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王說球
-
2 # 孫少俠品金庸
首先,五絕從來沒有認為覺遠大師的內力在他們之上。
瀟湘子惡念陡起,吸一口氣,將他深山苦練的內勁全部運在雙掌之上,挾著一股冷森森的陰風,直撲覺遠胸口。
楊過、周伯通、一燈、郭靖四人齊聲大叫:“小心了!”但聽得砰的一響,覺遠已然胸口中掌,各人心中正叫:“不妙!”卻見瀟湘子便似風箏斷線般飄出數丈,跌在地下,縮成一團,竟爾昏暈了過去。原來覺遠不會武功,瀟湘子雙掌打到他身上,他既不能擋,又不會避,只有無可奈何的捱打,可是他修習九陽真經已有大成,體內真氣流轉,敵弱便弱,敵強愈強。那掌力擊在他身上,盡數反彈了出來,變成瀟湘子以畢生功力擊在自己身上,如何不受重傷?
眾人又驚又喜,齊口稱譽覺遠的內力了得。但覺遠茫然不解,口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瀟湘子偷襲覺遠,覺遠大師九陽真經已有大成,所以瀟湘子自取其辱,反被自己功力重傷,當時在場的周伯通、黃藥師、一燈、郭靖、楊過的真實反應是“齊口稱譽覺遠的內力了得。
但是並沒有認為覺遠大師的內力要比他們高強。
其次,《九陽真經》的最主要強項就是以內力見長在舊版《倚天屠龍記》中,九陽神功就是單純的至剛至猛武功,張無忌打遍天下無敵手,就是憑藉九陽神功連綿不絕強猛霸道的內力取勝,尤其是在對付陰毒功夫如玄冥神掌、幻陰指有奇效。
九陽神功專門破解寒性和陰毒武功,這一點不單是超一流高手楊逍、韋一笑、俞蓮舟難以企及,就是一代大宗師張三丰也自嘆不如。
新版《倚天屠龍記》雖有修改,但是總體來說,它仍然偏重於內力方面,如果沒有內力無窮無盡這個“核心靈魂”,光強調陰陽平衡,那麼張無忌的造詣絕對不會那麼令人生畏和恐懼。
至於附上縮骨功和龜息功和遊牆功,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第三、《九陰真經》是綜合全面的武學參考書和工具書,以內力而言,並不遜色《九陽真經》事實上《九陰真經》非常全面,其中《易經鍛骨篇》和少林寺的《易筋經》有異曲同工之妙。
要不然郭靖的武功也不會如此突飛猛進,最終趕上了老四絕。
最後,五絕的內力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都已經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他們的內力造詣完全不在張無忌和張三丰之下這一點,熟讀《倚天屠龍記》的朋友們都清楚,就連張三丰也自認為自己百年修為,或許仍然超越不了郭靖楊過等人。
而張無忌的修為完全達到了覺遠大師、郭靖等寥寥數人的境界。
在張教主那個年代,已經非常難得了,更兼有乾坤大挪移和太極拳傍身,張無忌甚至被認為是金庸小說裡最能打的男主角。
而覺遠和張無忌、五絕相比,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只能看做是內力方面接近他們。
-
3 # 周阿風
這個問題問的本身就有問題,試問新五絕有誰認為覺遠的功力超過了他們五絕。金老借楊過的內心獨白說覺遠的功力不在一燈大師之下,而一燈大師的功力明顯不如楊過
-
4 # 琳兒書屋
這裡的五絕是第三次華山論劍,經眾人一致推選出的新五絕,分別為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東邪是桃花島主黃老邪,西狂是新晉五絕的神鵰大俠楊過,南僧是原來的南帝,出家後為南僧;北俠是駐守襄陽的英雄郭靖,中頑童是武功出神入化的老頑童周伯通。
華山論劍
覺遠是一代宗師張三丰的師父,張三丰年幼的時候名為張君寶,覺遠帶他一起在少林寺監管藏經閣。武林惡霸瀟湘子與尹克西盯上了張君寶在讀的一本武功秘籍《九陽真經》,兩人便假裝給四個蒙古士兵打得奄奄一息,引起了覺遠的注意,覺遠本著出家人慈悲為懷的心態,救下了他們,並收留他們在少林寺多住了幾日,果然,這兩個不安好心的傢伙,搶走了張君寶在讀的《九陽真經》,兩人逃到了華山,覺遠師徒追來,碰巧與第三次華山論劍的英雄們相遇了。
瀟湘子尹克西看覺遠是個老好人,出其不意想偷襲他,沒想到反受制於覺遠,原著中寫道:
瀟湘子惡念陡起,吸一口氣,將他深山苦練的內勁全都運在雙掌之上,挾著一股冷森森的陰風,直撲覺遠胸口。......卻見瀟湘子便似風箏斷線般飄出數丈,跌在地下,縮成一團,竟昏暈了過去。眾人又驚又喜,齊口稱譽覺遠的內力了得。
覺遠大師
這裡的眾人便也包含了第三次華山論劍新推選出的五絕,按照我們常規的思維理解,當我們看到某人比我們優秀時,會忍不住誇讚;如果對方還不如我們優秀,我們內心可能想的是也不過如此,那這裡是眾人誇讚覺遠內功了得,是否也代表了覺遠的內功就在五絕之上?
其實,並不見得,因為覺遠只是被瀟湘子推了一掌,瀟湘子被反彈開,從這個表面的動作推測出覺遠的內功是不錯的,但是覺遠也並沒有把自己的內功完全展示出來,更沒有與五絕中的任何一人比拼內功,孰高孰低,其實並不好說。
瀟湘子
在射鵰最初的五絕中,西毒歐陽鋒一見到北丐洪七公就想分個高下,兩人先是比拼招式,招式分不出勝負,再比拼內功,最終這兩位高手因為比拼內功消耗了太多元氣,最終由於體力不支葬身在華山之巔。
但是覺遠的內功肯定是遠超一般武林高手了,那麼他內功能到如此水平,只是因為那部九陽真經嗎?
覺遠的內功增長與他練習九陽真經有很大關係,但並不全部都是九陽真經的功力。按照覺遠自己的話來說,他是在少林寺的藏經閣領了份閒職,也就類似於我們現在在圖書館工作的人,他清心寡慾,兢兢業業做好分內的事情,絲毫沒有練武的意識。在覺遠的概念裡,九陰真經也不是什麼高深秘籍,原著中寫道:
九陽神功
這部《九陽真經》中記著許多強身健體、易筋洗髓的法門,小僧便一一照做,數十年來,勤習不懈,倒也百病不生,近幾年來又揀著容易的教了一些給君寶。
覺遠雖然不清楚他所練的九陽真經已經屬於上乘功夫,楊過這些練武之人卻看得非常清楚。不過對於覺遠來說,武功高低對他本來也不重要,一個好身體對他們師徒二人就已經足夠了,他們練了九陽真經,強身健體,就已經達到了效果。內功的提升是附加的好處,被習武之人羨慕。
覺遠的內功能到如此水平,除了九陽真經的加持之外,還與他自身的心態有關,覺遠內心無慾無求,清晰寡慾,而且非常勤勉,正是這樣的條件,讓他內功提升非常快。
郭靖
就如大俠郭靖最初跟著江南七怪學武功,總是不盡人意,而經過了馬鈺的指點,教了他吐納呼吸之術,之後郭靖的內功突飛猛進,正是跟他本身的性格有關,心思單純,老師教的就照做;小龍女學習古墓派的武功,師父也教導她要清心寡慾,小龍女十幾歲的時候武功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最後,還有一點,也可能是覺遠內功增進的一個因素,覺遠是監管少林寺的藏經閣,藏經閣中必然有少林寺的武學秘籍。覺遠又是一個勤勞之人,他在打掃之餘,基本把藏經閣中的書都讀了一遍,九陽真經或許只是他所讀武學秘籍中的一本,他所讀的其他書籍也有可能成為他內功長進的一個重要因素。放在現在來看,覺遠也是一個博覽群書之人,他的認知水平以及悟性也到達了一定的境界。
藏經閣
綜上來看,覺遠的內力並不一定在五絕之上,因為沒有比拼,不好下定論;覺遠的內力增加的一部分原因是他練了九陽真經,但是他本身清淨的心態才是內功增長的核心因素,而且他在藏經閣中讀過的其他書,也會是他內功增長的一個因素。
-
5 # 俠客老祖說武俠
首先這個提問就有問題。神鵰五絕並沒有認為覺遠大師的內力已經超越了自己,只是稱讚他的內力十分了得而已。其次,他的內力的確十分了得,看錶現就知道了。瀟湘子內力不弱,在其全力一擊之下竟然毫髮無傷並且將其反震成重傷。最後,覺遠大師並沒有主動學過武功。他在無意當中已經基本練成了《九陽真經》上所記載的九陽神功。這是昔年斗酒僧創出來的一門絕世武學。所以,他有此表現完全就靠的是《九陽真經》。這點很明顯。
-
6 # 豫見好傢伙
讓我們先看一看原著的對這一幕的描寫:瀟湘子惡念陡起,吸一口氣,將他深山苦練的內勁全部運在雙掌之上,挾著一股冷森森的陰風,直撲覺遠胸口。楊過、周伯通、一燈、郭靖四人齊聲大叫:“小心了!”但聽得砰的一響,覺遠已然胸口中掌,各人心中正叫:“不妙!”卻見瀟湘子便似風箏斷線般飄出數丈,跌在地下,縮成一團,竟爾昏暈了過去。原來覺遠不會武功,瀟湘子雙掌打到他身上,他既不能擋,又不會避,只有無可奈何的捱打,可是他修習九陽真經還沒有完全大成,但體內九陽真氣流轉,敵弱便弱,敵強愈強。那掌力擊在他身上,盡數反彈了出來,變成瀟湘子以畢生功力擊在自己身上,如何不受重傷?眾人又驚又喜,齊口稱譽覺遠的內力了得。但覺遠茫然不解,口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武學中有一種境界:無欲則剛,覺遠大師常年在少林寺藏經閣看管經書,每日粗茶淡飯,砍柴挑水,每日熟讀經書,把他養成一種淡然處之的態度,無論何種狀態下,都能淡定自若,每日背誦經書早已把他體內的九陽神功的內力修煉八成左右,這個時候的覺遠大師碰到瀟湘子這個二流高手以畢生功力偷襲他,體內的九陽神功遇強更強,瞬間將他彈飛,但,覺遠大師和五絕相比,實戰經驗比較少,宗師級別的五絕無論是從戰鬥力還是從戰鬥經驗來講都比覺遠大師要強得多,所以,覺遠以後透過和同級別的高手比拼,積累戰鬥經驗,有望更進一步,達到五絕宗師的水平!
回覆列表
沒有哪個五絕認為覺遠的內力在他們之上。相當而已。 不說覺遠。就是九陽的作者也未必比五絕內力強。 所謂秘籍 是作者依照自己對武學認知。經歷。心德。經驗的文字總結。 斗酒僧的依照九陰內功篇的認知。寫出九陽。 五絕也是把對九陰內功 認知用到了 自己的武技當中。 總得來說 對比九陰。九陽是不如的。 看看書末就知道了。張無忌說 。假使玄冥學會了 小周的皮毛九陰。自己就不是對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