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帝子周
-
2 # 水泊之聲
三頭八臂形象:
《封神演義》、《三教搜神大全》中哪吒的法身變化術。
哪吒在佛教經書裡有“三面八臂大力鬼王”之稱。
三頭六臂說法《西遊記》原著中第四回:
那哪吒奮怒,大喝一聲,叫:“變!”即變做三頭六臂,惡狠狠,手持著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丫丫叉叉,撲面來打。
由此可見,兩種形象都是有的。
可能封神演義的作者和水滸的作者都比較喜歡八臂哪吒的設定。
而吳先生呢比較嚴謹,可能還是覺得三頭六臂比較符合數理規則,這才改了設定。
綜上平心而論,我個人印象最深的還是八臂哪吒手中的那些武器,你們呢?
-
3 # 今俺來思
《水滸傳》中,梁山第六十四條好漢項充,人送綽號“八臂哪吒”。哪吒最多也就是三頭六臂,他為什麼叫“八臂哪吒”呢?來思覺得,這不過是《水滸傳》裡起綽號的一個手法,主要是虛張聲勢、唬人的。
《水滸傳》一共一百二十回,寫一百單八將,按說每回寫一個好漢也是綽綽有餘了,可事實上,《水滸傳》並不是紀傳體小說,一百單八將裡,重點寫的人物,也就宋江、林沖、魯達、武松、李逵等那麼十來個,其他百分之八十的好漢所佔的筆墨,估計也就佔《水滸傳》全篇百分之二十吧。
《水滸傳》裡的好漢,個個都有綽號。比如:及時雨宋江、玉麒麟盧俊義、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豹子頭林沖、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等。施耐庵在給這些好漢起綽號的時候,肯定不是瞎起來,總是有點講究的。
一、根據人物長相、身體特點
這一類好漢是非常有辨識度的。比如:青面獸楊志,臉上一塊青色胎記,誰看誰知道;九紋龍史進,渾身紋了九條龍(那時候就紋身,很潮很時尚啊),喜歡赤膊,尤其是打架的時候,就是想讓你看到;美須公朱仝,一嘴的大鬍子,想不看到都難;赤發鬼劉唐,那肯定是一頭黃毛(那年代的非主流)。
這些人,一看長相,身體特徵,便可以認出來了。
二、根據人物使用的兵器
這一類好漢,也很好辨識。大刀關勝,手使一柄青龍偃月刀,據傳是關二爺後人;雙鞭呼延灼,手使雙鞭,名將呼延贊後人;金槍將徐寧,當年和林沖同事,都是禁軍教頭;雙槍將董平,手使雙槍;沒羽箭張清,善使飛石。
這類好漢,一看兵器,便認得了。張清的兵器可能不太好看到,但被他打一下也就知道了。
三、根據人物專長
神行太保戴宗,那肯定跑起來賊快,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智多星吳用,那一定是足智多謀的,但綽號再好名字不好也白搭;神機軍機朱武,那也是軍師啊,只是宋江和吳用穿一條褲子,可惜了朱武;聖手書生蕭讓,一看就是耍筆桿子的;鼓上蚤時遷,雖然和第六點用動物起綽號重疊,但我覺得還是放這兒比較合適,時遷的專長就是盜,輕功了得,這是他的專長。
四、根據歷史名人
小李廣花榮,李廣以射術聞名,花榮也是不逞多讓,百步穿楊。方臘手下也有一員大將,龐萬春,綽號“小養由基”,養由基也是中國歷史上十分有名的神射手。
小溫侯呂方,溫侯呂布,三國第一武將,手使方天畫戟;賽仁貴郭盛,隋唐名將薛仁貴,也是使用方天畫戟;病尉遲孫立,隋唐名將尉遲恭,孫立這“病尉遲”並不是“像生病的尉遲恭”,而是“讓尉遲恭發愁”,意思是尉遲恭見了孫立都發愁、打不贏;病關索楊雄,和“病尉遲”一樣的解釋。
五、根據人物性格
行者武松、浪子燕青;武松和燕青都是施耐庵比較偏愛的角色,從施耐庵給他倆起的綽號就能看出來,一個行者一個浪子,最後武松和燕青能夠活下來,也確實因二人性格使然。
拼命三郎石秀,這名字看似普通了一點,但也是石秀的真實性格,幫兄弟捉個奸也那麼認真;霹靂火秦明,脾氣火爆、愛打前陣,最後死得也很壯烈。
六、用一些動物
典型的如玉麒麟盧俊義,長相英武氣派,武力值超強,不愧是人中麒麟;豹子頭林沖,像豹子一樣兇猛、身手矯捷。
當然,也有一些好漢,用一些動物做綽號,和第七類一樣,主要為了唬人,比如金眼彪施恩(蔣門神都把他欺負不要不要的)、金錢豹子湯龍、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打虎將李忠、雙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等等。
七、用牛鬼神蛇一類
比如: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催命判官李立、操刀鬼曹正,還有就是本題所說的八臂哪吒項充,《水滸傳》中,這類綽號還真不少。
用牛鬼神蛇一類做綽號的,武力值相對較低。為什麼起這類綽號?我覺得主要為了給自己壯膽,同時嚇唬別人。還沒打架,首先氣勢上先贏了再說。有時候,說不定別人一聽到這綽號,就認慫了呢!
不過,這施耐庵估計是看了《西遊記》吧,您看這芒碭山三頭領: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兗,這綽號起得“很西遊”啊!
以上為來思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4 # 楓馨蟻語
大學教師,提這個問題,真心不是很瞭解,據說北京有這樣的傳說:劉伯溫,
造北京,
造了一座哪吒城,
裡九外七皇城四,
前門樓子在正中。這樣就有孽吒之說,八臂就是這個好像。
-
5 # 十三哥喂
不過是一種誇張的手法罷了,起綽號的時候,常常用這種方法。
哪吒有三頭六臂的神通大家都知道,我們形容一個人很厲害,也說這個人有三頭六臂。而項充號稱是八臂哪吒,比三頭六臂的還多出兩條,豈不是更厲害?
類似的綽號還有:活閻羅阮小七。
閻羅王在地府,當然也不能算是活人,但阮小七號稱活閻羅,豈不是更牛叉。
不過這個阮小七也真是牛叉,徵方臘兩個哥哥都死了,唯獨他活了下來,並且還穿了方臘的龍袍,也算是活閻羅了。
-
6 # 邏輯文史游
不得不說,芒碭山三人組無論是兵種,還是綽號,還是能力,其逼格都突破天際,不難想象,若不是梁山有公孫勝,三人真的能把梁山蕩平了。而項充綽號八臂哪吒,恐怕很難擔起這個大名,當然題主糾結的是哪吒到底有幾隻胳膊,這個就要從多個方面來解釋了。
從神話小說的角度來看,《西遊記》中與孫悟空互毆的那個哪吒三太子是三頭六臂無誤,而《封神演義》中,在汜水關前覺醒的哪吒是妥妥的三頭八臂形象,兩部小說中雖有相似的人物和情節,但人物背景故事則是完全不同。而哪吒本身就是佛教人物,毗沙門天王第三子就是他的原型,也是唐朝不空三藏法師翻譯外文佛經的產物,這個階段的哪吒僅僅只有單一的故事形象,宋元時期毗沙門天王化身為道教性質的托塔天王李靖後,關於哪吒的故事才更加的豐滿起來。
到了明朝,《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哪吒有了我們如今熟悉的樣子,這個時候哪吒還是玉帝麾下的大羅仙,外貌設定為三頭九眼八臂。當時凡間妖魔作亂,玉帝命其投胎至李靖家,哪吒在凡間降生後大鬧東海,又無意射死石記之子,石記興兵討伐李靖,又被哪吒用降魔杵懟死。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石記的設定是諸魔領袖,所以哪吒殺石記完全是玉帝想要看到的劇情,但是李靖慫啊,覺得得罪了整個魔界,接著哪吒割肉還父,魂魄被世尊如來所掌控,並以荷花築其身。哪吒復活後繼續下凡,除盡天下妖魔,玉帝大喜,封其為天帥之尊,永鎮天門。
所以《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哪吒的傳說故事,應該是被《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無情的借鑑了一下,但我們發現,《西遊記》中關於哪吒的設定除了是三頭六臂外其餘均和《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一致,而《封神演義》則是挪用了哪吒除龍的劇情,只不過拯救他的人變成了太乙真人。
那麼,就項充的水平,怎麼能和哪吒匹配呢?
項充有哪吒的綽號,是因為他作戰時有飛刀和蠻牌使用,能攻能守與滿身法寶的哪吒類似,另外的樊瑞可是魔王,項充和李袞自然得用大氣的綽號。項充和李袞屬於那種功能性衝鋒步兵,論單挑二人或許不強,但若有團隊加成,二人能展現出令人驚喜的能力。所以前期二人衝鋒有樊瑞的妖法做掩護,後來又和李逵、鮑旭組成的絞肉機組合也是全書中衝陣能力最強的組合。
跟著大部隊走久了,哥倆已經忘記了如何單打獨鬥。在睦州追殺鄭彪時,哥倆為了爭功在缺乏導航的情況下對鄭魔君窮追不捨,結果飛天大聖失足跌入溪澗被南軍亂箭射死。
八臂哪吒被繩索絆翻剁做了肉泥。
梁山上的哪吒,可沒如來救他。
-
7 # 呆呆啊撲
比哪吒還多兩個,說明他比哪吒還牛逼,當然是吹的就是了,他還有個好基友,叫飛天大聖李袞,水滸裡的綽號吹牛的很多,很多都是模仿古人或者神仙,什麼龍,虎都屬於低調綽號了,除了頭幾個對得起稱號,後面那些什麼賽仁貴,小溫侯,小霸王,還有混世魔王,催命判官,這類,哈哈哈,只是綽號,不要太當真
-
8 # 探謎古小說
答案很簡單:哪吒就是八隻胳膊呀!
《水滸傳》中項充的綽號“八臂哪吒”,並非對哪吒形象的誤傳或者誇張變形,就是直接比擬的哪吒。
很多人之所以認為,哪吒的法相是三頭六臂,主要是受了《西遊記》的影響,特別是和《西遊記》有關的動畫片和影視劇最多,因此哪吒三頭六臂的形象最深入人心。
其實神話傳說中的哪吒有多個形象:
第一種“三頭六臂”,是我們熟知的,以《西遊記》為代表;
第二種“三頭八臂”,以《封神演義》、《三教搜神大全》為代表;
第三種“一頭八臂”,見於民間傳說,以北京城“八臂哪吒城”傳說為代表;
第四種“一頭千臂”,見於《佛說秘密最上那拿天經》;
第五種“一頭兩臂”,也就是普通的男孩或男子的樣子。
三頭六臂的哪吒:《西遊記》中哪吒現出“三頭六臂”法相時是這樣的:
那哪吒奮怒,大喝一聲,叫“變!”即變做三頭六臂,惡狠狠,手持著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丫丫叉叉,撲面打來。
三頭八臂的哪吒:《封神演義》中哪吒“三頭八臂”法相是這樣的
真人命金霞童兒斟酒過來,贈哪吒頭一杯酒,哪吒謝過,一飲而盡。真人袖內取了一枚棗兒遞與哪吒過酒。哪吒連飲三杯,吃了三枚火棗。真人送哪吒出洞府,看哪吒上了風火輪,真人方進洞去。哪吒提火尖槍,方欲駕土遁前行,只見左邊一聲響,長出一隻臂膊來。哪吒大驚曰:“怎的了?”還不曾說得完,右邊也長出一隻臂膊來。哪吒唬得目瞪口呆。只聽得左右齊響,長出六隻手來,共是八條臂膊,又長出三個頭來。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形象應源於元代成書的《繪圖三教搜神大全》,書中說哪吒
“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磐石,手持法律”
但是書中配圖,哪吒只是個普通男孩的樣子。
一頭八臂的哪吒:關於北京城的建成,一直流傳著一個古老的民間傳說,相傳北京城是設計師仿照哪吒的形象建造而成的,所以北京城又被稱為“八臂哪吒城”。
民間傳說,當年,劉伯溫和姚廣孝要為皇帝建造一座都城,兩個人打賭比賽,看誰建的城更好。於是,兩個人背靠著背各自考察、畫圖,結果兩個人同時都被一個穿著紅襖短褲的小男孩召喚,說“照著我畫不就行了嗎”。
兩個人各自悟出,這個神秘的小男孩是哪吒顯靈,按照哪吒設計的城池,正好可以震懾城下苦海中的惡龍,於是便按哪吒的形象“一個頭、八個臂、兩隻腳的樣子”畫了一座城池。一個頭八個臂兩隻腳合起來是11,也就是這座城四周共有十一座城門。兩人最後拿出圖紙一對照,居然一模一樣。
這個故事出自金受申先生的著名民俗故事書《北京的傳說》。有人根據這個故事繪製了一張圖。
南面的三座城門,相當於一頭和兩臂;東西各三門相當於六臂;北面兩門相當於兩隻腳。
一頭千臂的哪吒:在佛教經文《佛說秘密最上那拿天經》中,哪吒被稱作那拿,也有譯作“那拏”。其中說,佛祖的面門上出七彩之光照射入哪吒(那拏)的頭頂,那拏便顯現出無比震撼的法相,身如須彌山,有千條臂膀,各執法器,大地為之震動,人群看到恐怖不已。
(佛)復從面門出七色光入那拏天頂,時那拏天光入頂已。
即現大身如須彌山。面忿怒相復大笑相,而有千臂。手持葛波羅及諸器仗,以虎皮絡腋葛波羅而為莊嚴嗎,光明熾盛具大威力。
是那拏天現此身時。大地震動, 睹者皆怖。
這種千臂法相在佛教中很普遍,往往意味著“無所不能”,比如最著名的“千手觀音”。
由上面這些資料可知,哪吒本身是佛教神,但被漢文化不斷融合,成為中華本土神。他的法相就是以多條臂膀為特徵,有時千臂、有時八臂、有時六臂,其中八臂更似是“主流”,民間一直有“八臂哪吒”的說法,以至於將古老的北京城稱為“八臂哪吒城”。
可以說,八臂哪吒,就是咱們中國老百姓的“芭比(八臂)娃娃”。
因此,在《水滸》中,項充的綽號“八臂哪吒”絕對不是作者信口編出來的,而是本於約定俗成的民間說法。之所以取這麼一個綽號,是因項充不但有武藝還會些法術,這是誇耀(吹噓)本領多樣神通廣大的意思。特別是他的好搭檔李袞綽號‘飛天大聖’,是將其比作孫大聖。一個大聖一個哪叱,都有多頭多臂的變化,在巜西遊記》裡也曾捉對廝殺,此處用在梁山二將身上恰好相映成趣。
-
9 # 一套方法
人總是要進步的 哪吒 可以修煉 。四面佛 聽說過嗎 千手觀音總聽說過吧。他就是四面佛像。 哪吒也許 修不到四面 多休幾個手 還是可以的 。
回覆列表
《水滸》中被稱為八臂哪吒項充應該是手臂出手的速度很快,佛門也有千手神通,另外哪吒在《西遊記》使用的是三頭六臂,在天庭是三壇海會大神,好像與八臂沒有什麼太大的關聯。
但是在陳浩民演的封神演義中,哪吒封神時被封的是八臂哪吒三太子,並且擁有八臂神通,電視劇能夠這麼演,說明在有些民間傳說中哪吒是有八臂神通的,而《水滸》的作用也聽說過這樣的神話,才有了八臂哪吒項充這個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