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承戌

    “芍藥”為陰藥按照西醫解釋主管靜脈主迴流,心悸 胸悶痛主要考慮心陽不足負荷較重此時如用“芍藥”加速血液迴流無疑更加重這種負荷故不用之!

  • 2 # 金匱真言

    桂枝湯去芍藥治療心悸、胸悶出自《傷寒論》。

    《傷寒論》第22條原文如下“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脈搏跳的快、胸悶就要去掉芍藥呢?

    現在標準的解釋是,根據條文所描述,結合仲景用藥,可以推斷出這一條文所提示的病機為瀉下以後,傷及人體胸中陽氣,陽氣不振,導致寒氣凝滯於胸中,因此出現胸悶。故用桂枝、甘草、生薑、大棗振奮胸中陽氣,而芍藥酸斂陰柔,不利於陽氣的輸布,因此去掉。

    條文涉及的定然是陽氣心陽不足,芍藥是一味可以補充津液的藥物,因此在治療肌肉痙攣的時候往往用芍藥與甘草搭配,補充津液,緩解痙攣疼痛。患者的脈搏跳動很快,心耗散了許多的能量,如果在加點水,怕心臟承受不住,而只能以桂枝、甘草振奮心臟,使心臟搏出有力,這樣才能降低這種心臟的代謝性增快,使心率恢復到正常狀態。

  • 3 # 廣安疑難症中醫師

    仲景前輩傷寒論裡的心悸,胸悶無論中病哪一經,均與寒,溼,痰,熱有關。芍藥生溼斂溼,易阻氣機,加重痰溼,加重心悸,胸悶。且仲景有凡是胸悶者均不用芍之習慣,他認為芍藥會阻礙胸中之氣機的宣發!

  • 4 # 壹藥壹方

    臨床上很多腎陽虛衰的病人,腎水無以溫化,體內水溼化為痰飲,進一步傷及人體陽氣。人體心臟主火,而水能克火,當飲邪上犯擾心,就會出現心火衰微,心陽不振的情況,患者可以表現為胸中憋悶、疼痛、心律不齊、遇寒加重,西醫診斷為冠心病,中醫稱為胸痺證,脈象上表現為“陽微陰弦”,即左手寸部脈微弱,關尺脈弦緊。這是典型的胸痺證,寒痰冷飲,壅塞胸中,心陽衰微,振奮心陽為當務之急。然寒痰冷飲的形成起源於腎。腎陽虛衰,水飲無以溫化,食物精微不被轉化利用,反而化為痰溼,壅塞於內。因此,溫法是治療此類病證的大法,主要包括振奮心陽,溫補腎陽。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中醫講其主要功效是滋陰養血,柔肝止痛,對於《傷寒論》中出現的心悸、胸痛等情況自然要去掉芍藥。

  • 5 # 中醫朱旭陽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張仲景的《傷寒論》處處體現辨證的思想,每個方證都是從病人個體的角度出發,透過望聞問切綜合分析病證特點,重點是要告訴我們要注重病證的個體複雜性,心悸和胸痛去掉芍藥是有嚴格的條件,並非所有的心悸胸痛都不可用芍藥,具體的原理和應用條件總結如下:★中虛時去掉芍藥《傷寒論》中關於心悸胸痛的記載有“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我來還原一下這位病人的情況。太陽病是外感風邪引起的發熱,頭痛,怕風這類的疾病,由於風邪為陽性邪氣,不會閉塞毛孔,一般不會引起高熱,患者僅為低熱或自覺發熱但體溫不高,下之後提示兩種情況,一是被醫生誤用了瀉下通便的藥物,二是患者平時脾胃虛弱,外感風邪感冒後出現腹瀉表現,實際上,第二種的可能性更大,我們都知道體弱的人體如果出現腹瀉時,身體就會更加的虛弱,虛弱的體質狀態在活動後就會出現明顯的心悸,胸悶,那麼,脈象是促脈,急促是快的意思,脈率快容易出現心悸症狀,符合體虛胃弱的體質狀態。去掉芍藥的目的在於芍藥酸寒,寒性藥物極容易引起腹瀉,加重了中焦脾胃虛弱的問題,保留桂枝甘草,既能發散風邪,又能溫養脾胃,這就是去芍藥的原理。★陽虛時去掉芍藥《傷寒論》中有這樣的一句原文“發汗後,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請注意,這種情況患者有心悸症狀卻沒有用芍藥。沒有用芍藥的原理並非芍藥可以導致心悸,而是這位患者僅為短暫的心陽氣受損,單純問題以桂甘湯就可以解決,《內經》說“辛甘發散為陽”,辛辣的桂和甘甜的草配伍在一起,就會產生熱量,升發陽氣,發散是向上運動的,作用的目標是心,發汗後是指汗出過多,這個人用手按壓心臟,按壓可以緩解心悸表現是心的陽氣受損,如果只用桂甘來看,這樣的病人平時體質是不錯的,臟腑功能比較強,在過量汗出後心陽短暫受損,給予本方就可以恢復陽氣,實際上,不用藥多喝水多休息也可恢復。心陽短暫不足不用芍藥是病機不復雜,不需要用酸寒的芍藥,而且芍藥性微寒,不利於心陽的恢復。如果病人心陽不足累及腎陽,陽氣不足後血瘀水液停滯,就考慮芍藥可以化瘀利水,配合溫陽補腎之品,解決複雜的病理情況,如治療心下悸,頭眩的真武湯就用到了芍藥。★總結

    仲景強調觀其脈證,隨證治之,意思是告誡後人要時刻掌握病人的身體情況,簡單問題注重單刀直入,例如桂枝去芍藥是中焦虛弱免得芍藥傷脾胃。複雜情況注重組合配伍,如真武就是陽虛血瘀共存,雖然芍藥不利於陽虛,但是在溫陽的基礎上,它注重於解決血瘀水停的問題。實際上,肝火旺盛或肝陰血不足時,也可出現心悸,這種情況需要重用芍藥,否則無法恢復肝血,心沒有血液滋養,必然悸動不安。

  • 6 # 羅佔光

    大師之法變。

    首先:芍藥斂陰護肝、調營衛之津。

    營衛為肌腠筋膜之氣血之氣。…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下後、脈促、胸滿…症見:下虛、上實。實:心肝之實也,實者不宜斂、宜疏。…因而去白芍之性。

    下面觀點供參考。…

    實太陽病,傷真陰、津液於先…。護津陰於外感病為一大法。

    但桂枝湯藥精簡意遠…。不一定非去除白芍,當然需辯證、方法論之…不可泥於古方。

  • 7 # 燕趙福48496706

    芍藥酸斂入肝,具木之性,心乃君主火正之官,木火相生,肝體陰而用陽,心悸胸痛為火金相侮,芍藥色白味酸為木中金,實證洩其子故不用。

  • 8 # 上岸之路150

    中醫有什麼原理可言,黃帝,歧伯,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你覺得那個人知道芍藥的物質成分?不知道是什麼物質成分在起作用 不知道如何作用於人體的嘗試是瞎貓碰死耗子。你能延續到今天,要感謝你的祖先沒被中醫碰死。

  • 9 # syf乘風而來

    中醫藥是因人因症而用藥,絕不是背個口訣和醫法就可以機械盲目統藥戰病的,靈活應用才是中醫藥的精髓,對於芍藥該不該用,何時用??應該因人因病而定。所以不存在什麼去掉某一味藥的說法,這是西醫理論思維,中醫與西醫觀點截然不同。

  • 10 # 中醫光子

    遇到心悸、胸痛胸悶,為何要去掉白芍?

    那你就要弄清心悸、胸痛胸悶的病因病機,機理不明,如何用藥?……

    再詳細說下去就不行了,因為平臺說我沒有資質

  • 11 # 福城中醫

    《傷寒論》中關於心悸胸痛的記載有“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我認為有二種情況可以使用芍藥。一是用炒白芍,白芍炒後酸寒之性大減,取其養血生血之功。二是用赤芍,可活血化瘀,與桂枝相伍,其寒性也減。以上兩種情況:炒白芍、赤芍與桂枝配伍,關鍵在劑量之比。個人管見,以拋磚引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請問四十的人你想明白人生了嗎,人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