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探理究事

    我國從小學就將英語列為“主課”,與語文、數學地位相當,便有了“語數外”這個說法。看看小學課表,安排英語課時已經超過了體育美術等課程。

    到了初中、高中依然如此。大學公共課裡英語也是必須的。英語考級考證一直熱乎。

    縱然如此,即便大學畢業,大多數人還是不能進行英語對話,能流利閱讀英語原著的也多不到哪裡去。畢竟,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大部分人用不上英語。英語學習,只是出於考試的需要而不得不為之。多年學習結果,到頭來忘得差不多了,記住的只是一些基本簡單的東西。

    說到底這也是應試教育的結果吧。為此,犧牲了體育鍛煉,藝術修養,品德教育,實踐操作。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下滑,培養綜合素養長期得不到重視。

    反觀日本,小學生每天有1小時的時間用於體育鍛煉。

    與其浪費時間精力學一些“用不上”的英語,不如提高體育等地位。強壯身體素質,提高綜合素養顯得更重要。

  • 2 # 李麗935

    我作為英語教師,感悟了中國英語教學的代價和傷痛30年,贊同題主建議,覺得完全可取,也有必要。我國教育注重英語學科本身沒錯,這是由多少年來英語的世界地位所決定的,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永遠不可能做到讓普遍中國學生輕鬆學好英語。高考英語分值設定和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為了拼高考,中國家庭在英語學科上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但多數人最終也沒學好英語,只為獲得分數而已。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學科佔用的時間太多,導致失去的應有教育卻無法估計。面對支援一如既往重視英語和高考應該取消英語這兩種聲音,我覺得著手英語教學深化改革和高考難度、模式和分值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勢在必行。其實國家已大致有了改革目標和思路,今後有可能高考英語分值是120分,難度也會相應降低,語文可能提到180分,難度會相應提高。

    總之不管怎麼改,最重要的應該改變中國普遍英語教師教英語的方式和學生學英語的方式才行。其實英語學習有許多方法和捷徑的,只是很遺憾,中國許多師生還在死教英語,死學英語,一切只是為了應試。更遺憾的是學校領導很少有懂得評價語言教學質量的人,都只盯著考試分數評價,這樣只會導致英語教師都在為了分數展開教學,把真正需要堅持的有價值的英語教學方式丟了,只作為作秀手段,這樣又怎麼能真正學好英語呢!

  • 3 # 桂林明哥i

    當然可取。從學習的角度說,英語不應該列為主休課程,太多數理化好的學生英語都不好,因為英語靠死記硬背,花在上面的時間很長,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比較煩惱。想學的人自然會認真學,就像美術,音樂…。英語地位遠遠超過德育實踐藝術了,靠英語其實只是為了一個分數,有的人是天生對英語沒有興趣,不能讓英語拉低考試分數線,想當音樂老師做音樂行業的人自然對音樂感興趣,想做美術藝術行業的自然對美術藝術感興趣,想出國想做外貿做英語老師的自然對英語感興趣,但很多人確實不對英語毫無興趣更不會去死記硬背了

    中國不用英語的行業很多,英語更多時候都是多餘的,當然也不能完全放棄,只是不作為主休,而是作為技能去學,讓想掌握的人去學。

    而中國社會需要的正確體育德育實踐這些實實在在提高人的身體素質跟品德的東西,這是在實踐中發揮作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慢性子的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