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明悟行學宮

    橫成則秦帝,縱合則楚王。

    事實上,從戰國中期開始,在戰國時期真正有兼併天下可能的,從來就只有秦楚兩國。這並非是由於兩國有如何強大,而是由兩國的地緣特點決定——秦國的地勢以及後期的體量,和楚國的體量給它們帶來了極高的決策容錯率與止損能力,也就是說相比其他幾個國家,這兩個國家並不是特別害怕失敗。

    秦國在邯鄲之戰被魏無忌和景陽安排得明明白白,但是轉年還能繼續對韓國趙國落井下石,還能吞併周國,還能在河東跟魏國打拉鋸戰。

    楚國在鄢郢之戰被白起把祖墳刨了,嚇得楚頃襄王連忙帶著屁股上的箭坐著驢車跑路(大噓),但轉過年還能東西兩線組織對秦國的反攻和對泗上的征服。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列國:

    齊國背靠大海,無險可守,且於趙國,楚國,魏國在擴張方向上的利益衝突幾乎無法調和。但同時,它那寸土寸金的領土又是令趙人,楚人,魏人,燕人,宋人垂涎三尺的。因此,齊國只能憑藉擁有極強國際影響力的權臣維持著低調且脆弱的霸權,一旦它展現出大規模擴張的野心,就會成為眾矢之的——齊威王只是展現出想要獨霸泗上的野心就被楚威王揍的鼻青臉腫(徐州之戰),齊宣王吞併燕國也招來了聯軍討伐,唯一的盟友宋國反水(濮水之戰),齊閔王吞宋的後果那就地球人都知道了。齊國如果想統一天下,採取的方式只能是一邊兼併三晉和楚國在東方的土地一邊哄著他們往西打——但考慮到戰國時期東西方發展嚴重不均衡的情況,這要是能成功的話,魏襄王魏昭王楚懷王楚頃襄王以及等等等等怕不是比《大秦帝國》裡寫得還蠢…

    趙國是最容易被通俗歷史讀物高估的一個國家,甚至好多人認為五國伐齊之後的戰國大勢就是秦趙爭霸——這是錯誤的,公元前242年之前,趙國能不能混個第三強國都不好說;公元前241到公元前238年之間,我也不看好它擁有超過楚國的實力;公元前236年以後,它也就跟被打穿之後的魏國半斤八兩了。

    其實關於趙國你換一個方式就可以想明白了——一個在立國百分之95以上的時間內連家門口的威脅(魏國重鎮鄴城)都沒法解決的諸侯國,你指望它統一天下?

    魏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最大的中原諸侯國,也是天下的中心,掌握著最為發達的地區。這種地緣特點的優勢和劣勢都非常大——它順風時可以四面出擊,但逆風時只能四面受敵。到了魏惠王后期它的地緣劣勢已經完全暴露,經歷了一大串的軍事失敗,魏惠王開始嘗試利用處於天下樞紐的地理位置優勢,用外交陰謀來代替軍事行動;到魏襄王時期,這種陰謀活動已經成為了魏國最主要的戰略模式。最終促成了魏安釐王晚期“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的迴光返照。

    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魏安釐王可能是魏國最為昏庸的一代君王——他的野心爆棚徹底堵死了魏國玩弄外交詐術的所有空間,讓魏國近百年來賴以生存的手段再也無法發揮效力了。到了戰國晚期,趙國,楚國對魏國的忌憚甚至超過了秦國——龐諼和春申君的最後一次合縱寧可以近乎豪賭的方式去直搗咸陽,也不願意幫助魏國打回東郡,奪回“縱親之腰”。再後來,隨著秦國直接把外交戰上升到了金錢攻勢和間諜網的高度上,魏國那套小把戲就更沒有什麼用了,更遑論魏國此時已經淪為中型諸侯國,魏地的豪強和地方官應該已經開始考慮怎麼能用在魏國掌握的政治資源來在魏國易主的時候和新來者討價還價了。

    韓國就不用多說了,就它那個體量和中後期被秦魏楚三隻餓狼包圍的地緣,它能活到公元前230年擠進七雄的位置已經夠難為它了…

    燕國的地理位置以及被趙,齊包圍的地緣決定了它註定無所作為。另外,從“燕王噲讓國”的歷史事件(個人覺得很可能是偽作,可能燕國當時實際發生的情況比“燕王噲讓國”更寒磣)以及秦末戰爭中燕地的表現看,很可能從戰國中期開始燕國公室在燕地就沒什麼公信力了。

    這樣看來,戰國最後的對決實際上是秦王政和楚幽王之間的對決,趙悼襄王的選擇決定了最終結果。

    最終趙悼襄王選擇了秦國,在瘋狂的攻燕,攻齊戰爭中把外交縱深和戰爭資源消耗殆盡,最後被“盟國”秦國背後捅刀,縱方已經被宣判了死刑。

    捎帶,在“橫成則秦帝,縱成則楚王”的兩位種子選手的對決中,一方面是秦王政剪除封君勢力,整合政治派系,編織間諜網,再次變法和以外交詐術連橫趙魏的不懈努力;

    另一方面是楚幽王時期楚國長達十年的不作為以及內部愈演愈烈的政治鬥爭,最終導致楚幽王死後楚國的頻繁內亂;

    所以說最後的結果我們也都看到了,前者混成了“千古一帝”,後者混了個先秦時期最寒磣的諡號…

  • 2 # 蝴蝶涯泉

    齊國作為老牌的諸侯國,其實完全是有實力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可是最終沒有成功統一天下,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齊國賢明君主太少

    這個也是其他諸侯國都存在的原因。只有秦國六代賢明才有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基礎。

    魏文侯立業、魏武侯敗業、魏惠王毀業;趙武靈王立業、趙惠文王守業、趙孝成王敗業。

    齊國算的上明君的也就齊威王和齊宣王,實在太少了。

    二.變法不夠深度

    齊國著名的變法就是鄒忌推行法家政策。

    1.齊國在國都臨淄西邊稷門外的稷下地方,設立學宮,招徠各派學者前來著書立說,議論政治,稱為“稷下先生”,也稱為博士。

    2.對於國君,“請謹毋離前”,“請謹事左右”;對於人民,“請自附於萬民”;對於臣下,“請謹擇君子,毋雜小人其間”,“請謹修法律而督奸吏”這些主張順從國君行事,主張選擇“君子”擔任官吏而防止“小人”混雜,主張修訂法律而監督清除奸吏。

    可惜變更不徹底,沒有像商鞅變法一樣涉及多個層面,不僅僅是制度。

    三、商業發達,農業落後

    齊國雖然商業發達經濟繁榮,但是農業不算髮達。畢竟只有農業發達了,才會有只夠的糧草供給,才能有攻略別國的基礎。

    四、沒有統一的戰略

    缺乏統一的指導思想和戰略方針。

    沒有像秦國一樣早早的制定了東略的方針,也沒有像秦國確定遠交近攻的戰略。目光短淺,只看到了周邊宋燕楚等接壤的諸侯。

    總結

    齊國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保持其霸主地位,更沒有攻略天下,最終被秦國溫水煮青蛙一樣給消滅了。

  • 3 # 腹有史書氣自華

    齊國強盛太久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國家也是盛極必衰,齊國很多思想,政策已經成型了,改革難度更大!齊國內部各項發展已經相對趨於平穩,難有衝勁。就像現在的美國日本一樣,雖然依然很強,但按理說應該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因為強者有很多的資源發展。事實卻相反,其他國家離他們的距離越來越近,甚至已經超越。

    而秦國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外交,都比其他六國有衝勁,才能一鼓作氣拿下六國。

    話說回來,倘若六國能再堅持一段時間,秦國未必能統一天下!

  • 4 # 姑山之嵐

    齊國佔漁鹽之利,在經濟上一直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強盛國家。

    他不能滅六國統一有幾個原因:

    一,尊王攘夷,聯合諸侯當世界警察的第一人就是齊國。這樣站在正義的名號後面,雖然有利於建立威信,同樣也為“名”所累。齊國一旦做出侵略的“不義”戰爭就會被別人加倍唾棄。比如五國伐齊。

    秦國就不同了,一直都是“惡”名遠揚。

    二,齊國地理位置不好,他所處的位置,有險可守的區域很小,安全的農業和人口很少。打起仗來,糧食比錢重要,根據地比佔領區重要。秦國就是擁有廣大的安全地帶,才能不斷蠶食其他國家,最後統一。

    三,政局決定。戰國時代有一個規律,政局出問題的國家是沒有長期競爭力的。三家分晉,來路不正,三國的結果有目共睹。田氏代齊,燕君禪讓,春申君獨攬大權然後被殺。這些都是政權不穩的表現。秦國一直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

    四,齊國遭受過嚴重的打擊。樂毅差點滅掉齊國。這樣使齊國實力威信喪失殆盡。

    這些問題早就註定了齊國不可能統一,達到秦國的輝煌。

    秦國沒有那麼多問題,在七國之中一直都是中規中矩,所以秦國統一也是必然。

  • 5 # 待曉兒

    說起“齊國”,這在春秋戰國之中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存在,它的強盛更多的是依靠“商業”。

    這也就意味著,齊國的興盛,在以農業為基礎的社會環境裡,屬於“虛假繁榮”。

    管仲為齊國制定的強國方略,最終成了束縛

    說起管仲為齊國制定的各項方略,有一個很中肯的評價,那就是“人亡政息”

    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的策略,其實就是“尊王攘夷”,後來的霸主都是沿著這條老路進行的。但“尊王攘夷”能施行的前提是國力的深淺,管仲提高齊國國力的辦法其實太依賴於有能力的人才管控。

    從《管子·輕重篇》、《管子·國蓄篇》、《史記·齊太公世家》、《史記·管晏列傳》等等典籍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和其他諸侯國都不太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管仲尤為注重商賈對於經濟的帶動作用。

    在“重農抑商”的大環境下,齊國為商賈設立了較為寬鬆的環境,管仲認為這種行業能均衡有無,使得物資能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

    所以,管仲不僅僅在國內利用商賈來調動物資,還把生意做到了國外,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箕子朝鮮”做“文皮”的生意。“文皮”就是虎豹之皮,在中原諸國非常熱銷。

    管仲將朝鮮半島所產的文皮透過海運的形式購買回來,然後由齊國銷往各諸侯國,以此賺取豐厚的利潤。

    所以,齊國財富積累的速度非常快,一時間不僅解決了多年的窮困問題,還使得國力迅速膨脹,最終達到了能撐起“尊王攘夷”策略的地步。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管仲這樣的舉措也顯露出來嚴重的弊病。

    “商業”不直接生產財富,它只是分配財富的手段,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春秋時期齊國的繁榮是建立在商業上的虛假繁榮。

    解決一時困境效果突出,但長此以往,必然會動搖國本。

    以商業來達到富足,在農業社會里有什麼弊端

    “商業”講求互通有無,將一地冗餘的物資販賣到稀缺地,以此來賺取利潤。

    所以,這樣的行為不可以沒有,但絕不能過多。

    一旦出現大量人員從事商業,那麼必然會導致財富的生產出現停滯甚至倒退,這對於農業社會來說是致命的。

    雖然管仲也強調農業為本,商業為末,但透過經商而迅速富足起來的齊人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榜樣”。從事農業的人口需要負擔沉重的賦稅,付出大量辛苦的勞動,最後僅僅能達到溫飽水平,他們對於商業的嚮往就會被無限放大。

    那麼,販賣土地,從事商業,就成為了一個趨勢,土地兼併情況加重,農業人口流失嚴重。

    而在農業社會里,糧食的儲備是極為重要的物資,農業人口是最為主要的兵源,當這兩樣都出現虧損的時候,國家必然會走向衰落。

    而商業人口的流動性極大,成分複雜,有大量的間諜混跡其中,所以各國對於商人的監控都是非常嚴苛的。

    商業人員的利益和國家利益是不一致的,逐利的特性使得這些人遊走於各個諸侯國之中,甚至在戰爭時期也會出現向敵國走私戰略物資的資敵行為。

    齊國作為一個農業國家,依靠這些商人達到富足,並且使得本國的農業生產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在根基上就已經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問題。

    春秋時期以來,齊國的發展其實都是依靠這樣的模式,無異於“飲鴆止渴”。

    戰國末期,齊國和秦國一東一西,雖然同為大國,但其實力其實非常糟糕,當其他五國尚且存在的時候,它可以向其他國家購買糧食,甚至僱傭兵員,但一旦其他諸國被覆滅,孤家寡人般的齊國是沒有自保之力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外交策略就能發現,它不會像秦國那般,寧可與其他諸國一戰,也絕不妥協;齊國一定要團結更多的國家,從中斡旋,並且樹立共同的敵人,來防止其他諸侯國覬覦自身的富有。

    從實際情況來看,齊國只有在抱團取暖的時候才能稱之為大國,一旦盟友關係出現危機,它就成為了一個不堪一擊的空架子。

    這樣的國家,連自保都是問題,更別說統一六國了。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6 # 書史煙雲

    齊國自從建國以來,由於地處漁鹽水澤之鄉,工商業特別發達,經過歷代國君的勵精圖治,齊國從一個小國逐漸發展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和實力雄厚的大國,姜齊桓公時稱霸諸侯,田齊威王時稱雄諸侯,與西方的秦國、南方的楚國、北方的趙國鼎足而立。

    在列國紛紛變法之時,齊國也嘗試過變法,然而齊人天性保守的思維,導致變法難以持續。齊宣王時,燕國大亂而向齊國求援,齊宣王目光短淺,縱容齊軍在燕國胡作非為,終導致燕國舉國反抗,從此齊國與燕國結下了世仇。

    齊閔王時,為貪圖宋國的土地,中了燕國的計謀而導致五國伐齊,在燕將樂毅的攻伐之下,齊國差點亡國,雖然田單最後復國,但元氣大傷,再也難以與強大的秦國抗衡,更別說滅亡六國了。

    從此之後,齊國奉行與秦交好的國策,再也不理國外之事,徹底活在了自己的世界當中,沉緬於物質享受當中,最終在秦國大將王賁的大軍壓境之下不戰而降,齊國滅亡。

    所以,齊國人沒有滅亡六國,源於齊國人沒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而且目光短淺,只貪圖眼前利益,再加上後期的他們喜歡享受當下,拒絕聆聽遠處的戰鼓聲,終於被秦國孤立,以致最後亡國。

  • 7 # 大炮跑快點

    春秋時期的齊國的確是強國,不過在戰國中後期各國都在尋求變法以圖強,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最是成功。此時齊國卻在幹嘛,五國伐齊。一邊是不斷強大的秦國一邊是不斷衰落的齊國。正如二戰時期的美國和英國,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 8 # 逗號人生軌跡

    齊國自春秋時期開始,一直都以大國身份而傲視群雄,尤其是齊桓公勵精圖治,成為五霸之一,達到了鼎盛時期。之後齊國無論從國君還是到政策施行,大多都是守成為主,並無太大的建樹。為什麼最後秦國統一中國,而不是齊國,我們不妨把這兩個國家放在一起做對比,從戰略、經濟、軍事外交、君臣等方面加以分析,應該能夠看得更加明白和真切。

    一、統一全國的國家戰略

    進入戰國時期後,齊國一直沒有提出完整的進攻中原、統一全國的國家戰略,都是被動地與各國開展混戰。而且很多齊國參加的戰爭,並非齊國主動發動,而是被動起到平衡戰局的作用,比如當魏國聯合其他國家攻打趙國的時候,趙國向齊國求援,透過圍魏救趙,打擊了魏國,馳援了趙國。這些都非齊國為統一天下而主動謀劃而為之,均為被動參戰,由此可見齊國沒有一個堅定的統一全國的國家戰略。

    反觀秦國,商鞅變法以後,就制定了非常明確的國家戰略,要東出函谷關,收復河西地區,然後據餚山和黃河之險,向東可窺視天下,遇險則可退函谷關以拒敵。秦國一直都非常堅定地執行這個國家戰略,不斷向東蠶食各國土地,最終統一天下。

    二、厚積薄發的經濟實力

    齊國沒有進行徹底的經濟改革,以適應當時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齊國一直以商業發達而聞名於世,齊國國力雄厚、社會穩定,加上自管仲以來推行寬鬆的商業政策,帶動了齊國經濟繁榮,國力迅速增長和膨脹。當時齊國的臨淄商業非常發達,是經濟重鎮,各國商旅絡繹不絕。在那個戰亂不斷的時代,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把人民捆綁在土地上,更加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商人重利,一旦社會發生動盪,必定會以自身利益為重。因此齊國的經濟繁榮是建立在商業發達的基礎上,一旦商業受損,國力必然受到打擊,不能夠持續穩定的為國家提供物質來源。

    反觀秦國的經濟政策,大力鼓勵人民耕織,如果哪一家當年的糧食和布匹產量高的話,可以免除徭役,極大地提高了人民投入生產的積極性。另外,秦國做了一件大事,徹底解決了經濟的後顧之憂,那就是派兵佔領了川蜀之地,把魚米之鄉作為自己經濟的大後方。我認為這個決定非常具有戰略眼光,為秦國最後能夠統一全國起到了具有決定性作用。

    三、靈活實用的軍事外交策略

    齊國在戰國時期,給人留下的軍事改革及成就並不是很多,給人印象較深的是孫臏在齊國之時,軍事上較為主動,而且成就較高。在外交上,也沒有明確的外交思路,當蘇秦來遊說合縱之時就參加了合縱,當秦國針對齊國採用連橫之時,又轉變立場與秦國結為兄弟之盟。整體來看,齊國缺乏獨立自主的軍事和外交主張,都是跟隨別的國家而動,被動參與各國的軍事和外交行動。軍事外交政策的缺失,使齊國無法在各國之間撕開缺口,進而統一天下。

    反觀秦國,商鞅變法中,就明確規定了按軍功授爵位,這讓很多底層人士看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於是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軍事將領,比如白起等,他們有著強烈的取勝慾望和建功之心,這些人為秦國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也讓秦軍有了虎狼之師的稱號,這與軍事將領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秦國的外交政策也非常靈活而實用,推行連橫以破合縱,採用遠交近攻瓦解諸侯的團結,軟硬兼施讓各國又服又怕,這些非常實用的外交策略,讓秦國在各國之間縱橫捭闔,遊刃有餘,獲得了無數的利益,進而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四、君明臣賢的內部力量

    齊國地處東方,由於地廣人多,商業繁榮,國力強盛,國內一直未發生過大的戰亂,君主和大臣也充分享受著和平安寧的生活。這種和平的環境,讓齊國的國君和大臣缺乏銳意進取的精神,沉浸在大國的美夢中。而且在這種和平的表面之下,君臣之間的矛盾卻如暗流一樣存在著。齊國君主田氏本為相國,對原國君姜氏取而代之,這為齊國內部種下了矛盾的種子。齊國的君主,除了齊威王、齊宣王能夠勵精圖治外,其餘的大多都是平庸之輩。大臣們之間也互相猜忌,比如田忌因為被人讒言而出走。君臣之間不能同心合力,如何能夠一致對外,爭取更大的國家利益呢?

    反觀秦國,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開始,歷經六代君王,均勵精圖治,招納賢才,不斷向東擴張。秦國的名臣強將也是人才輩出,商鞅、張儀、白起、王翦等,秦國上下一心,同仇敵愾,無往而不利,最後統一了天下。

    結語

    透過齊國和秦國的對比,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兩個國家之間的差距,齊國是守成之國,秦國是進取之國,二者孰高孰低不言而明,齊國未能統一全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 9 # 透過影視知歷史

    為什麼不是齊國滅六大諸侯國,統一了天下?這個問題也許是很多春秋戰國歷史愛好者的共同疑問吧。

    我認為齊國沒能滅六大諸侯國統一了天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齊國文化和地理位置

    齊國的地理位置圖

    齊國是周朝早先分封時就存在的諸侯國,,一直秉承周朝是自己的宗主國,從姜姓呂氏齊桓公開始,在管仲的勸說下,尊王攘夷,大力發展商業,海上貿易。使齊國經濟一躍成為春秋時期最強大的的諸侯國。其始終都沒有取代周朝的想法。

    齊桓公影視形象

    齊國地處我國山東半島和華北平原地區,當時環境下,這片地區是環境溫暖,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民風樸素。氣候條件非常適宜人類居住和耕作。

    人都是存在惰性的,他們生活在這種相對比較美好的環境下,衣食無憂,只有沒有人來對我構成威脅,我自然沒有什麼雄心壯志去統一了天下,去奪取那些貧瘠之地。

    其二:齊國內部傳承格局

    齊國從齊桓公算起,國內宗室傾軋不斷,內耗不止,幾乎沒有出現過連續幾代國君或者說一代安全即位的,不斷的內耗,消耗了齊國的實力,使齊國原本有實力與中原各國爭霸的基礎丟失了。沒有一個很安穩的內部環境,就吸納不了有才華的人的投靠或者說讓那些想一展才華的人敬而遠之。就好比世界二戰時期,許多科學家不約而同的選擇去大西洋彼岸一樣。這也使齊國很少有他國有才之士來為齊國效力。

    其三:齊國改革不徹底

    戰國時期,田氏齊威王任用鄒忌、田忌改革,但是此兩人相互猜忌,而且也沒有大刀闊斧地改革弊政,使齊國沒有從較低階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制度落後了自然要捱打,更不要遑論說要滅六大諸侯國統一天下了。

    秦國地理位置圖

    作為對比方的秦國,有史以來就棲息在極寒之地,資源匱乏,民風彪悍,而且時刻有被西戎襲擾的危險。整個諸侯國自上而下,都迫切的想改善生活質量,嚮往山東(餚山以東)諸國的生活。諸侯封地也是後來有功才被封賞的,秦國對周朝的忠誠度要遠低於齊國。在這種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大家都有一顆奮鬥拼搏的心,時刻以殲滅六大諸侯國為己任。國內環境相對比較穩定,王位繼承沒有像其他諸侯國那樣往復,吸納了多少山東諸國的有才能的人,紛紛前來效力。諸如商鞅,張儀等。

    商鞅影視劇形象

    此外秦國在商鞅改革下,諸侯國局面得到徹底改善,人民生產力得到大大解放,諸侯國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可以毫不忌諱的說遠甩其他諸侯國幾條街。與齊國對比,高低立分。

    這也解釋為什麼秦國可以滅六大諸侯國統一天下,齊國卻不可以。

  • 10 # 史無眠

    公元前221年,秦滅齊國。齊國的滅亡標誌著秦國統一大業的完成,也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終結。

    齊國做為秦國的六大勁敵之一,雖然是六國中堅持到最後的那一個,但也避免不了被秦國消滅的命運,最後只能成為秦國的一部分。

    齊國與秦國一樣,均位列戰國七雄榜之中。其實,以齊國的實力,完全有能力、也有機會與秦國逐鹿中原、一決雌雄,甚至一統天下。

    說齊國有實力一統天下,並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沒有根據。

    秦王稱西帝,遣使立齊王為東帝。

    《戰國策》做為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政治鬥爭最完整的一部著作,裡面記錄的一件史事,也能從側面反映出齊國的強大。

    《戰國策 • 東周策》——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顏率。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於齊。”………發師五萬人,…而秦兵罷。

    根據《戰國策》裡的記載,秦國欲搶奪東周的鎮國重器——九鼎,東周天子翻遍了整個戰國“朋友圈”,也只有齊國有實力阻止秦國,來挽救東周。於是東周天子向齊國丟擲了“橄欖枝”,最後靠著齊國發兵五萬,秦國才放棄了搶奪九鼎的計劃。

    在周天子遇到秦國軍事威脅時,齊國能夠為周天子“出頭”,有膽量、也有實力對抗秦國,足以彰顯齊國的雄厚國力。所以說齊國有機會、也有能力與秦逐鹿中原,甚至一統天下,並非妄言。

    古代的軍事鬥爭,也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齊國除了“家底”這個硬實力以外,更有地利的先天優勢。

    齊國位於各諸侯國的東方,背靠大海,春暖花開……不對,走題了。是背靠大海,前有高山、黃河阻隔,後有肥沃平原依託,整個地形易守難攻。齊國從整個地形構造上看,與秦國所在的關中平原非常類似,是絕好的“龍興之地”。

    ⭐️齊國地理的優勢,在史料上有很多記載。

    1、在楚漢爭霸時期,韓信佔據了齊地。韓信手下的謀士蒯徹就曾建議韓信,以強大的齊國故地為根基,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然後佔據膠河、泗水,天下君王就會相繼前來朝拜齊國,則韓信大業可成。

    《史記 • 淮陰侯列傳》——案齊之故,有膠、泗之地……則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於齊矣。

    2、田肯劉邦曾有過一段對話,很好的分析出了齊國的地理優勢。田肯講到:“齊地,東有琅琊、即墨兩地的富饒,南有泰山的險隔,西有黃河天險,北有渤海的保護,與西邊富饒的秦國均是富強之地。同時,田啃建議,千萬不能讓非劉氏子弟做齊王。”劉邦很贊同田啃的建議,並賞賜給他黃金百斤。

    《史記 • 高祖本紀》——夫齊,東有琅琊、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渤海之利……非親子弟,莫可使王齊矣。

    3、黥布反叛時,汝陰侯滕公也曾對劉邦提到,最擔心黥布兼併齊、攻取魯,那樣山東之地就不再是大漢王朝的了。

    《史記 • 黥布列傳》——並齊取魯……固守其所,山東非漢之有也。

    由以上三段歷史史料記載,可以看出,齊國所處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齊地乃絕佳的“風水寶地”,完全可以與秦之關中相提並論,這也是齊國能夠與秦國一較雌雄的最大依靠。

    然而,即使齊國具備了與秦國分庭抗禮的優益條件,也還是沒有一統六國,最終卻被秦國所滅。齊國之所以一手好牌打個稀爛,綜合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不足。

    一、齊國缺乏賢明的君王。

    秦國之所以能夠掃滅六國,是靠著強大的國力做支撐,但強大國力的出現,又是靠著賢明的君王。

    秦國君王是奮六世之餘烈,才使秦國從一個偏安一隅的“蠻夷小國”,發展成為了一統天下的強秦。

    在我國曆史上,像秦國這樣連續幾代國君均是賢明君王的例子,實屬罕見。正是有了連續多代賢明君王的付出與積累,才有了秦國最終的一統天下。

    反觀同時期的齊國,在君王的水平上,與秦國相差甚遠。

    齊國出了一個齊湣王,一下就將齊國的家底敗個精光。公元前285年,齊緡王滅掉宋國後,野心極度膨脹,向南進攻楚國,向西侵佔韓、魏、趙,並有了吞併東西二週的打算。齊國大臣狐咺、陳舉進諫阻攔,均被齊緡王斬殺。

    齊緡王逐漸膨脹的野心終於遭到了各國的報復,公元前284年,趙、韓、魏、燕、秦五國聯手伐齊,齊國僅剩兩城,幾乎被滅國,齊緡王也被楚國斬殺。在這場幾乎滅國的伐齊戰爭中,齊國的實力積累一下清零,由強齊變為弱齊。

    齊緡王之後的齊襄王才能平庸,也沒能恢復齊國昔日榮光。再之後的齊王田建,在位四十多年,毫無主見,奉行事不關己的對秦政策,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國攻打齊國,田建被俘獲,齊國滅亡。

    火車要想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齊國連續幾代的君王,在治理國家的水平上都遠不及秦國君王,齊國縱然有優良的條件,在這些廢物“車頭”的帶領下,只會快速“脫軌”,終難成就霸業。

    二、齊國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及佈局。

    如果將戰國時期的秦國比喻成一個事物的話,那麼貪吃蛇最適合不過。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就像一個貪吃蛇一樣,一口一口的吃,逐漸“長大”。

    但秦國這條貪吃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某燒烤店領班不能遇見過失失火造成價值1.5萬財產損失如何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