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喜愛歷史的人

    孫承宗為了收復失地,絞盡腦汁的想出了一出“堡壘計劃”,他從八里鋪到錦州一共修了四十七個堡壘,工程浩大繁複,並且開支就是天文數字,這還不算,他把原來遼東的四五萬兵力,一下子就擴建為十四萬人,這真的是有必要?

    其實第一個反對這個計劃的就是王在晉。因為在小冰河氣候的影響下,大名北方氣候乾旱,作物歉收,這就導致大明的財政稅收匱乏,財政不足就發不出軍餉、發不出救災銀兩,所以就會進一步導致流民、內亂等各種大亂想。

    並且受到影響的不僅是大明朝,後金也受到影響的,他們捉不到魚了,所以就只能鋌而走險的南下搶劫大明朝。假如把大明朝的大門關上,休養生息,少點折騰,等災變過去了,然後解決禍患也不遲,這種做法又不是沒有先例,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面對匈奴的扣邊劫掠,就把邊塞的六萬民眾全部遷入內地,任匈奴怎麼挑釁就是休養生息。

    這位最會打仗的皇帝就可以龜縮,那才有後來的竇憲的燕然勒石。所以王在晉就主張放棄全部遼土,明軍全部龜縮長城一線,這樣可以有利於防守,還能節省大量的銀錢,但是朝廷的袞袞諸公差點沒把他罵死,我大明寸土不讓,怎麼可以主動拋棄舊地?

    天啟初年的財政收入為330萬兩,但是支出為500萬兩,財政嚴重赤字。但是到了天啟七年,光遼餉就增加到770萬兩,可見大明的財政一下就癱瘓了,國家的財政全部傾斜在遼東,那麼陝西河南的賑災可以說杯水車薪,那麼為啥會發現此時農民起義遍地四起了。

    楊稿興兵10萬,結果薩爾滸全軍覆沒;袁應泰曾議兵18萬,結果瀋陽、遼陽還丟了;王化貞傭兵15萬,結果以廣寧慘敗告終;這次輪到孫承宗興兵14萬就想收復遼東,可以說是痴人說夢。關鍵還是14萬新兵,自古以來還沒有聽說在邊境常年陳兵十幾萬的記載。

    這樣國家財政不被拖垮才怪。事實證明王在晉是對的,接下來孫承宗的“柳河之敗”數萬大軍被人家幾百人打的大敗,可見孫承宗的計劃只是徒有虛名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最近出現那麼多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