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孤城影隨
-
2 # 文螢之
《雍正王朝》中,當康熙去世後,答案揭曉皇位由四爺繼承,是為雍正皇帝。看劇的朋友們,不需要細心都可以發現,雍正登基後,雍正朝的總管太監仍然是康熙朝的李德全,而不是曾經四爺府上的高勿庸呢,是為什麼呢?私以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詳見下:
第一,這麼處理使得電視劇相比書本更有深度實際上,看過原著《雍正皇帝》和劇本《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原著和劇本中,在康熙去世後,雍正朝裡的總管太監並不是李德全,而是曾經四爺府裡的太監高勿庸。是李德全隨著康熙的去世消失不見了,不是高勿庸消失不見。但是電視劇與原著和劇本的這微妙差別,細心品味,卻可解讀出來更多地一些東西。
大多數人首先應該會想到,電視劇中一直用李德全,自然可能是因為劇組經費的問題,不排除這種可能。不過,私以為更重要的是因為,雍正繼續使用李德全,而不是高勿庸,能使得電視劇更有深度。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實際上“一朝天子一朝太監”才是真的。古往今來,有許多官員歷仕多任皇帝,屹立不倒的也不少,能不能繼續紅全靠個人能力,比如說明朝的張居正、清朝的張廷玉就很有代表性。但是,更何況太監,即便在歷史上宦官最鼎盛,權力最大的明朝,即便是權勢熏天,幾乎蓋過皇上的劉瑾和魏忠賢,也不過猖狂一朝而已,皇帝一下線,立馬就被解決了。按照規矩和原著及劇本,也是李德全應該隨著康熙的去世而消失的,但是電視劇偏偏這麼處理,立馬別有一番深度。
電視劇中,雍正朝時期,還在用李德全,而高勿庸消失了,立馬就多了兩個很有深度的問題。其一,為什麼雍正朝了,還要繼續用李德全?其二,原四爺府中的總管太監去哪裡呢?這兩個問題,深度解析一下,真是別有一番風味。而原著和劇本,這麼直白的處理方式,也就沒這種問題了,自然電視劇也就沒那麼多話題和深意。
我想,這就是讀書和看二次創作電視劇的差別,電視劇中可以因某些需要或特意不要一些細節,能夠使得電視劇昇華。除了李德全和高勿庸這差別外,更具代表性的就是八爺換十四爺的流星天石那段了,沒有八爺換石頭的鏡頭,反而更加巧妙地表達了很多東西。
第二,為勵精圖治,強國富民,卻不被人理解,身負罵名的雍正帝,安排了一個歷經始終的見證人!歷史上是沒有李德全的,照顧康熙的貼身太監叫做趙昌,但是這個趙昌在康熙去世後,雍正一繼位立馬就以“欠銀欺君”之罪給殺了。也正因如此,雍正繼位的合法性,被很多人質疑。《雍正王朝》電視劇中讓李德全留在了雍正朝,自然是有李德全辦事靠譜的原因,但是這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下李德全,讓他以距離皇帝身邊最近的人的身份,親身體驗兩個皇帝的差別,為康熙和雍正做個見證!更重要的是為雍正做見證!
《雍正王朝》全劇前大半部分都是講奪嫡,後半部分是講雍正的功績,當然各種鬥爭貫穿始終。但是,正是因為康熙時期九王奪嫡的激烈性和殘酷性,加上雍正皇帝致力於改革弊政,雍正朝才會有如此多的政敵,才更加導致儘管雍正皇帝一生兢兢業業,有恩於萬民,但是幾個世紀下來,卻還是留下了罵名。《雍正王朝》中,留下李德全這樣一個同時伺候過“千古一帝”的聖明皇帝和“任性刻薄”的皇帝,可以給雍正做個見證。
李德全:“萬歲爺,不是奴才妄言,您不能夠這樣了……天不亮就起了,深夜還在批摺子,這一次這麼冷的天又赤著腳去耕地,這不連腳也凍傷了……再這樣下去,奴才……”
雍正:“只要能讓那些無產無業的旗人們都去耕地,今後能夠自食其力,朕這點凍傷算不了什麼。”
雖然說李德全是清朝的太監,不似明朝太監那麼有才學,但是以李德全的忠心和善良,從他口中說出的話,從他眼中看到的事情才是最真實的。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李德全是最貼身伺候過的,康熙到底怎麼樣,從人性最基本的善良來看,只有李德全這個親身經歷者才最有發言權。同樣對雍正來說更是一樣,只有李德全才最有發言權,且雍正更需要李德全這樣的一個見證人。可以說就算天下人都認為雍正怎樣怎樣,但是真正的公道,也許只有在李德全的心裡才是最透徹的,因為沒有人比李德全知道康熙這千古一帝和揹負罵名的雍正之間的差別了。
李德全:“萬歲爺,您不能再喝了!”
雍正:“奴才,你想抗旨嗎?”
李德全:“就是抗旨,奴才也不能再讓萬歲爺喝了。”
作為改革家的雍正,為大清續命百年的世宗皇帝。因為奪嫡之爭的後遺症,因為改革的罪人的原因,儘管功績蓋世,卻背上了不少罵名,這是非常不公平的,需要有見證人為雍正辯白的。如劇中的喬引娣和秦順兒就是這麼一個角色。但是他們與李德全相比還是有所差別的,喬引娣見證的視角是從雍正為平民百姓謀利的,秦順兒是從宮裡規矩的,而李德全是能夠從他漫長的伺候皇帝的歲月,從全方位都可以見證的。
秦順兒:“這樣說來我們大家夥兒都沾了新政和十三爺的光了……”
總的來說,留下李德全,就是留下一個見證人,留下一雙眼睛。雍正所做的一切,任憑那些政敵抹黑,任憑那些享受到改革利益的百姓跟著抹黑,但是雍正的功績,天知地知,李德全知!
第三,高勿庸消失了,體現出了雍正的手段,象徵著康雍兩個時代交替的切割。實際上高勿庸的消失,是為雍正皇帝為人手段和風格定調,當然也是為帝王手段定調。
雍正作為傑出的改革家,若是一個軟骨頭,要是沒厲害的手段。在康雍交替之際,奪嫡後遺症還在延續,康熙晚年朝局混亂的情況下,雍正朝短短十三年,怎麼能夠辦成那麼多事情呢?可以說,雍正用霹靂手段,短短的時間內幹了很多代人都幹不了的事情。而要體現雍正手段夠毒辣的一面,處理了坎兒,處理了高勿庸,這些曾經為己所用將來可能有麻煩的人,是最能體現雍正手段毒辣和強硬的。
高勿庸:“喝吧,喝了它你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坎兒:“高公公,我要見鄔先生,讓我見見鄔先生……”
而且,雍正殺坎兒時,去執行任務的證實高勿庸,其實上也就時說高勿庸是專為四爺辦見不得光的事情的。四爺登基為帝后,為雍正辦了見不得人的事情的高勿庸,就被處理了。這既能體現出了雍正的為人處事風格,也能體現出君王行正大光明之道。登基為帝后,處理了高勿用象徵著雍正與過去那種陰暗處事手段告別。當然不是真的告別,而是一種政治訊號,一種雍正登基前後行事風格的劃分。
總的來說,讓高勿庸消失了。既能體現出雍正的手段、為人辦事風格,也象徵了康雍的時代劃分,四爺到雍正帝的區別,更能體現出帝王之道!
結語綜上,《雍正王朝》劇中,在雍正登基後,讓高勿庸消失了,讓李德全繼續留著。不僅高超地傳達了許多資訊,更重要的是為不為人理解的雍正帝,找到了一個善良的親生侍候康雍兩帝的見證人!我想這種高超的細節處理,使得劇情昇華再昇華,這大概就是《雍正王朝》播二十多年,依然好評如潮的原因之一吧。以上是個人見解,望各位批評指正,歡迎評論交流。
-
3 # 歷史縱橫帝
導讀:個人以為這恐怕是雍正登基後無奈下的選擇,貼身太監用李德全恐怕更多的是高毋庸自身的原因。即便是按照雍正王朝的情節,雍正登基也並非都是什麼光明正大的手段。“秘密差事”執行者幾乎都有雍親王府總管太監高毋庸的身影,所以按照劇情情節推斷高毋庸最後的結局應該和高福一樣被除掉了。這既是鄔思道口中雍正要用“光明正大之臣”的需要,也是對過去秘密手段的切割和告別。而李德全不但忠誠皇權和帝王,而且口風緊、對皇宮瞭如指掌也確實是雍正需要的角色。也許雍正一開始並未想長期使用,但是經過磨合後憑藉人品和能力順利轉正見證了雍正辛勞的一生。
高毋庸比較倒黴:主持了胤禛奪嫡路上多少黑暗的勾當,在主子登基後反而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這既有雍正刻薄寡恩與往事切割的需要,也有雍正登基之初根基不穩的實際狀況有關。高毋庸如果和成長為封疆大吏的外臣李衛一樣也不會有這樣的遭遇,說來說去高毋庸和雍正各自的因素都包含在裡面。而依附帝王而生的李德全忠誠皇權,不拉幫結夥、口風嚴本分的做份內之事反而獲得了雍正的青睞。況且用雍親王府到皇宮大內,有李德全這樣一位熟悉宮廷事務且絕對忠誠君王的貼身太監是再好不過了。
高毋庸作為貼身太監沒有突破職業窠臼,始終沉浸在“暗黑業務”中成為被清除的高危人群太監這個角色在清宮戲中一貫的表現是或忠誠、或搬弄是非的人設,和明朝時代的七下西洋的鄭和以及為崇禎殉葬的王承恩根本沒法比。《雍正王朝》中的高毋庸也同樣沒有跳出這樣的職業窠臼,始終是主子身邊為奪嫡幹黑活兒、行走在黑暗中的角色。鴆殺高福(坎兒)、監視年羹堯和八爺黨、奪取百官行述等,都有高毋庸這個太監總管的影子。作為冷麵王爺胤禛為數不多的心腹,通常出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手足之情、忠心耿耿且能掌控兵權的老十三;2、康熙登基前就已經成為封疆大吏的包衣奴才年羹堯;3、貼新帖肺忠誠雍正、精明強幹並視雍正為父親的李衛,逐漸成長為封疆大吏成為雍正推行新政的好幫手。其他參與秘密大事的基本都會被處理,即便是核心幕僚鄔思道也差點步高福的後塵。如果不是鄔先生以退為進,以超強的求生欲以君臣之情打動雍正且以半隱的方式解除了雍正的戒心,哪裡還有命在。在十三爺送別鄔思道時,鄔先生的話可謂是肺腑之言:
“常言道與平常人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啊……明日我的話就能驗證啊,府裡專一替四爺辦秘密查實的人恐怕就要……”
鄔思道尚且如此,更何況作為貼身總管太監高毋庸了:1、高毋庸有與身體殘疾,沒有機會成長為李衛那樣的封疆大吏的外臣為雍正所重用;2、雍正登基後要用光明正大之臣,所以要與之前的黑暗主事人做個切割了斷。3、雍正登基時帝位不穩、八爺黨勢力依舊非常強悍;一旦高毋庸萬一洩露機密被八爺黨利用的話,恐怕帝位反覆也未可知。4、雍正遠比老八要狠:老八倒臺時尚且把貪汙的千萬銀兩分發,雍正僅僅是為預防萬一就毫不留情把高毋庸滅口。
“職業經理人”李德全由於“從業履歷”完美,所以獲得雍正的“試用”進而“轉正”李德全作為康熙的貼身太監,如果從“從業履歷”來看是個完美的“職業經理人”。在如此重要的崗位上,在兢兢業業伺候好康熙的同時保持著對於君王的絕對忠誠。口風緊、任何皇家秘事都不會從他口中傳出,胤禛做臣子的時候深刻體會到這些。但是雍正登基後對於李德全這樣的的“敬業”的“職業經理人”絕對滿意,因為李德全忠誠的不是某個人而是君王這個職位。也就是說雍正登基,同樣可以得到李德全絕對的忠誠。況且李德全伺候康熙多年,對於皇宮各項事由極其熟悉。雍正登基從雍親王府到皇宮,有李德全這樣一個人幫襯絕對是事半功倍。因此李德全獲得了胤禛的“試用”機會,在長期的磨合後感覺非常符合正大光明、公事公辦的模式。所以李德全由試用轉正了,也成為雍正辛勞的見證人。
相關內容
-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雍正登基後為什麼不用高毋庸,而繼續用李德全呢?
- 《雍正王朝》雍正登基當晚,十七阿哥去拜見的雍正,鄔思道不讓見是在保護十七阿哥?
- 《雍正王朝》中雍正登基以後真的善待兄弟了嗎?
- 《雍正王朝》中同樣都是太監總管,為何高毋庸被殺,李德全能被雍正重用?
- 《雍正王朝》中雍正一登基就殺死了高福,如果鄔思道不走,和高福有關係的他會被殺嗎?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對雍正登基提出哪些質疑?為什麼?
- 雍正登基之後,是如何對待他的那些同胞兄弟的?
- 雍正王朝裡面鄔先生能成功隱退,是不是雍正故意放水的?
-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要殺雍正的十名御前侍衛,雍正政敵老九為何要下跪求情?
-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取得皇位後是否真的想殺鄔思道?對此你怎麼看?
在《雍正王朝》中,大太監李德全一直貫穿康雍兩朝,為兩代皇帝所信任,始終能夠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他作為一個太監的職業態度。
首先,李德全作為康雍二帝的貼身太監,機密事肯定知道不少,但他的口風很嚴,從未見他對外透露過什麼。按理說,如果他願意透露一些內情給外界,他可以從中賺取很多好處,但他卻從來沒有這樣去做,可見其相當職業,知道自己只效忠於皇帝,效忠於皇權,效忠於皇家。
第二,李德全有眼色,會說話,懂表達,善觀察,知道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我們發現,多數時候李德全只是細心照顧康熙、雍正二位皇帝的生活起居,諸如涉及到朝政、立儲之事雖然記在心中,但從不多嘴。面對皇子和大臣們的疑問、打探,一般來說他也是儘量保持中立,但有時也輕輕透露,不著痕跡,但這要分人。李德全很會觀察,對於皇帝信任或是不反感的人,他自然會小心翼翼地透露。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李德全之所以能夠被雍正留用,是因為他一直伺候康熙,從沒有參與過雍正的奪嫡密謀之事,在雍正眼中他是沒有秘密的,是中立的。這一點可以參考雍正潛邸的太監高無庸。由於他對雍正奪嫡之事參與太多,涉入太深,最終在雍正繼位後神秘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