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而立之年的三十歲男人
-
2 # 工科文化人
首先,感謝題主@王超行俠仗義 的提問。
@新恆說史論文 以為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奇才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
首先,毛主席沒有接受過任何系統的軍事教育,卻帶領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人民軍隊打贏了一次次戰爭。出生於湖南韶山的毛主席沒有上過任何民國軍校,湖南講武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這些都沒有上過,就毛主席所面對的敵人蔣介石而言都遠遠不如,最起碼蔣介石上過保定軍校,去日本留過學,雖然是日本士官學校肄業生,但也算受過軍隊系統軍事教育。反觀我們毛澤東主席從事農民運動,紮根於中國農村實際,牢牢把握中國國情,正因為這樣才能做出符合中國革命實際的軍事決策。
正確的毛澤東軍事思想,毛主席的軍事才能受到整個世界的認可國內外對毛澤東的軍事才能評價是很高的,許多人稱毛澤東為天才的軍事家。英國的巴特曼說:“毛澤東是掌握開啟這個時代軍事奧秘之鎖的全部鑰匙的一個時代人物”。“幾個世紀以來,我們西方國家看到了許多沒有多少政治見解的軍事天才人物,……現在我們有了一位既是最偉大的政治家又是最偉大的軍事家,這就是政治軍事天才人物毛澤東”。
毛主席的軍事思想也是偉大的,正確的,適用於中國革命的。農村包圍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些偉大的決策都體現了毛主席的軍事才能。
毛主席是一個善於統籌全域性、高瞻遠矚的戰略家。在我黨我軍的重要關頭,毛澤東主席都正確的指揮了我們的軍隊,我們的黨。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即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後,提出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路線,1937年,提出了用獨立自主的游擊戰配合國民黨作戰的戰略方針,為八路軍、新四軍的大發展創造了條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毛澤東看到河北、山東平原地區日軍兵力空虛,立刻作出八路軍從華北山地進入到平原地區開展游擊戰爭的重大決策,一方面使八路軍迅速發展,一方面使華中的新四軍同八路軍聯成一片,形成了極有利於我的局面。在抗戰勝利前夕,毛澤東便看到了東北地區的重要,提出有了東北四省我們就有了勝利的基礎,為解放戰爭先期搶佔東北爭取了時間。
同時,偉大的毛主席在指揮作戰方面的謀局佈局充分顯示了毛主席作為戰略家的高瞻遠矚,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插入國民黨統治腹地,毛主席對三大戰役的部署與指揮等,都是大謀略、大手筆,在歷史上很難有人可以匹敵
-
3 # 信陵侃史
看到題目,信陵第一反應想到的便是毛主席,毛主席可是全世界公認的軍事奇才,四次反“圍剿”、四渡赤水,無一不彰顯毛主席卓越的軍事才能。同時毛主席不僅是一名傑出的軍事家,同時也是名偉大的戰略家,“農村包圍城市”、“論持久戰”便是最好的證明。
可能大多數人都知道毛主席從紅軍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的優秀軍事事蹟,但估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毛主席早在第一師範求學時,便彰顯了其優秀的軍事才能。
那還是1917年的時候,當時的湖南督軍是北洋軍閥傅良佐,當年7月,護法戰爭爆發,西南軍閥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北上攻打北洋軍閥,傅良佐因不敵桂系軍閥,而提前撤離了長沙。
而此時的桂系主力實際還沒有到達長沙,此時的長沙實際是處於無人管理的“真空”時期,這讓長沙的市民惶恐不安,因為當時有大量從南邊撤離的北洋潰兵要經過長沙,這些潰兵打仗不行,擾民到是把好手。
第一師範當時位於長沙南郊,因和粵漢鐵路相隔不遠,是潰兵們的必經之路,當時一師範的校領導決定帶著師生們去城東暫避。
不久,一支近三千人的潰兵來到了一師範以南的猴子石一帶,因不清楚長沙內部虛實,只得在這一帶徘徊。
一師範師生們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大為吃驚,畢竟這三千人的隊伍是個很大的威脅,毛主席當時還特意喬裝打扮前往猴子石一帶偵察,毛主席經過偵察發現,這些潰兵之所以在此停滯不前是因為他們不清楚長沙城內的虛實,毛主席抓住他們這一弱點,決定主動出擊。
當時毛主席將學生自願軍分為三隊,人手一把木槍,並找了二十多個警察前來協助,臨近傍晚時分,學生自願軍們來到猴子石附近的各個山頭,以對潰兵們形成包圍之勢,先由警察們鳴槍吶喊,然後再讓自願軍們放鞭炮以助聲威,並且還找了幾位廣西籍學生大喊:“南軍(指桂系部隊)進城了,你們投降吧”,本就就是驚弓之鳥的潰兵們,經過毛主席這一嚇,早就嚇破了膽,最後還被自願軍們壓到一師範的前坪上,進行繳械投降並被遣散。
由此可見毛主席的確是個軍事奇才,當時還沒有實戰經驗的他,竟然在大部分人員只有木槍的情況下將三千人的部隊繳械了,只能說太厲害了。
-
4 # 青銅玩家
我覺得韓信在中國古代軍事奇才中可以閃閃發光,是在金字塔頂端的男人。韓信被稱為兵仙,就可以看出他的地位。很多人吹噓三國,諸葛亮厲害的不是軍事才能,而是管理才能。郭嘉關羽也永遠比不了韓信。韓信作為一個軍事奇才的代表,一生立下戰功無數。
他推崇兵者,詭道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他們帶領下,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直接改變了秦滅的局勢。人們常說項羽是天才,二十歲就統帥大軍。韓信也是的,二十幾歲就是漢軍的統帥。只比軍事才能,我覺得韓信是勝於項羽。他的帶領下,漢軍能一次次爬起。打敗不可一世的項羽。而且韓信一生無敗仗,只要他率領的軍隊就沒有輸過。是什麼概念?身經百戰從來不敗。放眼整個中國歷史,除了英年早逝的霍去病,再也沒有第3個人了。兵仙之名實至名歸。
我覺得韓信就是古中國古代最會打仗的人。
-
5 # 歷史微點
在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數不可數,但無師自通,似乎天生就會打仗而且戰績輝煌的軍事奇才並不多見。
英年早逝,生平無敗績的霍去病應該算一個,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更不用說,那是千年不遇的,另外,開國大將之首、“無冕之帥”粟裕,也完全配得上軍事奇才的稱呼。
與科班出身的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等幾位能征善戰的元帥不同,粟裕與毛主席一樣,出身師範學校。
以粟裕沉靜內斂、低調堅毅的性格,如果在和平年代,相信粟裕一定能夠成為一名桃李滿天下的好老師,但戰爭改變了他的人生。誰也不會想到,這個非科班出身、南昌起義時的警衛班長,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已成長為一個運籌帷幄、叱吒風雲的傑出帥才。
粟裕是如假包換的自學成才,在紅軍時期,他不顯山不露水地在實戰中默默學習,充實自己,在新四軍年代,他初露鋒芒,化繭成蝶。
解放戰爭則是粟裕的高光時代,機謀善斷,大殺四方,從小打小鬧的游擊戰、運動戰,到規模漸盛的大兵團作戰,粟裕打得驚心動魄,酣暢淋漓。
雖然他也有過南麻戰役、臨朐戰役等偶有失手、鎩羽而歸的經歷,但這樣的成長代價卻讓粟裕在今後的戎馬生涯中痛定思痛,從而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強大。
粟裕遠見卓識、堅定自信的戰略眼光,甚至讓一向不為別人所動的毛主席都曾改變過自己的戰略設想。在毛主席、陳毅等人的支援下,粟裕指揮部隊打出了七戰七捷、孟良崮、萊蕪、淮海、渡江等許多精彩紛呈的戰役,棋高一著,險中求勝,顯示出他極高的軍事天分。粟裕的奇足智多謀、算無遺策,推動了解放戰爭勝利的程序。
建國後,毛主席在為出兵抗美援朝和解放寶島作準備時,都曾把粟裕作為率兵出征的統帥首選,但可惜由於多種原因,主席的想法都沒有實現,這對於“常勝將軍”粟裕來說,不能不說是非常遺憾的。
從古至今,像粟裕大將這樣天賦異稟的軍事家並不多見,憑著異於常人的傑出戰爭指揮藝術和輝煌的戰績,把他稱為軍事奇才,名副其實。
-
6 # WILLSON39
真正的軍事奇才,我認為只有那些沒有接受過軍事教育或軍隊鍛鍊,幾乎一上手就表現出特殊軍事指揮天賦的人才。
歷史上的軍事奇才有:毛澤東、劉秀、韓信、霍去病、陳慶之。
回覆列表
1、陳慶之,經典戰役:以7000人北伐,破數十萬大軍。2、李世民。洛陽、虎牢之戰,一次消滅鄭帝王世充、夏王竇建德兩位君主。以3500軍隊滅10萬大軍。3、張巡,以數千人受睢陽,抵擋住敵軍13萬軍隊進攻400餘次。4、李靖。破突厥之戰。僅靠3000騎兵,俘虜、殲滅突厥軍隊合計約20萬。5、項羽。彭城之戰,3萬破56萬漢軍。鉅鹿之戰,3-4萬破40萬秦軍。6、白起。戰國殲敵數量第一,總共消滅敵軍150-200萬。7、楊素。平南掃北,精通攻城戰、騎兵戰,水軍作戰,登陸戰,反游擊戰。是中國古代少見的全能型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