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聯句愛好者

    有一定的可信度。因為農村集體化的時候,他們種糧積極性是當時最低的,甚至寧願逃荒要飯。在這樣的環境中,這樣的人面前,可能還有土地丟荒的現象。當土地承包到戶後,一時之間,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土地耕作質量提高,數量增加,糧食總產量急速提升是可能的。

  • 2 # 傳奇

    小崗村單幹第一年糧食增產拿多五倍。如果他們以前大隊生產隊搞的糟,社會主義積極沒有調動起來,拋荒土地,逃荒要飯。經過包產到戶,他們為自已不捱餓,好好種地,一定多收五部糧食。

    我們這裡生產隊隊長和隊員都不想分地,只是上級讓分只得分,才開始自已種地不適應,有勞動能力的種地好些,沒勞動能力的種地荒了少打糧,種一二年適應了,逐漸多打糧食,後來有了二銨、複合肥料更多收糧食,只是機械化種收不太方便。現在由於糧價低,種糧不如打工掙錢多,村外出現拋荒土地,有機械和水井的多收不願種地的農民土地種,有的只種一季小麥,不種夏糧。

    現在的小崗村可能也是這種情況吧?

  • 3 # 利劍弓長

    信就信不信也信,不信不行行也就信。信也行不信也行,信也是它不信也是它,信不信你信不信,最後全信必須信。信信信信!我都信!

  • 4 # 手機使用者春天的黎明

    按我們那兒的情況看,何只五倍,我們隊人均一畝水澆地,六分靠天吃飯的旱地,每年每人分五,六十斤麥子,四百斤紅薯(鮮),和數量不等的雜糧,我家五口人,能分到三百來斤麥子,裝一個缸就夠了,紅薯幹裝在一個樓子裡,玉米棒子一個人分七,八十斤,退成粒也是五六十斤,最少的一年就分了十幾斤棒子,我擺在窗臺上都沒擺滿,在生產隊幹活,誰都是混,誰都沒有責任心。幹活大呼隆,誰都不願多出力,變著法的投機取巧,佔集體便宜,土地耕種、管理粗放,廣種薄收,因循守舊,默守成規,縣裡建了生產碳氨化肥廠和過磷酸鈣化肥廠,廠裡化肥堆積如山,技術員說破嘴,六分錢一斤就是沒人用,一是沒錢,二是不相信,說是把錢往地裡扔,瞎胡鬧,祖祖輩輩種地沒聽說用這東西的,寧可餓肚子也不肯改變,分地的時候,我是最高興的,因為我從小經歷的都是缺吃少穿的日子,在部隊幾年學了不少農業技術方面的書籍,當時我就說,一年,人們就足了,分地以後,我借了二十塊錢,第一個到化肥廠買化肥,廠裡的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說你是建廠以來第一個買化肥的,我又到磷肥廠,看到的是陋天堆放的象山一樣的磷肥,長年堆放,日曬雨淋無人過問,我交了錢,工作人員更是大氣,“你隨便裝吧,沒人要這東西”,我採取了精耕細作,合理密植,農家肥,氮、磷比例合理配置,種子由原因生產隊的七、八斤增至二十多斤,加上與之配套的各個時期科學的管理,當年產量就突破了一千斤,達到了一千零八十斤,豐收的端倪從早春反青初期就顯現出來了,明顯的比別人的麥子高出一大截,而且油光發亮,黑綠黑綠的,棵棵肥頭大耳,每天我都去到地裡觀察,那些麥子可以說是伴隨著我的激動成長起來的,一直到成熟,臨近收麥時,我斷定原來裝麥子的一個缸肯定遠遠不夠,必須多買些缸,卻跟我媳婦產生了矛盾,每次我買回去,他就跟人家退回去,說用不著買,說我瞎花錢,以前買化肥也跟我幹過一次架,說我拿錢往地裡扔,這次是死活不讓買了,收了麥子以後,其結果可想而知,天哪,幾千斤麥子呀,往哪放啊?我倆又吵起來了。

  • 5 # 微信松園

    小崗村也算老鄉,第一年單幹,多收5倍糧食,我當然相信,拿命吃螃蟹。償到甜頭,全國推廣。

    我家廬江三壙,現屬合肥,魚米之鄉。

    79年之前,也是魚米之鄉,稻價,從解放初6分/斤,漲到1角/斤,3O年未漲,86年後才放開糧價,。

    78年前,公社化,老婆在家種田,人高馬大,7分工/日,年收入15O元,每工五角,另按工分分配的稻草,次品糧,均摺合錢,1O分工總值8角。

    79年包產到戶,1o畝田,兩季稻,收萬斤,另有油菜,雜糧,去除公糧,種糧成本,三上繳,大隊幹部工資,村小學建設,教師工資,赤腳醫生工資,還有其他雜費。全繳齊,淨收入近千元。超過公務員科長帳面工資,也超過我煤礦技術員工資。

    80年,全國大豐收,歷史最高產量,後又連續16年大豐收。

    老伴小侄,大農戶退租,他承包了,2o0多畝,土地,國家投入

    巨資,平整,渠路,適合機械化生產,今年,年初退掉1O0畝,越南拒賣大米,為了糧食安全,我估計今年糧價要漲,他還是退了一半,還是他說對了,收購糧不會漲。

    他把早稻留夠口糧,早稻不打農藥,口感不好,老伴,二兒愛吃,吃不上了,早稻耐儲,戰備糧,

    今年收購價:O,82元/斤,稻潮,曬乾價約1元/斤,前幾年,最低保護價,1,O7元/斤,1,1元/斤,1,2元/斤,按1元/斤,摺合米價,1,43元/斤,太低了吧?農資成本漲了,是事實。上層知道吧?

    感謝農民貢獻,無話可說了。

  • 6 # 丁大大204753787

    請問比上是哪一年,如果是去年集體化時期,那時糧食透過改革之後逐步增長,畝產也有達到幾百斤的,就我們地區已有七八百年的產量,他們的地方按六百斤算,增產五倍之後畝產三千斤,完全是吹牛。我不信。

  • 7 # gedjhoopbnm

    80年包產到戶調動農民種地積極性全國糧食迎來改革開放第一次大豐收,小崗村只是全國一分子。可是從長遠來看還是集體規摸種地,為什麼中國農民種地糧價成本高,就是沒有行成農場規摸管理,到現代土地流轉也是為了大面積耕種規摸化管理,美國一個人耕種管一萬畝耕地,河北晉洲周莊人民公社集體實行城鄉一體化,農村農民過上城市人生活,難道不知的我們學習嗎?

  • 8 # 桂花酒叫化雞

    我相信。

    因為,當年縣裡為推行大包乾,先要找幾個落後的生產隊作為典型,其中就包括以討飯聞名的小崗村。

    以小崗村當時的農業生產情況來看,社員毫無種田積極性,連年歉收,人心渙散,村裡二十戶人家,家家外出討飯營生,吃飯靠國家返銷糧。在此現狀下,被縣裡選作大包乾的典型,然後不負上級期望,當年戰勝特大自然災害,糧食獲得大豐收,一年收成抵過去許多年。

    以當年被選取作為試點的落後生產隊來看,其實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不過,因為小崗村的基礎最差,所以,光看產量,提高的倍數確實驚人,值得宣傳推廣。

    還因為,當年領受任務的隊幹部,因為怕事變擔責,就讓眾人按印畫押,將來一旦有事也好分擔。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紅手印事件,被上級領導敏銳地抓住了其中所蘊含的新聞價值和宣傳價值;如此一來,小崗村最終在各個試點生產隊中,脫穎而出,一舉而成典型。

  • 9 # 安平144796971

    信!開始五百畝地,大家都忙於乞丐,田地基本上處於丟荒,或基本上處於種而無管的狀態,所以產量奇低。

    一個人口才一百二十人,擁有田地五百餘畝小村,卻要吃國家救濟返銷糧,說他們是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我想,中國人民不認可!

  • 10 # 冰雪139109689

    當時在黑龍江省,松嫩平原一個生產大隊,從幹部到社員都不同意分田單幹,搞個明分暗不分,幹了兩年被發現了,被迫分田單幹了。

    當時大隊有東方紅鏈軌拖拉機2臺,鐵牛55一臺,東方紅28一臺,配套的農機具,集體時機械化種地已達60%。

    分田單幹後,人均7畝多地,由於集體時工作都有分工,開拖拉機的是專人,趕馬車、犁仗都是專人。經過20多年集體勞動,很多人還不會侍候牛馬,單幹後由於大型農機用不上,100%靠牛馬和人工種地,很多田都種不上荒了,單產和總產的產量直線下降了。

    集體時大隊裡幾個小隊工分每年基本在0.22元左右,一個壯勞力一年工分在3000多個左右,半拉子,老弱病殘都有活可幹,比如,喂牲畜、看地、看草原、集體豬場、雞場等等,農村的各種活計多去了,其碼有一半不需要壯勞力去幹,所以人均收入比較好的。單幹後,一家一戶的各種活計多去了,也不分是壯勞力乾的還是半拉子乾的都得幹,顧這頭顧不了那頭,集體時很多副業都扔掉了,只靠種田了還有草原,收入立馬降的不敢想象的程度,直到以後出現小四輪了,才有改觀。

    分田單幹後,集體積攢的家底也沒了,特別是大型拖拉機、收割機等農業機械,因整個農村都分田到戶,這些農機根本沒人買,賤賣的賤賣,扔掉的扔掉了,可惜幾十萬的家底,分的分,扔的扔都沒了。

    是我太姥姥家所在的生產大隊的情況,集體時,他們那收入比城裡一般工人都強,生話也不比城裡差。分田初幾年收入、生活質量大幅下降,直到以後出現適合各家各戶的小型農機具出現,雙下降情況才改觀。但是,另一個問題出現並且十分棘手,那就是五保戶、貧困戶沒人管了,靠自己或村裡人時不時伸手幫幫艱難維生,集體時生產隊有很多活都可以讓他們幹搛取工分,加上生產隊分給他們糧食也不扣錢,所以,他們的生活還是不錯了,保住了自己的尊嚴。

  • 11 # 矢志不移

    我百分之百相信!因為頭一年他們都在拉著棍走街串巷要飯,地裡就沒有任何莊稼,單幹了,只要地裡長出莊稼,別說五倍,就是十倍、百倍,也不會感到驚訝。

  • 12 # 132699652華一民

    改革開放以後糧食大增產這是肯定的!小崗村人用生命換來的單幹!產量大增也是肯定的!信不信這己是歷史的真實!我相信全國大部分人都相信!只有遊手好閉丶指手畫腳丶不勞而獲的既得利益者不願相信!不過想回到過去!只能是空想了!

  • 13 # 樹月孤舟

    小崗村單幹第一年比上一年多五倍。我信。因為小崗村單幹前,不種地,只是知道走鄉串戶的要飯。耕地沒產量,當時大集體時畝產量在幾十斤或者百八十斤也未可知。單幹了增多五倍是可能的。

    東北這個地方要說增產五倍,沒有人相信。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已經廣泛施用化肥,當時用的化肥有,南京過磷酸鈣,硝酸銨,尿素……。農家肥也特別多,主要來源於生產隊養的馬,牛,羊,豬。生產隊有常年的積肥小組,專門積攢農家肥。有很多優良種子已經用上,畝產量五六百斤是平常的事。如果說單幹了,糧食增產五倍,是什麼概念,麻煩大家可以算一算。現在是單幹四十年了,畝產量也達不到三四千斤。況且現在只用化肥,地越種越薄。

    東北有很多地方是83年分田單幹的。沒單幹之前,一個生產隊,有抓全面的政治隊長,有抓農業的隊長,有抓牧業的隊長。各生產隊都養很多馬,牛,羊,豬專門有各自的飼養員。生產大隊也養馬,牛,羊,豬,而且數量很多。

    一些生產隊的農民年收入,不比職工幹部的年收入少。有的好的生產隊一個農民年收入達到兩千元左右。要知道縣級幹部當時年收入才一千多塊錢。當時被傳為佳話。

  • 14 # 淺水一灣

    不相信,除非原來畝產100斤左右。如果土地下戶前畝產4、500斤,一下子增產4到5倍,那就是兩三千斤,可能嗎?不是神仙,比浮誇風還浮誇。

  • 15 # 陣大富

    我們四川儀隴縣,分田到戶,糧食比集體生產高好幾倍,那時交定購糧大小人平兩百多斤,吃不完,賣義價糧,幾年國家卻沒有倉庫裝,那時賣義價糧,要等到三河國庫拉:走才能收,最後到處都裝得滿滿的,國家時再沒法在收糧,國家糧食賣出來根本沒有人要,所以定購糧食也沒法要了。你們還不相信,那是真的,現在我們那裡沒有人收糧,好幾家糧食爛了沒有用,連雞卻不吃。

  • 16 # 寅兔

    我認為農業增產有多種因素,如果風調雨順就大豐收,如果特大自然災害可能顆粒無收。只有能可持續發展才能說明問題。

  • 17 # 關中情深

    小崗村村單幹後糧食增加伍倍:沒單幹時畝產多少斤?難道沒有單幹前小崗村全部都是二流子:種一葫蘆打一瓢嗎?要結合實際:不要吹牛皮不帖印花

  • 18 # 晚年的優傷

    這很難說,我自己單幹的第一年人均入倉谷了一千四百,<幹谷〉,除了公糧,購糧,單幹前一個勞動力一年純穀子分240斤,小孩分三等,|一3歲一年一百二十斤,4一丨0歲一百五十斤,10一|8歲二百斤穀子,可以想一下。

  • 19 # 桐柏山青水秀

    我是農民,我相信小崗村單幹第一年糧食超大集體四五倍,那時大集體畝產平均頂多二三百斤,由於沒有肥料小麥穗跟蒼蠅大小,我們戲稱蒼蠅吊,分田到戶真正實現了多勞多得不勞不得,幹多少都是自己的,你能不幹嗎?分田到戶一年就解決了大集體二三十年就解決不了餓肚子的問題,分田到戶好,農民高興!

  • 20 # 永哥2375

    五倍是什麼概念,當時小麥單產在二百三十斤左右,單幹後第一年翻五倍,算一下230x5=1150斤,80年代初期誰家小麥能過千斤?黃豆單產70~80斤,80x5=400斤,現在黃豆單產是多少?有些人說大話就不怕閃著舌頭,沒有前三十年的基礎建設,能取得改革開放的成果嗎?歌功頌德不能說謊話來騙年青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C1還是考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