來獲取最高品質的圖片,尤其是拍攝風光圖片, 這個時候相機可以記錄的動態範圍非常高,如果你拍攝的現場環境光比沒有那麼大,基本一張raw就可以解決問題,後期稍微調整即可或者較理想的圖片。 所以方法一可以不需要任何附加配件但是需要你有豐富的拍攝經驗。
2
如果沒有濾鏡,我們也可以使用 BKT包圍曝光的方式拍攝,後期合成圖片即可,方法簡單。
3
如果想獲得比較理想比較真實的畫面,個人建議使用 GND灰度漸變濾鏡,GND濾鏡一般還分為軟漸變和硬漸變,要看具體情況來使用。
4
如果上述的方法都不用還是可以實現的濾鏡拍攝效果的,就是用膠片時代傳統的搖黑卡方式,在慢門拍攝時,拿一張黑色的卡片在鏡頭前上半部快速的搖動,讓其形成類似濾鏡的效果。
以上就是4種常見的方法。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具體看你想要怎麼樣的一個後期效果。
如果皖霞和你所處的前景對比比較強烈的話,而且相對視野比較柔和個人建議就不用濾鏡的好。
而當晚霞不是很絢爛的那種,而你又是想要那種絢爛的感覺,就需要稍微加一點濾鏡,也就是說稍微調整曝光降低曝光,其實也不是濾鏡,只是稍微調整一下引數,就會有一個比較滿意的效果。
下面是個人拍的一個傍晚時分的天空,雖然不是晚霞,但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淡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