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就投降輸一半

    談不上北伐成功,但能達到諸葛亮出征的目的。第一次北伐諸葛亮的原意就只是想攻取涼州,佔據隴西地區對抗魏國。

    諸葛亮派趙雲、鄧芝走箕谷作為疑兵,讓魏軍以為蜀軍要走這條路進攻長安。

    又派馬謖守街亭,阻擋魏軍來支援祁山的援軍。

    諸葛亮自領大軍取祁山。

    這套戰術很成功,因為魏國當時的戰略是先伐吳後伐蜀,所以魏國的主力部隊都是在靠江東一帶,諸葛亮這次北伐,出其不意,完全能佔領涼州。

    在用人上很失敗,馬謖選擇在山上紮營,被張郃切斷水、糧。導致此次出征失敗。

    如果守軍是魏延,魏延身經百戰,應該不會犯這種兵家大忌,魏延只要守住街亭。諸葛亮的目的就能成功。

  • 2 # 逝去的青春75493449

    魏延字文長,在劉備攻取益州時隨劉備入川,數有戰功,劉備奪取漢中後讓魏延鎮守漢中,漢中是蜀漢的門戶,足以說明魏延是個獨擋一面的大將,蜀漢後期王平採用魏延的戰術鎮守漢中,漢中依然固若金湯,說明魏延是位有勇有謀的將領,諸葛亮北伐時魏延曾獻計走子午谷奇襲長安,諸葛亮覺得此計兇險沒有采納,因為後來鄧艾偷渡陰平翻越幾百裡崇山峻嶺也成功了,這比子午谷更難,街亭是蜀軍糧道,街亭無險方可進兵,諸葛亮要是派魏延守街亭的話,定能守住街亭,然後諸葛亮定能取下長安,直逼洛陽,曹睿必定膽寒,然後可圖

  • 3 # 不惑之年下南洋

    . 如果說讓魏延守這個地方,局面真不一定好說!

    .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魏延:但凡提到蜀漢大將魏延,好多人印象都不是特別友好,大家都是受到了三國演義的影響。

    . 在三國演義裡面,魏延腦袋後面有反骨,被諸葛亮定性為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最後因為謀反而死於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之中,大家看的可謂是大快人心。

    . 其實真實的歷史上,大家都冤枉了魏延,他是一個悲情的大將,也是一個悲情的人物,他一輩子對蜀漢忠心耿耿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罪名,落了個身首異處滅三族的下場。

    公元219年,劉備當了漢中王,出人意料地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鎮守軍事重鎮漢中,這件事情當時震驚了全軍!

    這件事情就能說明劉備能夠任人唯賢。

    . 劉備去世以後,蜀漢政權馬上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一些偏遠地區不斷髮生叛亂,對於外部來說要重新處理和孫吳的關係,又要防止曹操伺機而動。

    . 這關鍵時刻還得依靠魏延:魏延鎮守漢中10餘年沒有丟失一寸土地,沒有放棄一個敵人。

    . 如果諸葛亮在世的話,魏然還是言聽計從的,如果街亭換成魏延來把守的話,肯定效果要比馬謖強的多。

  • 4 # 腹有史書氣自華

    不好說,因為蜀軍人數都沒有記載。

    但是如果派魏延去的話,情況會好很多,肯定對整個北伐有很大的好處!

    我們分析一下

    首先,攻打街亭的是張郃,魏延和張郃都是名將,算同級別,雙方持平;其次魏軍五萬人,蜀軍必定少於五萬,進攻方要想勝利,必定人數要多於防守方,這裡也算持平;所以兩軍勝算五五開。

    剩下的問題就是援軍了,魏延是短時間不會又援軍了,而魏軍卻可能有援軍。

    如果魏延守住了,則北伐很大機率成功,因為這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勢如破竹,魏國見了諸葛亮的軍隊氣勢,三城直接投降。也正因為街亭丟了,諸葛亮不得不撤軍,為後面的北伐增加了難度,而且國內反對北伐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可惜,諸葛亮後面的北伐只能在魏國境內種糧食

  • 5 # 文齋堂

    首先,街亭這個地方根本就守不住。憑街亭這個小地方怎能阻擋住魏國大軍呢?這一點,估計蜀國也只有諸葛亮最清楚了。他明知守不住,但還是派馬謖去了,正好馬謖一時犯“傻”當了“替罪羊”。其實,即使派魏延去也不頂用,實際上派誰去都不頂用,就是諸葛亮親自去也照樣落得個慘敗的下場。

    其次,街亭守不守得住,對那場戰局的結果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實際上,守街亭只是諸葛亮的撤兵的一個策略而已,實際上只是迷惑和拖延一下魏軍,好讓蜀軍能從容地撤軍。所以,整個敗局是已經註定了的。

    第三,諸葛亮北伐註定是不會成功的。諸葛亮的北伐可以用“自不量力”來評價,戰爭是要憑實力的,你蜀國憑什麼能幹掉魏國,你的文臣武將,你的兵力怎麼能與魏國抗衡呢?但諸葛亮還是要北伐,明知天意不可違,為什麼還會不斷北伐呢?其實,他是在借感念劉備恩情的口實,用“賭一把”的心態來實現他自己的理想。但歷史的車輪總是不斷滾滾向前的,三國爭雄的趨勢是有利於魏國的,個人的力量是無法阻擋或改變歷史的程序。所以,諸葛亮的北伐註定會失敗。

  • 6 # 油茶歷史絲語

    重要的事說三遍:馬謖應該能守住街亭,馬謖可以守住街亭,馬謖肯定能守住街亭,實現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前提是他必須按照諸葛亮的部署及要求建營駐紮。

    其實,馬謖的失敗在於他只知道紙上談兵(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卻狂妄自大,他瞧不起自己的對手(休道司馬懿、張郃,便是曹睿親來,有何懼哉!),甚至看輕諸葛亮(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不僅丟了諸葛亮有意“安排”給他的大功勞,還失了街亭,壞了諸葛亮北伐的大事,最後兵敗被斬也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那麼好了,我們不扯遠,把話說回來,如果當時真換了魏延守街亭,能不能守得住?對戰局又會產生什麼影響?發生那些變化呢?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主要目的在於攻伐和平定雍州、涼州之地,一是阻斷司馬懿試圖在那裡訓練雍、涼兵馬的意圖,解除威脅蜀中的大患;二是利用雍、涼二州的資源訓練一支騎兵部隊,打造進攻中原的“奇”兵利器,為後來的北伐中原做準備,要完成這兩項任務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時間。

    以魏延的勇謀和統兵作戰能力,要守住街亭,實現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為諸葛亮征伐和平定雍、涼二州爭取足夠時間,不成問題,而且完全可能。

    只要魏延守住了街亭,諸葛亮平定雍、涼二州之後,很快就可以分兵回到街亭,與魏延的守軍共拒曹魏,到了那時曹魏就會被迫分兵守地,暫時進入一種蜀漢與曹魏互有攻守的“平衡”狀態。

    其次,上述戰略目標一旦實現,諸葛亮就可以一面進行休養生息,一面養精蓄銳,訓練雍、涼二州兵馬,打造進攻中原的“奇”兵利器,完成這一切之後,再約盟東吳共伐曹魏,最後誰勝誰負、天下歸於哪家,還真不好說。

    總之,如果換了魏延守街亭,最起碼能夠守住街亭,實現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為其征伐和平定雍、涼二州贏得時間,起到削弱曹魏發展蜀漢的作用,至於諸葛亮最後的北伐能不能取得成功,那就得看天時地利與人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十而已》林有有為什麼對許幻山死纏爛打,真的是因為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