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阿里亞608

    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文壇領袖。他的散文《醉翁亭記》入選中學語文課本,成為中國青少年學習的範文。

    歐陽修生性豁達,即是被貶官,也能泰然處之,為民造福,有不少故事流傳至今,深受當地百姓的擁戴。

    歐陽修愛才惜才,獎揶提攜新人。對初露頭角的蘇軾,他大加讚賞,提高了蘇軾的知名度。對曾鞏等後生,也不遺餘力地培養。

    歐陽修幼年家貧,買不起筆墨紙硯,就拿小樹枝在地上畫畫寫寫。

    歐陽修對寫作要求很高,有時到了惜字如金的地步。相比今天網路寫手,洋洋灑灑日寫萬言,卻毫無文學性可言,是可嘆哪還是可嘆哪……

  • 2 # 崇陽37

    歐陽修(1007~1072年),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

    歐陽修幼年喪父,由寡母親自課讀,讀書刻苦,23歲即中進士,30歲已以文章名聞天下。早年歐陽修因支援范仲淹的“慶曆新政”被兩次貶到地方上做官,47歲方奉詔回京,官至宰相。神宗時,王安石任宰相,推行變法,歐陽修與其政見不和,辭官還鄉。

    歐陽修在經學、史學、詩文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曾參與《新唐書》的撰寫工作,並獨自撰寫《新五代史》。其詩歌對李白、杜甫均有借鑑,成就斐然,並寫有我國第一本正規的詩話巜六一詩話》。歐陽修最大的成就在於散文方面。宋初文壇沿五代餘風,崇尚片偶雕琢之文。歐陽修立主古文,並透過嘉佑二年主持科舉的機會,錄取與古文寫作的蘇軾、蘇轍、曾鞏等人,一舉扭轉北宋文風,成為領導文壇新潮流的盟主。其一生寫散文500餘篇,政論、史論、記事、抒情文等各題兼備,大都內容充實,氣勢旺盛,深入淺出,精煉流暢。後人論文,多以韓、柳、歐、蘇為典範,其中的“歐”,就是歐陽修。“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遷馬,詩賦似李白”,這是蘇軾對歐陽修的評價。

  • 3 # 文以載道MZS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還是中國最牛的老師。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除他之外的五位大家,都是他的學生,出自他的門下。

    對於這樣一位大師級的大佬,歷朝歷代都有對他的評價,筆者認為宋代的蘇軾和清代的曾國藩的評價是公正和到位的。

    蘇軾是這樣評價的: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曾國藩是這樣評價的:古人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最難,自周漢以後,罕見德傳者。立功如蕭、曹、房、杜、郭、李、韓、嶽,立言如馬、班、韓、歐、李、杜、蘇、黃,古今曾有幾人?

    一個是德,一個是道,一個是文,都給與了高度的概括,這就是一個立體的歐陽修。

  • 4 # 大潮汕灣視點

    歐陽修當過好幾個州的長官,從來沒有像樣的政績,也不求聲譽,治理風格寬鬆簡單,不擾民。曾經有人向他請教“為政寬簡而不荒廢事務”的秘訣,歐陽修回答說,我所說的寬,是不苛刻急切地去滿足上司的要求,我所說的簡,是不要繁瑣細碎什麼都管。那麼,歐陽修寬簡治民的效果如何呢?“所至民便,既去民思”,在任時老百姓覺得方便,離任後老百姓懷念。

    作為當時的文壇領袖,很多晚輩後生慕名求見,歐陽修也樂於接見,然而,他從不談文章怎麼寫,卻喜歡講做官的道理。為什麼呢?用歐陽修自己的話說,“文章止於潤身,政事可以及物。”“潤身”指增強個人修養,“文章”的作用其實也止於“潤身”——當然,作為文章大家,歐陽修完全有資格這麼說,那是他的謙虛,也是他的驕傲。所謂“政事可以及物”,是說政府的決策、官員的行為會影響到治下每一個老百姓的福祉,所以,擁有行政權力的人必須審慎,“對待任何事情都絕不敢馬虎”——這是歐陽修踐行終身的誓言。

  • 5 # 戲品聊齋

    歐陽修是北宋文壇領袖,號醉翁。他一方面文采出眾,書法、詩詞非常棒,另一方面他是吃官家飯的人,官位一直做到副宰相,所以有非常高的政治威望,有很多名人如蘇軾、曾鞏等都得到過歐陽修的提攜,後人還把他們稱為“唐宋八大家”。

    我在這裡講一下歐陽修與宋祁之間的恩恩怨怨。大家或許能從這個故事中對歐陽修有個客觀公正的評價。

    文壇領袖又如何?

    北宋皇帝宋仁宗下旨讓歐陽修和與他同朝為官的宋祁一起修訂《新唐書》。歐陽修沒有什麼意見,但是宋祁很不高興。他認為歐陽修雖然在當時被人看成是文壇領袖,但同樣是文人的宋祁就很不服氣。因為文人都有相輕的毛病。但是後來幾件事就徹底改變了宋祁對歐陽修的看法了。宋祁對歐陽修有意見是因為他們之間是因為一塊玉佩。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說有一天,宋仁宗宴請群臣,宋仁宗拿出自己隨身佩戴的玉佩說:“誰能夠在最短時間內作出一首好詩,這塊玉佩就賜給誰。”宋祁很有才氣,很快就作詩一首,宋仁宗看罷哈哈大笑,就把這塊玉佩賜給了他。誰知這時候歐陽修也寫了一首,仁宗皇帝看後又覺得歐陽修寫得比宋祁好,就改變主意把玉佩改賜給了歐陽修。生性直爽的歐陽修並沒有覺察出宋祁的不高興,也沒有放在心上,但是宋祁卻對歐陽修有了看法。所以仁宗皇帝讓歐陽修一起修《新唐書》,宋祁就有意見了。後來仁宗皇帝還把宋祁寫的《新唐書》書稿給歐陽修修改,兩個人之間的意見就越來越大了。

    輕浮怎能擔重任

    有一天宋祁在路上碰到一個陣容華麗的車隊,看到一位衣著華麗的女子,才情一下噴湧而出,隨手寫了一首《鷓鴣天》送給那位漂亮的女子,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那位女子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宋祁,一句話沒說就坐上轎子走了。

    宋祁鬱悶地上朝,沒想到仁宗皇帝生氣地讓人將一張紙(姑且這麼說)遞到宋祁面前,宋祁展開一看,是自己剛剛寫的那首《鷓鴣天》,腦袋嗡地一下就蒙了,他哪裡知道,那位女子並非一般人,而是皇帝身邊的一位宮女。

    宋祁被仁宗皇帝呵斥了一番,說是像你這樣舉止輕浮的人怎麼能讓我放心?看來我讓你和歐陽修一起修《新唐書》是錯誤的。回家後,有人給宋祁出主意,讓他求求歐陽修在皇帝面前說說好話,但是被歐陽修拒絕了,這下子宋祁對歐陽修的意見就更大了。

    後來《新唐書》的書稿終於完成了。宋祁把稿子交給歐陽修,希望他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自己的缺點,有什麼意見可以私底下交流,否則自己就沒面子了,歐陽修沒有說話,還是在朝會上說了自己的看法。

    不拘小節識大才

  • 6 # 文史不假

    提起歐陽修,可謂是如雷貫耳,他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開創了宋代文風的新氣象。透過“古文運動”,把文字的意義和精髓都展現得淋漓盡致,無愧於文壇領袖的讚譽,更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和曾鞏一同被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而且,唐宋八大家中除了唐代的韓愈和柳宗元以外,宋代在歐陽修之後的其餘五位,都是直接或間接出自他的門下。可見,歐陽修當時在文學和思想領域的造詣都是非常精深的。

    歐陽修(1007年8月——1072年9月),字永叔,號醉翁,生於綿州(今屬四川省綿陽)。雖然自號“醉翁”,但在廉潔自律方面卻“從來不醉”,據他的《廉恥說》記載:

    廉恥,士君子之大節。若士君子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不為,則天下豈有不亂,國家豈有不亡者乎。

    歐陽修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他輾轉於各地任職,除了必要的飲食和衣物外,不曾購置一物,更不曾收受一物,為當時和現代都樹立了典範。

    在反腐倡廉的今天,歐陽修的這種精神得到了大力彰顯,甚至於中紀委和國家監察委都官方稱讚歐陽修“操守自持,守廉明恥”。

    不過,歐陽修在文學成就斐然和為官品行廉潔的同時,他在政治領域卻建樹甚少,甚至顯得有些“天真”“稚嫩”,推行的一系列主張和參與的一系列變法大都以失敗告終。接下來,我們重點聊一聊歐陽修在政治領域的舉措。

    慶曆年間,范仲淹、富弼和韓琦等人深得宋仁宗器重,他們為了消除存在已久的“三冗現象”而除弊革新,共同上奏《答手詔條陳十事疏》。經仁宗下旨後,北宋開始推行以“明黜陟、均公田、精貢舉、強軍備、整吏治、減賦役”等為主的改革,史稱為“慶曆新政”。

    作為言官,歐陽修的身份比較尷尬。按理說,應該以遵從祖制和謹慎持重為主,但卻非常贊同進行變法革新。一句話,他雖不是這次改革的主要發起者,可也是堅定的支持者。

    隨著慶曆新政的開始,一些成績和矛盾也都逐漸凸顯了出來。歐陽修以整頓吏治作為自己的著力點,向仁宗皇帝多次上奏進言。但是,其中的一份奏疏卻給他和新政都帶來了波折,因為一句“近年臺官無一人可稱者”。

    很快,朝中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在守舊派的鼓動下,原先的觀望派們也加入反對陣營,開始對新政挑刺和找茬。而其中,反對聲音最高者竟是本不堅決反對新政的參知政事賈昌朝和御史中丞王拱辰。

    為何?因為“近年臺官無一人可稱者”,而賈昌朝和王拱辰分別是御史臺的前任大夫和現任大夫。於是,在他二人的帶領下,整個御史臺的官員都不幹了,大家紛紛擼起袖子反擊歐陽修,反擊新政。

    因為歐陽修本人非常抗打擊,不僅個人品行端正,而且還深受仁宗信任,因此反對者們只好採取了迂迴戰術,開始尋找新政的其他支持者們下手。於是,遠在京外的許多新政支持者就成了目標,最典型的一個就是歐陽修和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

    滕子京在西北擔任涇州知州期間,違規使用軍費去犒賞了士兵。其實,這種情況在當時非常普遍,大家都見怪不怪,但他的確是違反了朝廷的律例。如今,言官們翻出此事來,就是為了打擊新政的支持者。

    雖然,范仲淹、歐陽修等人都力保滕子京,使得他免於罷官奪職的處罰,但還是被貶往了巴陵郡任職。在這種背景下,范仲淹寫下了他的代表作《岳陽樓記》,在文章的開篇就是: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在新政推行過程中,范仲淹、富弼等變法派和夏竦、王拱辰等反對派成了涇渭分明的兩股勢力。而魄力不足的仁宗皇帝,也逐漸產生了一絲的隱憂,擔心朝臣結黨亂政。於是,他在朝會後提了一句:“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眾卿都是君子,難道會結黨?”

    宋仁宗此言並沒有明確的所指,至多也就是敲打敲打群臣而已。但是,歐陽修卻想多了,他回家後竟洋洋灑灑寫下了一篇足以堪比范仲淹《岳陽樓記》的《朋黨論》。

    結果,歐陽修再一次引爆了北宋政壇,據《宋史》記載:

    人視之如仇。

    宋仁宗僅僅為了警示朝臣要提防朋黨,可歐陽修卻透過《朋黨論》上綱上線,甚至還敢宣稱“偽朋不可取,真朋可取。只有真朋,方能天下大治。”以他看來,自己和范仲淹、富弼等人屬於“真朋”,而其他人則屬於“偽朋”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與變法派決裂,彈劾疏像雪片一樣飛來,指責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韓琦等人以變法之名結黨亂朝。就這樣,歐陽修透過自己“精湛的文筆”,成功實現了變法派與所有人的割裂,以至於宋仁宗都難以保住他們。

    面對群臣的憤怒,宋仁宗只得選擇息事寧人,索性以朋黨的名義罷黜了變法派的大臣,比如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被相繼排擠出了朝廷。而《朋黨論》的始作者歐陽修,也以朋黨的名義被貶職。

    在此之後,慶曆新政宣告失敗,就連之前已經推行的許多措施也都被逐漸廢止,北宋失去了一次中興的機會。

    當然,慶曆新政失敗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如果單純將這個“黑鍋”由范仲淹或歐陽修等人來背,顯然是不合適的。不過,有一點卻是明確的,歐陽修在政治上的造詣遠不如他在文學上的造詣。

  • 7 # 恩出

    我對歐陽修是敬佩的,他做北宋臣相時,銳意改革,不畏權貴,為民謀事。

    他的詩我更是欣賞,尤其《生查子》,讓我久戀不捨。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第二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那清朗的意境,人與自然的景象,讓我怎能忘掉,怎能不流傳為千古名句。後一句“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中失落的戀情,描述景物依舊,愛已不再,讀後讓人不由得傷心落淚。

  • 8 # 十二讀書

    文壇領袖,文學宗匠,有趣的靈魂,千古第一伯樂,“北大”的校長,這些都是歐陽修,但仍不全面。如果要全面且客觀地評價歐陽修,這是很難的,因為這個人物太豐滿太偉大了。筆者在這裡談一點粗淺的看法。請過往書友雅正。

    學而優則仕,但,縱觀歷史,仕途不暢者十之八九。對於古代文人,真可謂坎坷的仕途千篇一律,然而,在歐陽修這裡,還得加上後半句——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出身寒門——無以為樂,讀書為趣

    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歐陽修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其父年齡已經56歲了,屬於老來得子,一家人開心得不得了。但是好景不長,歐陽修3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便去世了。歐陽修成了家裡的獨子,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他的父親沒有留下什麼遺產,孤兒寡母為了生活只能去投奔歐陽修的叔叔。

    雖然歐陽修的叔叔家也不富裕,但對待他們娘倆還是挺好的,同時母親鄭氏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所以在啟蒙教育這一塊,歐陽修並沒有輸在起跑線上——母親以蘆杆為筆,以沙地為紙,歐陽修這樣便算開始了讀書認字。

    歐陽修年少的時候學習作詩賦文章,文筆老練就如同成人一般,他的叔叔看到了家族振興的希望,對歐陽修的母親說:“嫂子不必擔憂家貧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僅可以光宗耀祖,他日必然聞名天下。”

    歐陽修自幼喜歡讀書,這個習慣影響終身。所以老了的時候,他自號“六一居士”,其中一個“一”便指的是藏書一萬卷。

    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

    杜甫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歐陽修藏書便有萬卷,其讀過的書可想而知,所以他能和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六家之首也就無可厚非了。

    初入官場——結交摯友、曾是洛陽花下客

    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和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歐陽修兩次參加科舉都沒考上。

    沒考上的歐陽修絲毫不氣餒,關起門,繼續埋頭苦讀。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由恩師胥偃保舉,歐陽修參加開封府最高學府國子監考試,這一次,歐陽修在國子學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也算是“連中三元”。

    第二年,歐陽修得以參加宋仁宗趙禎親自主持的殿試,獲得第十四名。雖不是狀元,但至少金榜題名。

    這也意味著歐陽修正式步入官場,被授任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充任西京(洛陽)留守推官。

    歐陽修抵達洛陽後,忙著與梅堯臣、尹洙等人郊遊玩樂,互相切磋詩文。幾乎把行政公文的事忘到了腦後。好在當時他的上司是吳越忠懿王錢俶之子、西京留守錢惟演。

    後世都說,歐陽修之所以能成為文壇宗匠,錢惟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錢惟演對待歐陽修就像親生父親對自己孩子一樣,不僅不讓他處理瑣碎的行政事務,還公然支援他遊玩賞樂。

    據說有一次,歐陽修和年輕的同僚到嵩山遊玩,傍晚下起了雪。忽然,錢惟演的使者趕到了,帶來優秀的廚子和歌妓,並傳錢惟演的話說:“府裡沒什麼事,你們不用急著回來,好好地在嵩山賞雪吧。”

    後來錢惟演政治失意,被迫離開洛陽。兩人依依惜別,淚溼沾襟。錢惟演一走,歐陽修神仙般的時光便也一去不返,洛陽這段生活成為歐陽修心裡最美好的回憶。後來貶官,他在詩裡回憶說: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歐陽修《戲答元珍》

    正是在錢惟演的支援下,歐陽修、梅堯臣等人有了充分的時間去琢磨古文創作,為後來歐陽修力主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整頓北宋文風奠定了基礎。

    仕途坎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歐陽修受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28歲的歐陽修回京參與編修《崇文總目》。此時的歐陽修,不再是那個享受青春的少年,他開始擔負起社會責任,開始思考社會矛盾。

    但歐陽修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說話毫不遮擋,如果不是在宋仁宗時期,他應該在官場活不了兩集。

    當時,與歐陽修交往頗深的范仲淹開始著手呼籲改革,他把社會問題歸咎為腐敗,而歐陽修看得更深刻,認為冗官冗員才是根本問題。最終,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擊,被貶饒州。歐陽修作為范仲淹一派也受牽連,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作為范仲淹的忘年交,范仲淹每次遇到了麻煩,歐陽修都會出來幫他說話,歐陽修一生三次貶謫有兩次都是跟范仲淹有關,為此他不惜冒犯自己的恩師晏殊和胥偃。

    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歐陽修任右正言、知制誥。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曆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成為革新派干將,提出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但在守舊派的阻撓下,新政又遭失敗。他們被誣陷為“朋黨”。

    歐陽修便寫了一篇《朋黨論》予以反擊:

    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

    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范仲淹、韓琦、富弼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上書分辯,遭到宵小打擊報復,最終被貶為滁州太守。

    同時還有人用歐陽修的私事來誣陷、傷害他。甚至用一些最不堪的話來侮辱他。

    先是有人揭發歐陽修和大兒媳吳春燕有染,事情甚至被人告到皇帝那裡去了,皇上不信,方才作罷。

    接著恰逢歐陽修的“外甥女”張氏(雙方並無血緣關係,張氏是歐陽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與僕人私通,被開封府抓捕,政敵抓住這個事情大做文章,誘導張氏招供說與舅舅歐陽修關係曖昧。

    他們甚至拿了歐陽修的一首詞《望江南》作“證據”,說詞中的小女孩就是張氏,歐陽修對張氏乃是蓄謀已久、垂涎多時。

    江南柳,葉小未成陰。人為絲輕哪忍折,鶯憐枝嫩不堪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閒抱琵琶行。堂上簸錢堂下走,恁時相見已留心,何況到如今。

    ——歐陽修《望江南》

    多麼骯髒多麼卑劣的手段,雖然最後事情不了了之,但歐陽修的名譽大損,又被貶官出京。

    在這樣的情況下,按理來說,歐陽修應該是極度鬱悶的,梅堯臣來信安慰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然而歐陽修並沒有把這一切放在心上,到滁州任上,歐陽修不僅把滁州治理得井井有條,物阜民豐。而且守舊派的打擊一點沒有影響歐陽修遊玩的興致。

    歐陽修時常帶著吏民出去遊玩,飲酒作樂。後來歐陽修把遊玩作樂的過程記錄下來,成為千古名篇——《醉翁亭記》。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文中寫到: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後來,歐陽修又做了潁州(今安徽阜陽)太守。在潁州,他照樣寄情詩酒,自認為過得比在洛陽絲毫不差。後來要告別潁州時,他怕送別的吏民傷心過度,寫詩安慰他們說:“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鞦韆。

    白髮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歐陽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歐陽修始終以一種賞玩的姿態面對仕途的坎坷和生活的磨難,這一點深深影響和啟發了蘇軾。而蘇軾對這位如師亦友的老人也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文學宗匠——提攜後生、革新文風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歐陽修做了禮部主考官,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在這次考試中,歐陽修下定決心,衝破一切阻力,利用選拔人才的機會,提倡平實文風,從而推進詩文革新運動。

    本次考試,歐陽修發掘並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388人,後多成為北宋文壇的重要人物,蘇軾更是成為歐陽修之後又一文學巨匠,此次考試對北宋文風轉變影響巨大。足見歐陽修識人之明和對後生的無私拔擢。

    蘇軾高中進士後,寫信向歐陽修表示謝意。在信中蘇軾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宋朝立國以來文學發展的艱難。歐陽修覺得此文蘇軾字字珠璣,針針見血。歐陽修毫不掩飾地對蘇軾熱情獎掖,他在給梅堯臣的信裡說:讀軾書,不覺汗出。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也。

    其後又多次和人誇讚蘇軾,說此人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未來的文壇必定屬於蘇軾。

    歐陽修對後生的提攜可以說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其寬闊的胸襟,發現人才的辨識力,千年之後的今天,依然讓人動容。

    老年的歐陽修,時常拿出年輕時的文章修改,夫人心疼地規勸道:這麼大歲數了,還費這個心。難道還是小孩子,怕先生罵你嗎?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生笑。

    真是一個有趣的老頭。

    歐陽修一生成就頗高,如果把北宋文壇看作一所大學,校長非歐陽修莫屬。但歐陽修能有此成就,皆因其豁達通透的心胸和賞玩人生的姿態。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既然無法逃避,何不學歐陽文忠公以一種賞玩的態度笑對人生的磨難?保持內心的豁達,做個有趣的靈魂。

  • 9 # 雲隱

    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傑出領袖,在他的主持和倡導下,宋初文學得以克服晚唐五代以來或艱僻險怪、或淫靡浮弱的文風的影響,日趨成熟和壯大。

    對於歐陽修的貢獻,當時人就有定評。基於各自的立場和趣味,評價的語言或有不同,但都不否認他作為一代宗匠,在掃除文壇積習,扭轉創作路向,號召和引導天下文士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我們看《神宗實錄本傳》、《重修神宗實錄本傳》或《四朝國史本傳》以及其他同代人的評語,可以很明確地感覺到這一點。

    作為一代文學巨匠、文壇宗主和文人集團的領袖,歐陽修具有卓越的文學才能和足以凝聚群眾的感召力。

    歐陽修不僅在詩、詞、文創作,特別是古文創作一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創造出一種內容充實,且簡明潔淨的新的散文樣式,這種散文繼承唐代韓愈等人創作的優良傳統,而以一種平易自然的面目出之,形成容與閒易,不大聲色,紆餘委備,往復百折的清新風格,引起當時文士競相效仿,或從中汲取營養,匯成自己的面目,而且在理論上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主張,從而使天下文人學士知所擇取之優劣,柳開、孫復、包括石介本人對時文和西昆體的批判,對一代新體古文崛起的呼喚,終於成為現實。

    歐陽修具有遠大的政治理想、政治抱負。歐陽修目睹時艱,毅然站在慶曆新政一邊,力主重新整理政治,並寫了《原弊》、《準詔言事上書》、《本論》等文章。從生產、財政、選官、練兵、戍邊各方面,提出一系列意見。

    具體言,在經濟方面,他主張以農為本,節流開源,方田均稅,裕國便民罷修祠寺,減少開支,在政冶方面主張嚴懲貪汙,戒卻暴斂,同時嚴明賞罰,澄清吏冶。在軍事上,則提出在軍中選將,將須能嘆兵,加強戰備,改良武器,恢復軍屯,開墾邊地等建議,這些意見不但與范仲淹的“明黜陟"、“抑僥倖"等十項改革主張一致,也得到了當時很大一部分人的贊同。

    歐陽修不僅是一位具有多方面藝術才能的大家,除文學外,其在經學、史學、目錄學、考古學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建樹。歐陽修的具有非凡的人格力量,也即作為領袖的個人魅力。這也是其之所以能夠團結才識之士,力挽狂瀾,有以樹立的一個重要原因。

    歐陽修的人格力量或個人魅力,還表現在他熱衷發現人才,並熱情鼓勵和提攜人才上。在這方面,他可謂盡心竭力,樂此不疲。《冷齋夜話》稱“歐公喜士,為王下第一”《宋史》本傳稱其“獎引後進,如恐不及",都是絲毫未作誇張的實錄。他愛惜人才,表現在常常獨具慧眼,發現一些潛晦不為人知的寒士,然後延譽慰薦,極其一己之力。對一般人則總能謙抑自處,注意成人之美,不掩人之所長。對曾鞏的態度是一很好的例子。

  • 10 # 棲山君

    公元1043年,開封府衙內,外甥女張氏‬將其‬與‬舅舅歐陽修‬的戀情‬曝光‬,人證物證‬俱在‬,歐陽修瞬間‬成了‬眾矢之的‬,這就是轟動一時的歐陽修“盜甥案”。

    歐陽修有個妹妹,早年出嫁,丈夫亡故後,她只能帶著年幼的張氏投奔孃家,這個張氏便是這次“盜甥案”的女主角,她是妹夫與前期所生的女兒,並非歐陽修的親外甥女。

    被自己撫養長大的親人狀告,這是歐陽修的悲哀,可他的死對頭們卻彈冠相慶。只因,這完全是一場針對歐陽修的政治絞殺

    他曾站在人生的巔峰,也曾被摔落谷底,這些於他不過是一場“秉持自我”的修煉,他比常人更懂得人生的滋味。

    走進歐陽修的一生,你會發現,文壇宗主並不是他所想,他更願成為“人間自在啼”的醉翁。

    01

    年少風雨

    歐陽修,江西廬陵人永豐人,公元1007年出生於四川綿州,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被譽為“文壇宗主”。

    歐陽修出生時,父親歐陽觀已經56歲了,老來得子,自然愛若珍寶。即便是遠赴外地上任,歐陽觀也一直將歐陽修帶在身邊,悉心教養。

    與父親相處的時光沒有幾年,4歲時,歐陽觀便一病不起,終是撒手人寰,只留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父親生前是個六七品的小官,家中沒什麼積蓄,母親鄭氏為了料理父親的後事,將所有家產都變賣了,無奈之下,只得帶著歐陽修投奔遠在隨州的叔叔。

    此時的歐陽修只是個懵懂的孩童,便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場苦難!

    叔叔歐陽曄在隨州任推官,為人正直,為官清廉,生活亦是清貧。雖然歐陽修一家的生活有了著落,但是孩子的教育他也負擔不起了。

    好在,母親鄭氏出身於江南士族,從小知書識禮,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她深知,讀書才是歐陽修的唯一出路。

    一日,鄭氏帶著歐陽修來到溳江岸邊的沙灘上,小小少年不解母親的用意,好奇地詢問道:“母親為何帶我來這裡?”

    鄭氏看了看歐陽修,溫柔地回道:“你不是想學寫字嗎?母親今日就來教你!”

    說罷,鄭氏以荻代筆,以沙為紙,教歐陽修讀書認字。從此,少年開始沉迷於讀書,也開始慢慢展露出文學天賦。

    歐陽修聰穎好學,不僅能一目十行,還能過目不忘,很快就將家中的藏書看盡。買不起書看,他就去借書。城南李家,家中藏書眾多,歐陽修常常硬著頭皮前去借書。

    10歲那年,少年第一次讀到了《昌黎先生文集》,只覺耳目一新。韓愈的文章這般平易近人,瀟灑恣意,與他從前讀的那些晦澀難懂,雕章琢句的文章完全不同。

    於是,他連忙將文集借回家中,抄寫吟誦,日日鑽研,廢寢忘食。少年的創作水平與日俱增,寫出來的文章也變得成熟老練。

    叔叔歐陽曄見此,十分欣慰,誇讚歐陽修道:“小小年紀便能寫出如此文章,日後定能入仕為官,名揚天下!”

    少年聞言,面帶羞澀,心中卻悄然埋下了夢想,他要去汴京

    公元1023年,17歲的歐陽修在隨州參加鄉試,考試的題目是《左氏失之誣論》。歐陽修見此題目,即刻文思泉湧,洋洋灑灑,寫得十分暢快。

    踏出考場的那一刻,他躊躇滿志,哼著小調就回了家,只待金榜題名。然而,放榜那日,少年尋遍了角落,也沒有看到自己的名字,失望而歸。

    原來,歐陽修的文章寫得雖好,卻不願落俗套,文章中的韻腳超出了官韻規定的範圍考官們泥古不化,將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的歐陽修黜落了。

    歐陽文忠公年十七,隨州取解,以落官韻而不收。

    三年後,20歲的歐陽修再一次參加了鄉試,順利通過後,被薦往禮部應試,這一次,他還是落榜了。

    少年有些苦悶,他收拾行李回到家鄉,看著滿屋的書籍,想起那些寒來暑往,刻苦讀書的日子,少年的眼中蒙上了一層憂鬱,他何時才能去到汴京。

    少年心中茫然,但是他從未想過放棄夢想。他明白,自己沒有背景,想要一朝成名,入仕為官,進士及第是不夠的,他需要得到名家的提攜。

    公元1028年,22歲的歐陽修帶著詩作來到了漢陽,拜會了知軍胥偃

    胥偃是個愛才惜才之人,他接納了歐陽修,將其留在門下。胥偃十分欣賞歐陽修的才華,每日與他高談闊論,把酒吟詩。

    沒過多久,胥偃帶著歐陽修來到了汴京,在他的大力舉薦下,歐陽修就試國子監。少年終於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汴京,京中的繁華他不曾見過,他想,他的夢想終於要實現了。

    這一年,歐陽修23歲,他彷彿是開了掛一般,國子監就試,他一舉奪魁,國學解試,他再登榜首,次年的禮部考試,他再次奪魁。少年沒有辜負恩師的提攜,一戰成名,名動汴梁。

    人人都道,他定是今科狀元的不二人選,少年內心也是篤定的。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人生巔峰,連中三元的歐陽修為自己定製了一件長袍,以備殿試之用。同宿舍的考生,時年19歲的王拱辰瞧見了,一把搶過袍子,披在了自己身上。

    朝著同窗好友炫耀道:“你們瞧,我就是新科狀元!”歐陽修一笑而過,沒有放在心上。

    那日殿試,宋仁宗親自主持唱名儀式,歐陽修信心滿滿,考生們也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歐陽修。誰知,宋仁宗金口一開,狀元卻是王拱辰,而自己只取得了甲科十四名

    歐陽修登時如遭雷劈,愣在了原地,隨後自嘲起來,自己果然不適合走科舉。

    原來,殿試之時,歐陽修意氣風發,言語犀利,絲毫不懂得低調,於是,主考官晏殊以“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為由,未能讓歐陽修奪魁,藉機給歐陽修上了官場的第一課。

    沒能成為新科狀元,歐陽修雖然內心苦悶,但他也很快就釋然了。進士及第後,恩師胥偃便將女兒許配給了歐陽修,雖然沒能成為新科狀元,但是他已經釋然了。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可謂是人生巔峰。歐陽修的童年過得太苦,他過早地見慣了人情冷暖,看清了世態炎涼,但他從未被生活磨去銳氣,依舊長成了瀟灑恣意的少年。

    我想,如果歐陽修從來都是這樣的少年,那該有多好,可惜,在北宋的朝廷,向來都不是能獨善其身的。

    歐陽修出生的時候,曾有相師斷言:“耳白於面,名滿天下;唇不著齒,無事得謗。”

    沒想到,真的一語成讖!

    02

    風流才子

    入仕後,歐陽修迎來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西京(洛陽)留守推官。

    在洛陽,他結識了人生的摯友梅堯臣,遇到了照顧他,欣賞他的上司,時任西京留守的錢惟演,嬌妻相伴,知己共遊,領導賞識,這是歐陽修最春風得意的一段時光。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錢惟演愛才如命,十分厚待剛上任的歐陽修,不讓他埋首公務,還鼓勵他多享受生活。他對歐陽修說:“你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便是,創作!創作!創作!”

    少年總是喜歡風花雪月,嚮往自由,自此,歐陽修終日遊山玩水,呼朋引伴,對酒當歌。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有人說,錢惟演對歐陽修不是包容,是放縱。

    殊不知,錢惟演年少時亦有雄心壯志,但是,他隨父親歸順北宋,身份敏感,從不敢鋒芒太露。他深知,人生很長,青春很短,縱使日後高官厚祿,但是青春難再,年少縱情又何妨!

    歐陽修與好友共遊嵩山時,大雪紛飛,銀裝素裹,眾人被景色所迷,紛紛駐足賞雪,待到要回去時,已是天色將晚,大雪封山,寸步難行。

    歐陽修正為難之際,只見風雪中行來一隊人,領隊的人見到歐陽修,俯身一拜道:“府衙公務簡易,不必夜以繼日。郎君既已乘興而來,何必敗興而歸?不妨安住。”

    錢惟演不僅給他送去了美酒佳餚,還有歌姬與廚子。自此,歐陽修在錢惟演面前更加縱情恣意。

    錢惟演見狀,開口詢問:“今日宴會為何來遲?”

    官伎柔柔答道:“金釵丟了,因尋它,故來遲些。”

    錢惟演心下了然,笑道:“若你能得歐陽推官一首詞,今日我便賠你這金釵,何如?”

    歐陽修聽罷,也不推辭,略加思索,寫就了《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情意繾綣,溫柔小意,詩語如畫,錢惟演讚歎不已,當場賠了金釵,也成就了一段佳話。

    然而,快樂的日子沒過多久,妻子胥氏難產而亡,錢惟演被調任他處,歐陽修自己也要離開洛陽了,他萬般不捨,寫下: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歐陽修是個有情人,他深情卻不濫情,自有一派風流。

    其實,北宋對官員的生活作風考察得非常嚴格,官伎可以歌舞助興,卻不能私侍枕蓆,但歐陽修卻與官伎有了私情。

    你說他風流也好,好色也罷,他都坦坦蕩蕩地寫進了自己的詩中,他擁有極度的慾望,卻又極度誠實,這就是屬於歐陽修的魅力。

    但是,在風雲詭譎的朝堂上,這些都成為了政敵們擊殺歐陽修的證據!

    公元1034年,歐陽修受詔命回京,任館閣校勘,參與編修《崇文總目》。歐陽修十分喜歡這份工作,這裡有天底下最珍貴的文史典籍,都是千金難買的孤本,他可以名正言順地翻閱。

    閒暇之餘,他與三五好友相約遊山玩水,吟詩作賦,美酒佳餚,好不快活。就在大家以為,歐陽修即將平步青雲的時候,他的人生卻直接蕩入谷底。

    公元1036年,時任開封知府的范仲淹進獻《百官圖》,彈劾宰相呂夷簡拉幫結派,任人唯親,皇帝盛怒,將范仲淹貶至饒州。

    朝中官員見狀,紛紛落井下石!

    歐陽修一向將范仲淹視為自己的偶像,見他如此遭遇,這個熱血青年終於坐不住了,於是,他滿懷憤怒,寫下了著名的《與高司諫書》

    昨日安道貶官,師魯待罪,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歐陽修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言語犀利,極盡諷刺,大罵言官無恥。他不怕皇帝降罪,他要用自己的死洗刷范仲淹的冤屈。

    一時間,帝王震怒,歐陽修被貶官至夷陵。

    這一年,他30歲了,而立之年,官場失意,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因病去世了,他終是感受到了無邊的寂寞。元宵佳節,歐陽修走在街頭,火樹銀花,行人如織,他想起了妻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在夷陵的日子裡,歐陽修並未喪心殆志,經過四年的勵精圖治,夷陵很快就出現了移風易俗,時合政清的局面。

    這一次,歐陽修重新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受召回京,重任館閣校勘,但他仍舊堅定不移地支援范仲淹的改革。

    這讓守舊派的官員再也坐不住了,上書皇帝,稱范仲淹與歐陽修等人皆為“黨人”薦引朋黨,離間君臣,這樣的言論讓宋仁宗坐臥難安。

    這次,歐陽修再次出手,直呼:“君子無黨,小人有黨,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朋黨論》一出,言辭直擊要害,無人敢與其爭鋒,這既寬了宋仁宗的心,也滅了保守派的囂張氣焰,官員們害怕被牽連,只能暫時退縮,但他們從未停止對歐陽修的攻擊。

    03

    君子之悲

    公元1043年,范仲淹推行“慶曆新政”,這一舉措再次觸動了保守派的利益,范仲淹再遭貶謫。此時,已經任職諫院的歐陽修再次上書,為范仲淹辯護。

    為了扳倒歐陽修,保守黨們開始羅織罪名,將一張大網撒向了歐陽修。

    沒過多久,一名張氏婦人將歐陽修告上開封衙門,稱其霸佔自己的家產張氏受人挑唆,以歐陽修的名義購買了大量田產,然後將買賣的契約當做證據來指控歐陽修。

    可是,這樣的證據顯然是經不起審查的,很快就露出了馬腳,霸佔家產一事更是無從談起。張氏知道自己即將要承擔誣陷的責任時,直接反咬一口,控訴歐陽修道德敗壞,覬覦後輩

    一下子,整個案件被推向了高潮!

    歐陽修的風流,人盡皆知,案子還未審理,幾乎就坐實了歐陽修的罪名。歐陽修辯解道:“此女入府時,年僅7歲。”

    可是,保守黨早有準備,他們翻出歐陽修的《望江南·江南柳》。

    江南柳,葉小未成陰。人為絲輕那忍折,鶯嫌枝嫩不勝吟。留著待春深。十四五,閒抱琵琶尋。階上簸錢階下走,恁時相見早留心。何況到如今。

    保守黨牽強附會,斥責歐陽修人品低下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況且這把殺人的刀,出自自己的親人。一代文壇宗主,揹負著這樣的醜聞,被貶官滁州

    這一變故,可謂是小人之慶,君子之悲!

    人生大起大落,歐陽修早已看淡,他從此自號醉翁,遠離朝堂,寄情于山水之間,這大概是古代文人失意時,統一的姿態吧!

    在滁州時,歐陽修寫下了名動大宋的《醉翁亭記》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一時間,天下莫不傳誦,家戶至到,當時為紙貴。僅僅兩年時間,歐陽修就將滁州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自得其樂。他用實際行動告訴宋仁宗,庸人為官,是阻礙國家壯大的絆腳石。

    一時間,宋仁宗也覺得對歐陽修的處罰過於重了,於是,他重新啟用了歐陽修,授予他起居舍人的職位,將他調往了揚州。

    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別滁》

    離任時,百姓們前來送別,他們喜歡這位心地仁厚的太守大人,不願意放他離開。歐陽修卻說:“你們不必難過,我到哪裡都會是快樂的醉翁!”

    此時的歐陽修不再有刺人的稜角,他開始走向了圓融,走向了另一種人生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這大概是他實現理想的另一種方式吧。

    公元1049年,歐陽修再次被詔回京,先後擔任翰林學士,副樞密使,參知政事等官職。雖然,他曾遭受誣陷,但他仍不改本色,遇到不平,仍舊仗義執言。

    彼時,仁宗皇帝駕崩,趙曙繼位,史稱宋英宗。英宗繼位後,想要追封自己的生父為“皇考”,這一決定得到了歐陽修、韓琦等人的贊同,卻遭到了御史等人的反對。

    為了將歐陽修拉下臺,反對派顯示斥責歐陽修對皇室大不敬,更是如法炮製,製造了“盜媳案”。

    歐陽修多次上書,為自己辯解清白,但是,謠言四起,更何況此事乃兒媳親口承認,歐陽修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好在皇帝召見了御史,想要問清是由,奈何御史們始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英宗大怒,斥責其不擇手段,誣陷良臣,將他們全部貶黜。

    然而,此時的歐陽修已然對朝堂失去了信心,他多次向英宗請求外放,卻被英宗拒絕了。此後,朝廷多次想要重用歐陽修,都被他婉言拒絕了。

    公元1057年,歐陽修被任命為吏部主考官,選拔人才。當時,大多數的舉子都偏愛"太學體”,為了彰顯學識,文章寫得晦澀難懂。

    歐陽修看到此類文章後,決定概不錄取。放榜後,考生們憤憤不平,認為科舉考試不應僅憑個人喜好,揚言要當街痛打主考官。

    然而,歐陽修並不在乎,他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為璀璨的北宋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公元1071年,志在改革卻心灰意冷的歐陽修,前後六次向神宗皇帝請辭,神宗無奈,只得恩准。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歐陽修回到潁州定居,從此,世間少了位高官歐陽修,多了位寄情山水的六一居士。一萬卷書,金石遺文一千卷,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還有一個快樂的小老頭。

    經歷了人生的起伏,歐陽修不再執著於曾經的理想,既然不能實現,那麼歸隱田園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他終於體會到了人生的滋味,有人說他過於消極,我覺得,這是世人對他的誤解。歐陽修從來不曾放下他手中的劍,他仍是當初的那個少年。

    只是他看清了這世間的激盪,將心歸於平靜,於一室中怡然自得,他放下了曾經,放下了執念,但從未放下熱血和情義。

    04

    最後

    公元1072年,歐陽修在潁州病逝,終年66歲,諡號“文忠”。

    歐陽修的一生,取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他曾高官厚祿,曾引領北宋文壇,他生前名揚四海,死後連天子都為他寫讚歌。

    他一生有情有義,他的情給了知他懂他的人,他的義給了大宋社稷,他一生從未負人,卻被北宋朝廷不斷辜負。

    好在,他懂得了,放下一切,萬般自由!先生,若有來生,願你能成就生前功名,一生不被辜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市值再回全球第一,難道是靠降價熱銷賺來的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