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新德
-
2 # 拉板車抽中華
根據你敘述情況看,必須要追肥。
玉米是喜氮作物,玉米生長過程中,氮的需求量最大。在種植玉米時,底肥用了50斤二銨,遠遠不夠玉米的需肥量。建議你在以下幾個階段,追肥尿素或者噴施液體氮肥穩收。
1、小喇叭口期
玉米小喇叭口期,是需肥量第一高峰期,為下步準備拔節做充分準備。這個時期,你可每畝追施顆粒尿素10~20斤,或者每畝噴施液體氮肥穩收500克。
2、大喇叭口期
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管理最為重要。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從營養生長到生殖生長的轉換期,需肥量最大。你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畝追施顆粒尿素30斤或者每畝噴施液體氮肥穩收500克,進行追肥管理。
3、抽天櫻期
玉米抽天櫻期需肥量也比較大。這個時期,每畝可追施顆粒尿素20斤或者每畝噴施液體氮肥穩收300克,進行追肥管理。
注意事項:
1、追施顆粒尿素時,一定注意要溝施,才能提高尿素利用率。
2、噴施液體氮肥穩收,建議下午5點後使用,不重噴漏噴,均勻噴霧即可。
-
3 # 農民利平
播種玉米時施底肥25公斤磷酸二銨中後期管理還得施用尿素。使用的這些磷酸二銨,離玉米成熟是遠遠達不到所需用的肥料,玉米整個生長過程中,需用氮肥最多。
磷酸二銨用作底肥很適合,它肥效長,稀釋的慢,用作底肥的肥效是細水長流。前茬作物用不完,種上後茬作物肥效還能發揮作用被吸收。玉米定苗後穴施碳酸氫銨就可以,它既便宜、肥效揮發的還快,追尿素有點浪費,這個時候主要把玉米苗供起來,玉米根紮下土裡去。要在玉米整個的生長期,分別撒施尿素在根部、或者葉面噴施尿素都可以,玉米在喇叭口期要重施尿素,或撒施或噴霧兩種方法結合著來,直至抽穗楊花再來一遍,促使授粉全面,鞏固顆粒大全,籽粒飽滿。要想玉米豐收,供應的養分鏈是不能斷的,玉米喇叭口期是需肥的小高峰,授完粉後是玉米需要肥料的第二個小高峰。
尿素撒在玉米的根部,最好是跟上培土,這樣尿素的肥效就能發揮的淋漓盡致,玉米授完粉,玉米紅櫻幹吧了以後,吸收養分就慢慢變少了,玉米自己拼命的把自己養胖,完成了任務,只等著壽終正寢了。
-
4 # 農資人實錄
如果玉米地用磷酸二銨25公斤做底肥,不管在什麼土壤或者什麼地區都是不夠的,必須要中後期追氮肥的。
原因很簡單,一是總量不夠,二是氮素不足。
1、總量不夠
磷酸二銨是一種含氮18%,含五氧化二磷46%的二元複合肥料,對於玉米地來說,根據土壤狀況,補充磷元素是沒有問題的,但同時要與氮、鉀元素相結合。二銨的磷元素相對較高,氮磷比相差太大,這是制約二銨總量的一個因素,除非磷元素缺乏嚴重,不然上二銨會出現氮鉀嚴重缺失的局面。
2、氮素不足
同理,當磷元素過高時,若沒有足夠的氮元素補充,會使部分磷元素被作物吸收的可能性減弱,也就是說即使上更多的二銨,都會有相當多的磷元素被沉積在土壤中,這對於玉米生長是非常不利的。
綜上所述,玉米底肥施25公斤磷酸二銨後,在中後期是必須追施尿素的,追施量要與是春玉米還是夏玉米,水澆地還是旱地有關係,若是春玉米水澆地就要多施,分期施最好,若是夏玉米旱地則少施為佳。
-
5 # 三秦老趙
能達到這個施肥標準,後期玉米管理還要追肥。原因有。
因為二銨含量為氮為12%,磷為,60%,從含量看,磷完全可以滿足整個生長期的需求,而氮太少,必須在玉米撥節時每畝施一袋尿素。才能保證玉米所需養分。
二:如果苗稠:更需要追施尿素,決不能馬虎。
-
6 # 順世隨緣
播種玉米時施底肥25公斤磷酸二銨,以後再施肥是不好使。
一,播種玉米前每畝按2:1磷酸二銨配尿素混合,撒在地旋耕一遍,稱土壤溼潤地膜覆蓋,保溼保溫一星期。
二,在6一7天穀雨時,前5一6天開始播種,是地溫上升,土壤溼潤,出苗齊全而肥莊。
三,出苗時必須要人工觀察親手放苗,不然有一部分苗在地膜下難以出苗,三天兩次觀看出苗。
四,玉米出苗齊全,預防地下蟲農藥噴灑,如不然地下蟲對苗傷害。
五,底肥磷酸二銨,不配尿素,玉米以後成長苗黃而缺肥,產量中平為達不到髙產量。
本人播種玉米,磷酸二銨,尿素一次性施肥播種,以後殺蟲,鋤草管理,到立秋後葉黃為正常,慢慢成熟秋收,肯定高產量!
-
7 # 劉不妥
需要追加尿素的 底肥量太少 後期關鍵授粉結棒期可能出現脫肥 導致營養不良 最終還是影響產量 建議使用長效底肥 看土質情況 使用量在60-100斤左右
-
8 # 農樂邦
玉米在整個生長週期,對氮的需求量比較大,可以說是喜氮作物了,如果在播種時光施25kg磷酸二銨是遠遠不能滿足整個生長週期對養分的需求的,如果土壤肥力不好的話,那麼極易造成脫肥現象,引起減產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建議在小喇叭口和大喇叭口期各追10斤尿素,在玉米花粒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和硼肥,有利於玉米產量的提高。
-
9 # 果農小齊哥
現在種植玉米,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是省時省力,這樣就能剩下人工,要知道現在最貴的就是人工費了,為什麼現在還有人種植玉米的時候,會使用磷酸二銨作為底肥使用呢?答案很明顯,磷酸二銨更便宜一點,二銨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二銨只含有氮和磷,缺少鉀元素,後期在玉米膨大期的時候,鉀元素缺乏的話,產量就會低。
種植玉米,前期使用了二銨,無論後期選用什麼樣的肥料進行追肥,都會消耗人工和時間,本來種植玉米的利潤就很低了,再搭上人工費,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就更低了,基本上,種植玉米的,已經很少有去追肥的了,當然追肥會增加產量,一般增加的產量基本就在10%左右。
種植玉米使用的底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播種的時候同時施肥,選用的肥料一般是選擇硫酸鉀的複合肥,一畝地的使用量基本就是1袋,正常來說,中期和後期基本上不會再追肥了。後期追肥,由於玉米秸稈已經很高了,追肥難度很大,早些年給玉米追過肥的都知道有多累,所以現在基本上都不追肥了。
玉米在中期的時候,可以在打蟲藥的時候配上一點葉面肥和蕓薹素,簡單方便,增加產量也是能看得見的。
-
10 # 使用者一溪雲
底肥也叫基肥,是播種前或播種時同種子一同播入地下的肥料,按每畝25公斤計算,數量是可行的,但肥力尚不能維持玉米結穗成熟的需求。
底肥不能使用過多,大量使用化肥做底肥,很容易燒種或燒芽,造成大面積缺苗。所以,出苗後還需追施尿素,補充玉米生長所需的養分。
象我們濰坊地區,現在都不實行套種方式了,在芒種前後收完小麥,立即播種玉米。玉米苗在長到30釐米至50釐米時,第一次追肥,一般每畝施用75至100公斤尿素即可,也可根據地塊實際情況而定。
待到玉米大喇叭口或長至1.5米高左右時,進行第二次追肥,為玉米生長提供足夠的氮肥需求,用量比第一次稍多即可
完成二次追肥後,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除草滅蟲,澆地劃鋤,待到秋天又是一個大豐收。
-
11 # 小街一許
<回答原創>播種玉米時施底肥是為培養壯苗打好基礎,好苗,壯苗是玉米豐收的基礎。玉米後期管理非常關健,當玉米長到七一九葉就是喇叭口期這時要猛施氮肥,玉米是喜氮肥農作物。結合防治玉米螟蟲可用生物農藥,<蘇雲金桿菌>加防菌藥米鮮異菌尿,再加些磷酸二氫鉀進行噴霧防治。
回覆列表
玉米播種,前多年施複合肥每畝二十斤,因為當時機械功能不科學,種子和化肥在一起,施多了客易(肯定)了燒苗或傷苗。後期到大約到一個月後再施每畝六十斤(一袋八十斤〉複合肥要開渠深埋。優點前期不怕玉米瘋長和旺長。缺點是二次要開溝。目前播種玉米機械革新,機器把化肥每畝需要量全部粉灑在土埌上。再由旋轉機打散和翻入土中。後面用犁開溝播種。一個機器完成兩項任務。而且化肥和種子隔離。永遠不燒苗和傷苗。為什麼要說科學枝術是第一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