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暗夜精靈小Moon藥師
-
2 # 戲迷阿德1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我們要分清楚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有遺傳因子是祖輩傳下來的,1型糖尿病不管你是幾歲,那怕是3歲小寶寶也會得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胰島素細胞完全喪失功能,主要靠打胰島素針來維此基本生活。二型糖尿病是吃出來的富貴病,發病在40歲至60歲之間產生,二型糖尿病怎麼會產生的呢?主要是人不節制,大吃大喝,大魚大肉,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這些食物吃下去以後過剩吸收,人吸收不進成為了垃圾就是人體裡脂肪脂肪肝,膽固醇高,人腰圍增大體重超重,人發胖,這個時候人的內分泌消化開始紊亂失調,胰島素細胞產生抵抗,糖分(葡萄糖)分解不掉進入人體血液,這個時候血糖會升高,二型糖尿病產生。二型糖尿病胰島素細胞有少量還沒有完全損傷。因此1型糖尿病不可能預防,二型糖尿病可以預防要忌口。
-
3 # 養生大大師
他們都是胰島素不足或不敏感致使血糖升高超過腎糖閥10點以上引發糖尿病。是胰島細胞受損害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
-
4 # 內分泌荷爾蒙
這裡要區分下一型和二型損傷還是有區別的,排除遺傳性,大部分一型是由於事故、病毒等導致胰腺損傷無法治癒(治療辦法目前只有移植、幹細胞),所以體內沒有胰島素分泌0,無法降糖,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口服藥物是沒用的。
二型就不同了,很多都是肥胖導致胰腺分泌不足,區別一型是0.所有治療上早期是口服藥中後期可以增加胰島素使用。控制好體重、飲食、運動還是有機會康復的。
關於糖尿病的1型和2型,一定是胰腺受到損傷了嗎?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如果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那麼會導致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或相對不足以及胰島素抵抗等原因,導致高血糖現象。
就目前的糖尿病可分為兩種,分別是1型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原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也可發生於各種年齡,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主要是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和遺傳因素導致的。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後天出現胰島素抵抗作用,胰島功能尚存,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較差,人體從而出現高血糖現象。
關於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還是有區別的:
1、治療方面:
患有1型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島素才能控制高血糖,口服降糖藥一般無效。
而普通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不需要依賴注射胰島素降糖,只要透過合理的飲食控制和適當的口服降糖藥治療,便可獲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說口服降糖藥治療效果差、胰島B細胞功能趨於衰竭或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時,也是可以使用胰島素治療的。
2、併發症區別:
1型較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容易併發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和神經病變等;
2型較少發生酮症酸中毒,心、腦、腎血管動脈硬化性病變的發生率較高,容易合併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容易造成糖尿病足等。
相比較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部分是可以透過飲食跟運動療法控制的,甚至可能逐步恢復到正常血糖水平,不用吃藥。有些體型非常胖的患者,透過胃縮小轉流手術等,可以實現控制飲食,控制體重,達到血糖的控制目的。
不管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都需要不斷的摸索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遵醫囑,關鍵是要堅持服藥或打胰島素,爭取平穩控制血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畢竟,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是死於併發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