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裡誰的人物
43
回覆列表
  • 1 # 多臻貴

    《三國演義》的時代,並非人心向惡,但唯有心狠手辣才能生存,如收留曹操的呂伯,也堪稱信守承諾,對曹操庇護且用心招待,冤死於曹操刀下,但並未影響時代走向。

    若以善心影響力而言,《三國演義》裡最心善的是何皇后,在兄長何進的刀下保護宦官,換來的是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率領西涼鐵騎進京,東漢王朝由此走向動亂。

    何皇后與大將軍何進,在漢靈帝過世後擁有權力,何進雖出身低微,卻受到世族豪強的支援,誅殺宦官將會鞏固皇權,重振東漢王朝,也會給何氏家族帶來無上的榮耀。

    但何皇后未顧及朝堂穩定,一時心慈使得東漢王朝徹底走向衰落,各地諸侯割據長年的動盪,何皇后的善良源於本能,卻違背時代潮流。

    開放性答案,開放型解答,但求一笑!

  • 2 # 史海鉤沉者小王

    要我說,應該是鄧哀王曹衝。

    曹操的兒子

    生年是公元196年-208年,年齡13歲,字倉舒。

    從上圖記載看母親環夫人,不知道是遺傳的好,還是從小教育的好,“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五六歲基本能有成年人的智商,這是曹操其他兒子所沒有的。這裡小王認為曹衝應該是能從成年人思考問題的角度來解決問題。現在別說五六歲,就是有些十八九歲的,看待問題都不一定成熟。

    智救小吏

    在《三國志》中,除了廣為流傳的“曹衝稱象”外,還記錄了一件智救庫吏的事情。

    當時,曹操的倉庫放著他的馬鞍,結果被老鼠啃壞了,這屬於管理失職的情況,負責的小吏害怕,因為當時“時軍國多事,用刑嚴重”,萬一碰上曹操心情不好,被殺也可能是分分鐘的事。

    小吏就想反綁雙手去自首罪過,但仍然懼怕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擔心掉層皮。然後,曹衝知道這事後,對他說,“等待三天,然後再去自首。”,這三天就是從曹衝救小吏的準備時間。

    曹衝,“以刀穿單衣,如鼠齧者”,拿著刀戳穿自己的單衣,偽造成就像老鼠咬齧的一樣。時間上,小王推測曹操在的時候,應該會定期探望曹衝,所以曹衝就在曹操來時,假裝不開心“貌有愁色”。曹操一看,關心寶貝兒子,就問何事發愁?

    曹衝沒有簡單的說衣服被老鼠咬壞了不開心,而是借用世間“世俗以為鼠齧衣者,其主不吉”的說法,首先將自己擺入一個不詳的徵兆中,曹操自然會安慰這種說法不實,“此妄言耳,無所苦也”,希望曹衝不用擔心。

    沒多久,小吏就去稟報了馬鞍被咬一事,曹操大笑,“兒衣在側,尚齧,況鞍縣柱乎?”表示他兒子衣服都被啃了,何況一個倉庫的馬鞍。如果當初曹衝沒有提及世俗的不吉說法,曹操不會從“妄言”的角度安慰,也不會馬鞍被咬後一笑了之,小王推測曹操聽到此事後,第一時間會聯想到曹衝提到的不吉之言,既然都已安慰此為虛妄,那不僅自己不要信、也不能因此處罰小吏,讓兒子聯想到不吉的事情。

    所以,小吏雖管理失責,但幸運的是連活罪也免除了。否則,曹衝僅僅說自己因衣服被咬壞而不開心,曹操最多安慰一下;馬鞍一事上,小吏的稟報可能會火上澆油,讓曹操怒氣上升,聯想到吉凶之事。

    這一點,《三國演義》中曹操即興賦詩《短歌行》,原著是劉馥主動勸諫不吉,被曹操一槊刺死,電視劇換成了殺師勖,前者是主動說不吉利找死,後者是反映曹操聞過則喜不過說說,加深曹操的奸雄形象。小王在正史中不見此內容,也不知道老羅是從何處借鑑而來安在曹操頭上,還是有類似事情發生。可見吉凶一事,還是比較忌諱的。

    眾人評價

    曹衝仁愛純良,寬宥他人也不止上面這一件,從記載看,“凡應罪戮,而為衝微所辨理,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有數十件之多,只是沒有明確記載,但上面這件事應該最具代表性。

    其中,還有值得注意的是“辨理”兩字,說明曹衝雖然年紀小,但有著自己的是非判斷,能明辨事理說明不止是無原則、無底線的包容、原諒他人。小王覺得這裡對於一個小孩而言,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對於他的評價,曹操說“辨察仁愛”;曹丕、曹植說“懿矣純良”,意思美好而純厚善良,可惜少年早夭。

    至於其他人,只能說東漢末年,亂世紛爭、諸侯並起,這個時代對於參與爭鬥的眾人來說,可能最不需要的就是善良和仁慈,或者說光有善良仁慈遠遠不夠,實力才是王道。而早夭的曹衝,還沒有捲入到亂世的紛爭中,其自有天性、其所受教育、其周圍環境,讓他成為了小王認為最善良的人。

  • 3 # 沐農

    最善良的要數孫尚香。沒有孫尚香,劉備逃不了,後面的三國霸業也就沒戲了。孫尚香稍懂點政治,心稍微黑一點兒,有貂蟬了兩把刷子,美人計也就演好了。可惜沒有。後來又被他哥哥騙了回去,如果稍微心狠點兒,就不會莽莽撞撞的被騙回去了。善良在冷血的政治面前,只能是工具。孫尚香被無情的利用了兩次,鬱鬱而終,究其原因,確實善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情。

  • 4 # 神探歷史

    三國裡面,孫權,劉備,曹操。我認為劉備最商量,其中三國有一段,劉備兵敗還帶著老百姓一起撤退。按照政治家說法就是有婦人之仁。當然統治階級考慮事情比較深入,考慮長遠利益。單單從這件事情上看,劉備還是比較善良的。

  • 5 # 舊人新說

    世人都罵劉璋懦弱,我卻認為他有著骨子裡的善良。魏晉史學家張璠,把劉璋比作宋襄公,很不公平。

    劉璋本身能力很弱嗎?非也,其父親劉焉死後,他作為益州牧,先平定趙韙叛亂,又誅殺張魯全家,並派大將龐羲去劈了張魯,由此割據一方,勢力強大。

    由此可見,劉璋也是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並能當機立斷,抓住戰機。

    1.劉璋豈能是宋襄公?

    劉璋為人詬病的,是在建安19年,向劉備請降,遷往荊州。5年後,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劉璋復為益州牧,不久病死。

    但宋襄公是什麼樣的人呢?宋襄公和別人打仗,絲毫不知兵法,就想著君子之戰,公平公正。敵軍渡河,最正確的做法是半渡而擊,他說這樣做不公平。敵軍度過了河水,正混亂著,這時候應該衝殺過去,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但他等著別人擺好陣勢,因為他覺得偷襲很沒面子。

    於是,宋襄公敗了,被射傷了大腿,不久後病故。

    看看劉璋,是不是這樣死板的人。

    2.招來了劉備這個白眼狼

    建安16年,曹操命人從河東率大軍出發,與名將鍾繇合兵一處,打張魯。劉璋知道唇亡齒寒,招來手下商議。

    劉璋部下張松認為劉璋過於善良,難成大事,與法正密謀反叛,應狠人劉備入駐益州。

    張松勸劉璋道:“州內將領狂傲,心懷不軌,若能讓劉備過來,大業可成”。

    黃權道:“劉備奸詐狡猾,來益州無處安放”。

    劉璋最終還是把劉備請了過來。

    劉備帶著趙雲等人,領兵來到益州,別的事沒有,目的很明確,就是來收益州的。

    劉璋見劉備過來,很開心,贈送劉備軍備物資無數,沿途所需,全部滿足,這時候連一向臉皮厚著稱的劉備都有點臉紅,劉璋這個人實在是太熱情,太客氣了。

    後來的結果很明顯,劉備從來都沒有這麼富裕過,劉璋允許他招兵買馬,士兵的工資劉璋發,士兵的吃穿用途劉璋管,於是劉備的兵力迅速超過3萬。他答應去打張魯,結果在路上沿途收買人心,宣傳自己的個人品牌,讓老百姓知道劉皇叔比劉璋強,比任何一個諸侯都強。他根本沒有打張魯的打算,就是過來空手套白狼,吃白食的。

    劉璋知道這事後,知道上了當,處死了小人張松。劉備正發愁沒有藉口打劉璋,張松一死,他立即掉轉矛頭,兵峰直指益州。

    3.為什麼招劉備前來?

    其實劉璋這時候完全可以打敗劉備,只要他夠心黑。

    就像他手下鄭度獻的那條毒計一樣:“劉備孤軍深入沒有後援,只能奪老百姓的莊稼和米缸。若我軍堅壁清野,把老百姓遷入城中,燒掉城外莊稼,劉備大軍將死無葬身之地”。

    但劉璋說:“我打仗是為了保護百姓,而不是要損壞別人的莊稼”。沒有用這條計謀。

    3年後,劉備讓諸葛亮、張飛等人過來,進入益州,一路打到成都,勸降劉璋。

    劉璋很有個人魅力,他手下三萬精兵,皆願意隨他死戰。

    有道是哀兵必勝,這三萬精銳,若是放開了大,就算諸葛亮再用兵如神,也夠喝一壺的。

    而劉璋知道 這三年來,益州人太苦了,老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他覺得不忍心讓那麼多人白白死去,便開城投降。

    劉璋當初為什麼招劉備過來呢?

    首先,漢中張魯一直和他放對,曹操打張魯,他知道唇亡齒寒,需要猛將前來。

    第二,劉璋知道曹操動不動就屠城,怕曹操不能善待百姓。

    第三,劉璋知道劉備對外宣傳的形象是仁政,仁德。

    第四,劉備和他是同宗。

    劉璋不能眼睜睜看著張魯做大,也不能看著張魯被曹操滅掉,這時候讓劉備過來,本來是個好想法。但他不知道劉備這個人心理陰暗,面厚心黑,錯信了劉備。

    或許,劉璋不是一個好的政治家,他太善良,太為百姓著想,他的心機也不夠重,不願意為了一己之私,讓那麼多人白白喪命。

    那是骨子裡的善良作祟。

  • 6 # 木子的木子

    個人感覺是徐庶!

    三國這個範圍可是很廣的,除了裡面的少數有名字記載的以外,更多的普通的勞苦大眾都沒有留下名字。所以,顯然,我們也只能把這絕大部分善良的勞苦大眾給排除了。沒辦法,雖然他們很有可能比我要說的還要善良。

    要說徐庶,著名的諺語“身在曹營心在漢”說的就是他呀。不知道,怎麼傳來傳去把這頂帽子戴在了關羽頭上。我也知道,關羽素有忠義之名,但也不能把所有的好事都讓他一個人做了吧?

    我們都知道,徐庶是劉備的第一個軍師,也是他推薦諸葛亮給劉備的。在和關羽、張飛相處的時刻,沒有聽說有不和的言行,這一點,可是完勝諸葛軍師的。這說明,徐庶懂得做人,說話做事注意分寸。

    後來,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抓住作為人質,徐庶迫不得已離開劉備,可見,徐庶乃是大孝之人!臨走之時徐庶還推薦了諸葛亮,替劉備考慮的不可謂不周全。到了曹營之後,徐庶“一言不發”,沒有為曹操出過主意迫害劉備。此等善良,是三國最善良之人!

  • 7 # 1壺茶水

    黃巾賊

    思想上,奉黃帝和老子為祖,傳道行醫,致力於弘揚道家傳統文化與發展中醫藥理論,思想正確。

    性質上,是農民起義,路線沒毛病。

  • 8 # 子夜羌笛

    要論三國時期最心地善良的歷史人物,我想應該非陳宮莫屬了吧。

    朝廷通緝刺殺董卓失敗的曹操,陳宮的手下本已拿下了曹操,但不忍胸懷大志的曹孟德就此命喪奸臣董卓手下,陳宮不僅沒有將曹操獻給朝廷,反而是棄官與曹操共奔前程。

    在逃亡的路上,多疑的曹操因為隔壁的磨刀和談話聲誤殺了呂伯奢一家,又一不做二不休殘忍殺死了打酒歸來的呂伯奢本人。陳宮因此親眼見識了曹操殘忍的天性,縱使後者才華橫溢、前途遠大又十分器重自己,陳宮也毫不猶豫獨自離去。

    加入呂布陣營後,陳宮屢屢向呂布獻計助其發展。怎奈呂布一介莽夫,多次多陳宮苦口婆心的勸阻置若罔聞,這才落得在白門樓身首異處的下場。這個時候作為勝利者的曹操自然是志得意滿,但他仍然憐惜陳宮之德才,竭力勸其歸附自己。奈何曹孟德雖奸雄能騙倒天下人,也騙不倒曾親眼見識過其多疑與殘暴性格的陳公臺。

    呂布雖然才德不足以成就大事,但不至於殘害賢臣。曹操雖然善謀,但其疑心嚴重、性情殘暴,若他成就了大事,必有不少忠良要為其所害。至少陳宮當時對這點深信不疑。

    後來的事實也一定程度證實了陳宮的看法,曹操謀臣之首的荀彧就是因為心裡還有漢室而被逼死。但陳宮的善良也有不少婦人之仁的成分和侷限性。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強並起,百姓受苦。如果沒有曹操這樣胸懷韜略、殺伐果斷的政治強人,全國各地的戰亂不知要持續到什麼時候。沒有江山一統的穩定社會秩序,百姓就不可能過上好日子。

    陳宮還是屬於中國的傳統知識分子典型,看重人的德行操守重於辦事能力,看重文人士大夫處境重於天下蒼生境遇。英雄總是順勢而為,若他全力輔佐曹操或是另一番結局。

    《新三國》中的陳宮

    《新三國》中的曹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若英的歌和梁靜茹的歌有哪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