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家的貓叫皮蛋

    開國大將徐海東的一件忠誠無私、雪中送炭的事情,讓毛主席一生難忘。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中央紅軍進行了長征,同年11月紅25軍在軍長徐海東,政委吳煥先的帶領下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從皖西轉移到鄂東北。

    隨後紅25軍又以抗日第二先遣隊的名義北上,經過10個月的艱苦轉戰,1935年紅25軍到達陝北,這支紅軍在長征中不僅沒有減員,反而增加了不少,到陝北時全軍3700多人。

    紅25軍先期達到陝北,意義非常重大,因為當時陝北紅軍正面臨著國民黨軍的圍剿,紅25軍到來後與陝北紅軍整合,改編成了紅十五軍團共7000餘人,軍團長為徐海東,這讓陝北紅軍實力大增,隨後在徐海東的指揮下,在勞山戰役、榆林橋戰役中相繼重創東北軍,鞏固了陝北根據地。

    1935年11月初,中央紅軍勝利到達了陝北的吳起鎮,這個時候的中央紅軍長途跋涉,可以說非常的疲憊,部隊物資很緊缺,基本上沒有可以用於購買糧食的大洋了,毛主席給徐海東寫了一封信,寫道:“海東同志:你好!因紅軍過冬吃、穿出現困難,特向你借款二千五百元。”

    受到信的徐海東,立刻做了三件事情:

    一是給送去了5000大洋

    紅十五兵團當時大洋也不多,一共也就7000,徐海東留下了2000,將剩下的5000大洋全部送去。

    二是送去了彈藥裝備

    徐海東還給中央紅軍送去了緊缺的彈藥裝備,他將紅十五兵團的機槍挑選了不少送去,他還把騎兵團直接派去讓接受中央紅軍指揮。

    三是回信表達堅決服從

    徐海東還回信,表示堅決服從,他表示“我們就是不吃、不穿、挨凍受餓,也要保證他們(中央紅軍)度過陝北的第一個冬天啊!”

    這件事情是毛主席一生都沒有忘,1955年授銜時,徐海東被授予大將軍銜,僅在粟裕之後。

  • 2 # 鹹知天下事

    西安事變,張學良與楊虎城兩位將軍為了逼蔣抗日,發動一次震驚中外的事件。讓蔣介石這位當事人一生難忘,耿耿於懷。

    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日本人入侵東北,妄圖吞併中國,其野心昭然若揭。大敵當前,老蔣不去積極抗日。反到大講特講“攘外必先安內”,張學良數次苦勸無效。無奈之下,非常局勢,只能採取非常手段。

    1936年12月12日早上5時,東北軍奉命到華清池捉拿蔣介石,蔣某人卻很機靈,五十歲的年齡,竟從後窗逃出,但很不幸傷了後背。藏在一塊大石頭後面,而後被活捉。與此同時,十七路軍還控制了陳誠、邵力子、蔣鼎文、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 ,西安事變至此爆發。

    當天,張學良與楊虎城兩位將軍向全國發出通電,其內容是:要求南京政府改組,允許各黨派人士參政。停止一切內戰,共同抗日救國。釋放所有政治犯,等一些政治主張。目的就是抗擊日寇保衛國家。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國內外報紙都刊登了關於“西安事變”的訊息,有讚揚的,也有指責的,反正是褒貶不一。

    23日24日這兩天各方代表在張公館西樓進行談判,宋子文代表南京政府,周恩來、張學良、楊虎城這三人屬於聯盟陣線。周恩來是代表中共中央的,他與張、楊二人都贊成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談判進行了兩天,共同達成一致,停止內戰,國共合作,共同抗日。這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談判。

    張學良擔心出現意外變故,因此於25日下午3時與蔣氏夫婦乘車直奔機場。機場上有幾千人,其實是歡迎抗日將領傅作義的。他誤以為都是衝他來的,頓時緊張起來,馬上對張、楊重申了“六項承諾”而後又說到:“今後我絕不剿共,我有錯誤我承認,你們有錯也要承認”。他們談完話之後,下午四時張學良與蔣氏夫婦和宋子文登機而去。待周恩來趕到時已經晚了,只能望天長嘆!說到:“張漢卿啊,張漢卿”。

    蔣介石回到南京之後,立即扣留了張學良,從此長達半個多世紀失去人身自由。

    西安事變這件事讓蔣介石終身難忘,不僅身體受傷,而且領袖的尊嚴掃地。他曾多次要處死張學良,要不是蔣夫人從中解救,恐怕張學良早就不在人世了。張學良曾多次寫請戰書給蔣介石,但都是石沉大海。就是想讓他終身監禁,終身反省。

    西安事變對於國共合作起到了積極作用,促進了中國解放早日實現。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偉大壯舉,是中國人民永遠無法忘記的一段歷史佳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預報半月內都有雨,我該怎麼曬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