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姑山之嵐

    匈奴以騎兵為主,每個騎兵一般會配兩匹馬,有的會更多。十萬兵,先不說人,就算產馬的草原,怎麼可能湊出這麼多馬呢!

    匈奴地處高寒地帶,本身植被覆蓋面積就是有限的,馬這種動物,一年也就一次生產,產子量也很低。相對羊來說要少得多。

    如果一個人面對十萬頭羊,那種場景已經是震撼無比了,要是換成10萬匹馬,那種震懾力必須望風披靡。

    匈奴作戰,10萬之數基本上都是號稱。匈奴作戰基本上都是小股部隊穿插襲擊,騎射為主。所以用那麼多兵也是沒必要的。

  • 2 # 車工00

    不是誇大了,因是加上後來的破簷檻,東胡,降林胡的戰績統算。

    在趙惠文王,孝成王時期,趙國北方的匈奴人力量逐漸強大起來,不斷掠奪,騷擾趙國北方。由於匈奴人能騎善射,來去自如,成為趙國北方大患很令趙國頭疼,因此派李牧駐守北方的代郡,雁門郡。

    李牧上任後,意識到匈奴騎兵很難對付,需要等待時機予以反擊,起到一舉全遷的目的。於是採取了兩個策略,既不能讓匈奴人佔到多大便宜,保得邊境安穩。又可麻痺匈奴人認為趙軍畏戰,不敢主動出擊。因此,採取了以下幾個措施:

    一、在用人方面大量使用自己認為能幹的人,並經常獎賞他們,讓他們以後沒有理由不在戰場拼命。

    二、把收上來的貨物,稅收儲備在營區,使軍隊有物資保障,並且優待士兵,讓他們每日都能嚐到肉味,使士兵們渴望戰場立功,安於守邊。

    三、在軍事上雖只守不攻,但卻注重放出大量偵察人員,能夠過早地預警,使匈奴人來了也只能空手而歸。但對士兵的騎馬射箭訓練卻非常嚴格,使得軍隊戰鬥力提升很大。不過絕不允許軍隊主動出擊匈奴人。據《史記丶李牧傳》記載:“匈奴入盜,急收入保,有敢捕虜者斬!"意思是匈奴人來掠奪,趕緊把老百姓和財物放入城中加以保護,堅守壁壘,但絕不允許私自出城追擊匈奴人,違抗命令者斬首!

    由於李牧採取只守不攻的措施,使得匈奴人譏笑他怯戰,士兵們一心想在戰場立功卻不能出戰也不滿,傳到趙王耳邊,軟耳朵趙王乾脆換了李牧。可匈奴人卻得機會,乘勢而入,使得邊境損失慘重,因此趙王再次請李牧出山,李牧卻稱病不出。據巜史記.李牧列傳》記載,在趙王再三懇求下,李牧向趙王提出條件:"王必用臣,臣如從前,乃敢奉令。"

    李牧再次返回邊關後,採取一如既往的風格,打賞,吃肉,拒戰,練兵。一段時間後,將士們強烈要求參戰,匈奴人一樣認為李牧怯戰,更加無所忌憚。李牧見時機成熟,進行戰前動員,先是故意打了幾個小敗仗,一路潰逃,單幹親率十萬人馬深入追擊。李牧集中數萬頭牛羊滿山遍野放牧,匈奴人一下子樂瘋了,去搶牛羊,李牧派出一千三百多輛重型戰車,十多萬弓箭手,和數萬騎兵把匈奴人包圍起來。戰術上採取正面重灌甲防護,抵禦匈奴騎兵的衝擊,然後十萬弓箭手萬箭齊發,再用騎兵左右兩翼包抄的梯形戰術,再加上早己蓄勢待發計程車氣,一舉全殲匈奴十萬騎兵。後又乘勝破了簷檻,東胡並使林胡降服,所以十萬人馬加起來應差不多。

    李牧因此一戰成名,成為戰國後期四大名將之一。後又屢次與秦軍惡戰也沒虧過,只可惜趙王輕信饞言,自毀長城殺了李牧,使得趙國不久很快滅亡!故有宋人有詩云:

    良將身死趙亦亡,百年遺恨一馮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間中醫什麼水平能評中醫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