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草芳心
-
2 # 秦秦哥心理情感
單純從性別差異來看,女性抑鬱症患者遠遠多於男性。
單單從產後抑鬱這一抑鬱型別形成來看,我國60%婦女存在產後抑鬱的情況。
女性抑鬱的發生主要在於女性是感性動物,而男性相對理性意識較強,自我說服能力較強。而女性無論是自我說服能力還是理性意識,都較男性差一些。
-
3 # 真語清風
作為男人,雖然一生坎坷,但人前平常,人後淚水,還勉強的撐了過來。但依自己的感受考慮,女人的心理複雜程度應該更高於男人。
其一,女性柔弱,人所可見,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裡,人人考慮向弱者下手,因為弱者無害,好欺。看那些反抗人,多以男人為多,女人,一為顏面,二是周全,不說外界的虧欠,即使家人,不尊的心情也較男人嚴重。即便千家萬戶之中,不順意的孩子,對父親尚存畏懼,但對母親隨意顏色的不在少數。
其二,女人的一生堪如流落,前半生父親兄弟妹妹,親意真然。後半生投奔夫家,是歡喜還是鬱悶不訴人前,即使父母,也難如實得知。得真心之人,尚勉年華,子女和悅,親近歡欣。若遇人乏良,何能承受。所以,我覺得女人抑鬱的時刻比男人是多的,經久不舒,疾患加身,但能清醒,還必會顧慮老小事長,此情此心,淚眼蒼茫。盼天下人,多一絲憐憫,少一些冷漠。人之父母,己之父母,人之姐妹,己之姐妹,此為尚念。
-
4 # 裡外雅堂
抑鬱症因其患病率高(幾乎所有人都可能患抑鬱症),病因複雜(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自然環境等共同作用),治療時間長(有的會反覆發作)等原因,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疾病。
根據調查統計,女性患抑鬱症的機率是男性的2倍,也就是說,女性患抑鬱症的機率比男性大。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首先是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決定的從生物因素方面講,女性一生中持續不斷的激素水平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女性患抑鬱症的風險。而這些改變,在女性的青春期、生理期、孕期、產前產後和更年期會非常明顯。
在每個月生理期迴圈的時候,女性體內雌性激素的變化,經常導致經前期綜合症和經前焦慮障礙,表現為心浮氣躁、比平常焦慮,比平時易怒,情緒波動比平常大。
而懷孕期間,出於對胎兒的保護,以及由於大部分營養被胎兒吸收,女性體內激素分泌波動,雌性激素明顯不足,導致女性出現水腫、入睡難等各種症狀,以及產後的面板鬆弛、漏尿、骨質疏鬆、情緒低落等各種後遺症。
到了更年期,尤其是絕經前後,女性體內雌性激素的分泌驟然下降,嚴重影響了女性的生理心理健康狀態,因而出現常說的更年期綜合症,即,脾氣大、嘮叨、焦慮不安等症狀,同時伴有植物神經紊亂症狀。
從心理角度講,女性的情感需求比男性大。
女性情感豐富,更注重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瞭解自己。而且,女性情緒波動大,較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個人的深度痛苦時候,會呈現一種看似“表演”的諸如情緒低落、煩躁不安等等心理狀態。這其實是女性的一種無助和求助。
因為絕大多數女性由於童年父愛的缺位,嚴重缺乏安全感,因而在感情上,容易出現極力索取的現象,雖然每個人表現不同。這種安全感的嚴重缺乏,導致女性經常容易患得患失,過度付出,輕易相信男性,而導致情感受傷。以近幾年的PUA(對女性的精神控制)為例,為什麼被騙的很多都是高學歷女性,其實,這從側面反映了男性在育兒方面的缺失。父愛對於女性的作用之一,就是樹立自信、提高安全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個體獨立性,以及正確與異性相處的方式等等。但很遺憾,國內多數是喪偶式育兒。這就導致了身為妻子的女性因為安全感缺失變得強勢,控制慾強,使得子女變得不自信或沒主見;身為女兒的女性因為缺乏父愛,不知道如何辨別渣男,導致情感受挫。
而這些無不增加了女性患抑鬱症的風險。
實際上,女性患抑鬱症很大程度上和女性的社會壓力有關很多人提過母系社會。但實際上,即使是母系社會,女性的社會壓力也不小。只是到了今天,女性承擔了雙份的社會壓力,既要掙錢養家,又要照顧一家老小。只要哪個女性稍微將重心偏向事業一點,就很容易被人戳脊梁骨。
比如,同樣是企業家,作為男性,沒有人會問“怎麼平衡家庭與事業”,但作為女性,往往被提及這個問題。這是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骨子裡認為女性就應該承擔更多。
另一方面,紅顏禍水論至今流行,只不過變了形式。以社會事件為例,如果受害者是女性,諸如“蒼蠅不叮無縫蛋”、“一個巴掌拍不響”等等受害者有罪論就會大肆湧現,也就是說,女性受害者往往要同時遭受來自施害者的傷害和社會“幫兇”的二次傷害,並且,這些“幫兇”當中,相當一部分是女性自己。
而這主要源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部分女性的奴性思維。即,自己思想被奴化了,也奴化自己的同伴。這類女性骨子裡深受封建遺毒的荼毒,潛意識裡對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恥辱,當出現女性受害者,尤其是強姦一類的事件發生時,他們就彷彿找到了發洩口,將對自己的不滿,發洩到同伴身上。或者自己曾經遭受到什麼不幸,將這種不幸施加在他人身上,比如婆媳之間。
一方面則是女人的嫉妒心。女人善妒,這句話放到任何年代都是適用的。女性由於對自己外表的在意,很容易對比自己漂亮的女性產生嫉妒心理,有意無意地作出各種擠兌,有的甚至不惜詆譭和陷害,所以才有“漂亮的女人都很會騙人”這種謊言。真正很會騙人的女人,往往長得很一般,但是很會說話。
更悲哀的是,漂亮的女人不僅要遭受來自同性的惡意,還要遭受得不到她的男性的惡意。這和男性內心渴望被崇拜,以及好面子的心理有關。當男性認定一個漂亮女人自己得不到,有涵養的會保持一定距離,沒教養的則會各種惡意。這就導致了漂亮女性患抑鬱症的比例很高,也是為什麼有的人說“抑鬱症女性患者的顏值都很高”的原因。
相比之下,男性抑鬱症患病率似乎比女性低這是因為男性普遍傾向於認為自己是完美無缺的,多數不太會認為自己患有某種疾病或某種心理問題。以生不出孩子為例,醫學研究表明,95%的夫妻生不出孩子,原因在男性,因為女性只要不是石女,或是做過絕育手術,都是可以懷孕的。而男性由於日常應酬,經常菸酒不離身,經常加班加點,不注意身體健康,且自認為健康,所以發生問題時,往往認為是女性的原因。但實際上,女性當中不能生育的,僅有0.001%。
抑鬱症也是一樣的。多數男性即使患了抑鬱症,也不認為自己病了,只是覺得自己情緒狀態不佳,調節一下就好,男性一旦覺得自己不舒服,普遍採取酗酒、加班、性濫交等等各種行動來暫時轉移內心的衝突。而且大多數男性往往會選擇性忽略抑鬱症的可能症狀,傾向於對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視而不見,這就使得傳統抑鬱症的檢測無法檢測出男性抑鬱症,因而導致很多“漏報”,從而引起不準確的男性抑鬱症低患病率。但實際研究表明,男性自殺率佔75%,男性報復社會和殺人佔90%。
從這個角度講,男女患抑鬱症的比例或許相差無幾。當然,如果身邊所接觸的都是男性,見到的抑鬱症患者以男性為主也不奇怪。
此外,男性在雙相情感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反社會人格障礙等等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較高。
-
5 # 如醉如痴
簡而言之,
我認為抑鬱症男人比女人多。
雖然老話兒戲言"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但從一側面也說出女人省心。
男人挑大樑,負大責,事無鉅細,皆為心念。
所以,我認為還是‘’操心男"的抑鬱比女人多。
-
6 # 原來世界就這樣
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成人期的抑鬱症女性患病率明顯高於男性,大約是2:1。那在青春期以前,兒童期抑鬱症女性和男性的患病比率是基本一致的。進入青春期以後這個風險增加,提示可能和女性的神經內分泌的變化有關。在產後容易出現抑鬱,在更年期的時候也容易出現抑鬱,這也說明女性的神經內分泌激素水平的變化,可能是誘發抑鬱的一個因素。
-
7 # 喜歡養花的男人
我覺得男的比女的多,因為女人雖然多愁善感,但她喜歡嘮叨,心裡有煩事找人訴說,把心裡的垃圾都倒出來了,反而沒有什麼心理疾病;
而男人好面子,表面看上去強大豪放,其實有很多窩心事不願意向外人傾訴,就這麼憋在心裡,這樣容易產生心理疾病抑鬱症什麼的。
比如我有一哥們小常平常很虎,爺們極了,離婚了,我們怕他太傷心會出現什麼事兒,於是哥幾個還勸他,誰知他根本不在乎,言說:“離就離了,有什麼啊,咱哥們這條件再找幾個都不是難事兒”。於是我們放下心來,當時還私下裡嘀咕呢,這真是一硬漢。
時間過去了半年,有一回我們哥幾個一起喝酒,也不知因為什麼,小常忽然把酒杯往桌子上一蹲然後大哭起來,嚇得我們幾個什麼似的,不知道怎麼了,只聽他說“小紅(前妻)要結婚了”。
我們相顧愕然,鬧了半天他根本沒忘了前妻,而且一直以來都把這種痛苦深深埋在心裡,而表面上跟我們裝作沒事人兒似的。憋的太久了,趕上喝酒喝多了點、又加上知道了前妻要結婚的訊息,因此崩潰了......。
相反,我有一姐們兒,則完全不一樣,只要一有點兒煩心事就跟你叨嘮,把我當垃圾桶了,比如她婆婆怎麼怎麼了、她老公怎麼怎麼了,都是雞毛蒜皮的一些小事,說的我都懶得聽了,但她說完心裡舒服。
所以我覺得,女人心裡擱不住事兒,有事就找人說出來,心裡沒毛病;相反是男人,為了維持硬漢的形象,總把事兒埋在心裡自己消化,但如果不成功,那就成了心理疾病了。
-
8 # 心理醫生楊白勞
女性往往比男性更經常遇到特定症狀,如季節性情感障礙,如冬季由於Sunny較少而抑鬱等。此外,女性更易經歷非典型抑鬱症的症狀。非典型抑鬱症並不是失眠、吃得少、變瘦,而是嗜睡、貪吃(特別是碳水化合物)、體重增加。此外,女性中普遍存在顯著的內疚感。同時,女性有較高的甲狀腺問題發生率,而甲狀腺功能減退可導致抑鬱症。
女性該如何緩解呢?1、不要自責:抑鬱症是一種疾病,你沒有能力創造或選擇它。而應該明白自己急需幫助,積極踏上尋求康復的治療之路。
2、認真遵循治療方案:讓專業人士能夠準確地監測到療效,並適時調整治療方案。
3、簡化生活:患上抑鬱症後,就要適當改變一下生活。
4、參與活動:參加一些擅長的、能讓自己有成就感的活動。
5、認可小進步:只要抑鬱症狀有了一點改善,你都要學著感到滿足。
在生活的任何階段,無論任何原因,抑鬱症都是嚴重的,應該認真對待。即使別人不理解,認為你的症狀只是一個“正常”現象,作為一個女人,也不需要自己默默忍受。關愛自己,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來調節心情,但如果長時間被抑鬱症困擾,請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配合治療。
抑鬱症是男人多?還是女人多?
最近很抑鬱,接觸了一些抑鬱症朋友,他們基本上都是男人,在我印象中,女人應該多愁善感一點,或許更容易傷感,怎麼我接觸的都是男病友多呢?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男人的抗壓能力還不如女人嗎?
回覆列表
據我所見所聞,男性抑鬱症患者遠遠高於女性,也許是男人的壓力過大的緣故。我弟弟就是個抑鬱症患者,他曾諮詢過一位心理醫生,男人和女人抑鬱症患者的比例是多少,心理醫生說,據他自己的臨床經驗,10個抑鬱症患者裡只有兩個是女性,而且還是輕度患者。可見,男性抑鬱症要佔大多數。我不明白是什麼原因,男性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抑鬱症,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據史料記載,歷史上也不乏抑鬱症患者,一些死於自殺的大作家、大藝術家也常常是由抑鬱症引起的;比如海明威,茨威格,川端康成,馬雅可夫斯基,傑克、倫敦,法耶捷夫,葉賽寧等,他們的自殺就是長期的思慮過度,日積月累而導致了抑鬱症,由長期的抑鬱而陷入了深層次的孤獨之中,才使得他們對生活產生了絕望感,他們只能用死來表示自己對現實的抗爭。
在現代高節奏的生活中,男人的壓力更是不言而喻,生活和思想上的雙重壓力常常使他們喘不過氣來,特別是一些高知識階層的男人更容易產生抑鬱症,原因自然是他們長期用腦,思慮太多而導致的,腦力勞動者相對比體力勞動者要高發的多。另外,抑鬱症患者性格大多都比較的內向,孤僻,不善與人交流,長期寡言少語,鬱鬱寡歡。我想,要解決抑鬱症光靠藥物治療是遠遠不夠的,抑鬱症患者應該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的辯證施治,從思想上根本解決問題,從孤僻、孤獨、鬱悶的性格中解放出來,給自已一個開朗、陽光、樂觀豁達的心態,這樣才是唯一的出路。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難免有偏頗之處,望朋友們多多批評指教,感謝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