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城影隨

    說到底,漢室氣數已盡。

    曹操最初的志向不過是做個大漢的徵西將軍,雖然這應該是一篇官樣文章,但徵西將軍這個說法我是相信的。曹操做典軍校尉的時候黃巾之亂已經平定,誰也想不到後面會出現那樣崩壞的局面,曹操作為“閹宦之後”,老爹雖然做過太尉(還是買的),但論起家世也就那麼回事,東漢末年,那是個拼家世的年代,袁家四世三公,楊家四世太尉,哪裡還有曹操的位置。

    這個時候你讓他想自己將來會成為什麼司空丞相魏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後來董卓進京,廢立天子,漢室威望大損,曹操拒絕董卓招攬逃出京城之後(本來寫了刺殺董卓,後來看了其他答主的答案,查資料之後發現確實沒有這回事,故修改。),首倡義兵。這個時候天下各路諸侯也都沒有明目張膽地互相攻殺,漢室還有一點可挽救的空間。按照他的想法,應該是各路諸侯進軍關中徹底打敗董卓,奪回天子。可事與願違,袁紹等人畏懼西涼軍實力(或者說為了儲存實力)拒絕西進,曹操與鮑信追擊還被埋伏(本來寫了曹操獨立追擊,後經指正,除了曹操本部兵馬,還有他的好朋友鮑信,另一位“好朋友”張邈也派了部將跟隨。),差點丟了性命。接著討董聯軍內訌,甚至發生了劉岱殺死橋瑁這樣的惡劣事件,最終分崩離析,隨後便開啟了各路諸侯私自攻殺的真正亂世。這段時間的曹操勢力其實是不足以爭奪天下的,如果討董軍能夠繼續西進解救漢帝,漢室就真的還有一口氣在,曹操這個時候的想法還是救回天子立下不世之功,向著他的“徵西將軍”再邁上那麼一步,可他還是失敗了。

    這可以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之前的曹操還想著繼續做他的大漢臣子,而之後的曹操已經明白了,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的所謂“徵西將軍”的抱負是不可能實現了,如果還想飛黃騰達,那就只能隨波逐流開始真正的軍閥生涯。

    隨後的曹操開始積蓄力量,連續擊敗周邊各路諸侯,實力越來越強。朝廷也成了李傕郭汜這些西涼軍閥手裡的玩物,不再有半分威信。等到了獻帝逃出長安,最後被曹操接到許昌的時候,漢室已經只剩下一個招牌了,袁紹想著另立朝廷,袁術想著自己登基稱帝,其他的劉表劉璋這些都一心經營著自己的地盤。而曹操身邊也有了一支自己從無到有拉起來的勢力,這是他曹操自己的隊伍,不是朝廷給他的,他當然也不可能把手裡的權利交給這個所謂的朝廷。漢室這個時候不能說沒有半分機會,但起碼不會在曹操手裡得到真正的中興了。

    這個時候的曹操還有一絲退路,假如他被其他諸侯擊敗,或者在獻帝策劃的政變中失勢,那他還是有可能留下性命,在朝廷做沒有實權的官員的,只是這並不是曹操所追求的。

    最後曹操成功統一北方,成了名正言順的北方之主,曹操又到了另一條軌道上,那就是奪取天下。這時候的曹操其實已經停不下來了,他的本意是什麼,那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必須在這條“丞相-公-王-皇帝”的大路上不斷前行。因為他現在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手下負責,他不一步一步地向上走,那他的手下們又該怎麼辦?當然了,後面他在赤壁戰敗,只能退而求其次為後人打基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綜上,我覺得曹操心態改變的轉折點應該在討董聯軍解散的時候,而那次差點讓他喪命的孤軍追擊,也可以說是他為興復劉姓天下而做出的最後努力了。在後面他也明白了,漢室這個大樹已經抱不住了,要想繼續前進,就只能靠手中的鋼刀利劍。

    曹操能做漢室臣子的時候沒有收拾山河的實力,等他有能力統一天下時,漢室卻已經裝不下他了,這也就是所謂的漢室氣數已盡了。

  • 2 # 張政133704202

    如果要具體到某一件事上讓曹操不再忠於漢朝,那就是曹操袁紹等人集結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首先曹操作為漢朝的臣子,還是有想法為朝廷做一些事情的,但後來朝局動盪,外戚干政,宦官專權,把局面攪的很混亂。後來董卓進京,局面稍微穩定,可是董卓又擅權亂政,廢立皇帝,濫殺無辜,朝局還是一團糟。後來曹操袁紹等人集結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要振興漢朝。這個時候曹操心裡還是忠於大漢朝廷,想為朝廷效力的,可這時候諸侯們的所做作為徹底寒了曹操的心。十八路諸侯聯盟起來,要打敗董卓其實不難,可是諸侯們不思進取,“且日置酒高會”,又各自為政,諸侯們各自為了自己的小算盤著想,只顧自己的利益,完全忘了結盟的初心。曹操看不下去,就自己帶一支兵馬去攻打董卓,但是寡不敵眾,被打敗了,連曹操自己都差點回不來,還是曹洪讓出自己的馬給曹操騎,“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曹操才撿回一條性命。回到聯盟大營,曹操痛斥諸侯們畏縮不前,可大家都很冷漠,這讓曹操徹底寒心了。我們知道,一個王朝要想強盛,必須有一個英明睿智的皇帝和一群忠心能幹的臣子,可如今,東漢王朝已經行將就木,皇帝無實權,被人隨意廢立,又顛沛流離;而大臣(諸侯)們不是想著如何去解救皇帝,報效朝廷,反倒是各自打各自的小算盤,互相搶地盤,爭奪兵馬錢糧。這樣的王朝已經名存實亡,不值得去效忠了。

  • 3 # 歷史笑春風

    三國時期的曹操是中國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他也被一些人指責為逆臣。這是因為在他的人生中,挾天子以令諸侯,為自己的勢力添磚加瓦。雖然曹操一生沒有篡位稱帝,但是他將朝廷中的反對勢力消滅一空,為自己的後代篡漢奠定了基礎。在曹操去世後不久,他的兒子就迫使漢獻帝禪位與他,建立了魏朝,而曹操也被追贈為魏朝的太祖武皇帝。

    但是,曹操在剛開始還是懷有匡扶漢室的心思的。他在自己寫的自述《讓縣自明本志令》中,就表明了這一態度。他在文中說了自己的心路歷程,說在自己的事業初始階段,本意是想當個好郡守,可是也沒能如願。後來擔任武職後,曹操還抱著為國家立功的心願,想要去西邊與異族作戰的疆場立功封侯,成為漢朝的徵西將軍。但是,遭遇了董卓之亂,曹操的願望又沒能實現。

    就這樣,曹操在文章中表白了自己為漢朝立下的功勞。他說假如沒有自己的存在,這個天下就不知道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自己最終擔任了漢朝的宰相,位極人臣,已經超過了自己的願望。但是,自己走到這一步,也不能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力。他說一旦交出手中的權力,就會天下大亂,而且自己和自己的家族也不免遭受飛來橫禍。

    我們看曹操的這一篇自述,裡面雖然有曹操粉飾自己,為自己辯護的意思,但是裡面也有曹操真實的心思。他也確實在事業初期對漢室忠心,並且有匡扶漢室的心願。但是,在後來,隨著時過境遷,曹操的心思已經變了。他把一切都歸結為外界的壓力,自己是不得已而為之。可是,如果他自己的主觀意願在內,外界的環境哪裡會有那麼大的作用。荀彧不也是官居高位,他就能夠為漢室去犧牲生命也不改自己的本來心願。

    那麼,曹操的心思是從上面時候改變的呢?我們從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裡看不到答案。不過,我們從曹操的生平能夠看到一絲端倪。那就是在董卓掌權的時候,曹操逃出京城。他回到故鄉招兵買馬,號召天下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在討董聯軍組成後,為了聯軍的團結,本來是聯軍的召集者和組織者的曹操,將盟主的位置讓給了袁紹。可以說,沒有曹操的努力,討董聯軍是不可能組成的。

    在討董聯軍取得了一些勝利後,為了躲避聯軍的鋒芒,董卓率領軍隊,裹挾著朝廷撤往了長安。在這個時候,曹操建議聯軍起兵追擊董卓。但是聯軍之中,從袁紹以下懼怕董卓的強軍,沒有人敢去追擊董卓。曹操在勸說無果之下,毅然率領自己的軍隊去追擊董卓。

    但是,在追擊的過程中,曹操在滎陽被董卓的部下徐榮打敗。曹操在戰鬥中中箭受了傷,自己的馬也被打傷,是自己的族弟曹洪把自己的馬讓給曹操,曹操才得以逃命。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曹操為了匡扶漢室,可謂竭心盡力了。

    而到了曹操奉迎漢獻帝的時候,曹操對漢室的態度就完全改變了。他雖然將處於飢餓的邊緣,無依無靠的漢室朝廷迎接到自己的領地,保證漢獻帝君臣衣食無憂。但是他卻對於朝廷的大權把持不放。

    曹操在將漢獻帝迎接到自己的領地,馬上就接受漢獻帝的封賞。曹操成為假節鉞、錄尚書事,後來又擔任大將軍。這樣,曹操就將漢獻帝朝廷的軍政大權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裡。這時的曹操,已經不是過去漢室忠臣的姿態,而變成地地道道的權臣了。

    如果說曹操改變對漢室的態度,就發生在滎陽之戰和奉迎漢獻帝之間的這段時間裡。如果再具體一些,那就是在滎陽之戰到聯軍解散的期間。當滎陽之戰後,經歷九死一生的曹操,率領殘兵敗將回到討董聯軍位於酸棗的大本營時,他看到的是正在舉行宴會,花天酒地的諸侯們。曹操見了這個情況,十分氣憤。他當場就對他們進行了指責,併為聯軍制定了下一步的計劃。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太祖責讓之,因為謀曰:“諸君聽吾計,使勃海引河內之眾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為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

    可是,面對曹操的指責和建議,諸侯們不以為意,沒有一個人贊同曹操的建議。不久,聯軍就因為諸侯們各懷鬼胎,難以繼續維持下去而解體了。各路諸侯率領各自的軍隊回到自己的領地。由於漢獻帝被董卓挾持,天下形成了權力的真空。各路諸侯開始互相征伐,擴充勢力,天下從此進入了戰亂之中。

    曹操在酸棗指責諸侯,並向諸侯們建議下一步在作戰計劃,應該是曹操對匡扶漢室江山做出的最後一次努力。但是面對這一群根本就無意漢室天下,只顧自己私利的諸侯,曹操也無可奈何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曹操從心底已經放棄了恢復漢室江山的想法。

    在此後,諸侯軍解體,大家各奔前程的時候,袁紹和曹操的對話,已經顯露了曹操心意的改變。袁紹對曹操說自己想要奪取天下的方針,說是要統一北方,然後率軍南下,渡過黃河爭奪天下。而曹操則說,自己憑藉自己的才能,隨機應變,沒有什麼不能抵擋的。從袁紹和曹操兩人的對話,我們就能夠知道,這一對過去的發小,這時已經捨棄了復興漢室的理想,開始為自己的前途而奮鬥了。

    在此之後,曹操開始了自己事業的奮鬥。在奉迎漢獻帝的時候,他已經成為頗具實力的割據勢力。不過,這時的曹操奉迎漢獻帝,目的已經不是過去重整漢室江山了。他的實質的目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用漢獻帝這塊招牌來為自己的事業服務。最終,曹操的勢力越來越大,他也越來越騎虎難下。曹操只能不去親自篡漢來自欺欺人,把篡漢代立的事情交給他的兒子曹丕去做了。

  • 4 # 史海鉤沉者小王

    在我看來,曹操是180年對朝廷失望,190年對漢室崩壞的局面有了認識,200年衣帶詔的發生、與漢獻帝關係的惡化,是壓倒曹操內心忠於漢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公元180年,曹操又被朝廷任命為議郎。一開始,曹操的志向遠沒到想這麼多,一能臣足以,胖子也不是一口氣就能吃成。

    公元189年,曹操不願與董卓合作,“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到了陳留老家後,“散家財,合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公元190年,面對關東聯盟的止步,曹操和好友張邈部將衛茲,鮑信、鮑韜兩兄弟一同出兵追擊。結果,曹操、鮑信負傷,鮑韜、衛茲等人戰死,“士卒死傷甚多”。這是曹操內心的一個轉折點,宦官已被剪除,但地方軍閥興起,皆為私謀,或許更進一步擺平這些軍閥,漢朝和自己才有出路。

    公元196年,曹操迎天子到許都,此刻還有奉天子之心,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得到了曹操的採納後,漢獻帝轉了一圈到了曹操這,發現自己仍然不過傀儡。曹操此刻定位應該類似伊尹、霍光這樣的權臣。

    公元200年,漢獻帝的衣帶詔讓曹操心中的最後“一根稻草”落下。隨後,208年殺孔融、廢三公、任丞相;212年逼死荀彧;213年晉國公,曹操在權臣的路上越走越遠,離忠於漢朝也越來越遠。

  • 5 # 四川達州人

    曹操對漢室不滿,最大的原因應該在192年王允死於西涼軍。

    初平三年,也就是192年春,王允士孫端等勸說呂布合作發動政變,斬董卓滅三族,東漢朝廷迎來了最後一絲復興希望。

    雖然王允剛愎自用,大肆處罰董卓餘黨甚至處決(對董卓之死)有嘆息的大儒蔡邕,並應對失誤導致李傕郭汜反擊。可王允是太原王氏的高門巨族,所作所為已是竭盡全力為漢室謀劃,不足之處也只是個人能力或者說眼界侷限問題。

    呂布斬董卓:

    當李傕郭汜圍困長安,王允拒絕與呂布一起逃離,決心與漢室共存亡——可是,西涼軍在城下鼓譟,要求漢獻帝追究王允等人擅殺董卓罪行,漢獻帝竟轉頭問王允:

    董太師何罪(你們竟然殺了他)?

    王允心知,漢獻帝為保命而故意裝糊塗出賣當時決定政變的大臣,坦然自若地正冠走下城牆,三個兒子和宗族十多人一起被殺。

    曹操不願做王允。更不願讓漢獻帝及身邊愚蠢無謀,又善於爭權奪利的親黨最終殺光自己的子孫。這是曹操自謀求死後榮記徵西將軍曹侯的大漢忠臣,徹底轉為軍閥頭目的最大由來。

  • 6 # 史學發微

    1曹操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

    2看看三國,魏晉南北朝,五代的分裂,不要再問是什麼導致某某想奪權之類的問題。

  • 7 # 我是江坤

    主題所問:哪件或哪些事讓曹操不再忠於漢朝了?

    一、曹操簡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在鎮壓黃巾起義軍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佔據兗州,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份,編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 官渡之戰大破軍閥袁紹後,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後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二、曹操主要功績

    1、統一北方 利在當代

    2、興修水利 功在千秋

    3、文學巨匠 大氣磅礴

    三、歷史背景

    東漢末年,農業生產出現嚴重的土地兼併現象,直接導致地方豪強勢力的崛起。

    由於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十常侍橫行朝野,對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併問題日益惡化,而人民飽受此現象的苦果,加上天災與瘟疫的雙重打擊,他們於是紛紛起來造反,發動大規模的叛亂,最著名者是黃巾之亂。

    時代的動盪不安,也使地方豪強有了崛起的機會,他們一開始靠著自己的財力組織自己的武裝軍隊保衛家園,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擁有私人武力的軍閥,如曹操、劉備等人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嶄露頭角,中央政府由於不修政事,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無能為力,反而需要他們維持地方穩定。

    四、曹操個人發展歷程

    1、光和三年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被宦官刺殺,曹操多次上書進諫,雖偶有成效,但東漢朝政日益腐敗,曹操知道無法匡正。

    2、中平六年董卓掌權,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專擅朝政,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洛陽東)。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3、初平元年正月,袁術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參加討董軍。

    4、初平三年,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鮑信戰死。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於將黃巾擊敗。當年冬天,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又助袁紹打敗劉備、單經及陶謙諸軍。

    5、194年,黃巾軍起義宣告投降結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6、建安四年,官渡之戰曹操擊敗北方強敵袁紹,客觀條件上,曹操處於劣勢,但由於他能正確分析客觀條件,善於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所以能揚長避短,採用正確的戰略戰術,使戰爭向有利於自己的方面轉化,經過自己主觀上的努力,終於贏得了勝利。官渡之戰,曹操擊潰了最大的敵人袁紹,由他統一北方已是大勢所趨。官渡之戰也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7、漢建安十三年赤壁決戰,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五、總結

    結合第四部分所述結論如下:

    曹操不忠誠於漢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個漫長過程。這種心態是基於外部和內部的環境變化而變化的。

    青年時期的曹操是一個有作為、敢打敢拼、不畏強權的熱血青年,他一定是一個忠於漢朝、忠於天子的優秀臣民。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青年曹操屢次向天子諫言,收效甚微。內心一定充滿挫敗感。同時,也愈發深刻的看到朝政的腐敗,心有餘而力不足,以致歸隱。

    董卓掌權,倒行逆施,殘暴不仁,陳留起兵,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回陳留後曹操“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可見他對漢朝忠心不二。與此同時,曹操也擁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為後來曹魏政權的建立打下了基礎。隨後,加入了袁紹的討伐袁紹的盟軍。

    曹操和鮑信擊敗了黃巾軍,從此黃巾軍之亂平定。接下來曹操走向了自己人生的轉折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的對手說的,在《何去何從》一集中,易中天先生告訴我們,曹操的謀士毛玠曾經向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曹操採納了謀士毛玠的建議,並予以實施。也就是說,曹操的路線和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此時的曹操依然以漢臣自居,也沒有改朝換代之心。因救駕有功,被封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內心是無比驕傲的。曹操已經有了改朝換代的政治資本了,只不過強敵環伺,時機不成熟而已。

    官渡之戰曹操擊敗袁紹,成為當時最強勢力,大有一統天下之勢。如此雄心壯志,曹操也沒有想另起爐灶。

    總而言之,基於當時歷史背景曹操是不能夠反叛漢朝的。如果,曹操反叛漢朝就不會後來的曹魏政權,因為,反叛漢朝就沒有曹操陳留起兵的初衷,也就沒有後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沒有之後的曹丞相、魏王了。到三國中後期不是曹操不想稱帝,而是劉備、孫權不允許曹操稱帝,一旦稱帝漢賊之名落實,孫劉群起而攻之。曹操終其一生明面都是漢臣,享受的待遇和權力和皇帝是一樣的。

  • 8 # 淨月暖陽

    什麼時候曹操不忠於漢室啦?有什麼證據?因為曹操是魏武帝?那是他兒子給封的,與曹操無關。

    對曹操的各種揣測或汙衊,持續了上千年,並且逾演逾烈,離三國年代越久遠,罵曹操的聲音越大,這是為什麼?

    曹操對漢室是忠心耿耿的,從召集天下共討董卓,到後來征討天下,平叛諸軍閥,都在為漢室強化中央集權,重新掌控天下而努力。各地軍閥領兵抵抗,自然會有些汙衊曹操之辭作為理由。

    我們看看流傳最廣的,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就是一句謠言。三國志記載,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漢獻帝從西安東遷時,袁紹的謀士給袁紹的建議,讓他去迎接獻帝,並安置在自己地盤上,可將獻帝為傀儡,號令諸侯。可袁紹並沒行動,只想自己割據,自由自在。

    同時,曹操的謀士也給曹操獻計,叫“奉天子以令不臣”,這句和上句,意思相近,可本質卻區別甚大。“挾”,為“挾持”,很有綁架之意,為貶義,挾持漢獻帝,獻帝能有什麼好日子過?不過是死了董卓,又出一袁紹。“奉”,為“貢奉”,把天子貢起來,養得好好的,尊重是有的,日子是不差的。這是本質差別。其實“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曹操的核心戰略,曹操一生踐行,並沒逾越。

    曹操不可能生下來就會想當丞相,甚至想當皇帝,勢力弱小時也不可能,人的認識總是與環境有關的,那些汙衊曹操早有“不臣”之心的言辭,根本站不住腳。一統北方後,曹操要篡漢,實力足夠了,可曹操並沒有做,這總不能非得說曹操想做吧?就是商鞅立秦法,都確定“法不誅心”,何況有實力不做,就證明沒想。

    汙曹操為漢賊,是後世儒家乾的事,離三國近的史家們並沒這麼幹。儒家有條立身法則,就是一定要忠心於統治者,否則儒家沒有生存下去的空間,所以儒家一定要強調第一要務是忠君,那怕那個君是梳著大辮子的外族。

    若不是曹丕代漢,曹操會是儒家豎立的又一忠君典範,在三國時期的影響力和成就,曹操遠超諸葛亮,而且曹操不僅在軍事上是強人,在政治,文學上的成績也是受人仰視的,在三千年華夏文明史,是頂尖集團中的人物,主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糞土當年萬戶侯。獨獨對曹操,多有推崇。

    所以說,曹操是漢室忠臣,給平個反,沒有問題。

  • 9 # 沉睡的天堂

    不如這麼說,漢末的格局是軍閥割據,時代主旋律已不是忠於中央政府,忠於漢家社稷,而是生存,獨立,兼併

    荀彧是貼著漢末忠臣標籤的,遇到曹操後怎麼說來著?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荀彧勸曹操迎天子又是什麼說辭?昔晉文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

    說服曹操迎漢家天子這牌匾的並不是什麼忠君愛國,是天子招牌還有利用價值。荀彧被視為忠漢派,言辭卻這般露骨,能含蓄些說,誰不想包裝成愛國人士?現實殘酷,不言利害不足以打動曹操

    辛亥,鎮東將軍曹操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曹操殺侍中臺崇、尚書馮碩等

    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議郎趙彥嘗為帝陳言時策,曹操惡而殺之。其餘內外,多見誅戮。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

    只看迎天子後最初這幾年,也該知道曹操是不是忠於漢朝。事實上不只是曹操,劉表,劉焉這種漢室宗親,到了荊州,益州做的都是什麼事?袁術,袁紹兄弟又做的什麼事?

    曹操最遲在建安元年之前,便早不考慮忠於漢朝這種事,野心家嚮往的是成為割據時代的勝利者,忠於漢朝的情操只是一件有益於逐鹿的工具

  • 10 # 上下五千年歷史學徒

    我認為曹操不是因為某件事就不忠於漢室了,他的心路歷程也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

    剛起兵的時候曹操應該是忠於漢朝的,因為那時候的曹操是受過大漢國恩的,年輕的曹操已經做到西軍校尉的職務,這已經不是一般的恩典了,眼看著大漢江山分崩離析,戰火綿延,曹操的心裡一定很痛苦,想著如何才能拯救這大漢江山呢,後來曹操想了一個笨辦法,就是刺殺董卓,辦法是不錯,可惜功敗垂成,沒刺成,但是曹操跑路成功了,曹操開始走武裝起義的路子,他依靠家產成功的組織了一隻義軍,這是曹操起家的部隊,這時候的曹操肯定是忠於大漢的,要不然也不會吸引到荀彧這樣的漢室忠臣了,大家都有同一個目標才能走到一塊,要不然荀彧這樣的世家子弟才不會甩曹操呢,隨著對手的滅亡和自己不斷的強大,曹操的心態應該是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有點飄了,感覺天下捨我其誰呢,越來越飄的後果就是獻帝感覺威脅越來越嚴重,自己哪天可能小命不保,多番考慮衡量之下,組織實施了幾次對曹操的刺殺,好幾次曹操都差點就玩完了,應該從這時起,曹操對漢室慢慢就失望了,認為這樣的漢室不扶也罷,自己忠心耿耿,漢帝卻把自己視為國賊,兩人的關係急劇惡化,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曹操也沒客氣,後面幾年一直在收拾漢帝身邊的人,把漢帝變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光桿司令,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也不允許曹操在忠於漢室,他要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家族考慮,畢竟西漢權臣霍光死後被滅門的事大家都還記得,自己一但歸政,家族後代只怕難逃滅族之禍,並且大漢江山已經傳了四百年了,說實話大家都知道氣數已盡了,漢朝滅亡也是天意,非人力所能改變。

    多番因素分析考慮之下,曹操開始了他歷史上很著名的加九賜封魏王之路,可以說到了最後,離撣讓只差一步了,但是曹操考慮自己畢竟做過漢臣,這最後一步還是交給兒子來完成比較好,封了魏王以後曹操暫時停下了腳步,做了一生名義上的漢臣。

  • 11 # 葉飄刀

    挾天子以令諸侯效果不好了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大家都知道。

    那麼什麼事情是曹操不再忠於漢朝了。

    個人認為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效果不好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效果不好,也就是說各個諸侯都不給天子面子了。

    那麼也就是說漢室的號召力在急劇下降,這個讓曹操看到了機會。

  • 12 # 流嶺

    衣帶詔,本來漢獻帝過得好好的,有吃有喝,不知怎麼的突然就想殺曹操,他也不想想自己危難的時候,是誰救的他,是誰給他安頓好,又是誰把他接到許昌供奉著,是曹操,你要殺曹操,曹操能不傷心嗎。雖然說他是漢皇帝,可是沒有一兵一卒,在哪個亂世,能活下來已經很不錯了,還想怎麼招。

    我覺得我們看問題得實事求是,漢獻帝當時已經沒有寸土,拿什麼和曹操爭天下。根本就沒有必要,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做一個太平皇帝,這樣於國於民都有好處,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論政治勢力、論治理能力、論群眾基礎、漢獻帝在大家眼裡早就無足輕重,百姓要的是好日子,誰管你誰做皇帝。所以漢獻帝這麼做是不對的。

    當然,衣帶詔後,曹操還是一如既往的供奉漢獻帝,足以顯示其胸懷寬廣,氣量如海,所以曹操的確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 13 # 春天的故事嚕啦啦

    當曹操感受到漢朝的昏庸無望的時候.不忠於漢是因為不想輔佐無能之輩.忠與奸並不代表是與非.宦官干涉內政.大家都是選擇站好隊以求自保.這就會令那些有思想抱負的人受盡打壓。談古論今無論哪個時代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做事不拘一格不受約束能力強的人.一般不受大家歡迎.功高要震主的道理.另一方面有可能撼動別人的飯碗[害羞]何況那個時代身臨其境.肯定也會感受到危機四伏未來有丟了性命的可能.這可不是丟了工作那麼簡單。若是可以用忠誠來形容.那麼朱元璋時期火燒慶功樓事件來看.裡面哪位不是忠臣.但是他又不得不這樣做.不能用忠奸來概括。還有宋江也忠於朝廷哪怕被奸臣無數次孽.依然不改初心要招安於朝廷.得到的也是一場鴻門宴.還有年羹堯也是為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人的結局只能說是他們不敬畏人性.

  • 14 # 夕陽飛鶴1

    “哪件或哪些事讓曹操不再忠於漢朝了?”

    請看《三國志丶武帝紀》裴松之注引張璠《漢記》:“侍中太史令王立又謂宗正劉艾曰:`前太白(金星)守天關,與熒惑(火星)會;金火交會,革命之象也。漢祚終矣,晉魏必有興者。"立後數言於帝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承漢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唯委任曹氏而已。’公(曹操)聞之,使人語立曰:`知公忠於朝廷,然天道深遠,幸勿多言。""

    這件事發生在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即曹操迎漢獻帝建都於許昌的時候。太史令王立說漢朝氣數已盡,讓漢獻帝把朝政委任給曹操;曹操卻說王立"忠於朝廷",而不是把這樣的大逆不道者鎖拿問罪,並且還囑咐王立“幸勿多言",這說明曹操肚子裡已經有了自己的小算盤。那麼為什麼又讓王立"幸勿多言"呢?因為漢朝廷在當時影響力還非常強大,曹操作為高明的政治家,知道“欲速則不達”,他不會像董卓那樣,一下子成為眾矢之的,他要溫水煮青蛙,慢慢來。

    我以為,縱容宣揚"代立”言論的王立,是曹操忠於漢朝廷與借漢朝廷的政治影響力為自己謀私利的分水嶺。也可以說,是王立“代火者土也,承漢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的言論使曹操心中的代漢自立的思想意識明晰、清楚了起來。一一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荀彧投奔曹操的時候,他曾經說荀彧"吾之子房也",把荀彧比為張良,把自己比為漢高祖劉邦,隱然有自為皇帝的嫌疑。

    在此之前,曹操曾經丟棄董卓加封的驍騎校尉,逃回家鄉散去家財興舉義兵討伐董卓;也曾經在十八路諸侯都畏縮不前時,獨領自己的人馬追趕董卓,差點兒丟掉了性命;又曾經拒絕了袁紹等人擁立宗室劉虞為帝的建議,堅定擁護漢獻帝。

    自從縱容宣揚代立言論的王立以後,《資治通鑑》說:"漢獻帝自從遷都許昌以來,坐在皇帝的位置上罷了,左右侍奉、保衛的人沒有不是曹操的人的(帝自都許以來,守位而已,左右侍衛莫非曹氏之人者)。”到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衣帶詔”事件發生,曹操不僅殺死董承等人,還不顧漢獻帝多次請求,執意殺死了懷有獻帝子嗣的董貴人,事情就很明白了。只不過其時天下還有袁紹等很多大軍閥沒有消滅,曹操還要藉著漢獻帝還面政治大旗號召天下,爭取人心,才沒有對漢獻帝過分威逼;另外他也沒有那份心思,試想官渡之戰的關健時期,曹操的身家性命都危險,還有心去代漢自立嗎?

    到了赤壁之戰、特別是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十月逼死荀彧以後,此時天下大勢已經明朗,曹、孫、劉三家鼎立之勢已成,漢獻帝已經沒什麼號召力了,曹操便加快了逼迫漢獻帝的步伐。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曹操進位魏公,加“九錫";七月,建立魏的神稷宗廟。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三月,曹操的魏公官位在諸侯王以上,授以金璽、赤紱、遠遊冠。

    建安十九年十一月,殺死伏皇后和皇后所生的兩個皇子。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五月,曹操進爵為魏王。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曹操用天子的旌旗,出入如皇帝一樣實行警戒、清道。十月,曹操的冠冕佩綴十二旒,乘坐特製的金根車,套六匹馬,配置五彩的五時副車。一一至此,曹操的各種待遇就與漢獻帝完全一樣,只差一個皇帝名號了。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死去。當年十月,漢獻帝禪位給曹丕,完成了曹操的夙願。

    曹操早年捨棄董卓加封的驍騎校尉不做,偷偷地跑回家鄉,散去家財興舉義兵討伐董卓,並且為追趕董卓差點兒丟掉性命,為什麼晚年自己會變為第二個董卓呢?

    從大環境來說,東漢從光武帝劉秀開始,到兒子漢明帝劉莊、孫子漢章帝劉炟,都很注重風俗教化,整個東漢,形成了崇尚忠義、鄙棄汙穢的良好社會風氣。從小環境(家庭教育)來說,曹操的祖父曹騰,父親曹嵩,都是忠孝敦厚,名望很高的人,對曹操更會有直接的教育和影響,所以早年的曹操也很是忠義激烈。

    然而曹操本人心底,則是一個極端自私的人,是一個為了個人私利什麼都會做也敢做的人,這從當時社會上的標杆人物許劭“鄙其(曹操)為人,不答。操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許劭肯定了曹操的才能,否定了曹操的品德)。"操大喜而去。"以及殺了呂伯奢一家以後,所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就不難知道。曹操本人極端的自私自利,就決定了他只會為自己做事,為自己謀利,不會"亳不利己,專門利人"。而他的政治才能、軍事才能、組織治理才能、識人用人才能等等,在當時都是首屈一指的,使他能夠刈滅群雄,幾近統一全國。一一極端的自私自利,又才能高超幾近統一全國,他以魏代漢也就順理成章了。

    勢所必至,理有固然。

  • 15 # 那就投降輸一半

    曹操沒有不忠,而是從190年開始對漢朝徹底失望。

    當時董卓獨攬大權,惑亂朝綱。十路諸侯在酸棗會盟,以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董卓聽說盟軍已到,就從洛陽遷都長安。

    此時的曹操勢力非常弱小,十路諸侯中並不包括曹操。曹操向各路諸侯建議趁董卓遷都,應該率大軍追擊,把漢獻帝劉協營救回來。而各路諸侯這時都相互猜忌,想趁機吞併對方壯大自己,哪顧得上去營救漢獻帝。

    見諸侯們各自心懷鬼胎不願出兵,曹操只能獨自率領自己在陳留招募的五千將士朝董卓追擊營救漢獻帝。結果在汴水之戰,大將徐榮大勝曹操,幸虧曹洪讓馬,曹操才免於戰亡。

    敗退回盟軍的曹操,看到昔日世奉漢朝的諸侯們還在飲酒作樂非常心寒,於是退兵回家。並寫了一首《蒿里行》,這詩表達了曹操雖有一顆救國之心卻能力有限,無力匡扶漢室,看到天下大亂百姓活水生火熱之中,割地一方的軍閥都只顧自己的利益,曹操實在痛心疾首。

    因此酸棗會盟後,曹操對漢朝徹底失望。

  • 16 # 黑天鵝之怒

    曹操年輕時擔任洛陽北部尉時,曾嚴厲處罰漢末十常侍之首騫碩的親戚反而遭到陷害。後來,他和袁紹兩人在外戚出身的大將軍何進手下擔任西園八校尉,何進的粗鄙和昏庸讓曹操體會到漢室已經無藥可救,從那時,他的心裡只裝著混亂的天下,不再把昏暗的東漢朝廷放在眼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適合5-7歲兒童的英語單詞學習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