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雍正王朝中,雍正初登大寶第一次上朝的時候,說誰想當皇帝當眾說出來,讓給他做,這時候老八如果說我想當,雍正怎麼處理?畢竟君無戲言啊!
12
回覆列表
  • 1 # xylpx

    這是小說和電視劇裡的情節,歷史上有沒有這麼回事,沒考證過。其實你說的是有道理的,如果胤禛這麼說的話,是冒很大風險的。我傾向於這個情節是作家杜撰的,畢竟胤禛登基時,已經是一位很成熟的政治家了,在皇位尚未穩固的情況下,不太可能說這樣的話。

  • 2 # 文螢之

    《雍正王朝》中,當持續多多年的奪嫡大戲,隨著康熙的駕崩終於落下帷幕,那擁有至高無上權力是為江山主的皇位,由表面上看不是很出彩的四阿哥胤禛奪得。雖然說康熙揭曉最終答案起初,四阿哥還沒有絕對實力站穩腳跟,不過也憑著不俗的實力和手段順利登基為帝,並且開始著手了天下事和打擊政敵的步伐。在雍正皇帝初登大寶第一次上朝的朝會上,雍正當著文武百官,眾多皇兄皇弟、皇子皇孫苦口婆心說了一番“至真至誠”的話,勸勉天下臣民同甘共苦共治天下。特別是雍正說當皇帝是天下第一等苦差事,先皇康熙“強行”將皇位傳給他是他想不到的,雍正也是不敢辜負先皇遺志才勉為其難的繼承皇位的,如果有人願意做皇帝雍正很情願主動讓位的。如題所問,如果雍正說說誰想當皇帝當眾說出來,讓給他做後真有人站出來怎麼辦?雍正會如何收場呢?私以為要理解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去分析,詳見下:

    雍正:“皇阿瑪將大位傳給我,你們中有人沒想到,這不奇怪。因為,就連我自己也沒想到……”

    雍正:“······皇阿瑪在世時,哪一天不是憂心忡忡,寢食難安!現在他老人家撒手去了,卻把這副重擔交給了我,我真挑不起,也不願意挑呀!兄弟們都在這裡,你們有誰願意做這個皇帝,今日當眾說出來,我讓位給他!”

    第一,會有人站出來說自己願意當這個皇帝嗎?

    擁有天下第一有力的話語權的皇帝,已經當著文武百官開口說了有人願意當皇帝,他願意讓有意願者當之了。按最簡單的邏輯,你心甘情願的當眾說願意讓位,無數人願意當皇帝,這麼說看起來是很危險的。但實際上,不管皇位上坐著的是個幼小嬰兒皇帝,還是智障皇帝,也絕對沒人敢當眾站出來想當皇帝。因為常規邏輯根本行不通,在權力和政治層面上,自有權力和政治的邏輯。

    權力的邏輯中,實力和正統是最核心的兩個因素。權力,不可否認無論什麼時候,都是與實力成正相關,沒有實力的權力,將如泡沫一般,即便看起來大而美,但卻毫無斤兩。從獲取權力的角度看,還必須要滿足正統性、合法性,無正統性、不合法的權力勢必失去人心也將失去權力,權力就成為一把反噬自己的利劍。

    對雍正皇帝來說,康熙能選中他為繼承人,自然考慮清楚了他的實力問題了,否則的話也不會將皇位傳給他。因為,如果沒考慮了雍正的實力問題,就算傳給他皇位,也是害了他、害了皇子皇孫、害了祖宗江山。如果說雍正皇帝是透過非法手段獲取的皇位,那他的實力更不必說了,沒那麼大的頭,自然不敢戴那麼大的帽子。正統性和合法性,更不必說,有了上一代當權者康熙皇帝的遺言和遺詔,有了一幫實力的擁戴,雍正皇帝權力的正統性、合法性也就有了保障。就算雍正繼位不是康熙的遺願,但是因為雍正造出了康熙的遺詔,不合法也是合法了。因此從權力看角度看,雍正的權力是非常穩固的。

    政治的邏輯,簡而言之,就是合情合理的將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對雍正來說,其原來的政治勢力雖然可能不如八爺黨那麼強大,但絕對不容小覷。在雍正拿到康熙給予的繼位確認書後,所有依附在皇權上的政治勢力,都成為了雍正的政治勢力,而且雍正登上皇位後,他的政治勢力通常來說只會越來越強大,畢竟雍正不是傻子無能之輩。因此,從政治層面上看,雍正的政治力量是足夠的。

    雍正皇帝在權力和政治上都符合政治和權力的邏輯,他當眾說出了誰願意當皇帝,他願意讓賢的話,自然是個人都知道其中利害關係。因為,權力是除去性慾之外,人類生物最大的慾望,沒有人不想要的。就算是普通權力,都是人人想要得到的,更何況至高無上的皇權。在沒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掌權者通常也不會拿權力冒險,奪權者更不敢探出頭來。

    另外,在權力的讓渡邏輯中,基本上只有上一代當權者掌權至死才會讓出,且是順著血脈和實力相傳的。不是由合法繼承的來的權力,不是絕對實力碾壓奪來的權力,血緣不相干的人妄想奪權,從根本上就不符合權力的讓渡邏輯,給你你也接不住。而且,權力面前“讓權”的政治作秀,都是政治陰謀。既是檢驗當權者實力,更是排查敵對勢力。就算是真的有上古時期“禪讓”這種賢德行為,或者奪權者實力絕對碾壓奪權,也必須按照規矩來。如王莽、曹丕、武則天,都要遵循三辭三讓之禮,即便是袁世凱之流都要三勸進三辭才能“勉為其難”的遵循天意。雍正皇帝在朝堂之上,說出這些話,世人都知道什麼意思,但無論如何都沒人敢接,也沒人接的住,因為根本就不是權力讓渡的邏輯。

    對三爺、八爺、九爺、十爺等所有皇子來說,每一個人都想當皇帝,但是由於既沒有上一代掌權者的合法讓渡,更沒有權力爭奪戰中絕對碾壓的實力,所以不管雍正說不說這種話,他們都沒膽量站出來,也沒機會痴心妄想。對於朝廷文武大臣、宮女太監也都想當皇帝呀,但是權力血緣之外的任何人,對權力有非分之想,誰不知道是誅九族的大罪,誰不知道是比登天還難的事兒。

    總之,誰都想當皇帝,但是誰都不敢承認,更不敢站出來。雍正說出了這明顯是口是心非的話,不管是敵是友,都只有趁機吹捧讚揚、歌功頌德的份兒,反應慢了說不定會被日後清算的。所以,基本不會有人站出來說自己願意當這個皇帝,包括傻大哥老十和那些小孩子皇阿哥都不可能站出來的。

    第二,若有人站出來說自己願意當這個皇帝,雍正將如何收場?

    按上面分析,雖然雍正口是心非,“至真至誠”的說若有人站出來說想當皇帝他願讓位,但是實際上基本人人都懂得他是在作秀,沒人敢真的站出來,當然,也不排除萬一真的有人或居心不良,或者是絕對智障真的站出來的可能。

    若真有那種傻不拉幾站出來的智障,這對雍正來說,雖然有絕對的話語權和一幫自己的勢力和“愚忠”的忠臣,能夠化解智障型的人物的攪局,不算要緊事兒。但是,怕就怕,因為有人站出來,而自己又說過讓位的話,八爺黨等敵對勢力以此突破口攪局的,藉機製造麻煩奪權謀利。換一個角度看,皇子百官、八爺黨等正常人當然不會站出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沒有這種智障的人真正站出來,八爺黨等敵對勢力還想找這樣的突破口,讓人故意站出來呢,給雍正朝廷製造麻煩,以便火中取栗,畢竟皇權的鬥爭從來都是想當殘酷的,如萬曆朝的梃擊案一樣,想不到的事情不是不會發生。

    若是有敢死之士“故意站出來”製造麻煩,對雍正來說自然是個棘手的問題。因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朝局上的人勢必要重新站隊,原則上當然是誰勢力大站誰,而其時雍正的勢力比不過八爺自然是要吃虧的。且其中大部分大臣自然選擇誰的對都不站,看結果才站隊,這樣一來,雍正的勢力就更小了,可以說若發生這種情況,雍正就吉凶難測了。私以為雍正收場的手段不外乎:

    首先,檯面上言語上先應著,穩住局面,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然後,以祭祖宗昭告天下先帝之類的藉口,將時間延長至很久;接著,迅速找機會轉換話題,再找機會退朝;再接下來,穩穩抓住京內外兵權;最後,編織罪名,或者製造“意外”直接將站出來的人及幕後人,和朝廷上按站隊情況分佈,不是自己的人趕緊用強硬手段給辦了,扣上謀逆等大帽子,滅了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勢力。皇位是不可能讓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讓出皇位的。

    當然,敵對勢力當然不會由著雍正說什麼就什麼的,比如有人站出來後,可能就要雍正兌現諾言讓皇位,給出具體時間之類的。這其實上應對難度不大,畢竟雍正剛剛登基,防止朝會大亂是隨時做好應對準備的。像給出具體時間什麼的,基本都是能拖的,擇日的官員也懂什麼意思的。好了不多做瞎想了。

    總的來說,存在著有人藉機搞事情的可能,但不至於鬧太大。若是有人鬧得太出格,對雍正來說,首要的是穩住局面,再抓穩兵權,抓緊時間儘快打擊,收場是沒問題的。

    第三,雍正說這番話有什麼用意?

    雖然說,基本沒人敢真的跳出來,讓雍正真的讓位的可能,但是不能完全排除有人藉機攪局搞事情的可能。也就是說,雍正說這番話必然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那雍正為什麼要說這番話呢?私以為,雖然是違心話,但是說一說違心話,是非常有用的,雍正說這番話是有其用意的:

    其一,警告八爺黨等政敵,若此後不老實,必然自絕於天地,自絕於列祖列宗。此話很違心但也很真誠,說真誠話,不外乎收買人心,雍正要收賣的人,主要是政敵勢力和那些左右搖擺的人。此時,雍正說此真誠話,是最後一次警告了,警告聲明後,若不老實,白刃不相饒。正如到了“八王議政”的時候,雍正就搬出此時的話來頂八爺黨了。

    胤禛:“好,好,到底露出真章了!朕即位之初就曾說過,朕無意做這個皇帝,只是聖祖託付,不得已而提了起來。聖祖德近三王,功過五帝,就是撤除八王議政,也是他老人家手裡的事。你們今日突然發難於大庭廣眾之中,說是要恢復八王議政。朕想知道你們的真心,是聖祖措置失誤,還是朕自己有失德的地方?你們誰想當這個皇帝,不妨站出來直說!”

    其二,雍正說這種不著調的話,也是在檢驗朝臣。此話在自己人聽來,可謂是後背發涼;而對政敵來說,可能許多人會覺得搞笑,畢竟在政敵眼中想要的就是皇位,在他們看來天下所有人都和他們一樣把皇位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雍正得到了卻假惺惺的搞一出,確實有點搞笑。雍正說這話時,可以觀察朝臣,越聽越緊張的是自己人,因為只有自己人才最懂得這話的份量,只有自己人才會擔心因此話帶來的危機;越聽越神態有變、情不自禁的人,越聽越覺得諷刺有小動作的人,必是敵人。一一記下,日後自己人籠絡好,敵人必須抓住機會除之。

    其三,樹立自己寬宏大量,聖君的形象。朝堂之上,身為皇帝,一番推心置腹的話,雖不是真心,但也無可反駁。是不是聖君自有人議論,不過作為皇帝,聖君的形象還是需要注意的,聖君的動作還是需要的,該表演時確實需要表演的。對那些老奸巨猾的人來說,自然是沒用只覺得諷刺。但對那些迂腐的忠臣,御使和真正的清官來說,是非常受用的。

    其四,示弱,穩朝局。雍正繼位之初,只是基本能夠穩住朝局,還必須時時小心可能的變故的。對雍正來說,穩住朝局是頭等大事,穩住朝局就可以慢慢鞏固權力了。既然剛開始時,自己沒那麼強大,適當的示弱,對於對手來說通常是比較受用的,欺負弱小那種沒征服感的事情,對於強者來說是沒啥成就感的,因此示弱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對手鬧事。

    總之,雍正說這番口是心非,有風險的話,必然是有用的,要不然也就不說了。私以為,雍正說這番話的核心還是在於,穩住局面,鞏固皇權。

    結語

    綜上所述,雍正在第一次朝會上,有目的的說了那一番口是心非的話,通常情況下是不會發生什麼事情的,因為皇子百官誰不知道什麼意思,大概有什麼用意的。當然如上所言,也不排除真的有心懷叵測的人站出來的可能,這對雍正皇帝來說,依靠多方勢力暫時穩住局面是沒問題的,只是隨後若不趕緊處理清楚,將會給自己留下無盡的麻煩。雖然是有些麻煩,不過私以為以雍正爺的能力和手段,收場也是沒問題。以上是個人見解,望各位批評指正,歡迎評論交流。

  • 3 # 達摩說

    這個情節是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之中。

    當時康熙喪事剛辦完,雍正第一次上朝,諸阿哥都參加了。雍正對他們說,當皇帝是天下頭等苦差事,無奈聖祖爺託付,我也只好勉為其難,接下這個擔子。現在呢,如果誰想坐這個皇位,我立刻讓位給他坐。

    這時候,底下鴉雀無聲,無人應答,只有十阿哥故意放屁,用這種辦法來表達對於雍正此番裝逼行徑的不滿,並沒有人敢直接站出來,說自己想坐這個皇位,你讓給我吧,就連八阿哥胤禩都不敢。

    因為皇位傳承,落袋為安,繼位之君一般來說都已經掌握了絕對的權力,並擁有法統上的優勢和統治的合法性。就算是皇帝裝逼,做出姿態要讓位給別人,而當時也的確有人想要圖謀皇位,是想要圖謀皇位,也要等待機會,再圖大事了。

    不過,這也並不妨礙我們對於劇情進行一番假設。如果當時雍正說完這句話,八爺或是誰立馬站出來說“你讓位吧,我想坐”,雍正該怎麼處理這一裝逼失敗的尷尬局面呢?

    按照常理,雍正應該不會當場動怒,拍桌大罵此人亂臣賊子,然後命人將其拿下。畢竟剛才自己剛裝完逼,不好瞬間打臉。不過,雍正一時半會兒應該也是大腦空白,因為他覺得不會有人傻到把皇帝這種虛頭巴腦的空話當真。

    我覺得,這時候還沒等雍正發話,就會有其他王爺站出來表忠心了,比如三爺胤祉。他在雍正靈前繼位時就第一個跪下表示效忠,如今雍正皇位剛坐穩,就有人出來搗亂,他豈能不抓住這個向雍正表忠心的機會?

    估計當時胤祉就會以三哥的身份,站出來厲聲呵斥:“老八,你瘋了嗎,你難道想做我大清朝的亂臣賊子嗎?皇上,我建議即刻將胤禩關入宗人府圈禁,讓他好好反思反思。”

    然後雍正再站出來虛情假意一番,以展示自己的寬容:“三哥息怒,都是兄弟嘛,朕既然說了,那就是金口玉言。八弟才能見識卓著,聖祖仁皇帝都稱讚不已,這江山讓給八弟坐,朕放心。”

    胤祉接著就該聲淚俱下了:“當日在靈前,臣等都聽見聖祖皇帝將皇位託付於你,又有遺詔為證,青天白日,正大光明,皇上豈忍心違背聖祖重託?更何況,現如今聖祖新逝,朝野內外人心思變,外又有羅布藏旦曾作亂,如皇上猝然退位,又有誰能維持住當下的局勢?請皇上以天下蒼生為念,勉為其難吧!”

    然後,眾臣皆心領神會,跪地磕頭如搗蒜,聲淚俱下,齊聲勸阻:“請皇上三思!”

    雍正這時估計沉默半晌,嘆氣道:“好吧,那朕就暫且勉為其難吧,待時局穩定,再傳位於老八吧。先封允禩為廉親王,升總理王大臣,咱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不久,廉親王允禩因病死於王府。

  • 4 # 秋媚讀史

    古代的很多帝王,都有一個“臭毛病”,喜歡效法堯舜,以此博取高風亮節的虛名。即便是篡位之君,如曹丕、王莽之流,也要把自己擺到堯舜的高度,為此,他們還會導演一出“三辭三讓”的劇情,給人感覺:不是我想當這個皇帝,是我實在沒辦法了,從天上到人間,大家強烈要求,我只好勉為其難“忝列”皇帝之職。

    這種所謂的“辭讓”,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已經成了一種文化現象,甚至一些管理層在得到提拔時,也會說幾句謙讓之辭,“鄙人何德何能啊”、“各位另請高明吧”……其實,說的人口是心非,看的人也知道是假的,但雙方還是要配合著把戲演完。

    不過,演戲也有搞砸的時候,比如,皇太極去世後,幾位大佬開會,商量繼位人選,當時,豪格就遇到這種情形。有旗主王爺提議豪格繼位,豪格表示了一下謙讓。多鐸見狀,馬上表示,你既然不行,那就讓其他人來吧。豪格心裡苦啊,但也不好反悔。這時的清朝,漢化程度不深,誰謙讓說不定真的就讓出去了。

    入關後,滿清貴族從規章制度到風俗文化、生活習慣等方面迅速融入漢文化。《雍正王朝》中,滿清貴族除了血統,文化層面已經與漢人無異,雍親王請家教都按照漢人的規則,行拜師禮;八爺也懂得“禮義廉恥”,知道當合法皇帝沒戲了,就只願意當週公;雍正繼位,也多次“謙讓”帝王之位。繼位當晚,遺詔剛剛宣佈,雍正就說:

    “您吃盡了苦,受盡了累,如今把這副重擔交給兒臣,這叫兒臣如何擔當得起啊?”

    處理完康熙的喪事,在朝會上,雍正又慷慨激昂地表示,這個皇位,只要有人願意接盤,他就退位讓賢。話音剛落,老九不懷好意笑了,潛臺詞是你就裝吧,我看你演呢;老十更加不客氣,用放屁的方式來抵制雍正;老八一本正經,準備看雍正笑話。這些跡象就已經表明,八爺黨對雍正,採取了不合作的態度。假如,這個時候,有人突然跳出來,比如八爺,說他願意當皇帝,肩副千斤重擔,雍正又當如何收場?畢竟,他自己說的願意讓位,君無戲言,總不能當場打臉吧?

    皇位的傳承,最重要的是合法性與實力。雍正是在康熙靈前,合法繼位,而且有遺詔為憑據。在強大的軍事力量面前,“牆頭草”隆科多服軟了,八爺黨也被迫認可了。透過一系列的操作,雍正繼位的既成事實,已經得到天下的認可,起碼錶面上承認了他的合法性。

    老八如果表示要接盤,老九、老十肯定會鼎力支援,胤禵很有可能也會站隊老八;清流基本都是“軟腳蝦”,看到讓位的“千古奇觀”,又關係到自己的仕途,大機率會觀望。這時候,如果沒人幫忙說話,雍正就會顯得尷尬。

    不過,雍正也有自己的鐵桿盟友——胤祥和十七阿哥。十七阿哥肯定先站出來,一副慷慨激昂的說辭,八哥不懂事,沒有人臣之禮,分明是有篡位之心等等;九爺、十爺也不會閒著,必然揪著雍正的讓位言論不放。在文鬥辯論環節,雙方各執一詞,而且說的肯定都是有理有據。

    到了相持階段,就要看雙方的軍事力量了,胤祥振臂一呼,宮廷侍衛肯定大半都支援雍正了。這個時候,胤禵的態度就顯得格外重要,他是唯一能夠在軍事影響力上與胤祥叫板的人。由於胤禵與雍正的矛盾,大於胤禵與胤禩的隔閡,因此,胤禵基本上會站到八爺黨。這樣,就可以部分抵消雍正的軍事優勢。

    雍正嘴上說說,但心裡一千個不願意讓位,肯定會千方百計地阻攔、拖延、敷衍讓位時間,拉長讓位程式,設定各種門檻。看到自己的嫡系與對方不分上下,百官又閉口不言,雍正應該會說,八弟是公認的賢王,皇阿瑪在世的時候就多次表揚,朕也十分敬仰。廉親王願意承擔如此重任,朕甚為欣慰。但讓位之事,事關祖宗江山社稷,待朕擇良辰吉日,祭告太廟,再行禪讓之禮。今天,先退朝吧。

    八爺黨即便再心急,也不能當場就搶吧,何況人家已經答應了讓位。

    接下來,雍正會爭分奪秒地展開部署,夥同胤祥,徹底解除胤禵合法的軍事權,甚至將其發配到外地或囚禁;然後,牢牢控制九門和豐臺大營,再調年羹堯帶兵進京。只要軍事上取得控制權,老八就成了甕中之鱉。然後,雍正會在退位之前,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問廉親王:八弟,還想不想當皇帝?豐臺大營和步軍統領衙門都在等你表態呢?

    老八沒有軍隊支援,也就只能服軟。

    秋媚說:雍正的讓位“鬧劇”,本質上是一場“個人秀”,秀他的高風亮節,秀他的胸懷寬廣,也秀出了自己的虛偽。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會有人接盤,但人家心裡會呵呵一笑。

  • 5 # 英雄少年2020

    老八帶隊逼宮的劇情,明眼人都看出來老八想當皇帝,沒人敢說透,槍打出頭鳥,其他大臣極度恐懼謹慎坐等結局,雍正被老八的逼迫壓力巨大。

    於是,雍正說,說誰想當皇帝當眾說出來,讓給他做?

    老八如果說我想當

    那麼黃馬褂侍衛立馬拔刀砍了老八,剩下的毒舌老九草包老十會帶動自己的兵馬和雍正的侍衛打起來。

    為什麼,老八說自己想當皇帝,這是忌諱,是雍正故意勾引老八說忌諱話,讓黃馬褂侍衛直接砍了老八,老八也不是傻子,當然不敢接話茬。重點是逼宮讓雍正退位交出皇帝大印給自己。打造名正言順的當皇帝。

    例如現代企業,總經理帶隊逼宮董事長退居當股東的這樣類似老八逼宮雍正的事情也是有的。董事長說誰想當董事長讓給他,帶隊逼宮的自然也不敢接話茬,避免意圖太明顯,自己隊伍的人會反戈。

  • 6 # 古梁鏞

    《雍正王朝》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視劇,講述了康熙晚年,皇室諸皇子爭權奪位,暗鬥不止,最終皇四子胤禛經歷了康熙皇帝層層考驗,擊敗其他皇子,獲得了大清皇位繼承權,成為康熙皇帝的繼任者,並由此開啟了一個盛世王朝的故事。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登基後,曾在一次朝堂大會上憤怒的說出“誰想當皇帝就讓給他”,很多朋友為此也捏了一把汗,同時產生疑問,假如雍正此舉裝X失敗怎麼辦?

    下面詳細分析。

    八王議政

    雍正提出“誰想當皇帝誰來”故事情節出處簡介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提出“誰想當皇帝誰來”這句話,出自“八王議政,八爺黨逼宮”一回,當時雍正提出“整頓旗務”的改革方案,邀請八旗旗主王爺進京,一同參與整改方案的制定,但是此舉被八爺黨及時利用,他們將軍隊戰鬥力薄弱的所有責任推到雍正身上,先是提出滿人漢人有別,進而特別強調太祖太宗的制度好,最後更是直接斥責雍正把老祖宗的制度改來改去。

    最終,所有的一切指責都指向一個目標:恢復八王議政。

    雍正見八爺黨和幾個旗主王爺原形畢露,頓時火冒三丈,怒斥幾位王爺,在聽說十三爺去看病的時候,雍正更是緊張的問:“他不是被什麼人劫持了吧?”隨後嚴肅警告八爺黨,假如十三爺出現什麼意外,他們就是自絕於天地,自絕於列祖列宗。

    後來十三爺安然歸來,雍正皇帝鬆了一口氣,開始怒斥幾位王爺,說出了“誰願意當皇帝誰來”的話。

    雍正敢於說出“誰願意當皇帝誰來”,他的真實實力分析

    雍正實力強大,遠非其他王爺可比。

    八王議政的時候,雍正已經穩坐皇帝多年,多項新政都已經推廣開來,國家財政收入穩步提升,雍正更是注重科舉,登基之後立馬開恩科,相當於加考一場,同時,日理萬機的雍正專門抽出時間,親自到考場考察,並且為最後一名考生親自掌燈。

    此次科舉,一共錄取了八十四名舉子,而這些人都將成為雍正皇帝的得力朝臣。在“八王議政”大混亂的時刻,新科狀元王文昭據理力爭,和高高在上的旗主王爺針鋒相對,可見其忠心。

    再以“八王議政”時間段來看,此時雍正已經運營大清王朝多年,大將軍年羹堯坐鎮西北,李衛、田文鏡都已經是一方大員,可以說,此刻雍正已經牢牢把控了國家的軍政大權和財政大權,八爺黨徹底被打壓。

    在這種情況下,八爺黨又怎麼敢去覬覦皇位?八王爺以“恢復八王議政”作亂,其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給雍正製造麻煩而已。

    同時,還是以時間線做參考,此時的八爺黨,幾位王爺年齡都已經很大了,同時,雍正的皇子都已經長大成人,特別是弘曆、弘時、弘晝三人,精明強幹,完全有能力獨當一面,反觀八爺黨諸王爺子女,比之弘曆、弘時、弘晝三人,差距很明顯。

    同時,在《雍正王朝》諸位王爺中,三王爺對雍正非常擁戴,十三王爺更是雍正的心腹,在八爺黨提議“恢復八王議政”的時候,病重的十三爺胤祥親自前往豐臺大營,掌控軍隊,這件事出乎雍正的意料之外,因為此時的雍正完全不害怕八爺黨,但是為什麼他如此擔心十三爺呢?原因很簡單,他怕十三爺被八爺黨控制,畢竟雍正和十三爺胤祥關係最為親密,十三爺如果有什麼差池,他自己也不會好受。

    以十三爺此時的權利和地位,八爺黨如何能興風作浪?

    張廷玉作為康熙、雍正兩朝的重臣,辦事能力強,地位非常高,深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信任。

    在《雍正王朝》中,就在八爺黨和旗主王爺趾高氣揚,大聲疾呼“恢復八王議政祖宗制度”的時候,在他們大聲呼叫:“漢人就是滿人的狗”的時候,年邁的張廷玉決然站了出來,他直接向大家發出靈魂一問:“我輔佐了先帝和當今皇上,矜矜業業這麼多年?我總不會是滿人的一條狗吧?”張廷玉此話一出,整個朝堂陷入一片沉默,隨後,張廷玉更是直接指出,老祖宗根本就沒有什麼“八王議政”的政策,他詳細向大家講述了當年所謂的“八王議政”實質,實力打臉幾位王爺,無情揭露了他們“欺瞞皇帝,對天子無禮,圖謀不軌”的事實,當場穩定了混亂的局勢。

    一切盡在掌控,根本不存在裝X失敗的情況!

  • 7 # 語說漫談

    雍正剛剛繼位,就敢於和兄弟們說出這樣的話來,這是影視劇中虛構的場景,歷史上真實的雍正有沒有這樣的操作真的不好說,那麼雍正為何敢這麼做呢?難道他就不怕有人答應嗎?這樣對於剛剛坐上皇位的雍正而言,那可就不僅僅是打臉那麼簡單了,畢竟君無戲言,你讓他到底讓不讓這個皇位呢?

    其實提出這樣問題的人,應該說對於歷史的瞭解僅僅流於表面,為何這麼說呢?其實,對於古代的皇帝而言,皇權的平穩過渡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古代皇帝臨終前一定會做出政治安排,除非皇帝是突然暴斃的這種情況,否則都會為後面的繼承人留下政治安排,最明顯的就是設定託孤重臣輔佐新皇登基,比如劉備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輔政,漢武帝臨終前將輔佐新皇的重任交給霍光等大臣手中,有人認為這是新皇年紀太小的緣故,所以必須設定輔政大臣,但是李世民臨終前安排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輔政,要知道李治此時已經21歲了,完全成年了,還有雍正臨終前也是安排張廷玉和鄂爾泰輔佐弘曆,而繼位的乾隆皇帝已經25歲了,也就是說皇帝對於繼位的君主,肯定都會留下政治安排,這些安排就是為了保證他選擇的繼承人能夠平穩的實行權力的過渡,如果明白這個問題,也就明白雍正為何會有這樣的舉動了。

    而康熙是那麼聰明的一代君主,而且還經歷了“九子奪嫡”,也就是說他明白兒子們為了皇位已經互相爭奪,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怎麼會不給繼任的君主留下政治安排呢?我們去看康熙臨終前的安排,先是選擇了張廷玉等上書房大臣負責宣讀詔書,同時也能夠起到穩定文臣的作用,另外就是隆科多的作用就是為了新君能夠完全掌控京城做出的準備,也就是說有了隆科多的支援,雍正就能夠徹底掌控北京城的城防,就算是有人調動外部軍隊,想要在短時間內攻破北京城也是不太可能的,可以說這就是康熙給雍正留下的輔政班底,後面雍正繼位後穩定朝局,依靠的也就是這些人的力量。

    而雍正在剛剛繼位後,按照《雍正王朝》的情節,我們能夠不知道康熙去世,雍正繼位這天晚上可以說是暗流湧動,拋開康熙留給雍正最可靠的班底,也就是張廷玉和隆科多之外,皇宮侍衛總管以及張五哥也是康熙特意留給雍正的,這樣雍正才能夠快速接受皇權,利用兵符將十三阿哥胤祥放出,同時讓他接管豐臺大營的八旗軍兵馬,透過這樣操作,整個皇宮、京城都在雍正的掌控之下,說的不好聽一點,這些皇子或者其他的大臣,只要在京城之內,雍正可以完全決定他們的生死,再這樣的背景下,他說出了兄弟們誰有想法,他將皇位讓出去的話,也就等於是一種政治宣傳,或者說他在向兄弟們傳達一種既定事實,讓他們看清形勢,如果這個時候真的有哪一個皇子敢說他想要做皇帝,其實輪不到雍正開口答應,估計手下的張廷玉、隆科多甚至胤祥等人都會搶先一步喝退,或者直接讓手下將這位皇子抓起來殺掉了,所以這樣情況下,雍正根本達不到打臉的地步,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和手下忠臣之間的一段雙簧而已。

    另外,群臣包括各位皇子們誰也不是傻子,就算是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是能夠當場說出來的,沒有絕對的實力,這個皇位就算是讓給他也坐不穩,雍正登基後為何對隆科多和年羹堯如此厚愛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雍正皇位的平穩過渡離不開這兩大功臣的輔佐,假設這個時候八阿哥或者九阿哥等人有人說他要做皇帝的話,雍正就算是真的讓給他了,但是他也做不安穩,或者說就是一個傀儡而已,因為隆科多支援雍正,更有胤祥徹底掌控豐臺大營,也就是說出了雍正之外,其他人就是讓他們坐上皇位,可能連一個兵都調不動,也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能夠看到皇子們都不敢吱聲,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雍正“說愛當皇帝誰當”這句話說了出來,也就在告訴他的兄弟們一切已經確定,所以明白其中道理的皇子們,也就知道要怎麼做了,最先明白的三阿哥不就是主動示好嗎?所以說無論是影視劇中還是真實的歷史上,雍正在剛剛繼位後都能夠掌控大局,一個掌控了朝局的皇帝,說出這樣的話,何嘗不是一種試探呢?面對這樣的試探,就算是影視劇中號稱沒有讀過多少書的十阿哥都不敢迴應,也就說明這個事情大家心知肚明,所以雍正這個事情根本不會演砸,自然也就不會真的打臉了,因為這個事情讓皇帝打臉,也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了,基本上話語一出口,也就等同於一家三族的命基本上都沒有了。

  • 8 # 薛白袍

    中國話很玄妙的,有些話說得是東,你得往西邊想想,罵的是雞,你的想那女的怎麼得罪她了。

    比如,領導訓你的時候說,你以為我這位子好坐嗎?要不你來坐,你管理這一大攤子事兒試試,你就知道多難了。

    你在心裡腹誹:我坐那兒肯定比你做的好。

    但是表面上要笑嘻嘻的說,領導,我哪兒行啊,我必須在您的英明領導下才能奮發圖強不是?

    如果有不開眼的人來句,你起開,讓我坐那兒。

    大約立刻就該捲鋪蓋回家了吧。

    說你行你來,要不你來,意思不是讓你來而是你不能來。

    你敢來,就會死的很快。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第一次升殿的一番演講,誰想當這個皇帝,讓給他做,其實也是大局已定後的一種警告。

    雍正登基,大局已定,京城內外他基本已經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前眾皇子在暢春園知道雍正即位的訊息後,也想掙扎一下,九爺說聖旨是假的,藉口去請十四爺,其實是想去豐臺大營調兵。

    豐臺提督是八爺一黨,已經集結兵馬準備以肅清謀逆之名進京勤王。

    京城中雍正仗著有舅舅隆科多這個九門提督的支援,掌握了宮中的侍衛,還能壓制九爺十爺一時,但是時間長了他也沒底到底能壓制八爺一黨多長時間。

    此前他已經派人去宗人府釋放了十三爺胤祥,要他去接管豐臺大營,只有握住了護衛京畿的軍權,雍正的帝王之位才能徹底坐穩。

    胤祥以霹靂手段殺了豐臺提督,接管了豐臺大營,當胤禛和八爺黨還在爭論拖延時間,聽到門外十三爺一句:所有兵馬將這裡團團圍住,不得外走一人。

    這句話如一顆定心丸,張廷玉直接癱坐在椅子上,胤禛如果不是有人扶住大約一屁股就坐到地上了。

    他知道自己的皇帝位,穩了。

    有了軍權就有了一切,這時候雍正的底氣很足。

    接下來開始表演父慈子孝,這時候隆科多也適時的拿出康熙的遺詔來,當眾宣讀,還有人反對嗎?

    反對個屁啊,胤禛的嫡系包圍了暢春園,誰再反對胤禛登基,下場只有一個,死。

    所以此前豪橫的九爺十爺,再沒異議,很麻利的跪了下去。

    康熙出殯後,雍正第一次臨朝,面對眾大臣和眾家王爺說:

    很多人認為當皇帝是件樂事,可是據我看這是天底下第一苦事,你們中有誰願意當這個皇帝,今日當眾說出來,我讓位給他。

    這是場面話,也是句狠話。

    此前他已經把豐臺大營五軍都督府的權利都牢牢握在手中,心腹大患十四爺也被他關押了,他這皇帝之位一時半會兒沒誰能撼動的了。

    然後才說了這些場面話。

    大殿上的大臣王爺都是老人精了,當然知道雍正這是在表演,有的王爺配合著雍正,表演了一下兄友弟恭,比如三爺,像九爺十爺這種不服的也只能在下面放個屁表示一下自己的不屑。

    放屁的這位後來下場也很慘。

    這時候如果八爺或者十爺跳出來說,四哥,皇帝不好做嗎,你起開我來。

    就是謀逆,就是找死。

    不用侍衛,底下會站的一百多大臣為了向雍正表忠心就能把八爺或者十爺撕了。

    此前他們是八爺黨,此後他們要極力和八爺撇清關係。

    所以雍正在大殿上上說,這皇帝你們願意當,我讓給你,有點像周星馳對火雲邪神說:想學,我教你,都是一種驕傲。

    他有絕對實力,他有驕傲的資本。

    四爺八爺九爺十爺在踏上那個寶座之前是平起平坐的不親的親兄弟,當四爺成了雍正,坐穩皇帝位,他們的地位就有了雲泥之別。

    雍正有了絕對的權利。

    從此曾經一呼百應,權傾朝野的八爺只有任雍正拿捏,再無還手之力,這就是皇權的威力,這也是很多人爭著去坐那把椅子的原因。

    所以雍正說出:你們中有誰願意當這個皇帝,今日當眾說出來,我讓位給他。

    這話是一種挑戰,他知道無人應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婚就有二心,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