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名列前茅307
-
2 # 諗園峰味
感性一詞,在我看來,它不是成熟,也不是自我的退化了,是對周遭事與物的一種細膩的感知,如果生活中都充斥著理性理性理性,那我認為,這才是慢慢的迷失了自我。
只有淌完人世的渾水,看清世態炎涼與人情冷暖之後,你會發覺有些事,你再理性再設計再努力強求,都沒有絲毫改變,你會放下你兒時的夢想,要麼你已經實現,要麼你認識到它永遠不可能實現,你會放下年輕時的執念,追得到的東西早在身邊,追不到的東西也許永遠不會相見,你看著一個個性格迥異的年輕生命來到你曾走過的年紀,帶著迷茫,原來人類也只是這個世界輪迴又輪迴的一個物種,唯有感受是真實存在的,什麼名什麼利什麼工作效率什麼冷靜分析都是次要的存在,唯有感受是能向自己證明其真實存在的證據。
-
3 # 老趙
年紀越老,眼窩越淺。愛流淚,愛心軟。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才應該是中年以及之後的人常有的狀態。確實是感性,而不是理性,不是說到了那個年紀,就必定榮辱不驚,萬事煉達,雲淡風輕。
年輕時候的感性,更多的是衝動和激動,是對一件件沒有經歷過的事的最直接反應,沒那麼多思考,沒那麼多度量,真實直接又表面化。
等過了年輕,經歷漸多,慢慢累積,一件件串聯映照然後反思,就成了閱歷,成了往事,成了一個逐漸豐富的自己。這些閱歷就像觸角,深入到生活的很多角落,來供自己觸控生活的溫度。
閱歷越多,在不經意間能觸動自己的點就越多,那些點總能在無意間,讓自己突然想起自己的過往,自己的喜悅遺憾不甘和掛念,讓自己心起波瀾。
感性,才是人生的迴圈和迴歸。最早,用感性認識生活,最後,用感性融入生活。
-
4 # 橋頭後生
人到了一定年齡後總是很感性,這很正常,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感情動物!從出生到參加工作,步入社會,每個人會經歷很多的事情,而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自己所能左右的,所以就會有很多感慨!拿我自己來說,從小到大都在父母身邊,從上高中那會,一週回一次家,上大學那會一個學期才能回一次家,感覺自己越來越不能為父母分擔生活,很愧疚。自從上完大學到新疆工作,才真正體會到做父母的不容易,一年只能回一次家,好多人都說兩三年回一次家就可以了,要不然把錢全部花到路費上了,但是我還是不為所動,錢沒了可以再掙,錢少了可以少花點,但是為人子盡孝道不能等,因為自己做的太少了,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春節都沒回陝西老家,父母雖沒有說什麼,但心裡肯定還是有些難過的,不惑之年的我們沒有好好玩過,沒有肆意的按自己的意願享受過,只是為了生活,按部就班,養家餬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了,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不努力不行啊,詩和遠方只能埋藏心底了!
回覆列表
人到了一定年齡,經歷豐富,閱歷多,經驗豐富。
年齡大了,思想也成熟了,遇到了問題就不急不躁。處理問題,很理性。
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多,看到的事多,能客觀的分析問題。所以越有歷練的人,做事越老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