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魁哥說歷史

    馬超是西涼第一勇士,驍勇善戰,曹操曾讚歎馬超不減當年呂布之勇。如果馬超進攻東吳,哪些武將能抵擋馬超呢?遍觀吳軍諸將,只有以下3人能抵擋馬超,至少能堅持100回合以上。

    第一個:太史慈

    太史慈,江東第一武將。太史慈弓馬嫻熟,箭法精良,武力十分強悍。在早期太史慈還不出名的時候,就單槍匹馬殺入賊軍之中,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

    《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賊陣,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開門”。孔融不識其人,不敢開門。賊眾趕到壕邊,那人回身連搠十數人下馬,賊眾倒退,融急命開門引入。

    太史慈為人忠義,幫助孔融求援劉備,與關羽張飛等殺入敵軍,如猛虎入羊群,可以說太史慈之勇不下關羽、張飛等人。

    太史慈的經典之戰是在神亭嶺大戰小霸王孫策。孫策在袁術處用乃父孫堅所留傳國玉璽抵押,借來軍馬,殺奔江東準備建立大業。太史慈此時在劉繇帳下,因其年幼,劉繇不肯重用。在孫策偷窺營寨時,太史慈願往出擊,可是隻有一員小將跟隨,其他無人願往。

    太史慈及曲阿小將二人對戰孫策等十餘騎,太史慈單挑孫策出場,說道:“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挺槍與孫策大戰,兩人戰有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程普等將士都暗暗稱奇。由於劉繇無謀,太史慈不久就歸順了孫策,幫助孫策在平定江東時立下大功。

    太史慈箭法出眾,在攻打嚴白虎時,大秀武力。城上一員裨將,左手託定護梁,右手指著城下大罵。太史慈就馬上拈弓取箭,對軍手下將士說道:“看我一箭射中此人左手!”說罷,太史慈果然射個正中,把那將的左手射透,反牢釘在護樑上。

    太史慈此後隨周瑜在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大軍,隨孫權迎戰合肥,與大將張遼大戰七八十回合不分勝負。馬超如果率軍而來,估計如太史慈必能幫孫權抵擋住馬超,兩人大戰至少100回合上。而太史慈弓箭水平高超,百發百中,遠距離攻擊定會勝過馬超。

    第二個:孫策

    太史慈為江東猛將,那同水平的孫策當然也不能忽視。孫策是江東猛虎孫堅的長子,有勇有謀,深得孫堅真傳。在其父死後,投奔淮南袁術,為袁術屢立戰功,袁術都稱讚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可惜孫策得不到袁術重用,孫策用傳國玉璽在袁術處換的三千軍馬,隨後出征江東以建立霸業。

    孫策首先遇到的第一個敵人就是劉繇,兩軍對戰,孫策大展神威。挾死一將,嚇死一將,堪稱霸王在世,此後便被稱為“小霸王。”當然期間孫策也遇到了猛將太史慈,兩人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由於孫策更具謀略,不但擊敗劉繇還擒拿了太史慈,所以自此把太史慈也收入帳下。此後孫策平定江東可謂一路凱歌,沒有敢阻擋的。

    孫策作戰勇猛,反應迅速,如果對戰馬超,兩人至少大戰100回合以上。

    第三個:甘寧

    江東還有一員猛將,可匹敵馬超等五虎將,那就是大將甘寧甘興霸。甘寧前期雖然胡作非為,為水賊出身,但作為江東大將,甘寧參軍後的戰績十分亮眼的。甘寧幫助孫權收復江夏,一箭射死黃祖,為孫權報了父仇。此後隨大都督周瑜在赤壁擊敗曹操大軍,在火燒赤壁後,甘寧率軍追殺曹軍,連斬曹操手下馬延,張愷二將,令曹軍肝膽俱裂。

    在南郡之戰中,甘寧獻計襲取彝陵,甘寧與大將曹洪交鋒,僅二十回合便擊敗曹洪。在渭水之戰中,曹洪可是硬抗馬超四五十回合,所以甘寧勇猛不在馬超之下。在濡須之戰中,甘寧率領百騎夜襲曹軍,那甘寧百騎,在營內縱橫馳驟,逢著便殺。甘寧率領百人左右衝突從南門而出,無人敢擋。孫權十分欣賞甘寧的表現,稱讚道:“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以相抵也!”

    甘寧能和張遼並駕齊驅,勇猛無敵,即使打不過馬超,在馬超槍下至少堅持100回合以上。

    以上太史慈、孫策、甘寧3人是東吳最頂尖的戰力,太史慈勇猛且箭法過人,甘寧與孫策勇謀兼備,都可作為大將迎戰馬超,雖然三人勝不了馬超,但是三人至少能夠和馬超大戰100回合以上。

  • 2 # 張永科38

    題主雖屬戲問又沒有直觀戰例可以求證,但可間接推演。考東吳戰將,凡黃蓋,周泰,甘寧,丁奉,太史慈等人,從孫策苦戰太史慈可知,太史慈武藝優於他人。而太史慈曾大戰張遼80回合未分勝負。張遼與張郃戰平,張郃曾20回合敗給馬超,由此推知,太史慈可與馬超走上20~30回合,最多能走上50合算不錯了!其戰將更不是馬超的對手。因此,東吳戰將能抵擋住馬超100合的根本沒有!

  • 3 # 五金員工陳可為

    太史慈,孫策,甘寧,周泰,淩統,韓當,黃蓋都可以和馬超致少鬥100回合。

    太史慈,二十四名之一,武功應該不差,屬一流武將,和馬超鬥雖然不贏,但是挑戰一百回合不成問題,孫策和太史慈的武功半斤八兩,旗鼓相當,可以應對馬超。甘寧,字興霸,善戰英勇,武功高強,周泰勇不可當,和馬超戰一百回合可以方。

  • 4 # 韶華傾夢

    馬超,為馬騰之子。在馬騰被殺之後,馬超繼承馬騰的勢力,成為西涼的諸侯。按演義中對馬超的勇武描述來看,馬超是和張飛,趙雲,以及關羽等人同一等級的絕世猛將。潼關之戰,是馬超揚名於天下的一戰。

    而此戰中,馬超和曹操的護衛虎痴許褚打了兩百三十回合以上而不分勝負。在蒹葭關之戰時,馬超更是和蜀漢猛將張飛打了兩百二十回合以上而不分勝負。由此可見,馬超的勇武的確不凡。

    而若是馬超進攻東吳,東吳又有哪些武將能夠抵擋馬超至少一百回合呢?答案是沒有,以馬超在演義中的定位來看,東吳的猛將根本不是馬超的對手。

    在東吳中,實力強悍且能夠排得上號的,無非是孫策、太史慈、甘寧、淩統、周泰,以及韓當和程普等人。所以,我們大致地來比較一下他們和馬超之間的差距。

    東吳的這些猛將,大多數都是在一流中上水平之間,還沒有達到張飛這等絕世猛將的行列。首先,處於第一個等級的是孫策和太史慈。這兩人是東吳武藝水平最為強悍的武將之一,在神亭嶺之戰時,二人打了一百餘合而不分勝負,最後甚至打到了肉搏戰。但是,處於東吳巔峰水平的太史慈,在合肥之戰時,和曹魏的名將張遼打了七八十回合而不分勝負。

    第二等級的是甘寧、淩統,以及周泰。在合肥之戰,淩統和張遼打了五十回合而不分勝負;和樂進打了五十回合而不分勝負。所以,淩統的實力和張遼相差無幾。而甘寧雖然沒有和名將有過交手的記錄,但是從他箭射蔡曛,朱光;刀斬蔡中、馬延等武將的戰績來看,其勢力並不比淩統低。而周泰,能夠作為孫權的護衛,而且多次救孫權於危難之中,其實力也不會太差。

    第三等級的是程普和韓當等人。程普和韓當等人是跟隨孫堅起兵的最早武將,在汜水關時,程普就陣斬胡軫;三十合戰平太史慈(當時劉繇鳴金收軍,太史慈不得不回馬)。而韓當和周泰更是圍攻過許褚。而之所以把他們排在第三等級,是因為馬超揚名之時,程普等人的年紀已大。

    在大致地看了孫策等人的戰績,不難發現,他們大多數都有共同的兩位敵將,一是張遼,而是許褚。以張遼的武藝水平,基本上能夠和東吳的猛將對戰而處於不敗之地。另外,張遼曾和張郃打了五十回合而不分勝負。

    而在潼關之戰中,張郃卻被馬超二十合所擊敗。相對的,孫策和太史慈等人若是遇上馬超的話,最多也是二三十回合之間。而韓當和周泰圍攻的許褚,當時兩人也只是和許褚打了三十合。

    所以說,馬超若是和東吳等武將對戰的話,東吳的這些將來沒有人能夠和馬超打個一百餘合以上。當然,若是打水戰的話,馬超也不可能是這些東吳武將的對手。

  • 5 # 墨雪問心

    馬超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其少年成名,素有“金呂布,銀馬超”之說,能跟呂布相提並論,可見馬超的武力值有多強!那麼,如果馬超進攻東吳,我認為能擋馬超至少100回合的武將有四位:

    一、陳武

    陳武身長七尺,面黃睛赤,勇猛異常,其戰績如下:

  • 6 # 風雨中的梅雲

    如果馬超進攻東吳,能跟他打100回合的人,只有兩個。如果不分時間,全算上的話,那就是四個。他們分別是孫堅,孫策,甘寧和太史慈。如果再加上勉強的人的話,那就再加上一個。周泰。下面我們一個一個來說。從時間順序開始吧。

    第一孫堅,字,文臺。祖籍山東,三國吳郡富春人。我們說,孫堅雖然是一代諸侯。但他也是個真刀真槍幹出來的諸侯。孫堅一生的戰績也是不俗。最起碼他宰了華雄(這是真實的記錄)。孫堅得死是突發事件,偷襲的成分巨大。所以,我們說,孫堅生的偉大,死的憋屈。

    第二,孫策。字,伯符。孫堅之子。號稱小霸王。大霸王是項羽。孫策在脫離袁術後,在很短的時間就統一了揚州。而且,孫策本身也是藝高人膽大。不僅能跟太史慈斗的天昏地暗,而且還能憑藉著他的人格魅力降服太史慈,讓他敢為己用。以為孫策最好的戰績就是夾死一個,喝死一個。再者,徵王朗,除嚴白虎,敗劉繇。獨霸揚州。戰績斐然。孫策也跟他爹一樣,生的偉大,死的憋屈。因為他也是被人暗殺的。

    第三太史慈,字,子義。北海孔融部下。太史慈擅長的是箭術,武藝反倒不如孫策。他們之所以能打的天昏地暗。是孫策想把他收羅到自己門下,有意放水的。不然,就憑著孫策喝死一個,夾死一個的功夫,太史慈還真不好說。太史慈死於合肥。被張遼幹掉的。

    第四,甘寧,字,興霸。重慶那嘎達的。早先在江州(現在的重慶)做水賊,性格古怪,愛臭美,走到哪裡都喜歡帶著鳥毛編織的帽子,穿著綾羅綢緞。渾身掛著鈴鐺。走到哪裡都叮叮咣噹的亂響,生怕別人不知道他來了。當地人叫他錦帆賊。最後得罪官府,被劉焉的手下,楊懷高沛給打的落荒而逃。甘寧的失敗是敗在人數不足上,再加上楊懷高沛武藝不俗。甘寧雙拳難敵四手,而且只有幾百人。打不過當時的四川王劉焉也是情有可原的,甘寧逃到荊州,投靠了劉表,在孫堅染指荊州時,甘寧幹掉了淩統他爹凌操,他們的仇恨也是那時候結下的。後來在合肥,甘寧救了淩統後,兩人才和好。此後,甘寧覺得劉表懦弱,就投靠了東吳。甘寧歸吳後,屢立戰功,最誇張的一次就是帶著一百騎兵在曹營裡橫衝直撞的表演了一回。最後又把這一百騎兵一個不拉的全都帶了回來。孫權稱甘寧是他的張遼。

    第五,周泰,字,幼平,廬江舒縣人。周泰在孫權的陣營裡,猶如曹操身邊的許褚。雖然不如許褚那樣的變態,但也相差無幾。跟許褚相比,周泰拙於武力,但勝於智謀。

    如果馬超進攻東吳,能出面抗衡的也就是這幾個人。至於其他的像什麼程普黃蓋甚至是潘璋。都不行,還是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在以上這五個人裡,當馬超出現的時候,孫堅和孫策都已經千古了。這就不能說了。剩下的三個人裡面,真正能跟馬超真刀真槍大戰的,只有甘寧和太史慈。周泰只能算大半個。甘寧的武功在當時的東吳,無疑是第一。沒有能高過他的。甘寧跟馬超PK,撐100回合問題不大。再看太史慈,雖然擅長於暗器和射箭,但馬超同樣會射箭。而且也有暗器,流星錘。但要是他們都不使暗器的話,太史慈不是馬超的對手。曹操稱讚馬超勝似當年的呂布。至少呂布不擅長暗器。至於說射箭嘛,那是當時的古人必備的課程。武將就更不例外了。說白了,太史慈會射箭,張遼也會,關羽也會,張飛也會。那麼,馬超自然也會了,他們對於射箭的區別只是準確度的差別了。不像黃忠,說射你左眼,就絕不會射你右眼那麼變態而已。拋開射箭,太史慈會飛刀,馬超會流星錘。這也不算,只剩下真刀真槍的PK了,太史慈就不是馬超的對手了。他們的區別只是太史慈能扛多久的問題了。至於太史慈能不能扛過馬超的一百回合,就不好說了。要知道,當年太史慈跟孫策才鬥了五十回合呢。而馬超既然能被曹操稱為呂布在世,而在前三國,呂布第一,故而推之,太史慈雖然厲害,但不是馬超的對手。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說,太史慈扛不住馬超的100回合。最後一個是周泰。他的戰績不好估計,既然比許褚稍微差點,那就按照許褚跟馬超的戰績減半對照了。不過這裡要說明一點,許褚跟馬超大戰二百多回合,是後來許褚脫了盔甲的緣故,而馬超則是身披盔甲還能遊刃有餘。所以,許褚跟馬超雖然是平手,但明眼人一看,他們之間的勝負已分了。所以周泰能不能挺過馬超的100回合,也不好說,因為這是個假設題,所以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謝謝。

  • 7 # 庭州行者

    馬超武藝雖在五虎將中排名靠後,但擒拿東吳一眾將領,還是小菜一碟。沒辦法,誰叫東吳將領實在太菜。

    按照羅貫中的設定,自孫堅起兵到孫皓投降,東吳真正以單挑著稱的名將只有兩人:太史慈和二代目孫策。

    太史慈經典之戰有三:前往謁見孔融時突入悍匪之中如入無人之境;只帶領一小將即敢於出戰孫策等江東名將;跟隨孫十萬北伐曹魏,於合肥城下與張遼大戰八十回合不分勝負。真正能體現太史慈實力的戰鬥,只有和張遼的大戰。因為孫策一生與高手交戰並不多,故無法窺知其真實實力;大破悍匪則因對手太弱,說服力不足;張遼乃是曹魏名將之一,身手不凡,太史慈能與之戰平,方顯真實水平。

    但張遼與馬超之間,還是有相當差距。曹操親征馬超,曹營諸將除許褚之外,或是被馬超擊敗,或是不敢與馬超交手。即便是許褚,場面上與馬超打成平手,但實際上還是要略遜馬超。彼時馬超第一目標乃曹操,故不會與許褚以性命相搏殺,倘若馬超真以一先鋒大將之身份與許褚交手,則二百回合之內許褚必成馬超槍下亡魂。

    因此,太史子義雖在東吳名將中勇猛無雙,不愧東吳第一名將之名,但放眼當時天下,並不算頂尖。以戰績推測,太史慈並非馬超敵手,若二人交手,最多九十回合太史慈非退即斃。

    與太史慈不分勝負的孫策,自然也非馬超對手。孫策與太史慈交手,不分勝負,可知二人武藝在伯仲之間,後來孫策在身中毒箭的情況下,依然能幹掉多名刺客,即知小霸王之名果然不虛傳。但孫策畢竟是一方諸侯,戰場上不可能事事都親力親為,長久以來必然影響其武藝的精進。及其去世之前,武藝應當已經稍稍落後於太史慈。

    東吳名將甘寧以百騎劫曹魏大營而不傷一兵一卒聞名。雖能以此誇甘寧之智謀與勇略,但不能因此斷定甘寧單兵作戰能力強。因此,若正面與馬超一對一,甘寧必然不是西涼驍將之敵手。

    除此三人外,東吳其他將領如周瑜、呂蒙、陸遜等,均為智將,不以勇武著稱,自然更不如馬超。

    因此,整個東吳而言,沒有任何一位將領能夠扛得住馬超的一百招。

  • 8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漢家基業勢傾頹,文臺將軍兩虎子。

    赤壁彝陵煙飛滅,鼎分江山定雄雌。

    曹劉幾度折志回,英主三世伏千里。

    江東向來多才俊,猛將誰堪敵孟起?

    在三分這個群雄並起,豪強林立的亂世之中,能夠雄踞一方,鼎立三分,江東君臣豈是泛泛之輩?赤壁鏊兵,彝陵大火,兩次重挫曹操、劉備兩位梟雄的銳氣,東吳從來不缺少運籌帷幄的統兵帥才。

    東吳出帥才,但擅長在陣前廝殺的猛將並不出色,在魏蜀吳鼎立三方中,東吳眾將的武力值整體上偏低,這是三國迷們比較公認的事實。

    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句話,“前表呂布,後表馬超”,是說西涼猛將馬超武藝高強,英勇超群,槍法精妙,在戰場上罕逢敵手。在馬超戎馬生涯中,曾經遭遇過兩個強敵:曹軍中有許禇,渭水一戰,連鬥三局,與馬超殺得不分勝負;蜀軍中有張飛,葭萌關前與馬超連番惡鬥,挑燈夜戰,亦難分高下。

    曹魏有許禇、蜀漢有張飛,兩員猛將都堪與馬超匹敵,那麼,東吳又有哪些猛將能夠與馬超抗衡呢?咱們就來檢點一下。

    太史慈(中一流)VS馬超

    太史慈被稱為是“江東第一勇士”,掌中有大槍,背後有雙戟,箭術還特別高超。技能比較全面,遠、中、近三個距離都具備強大的攻擊力。但檢點一下太史慈的戰績,我們就不難發現,他這塊亮閃閃的“江東第一勇士”金字招牌有點名不副實。太史慈戎馬一生,幹掉的嘍囉兵不少,但從來沒有斬殺過一個有名有姓的敵將,甚至連一場乾脆利落的勝績都沒有取得過,不能不令人大失所望。

    合淝之戰,太史慈隨孫權征伐合淝,曹軍守將張遼出城迎戰,專搦孫權,孫權“綽槍欲自戰”,東吳軍中太史慈不能眼睜睜看著這廝找死,“挺槍驟馬早出”,與張遼陣前交鋒,“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隨後,樂進偷襲孫權,李典射殺宋謙,太史慈見本軍有人落馬,棄卻張遼,拔馬回陣,張遼趁勢揮兵掩殺,大破吳軍。

    從這場戰鬥我們就能看出,太史慈的武力值絕對不會超過張遼,也就是“中一流”猛將的水平,與張遼、張郃、夏侯淵、魏延等人處於同一層次。這樣的武力值不要說與馬超這樣的“超級猛將”相抗衡了,就是遇到龐德、徐晃、曹彰這些“強一流”猛將都得落到下風。

    參考潼關之戰張郃迎戰馬超的表現,太史慈的武藝與張郃相當,但勇氣過之,若其迎戰馬超,肯定要超過二十回合。預計在四五十合後,“槍法散亂”,氣力難繼,必然敗陣。太史慈雖箭法出眾,但馬超敏捷,避箭能力一流,何懼太史慈?

    孫策(中一流)VS馬超

    孫策為一代雄主,橫行江東,打下了一片天地。他膂力超群,掌中一杆大槍橫勇無敵,征戰江東所向披靡,被時人稱之為“小霸王”。孫策的戰鬥效率奇高,這一點確實遠超太史慈。

    樊城箭射陳生,來助戰,孫策一箭射中陳面門,翻身落馬;牛渚之戰,生擒挾死於麋,喝驚樊能,吳城飛劍斬殺嚴輿,會稽槍挑周昕,六次戰鬥,斬敵五將,除了神亭嶺與太史慈戰成不分勝負之外,其餘敵手全部被他幹掉了。

    孫策攻擊力如此強悍,但他的弱點是防禦力和應變能力太差,丹徒行獵,被區區三個刺客一擊重傷。而與太史慈一場大戰難分高下,也說明孫策與太史慈彼此實力相當,差距甚微,也屬於“中一流”猛將的層次。

    孫策這樣的武力值還不足以與馬超相抗。但他膂力較強,作戰風格悍勇,應比太史慈堅持得時間更長,能夠撐到五十合後。

    甘寧(中一流)VS馬超

    甘寧其實才是東吳戰鬥效率最高的猛將,而他的技術也比較全面,無論馬戰、步戰、水戰、攻城,樣樣精通。

    甘寧號稱“錦帆賊”,以前在江中當過劫匪,武藝上講求高效實用。不但精通各種戰法,還擅長使用兵器,如大刀、鐵鏈、雙戟等,甘寧的箭法也相當出色,三國時代射績第一。甘寧戎馬一生,斬敵8名,重傷了1人,是東吳軍中戰績最好的猛將。

    但甘寧所對戰過的敵人武藝沒有太高的,缺少有說服力的表現,其中最強的敵人就是曹洪和樂進了。彝陵城外曾與曹洪陣前交手,曹洪“二十餘合”後詐敗而走;合肥之戰曾與樂進有過交鋒,樂進“戰不數合”詐敗而走。以此我們推斷,甘寧的武力值不會高於孫策、太史慈等。

    以甘寧這樣的實力肯定不是馬超的對手,能抵擋三四十回合就不錯了。

    淩統(弱一流)VS馬超

    在東吳的年輕一代中,淩統的武藝算是最出色的了,他是東吳青年一輩的佼佼者。作戰勇猛,殺法驍勇,奮不顧身。

    但年輕的淩統戰績也不夠出色,在淩統的戰鬥生涯中,沒有一次斬將記錄,甚至沒有一次勝績:赤壁之戰在全軍大勝的形勢下追擊曹軍,被徐晃截住大戰,毫無斬獲;濡須口與張遼五十合戰平,孫權“恐淩統有失”,派呂蒙接應其回營;與曹將樂進廝殺三十合又是不分勝敗。這也說明淩統的進攻能力還是有問題的。

    從淩統的戰績來看,他的武力值只能算是“弱一流”猛將,防禦力不錯,但攻擊力明顯不足。以這樣的實力根本敵不住馬超,二十合內就得敗下陣來。

    周泰(強二流)VS馬超

    魏蜀吳三方都有不畏生死,以悍勇聞仲的猛將,曹魏有龐德、夏侯惇,蜀漢有張飛、趙雲,東吳陣營裡的周泰也屬於這種敢於搏命的悍勇型戰將。

    周泰多次捨命救護孫權,不畏生死,身上多處負傷仍然奮勇戰鬥,掩護孫權突圍。周泰最好的戰績是在彝陵之戰中追擊蜀軍,二十合斬殺單騎而逃的蠻王沙摩訶。南郡之戰,周泰與曹仁陣前廝殺,曹仁三十餘合詐敗而走,說明周泰的武力值不會比曹仁強多少。濡須口一戰,周泰、韓當雙戰許禇三十餘合無法突破,這樣的實力不能算強。猇亭之戰,蜀軍小將關興斬殺周泰的親弟弟周平,周泰居然不敢報仇,卻退入陣後,可知周泰的武力值應在關興之下。

    上陣廝殺,僅靠著皮糙肉厚可不行。以周泰這樣的實力想與馬超對戰,後果不堪設想,能抵擋十多個回合就會被馬超一槍挑落馬下。

    程普(強二流)VS馬超

    老將程普早年追隨孫堅,歷經三世,在東吳眾將中,他的武藝也算是不錯的,能排在前面。

    汜水關之戰中,程普與華雄部將胡軫交鋒,“戰不數合”一矛挑翻胡軫;程普還曾經在劉繇大寨前挑戰太史慈,三十合無結果。但從太史慈蔑視的態度來看,分析程普的武藝應在太史慈之下,屬於“強二流”猛將,頂多也就是個“弱一流”

    以程普的實力肯定無法與馬超相抗,若陣前交鋒,撐不到二十個回合以上。

    綜上所述,東吳雖然武將眾多,但整體實力非常普通,沒有一個能夠儕身於“超級猛將”的行列,甚至連個“強一流”武將都沒有。他們中無一人能與馬超抗衡百回合以上。

  • 9 # 不沉的經遠

    如果是馬戰,東吳沒有一個人能擋住馬超一百回合,最多能擋住五六十合。

    馬超是蜀漢的五虎將之一,武藝高強。馬超有兩次和人交戰百合以上,第一次是渭河之戰和許褚惡戰兩百三十多合不分勝負,第二次是葭萌關前和張飛打了兩百二十多合難分高下。

    這兩戰馬超遇上的都是超一流武將,如果換成一流水平的武將,那麼就沒這麼費事了。像潼關之戰馬超對張郃是二十合取勝,對曹洪是四五十合取勝。而於禁這樣的二流武將在面對馬超時只能堅持八九個回合,李通更慘,幾個回合就被馬超一槍刺死。至於楊阜這種雜魚級別的,八人聯手還是被馬超殺了一個七死一傷。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要和馬超鬥百合以上,至少也要有超一流的水平。然而東吳這個級別的武將一個都沒有。

    在演義裡東吳基本屬於配角,其武將的水平明顯偏低,最強也只有一流水平。比如像工人東吳武藝最強的太史慈不過和張遼戰平。而官渡之戰張遼對張郃也只是平手,遇到馬超最多隻能堅持二三十合,太史慈的表現不會比張遼、張郃強太多。

    此外甘寧曾經和曹洪戰平,淩統的武藝和樂進接近,而周泰單挑曹仁沒有明顯優勢,和韓當聯手也不過與許褚戰平而已。他們的武藝都只有一流水平,顯然不可能和馬超鬥到百合以上。

    至於蔣欽、徐盛曾經敗給曹仁,丁奉不敵關平,潘璋打不過關興,這些人就對上馬超的表現就只能更差。

    因此東吳的武將對上馬超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堅持五六十合而已,戰百合以上的一個都沒有。

  • 10 # 江南飈

    馬超的武藝的確十分了得,首先是和許褚大戰一天,後來又和張飛大戰一天一夜。許褚那是橫推八匹馬都拽九頭牛的人物。許褚曾經抓住兩頭牛的尾巴倒行百餘步,這樣的力量在冷兵器時代是罕見的神力,也是武將的巨大優勢。馬超可以和他打成平手,可見馬超武藝和力量都是非常了得的了。

    這樣的人如果以全盛時期的體力和武藝出征東吳,那麼東吳大將未必能有人敵得過他。《三國演義》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東吳的將領擅長水戰,敢於近身肉搏,精於短刀的使用,赤壁鏖兵的時候,就有東吳大將短刀砍殺曹兵的情節,後來丁奉在大雪天氣也是短短突擊,大獲全勝。馬超是快馬長槍,上方的強項不同。東吳善於騎快馬使長槍衝鋒陷陣的大將最厲害的也就是太史慈了。如果把已經戰死的孫堅和孫策都算上的話,也很難和馬超周旋100回合。再說了孫堅、孫策這都是主帥,不會輕易出戰的。

    但是戰爭畢竟不是打群架,而是智慧和勇氣的較量。就拿劉備出兵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這件事情來說,劉備是佔據著巨大優勢的。但是東吳並沒有被嚇到,而是採取了示弱的策略,多次向劉備求和,甚至提出要投降的請求。其實這是真的要投降嗎?不是這只是孫權的驕兵之計。劉備的軍隊從春至夏一路勝利,東吳不斷求和,劉備軍隊的驕傲輕敵思想不斷增長。這就給了東吳可乘之機。陸遜被孫權拜為大將之後,也充分利用了劉備的驕傲輕敵情緒。陸遜嚴令各處關津隘口嚴加防守絕對不許出戰。

    即使劉備使出了誘敵深入的計策之後,陸遜依然頂著諸將的嘲笑和諷刺堅決不允許出兵。結果事後證明劉備果然有埋伏,陸遜手下諸將才真正的敬服陸遜。劉備自以為自己的兵力強盛,東吳不敢出戰,於是就在夏季酷暑時節把軍隊安置在樹木茂密的地方避暑歇涼。這就為陸遜使用火攻計策創造了有利條件。陸遜要的就是劉備的這種輕敵鬆懈的狀態,於是趁著東南風起一把大火燒掉了劉備的連營四百里,打敗了劉備的七十萬大軍。使得劉備苦心經營幾十年的蜀漢基業一蹶不振。

    馬超就像一件威力巨大的武器,但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武器而是人。即使馬超以全盛時代的實力參加劉備進攻東吳的戰爭,劉備失敗的命運也無法挽回。頂多是對東吳的傷害更加嚴重一些,但是戰爭的走向不會翻轉,劉備失敗的命運不會因為馬超的參戰而改變。

  • 11 # 歷史與文化縱橫

    馬超進軍東吳,若孫堅還在可擋馬超,孫堅為小霸王孫策之父,皆出吳中。吳中何地?西楚霸王項羽出身地。霸王項羽力能扛鼎,手裂猛虎,又孫策人號江東猛虎也。

    孫堅當年出兵討董卓時,為18路諸候先鋒,攻營撥塞,戰無不勝,力斬西涼悍將華雄。(三國演義中華雄為關羽所斬,實為孫堅所斬)。

    孫堅死,孫策立,與太史慈大戰不分勝負。二將馬上打到地面,各有勇力。太史慈轉投東吳。太史慈何許人,山東東阿人。山東歷來出猛將雄傑。隋唐之秦叔寶日奪三關,夜搶三塞,穿州過府,幾無敵手。

    馬超西涼人,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善使長槍,騎白馬,曾力戰許褚,挑燈換馬激戰不疲,實為猛將。與東吳太史慈有得一拼。兩人相合,有一場好戰。

    東吳另一猛將為甘寧,重慶人,善水上作戰,人稱錦帆賊。陸戰則能率十幾騎夜劫魏營,殺傷甚眾,藝高膽大。與馬超也能戰百合。

    若論水戰,馬超將為東吳所擒,東吳水戰能將有丁奉、徐盛、蔣欽、黃蓋、韓當、周泰淩統等名將。

    程普、甘茂等老將隨孫堅在中原作戰,亦有武力,但皆非馬超之敵。

  • 12 # 非常道十八坊米酒書法

    提問者被小說帶偏了,在古戰場除非鬥將,誰還和你單挑。《三國演義》為了突出人物,也只有早期才單挑,後面的情節都是講戰術。如果武藝能決定高低,東吳誰能捉到關羽?陳勝吳廣應該沒練過吧!如果武藝能決定高低,陳勝吳廣能打得過操練了的兵尉?

  • 13 # 劍武677

    一個也沒有!古代一流戰將都是騎馬作戰,北人善御馬,男人善駕舟。《三國演義》中也刻意迴避了東吳一流戰將跟北方一流戰將的直接交鋒,沒有這方面的直接描述。孫策、太史慈、甘寧陸戰最多也就是接近準一流而已,在馬超面前走不了三十回合。

  • 14 # 天山月3

    東吳缺少的就是超一流猛將。孫堅勇猛死的早,孫策超過乃父,但也過早夭折。但其二人也達不到超一流,只能算一流。另外還有一個太史慈。再往後也就是甘寧、淩統差強人意。其他周泰、徐盛、潘璋、丁奉、朱然、陳武等人大概都在二流線上。周瑜騙劉備過江想殺掉他,酒宴上正想摔杯動手,猛見背後一人雄偉異相,問是關羽,周瑜嚇得汗流加背,魂消魄散,不敢動手。皆因關羽是超一流,震懾住了周瑜。後又有劉備招親和諸葛亮弔孝兩次入吳,這兩次均是趙雲保駕,結果又鎮的東吳諸將不敢輕舉妄動。還是趙雲超一流的名氣使然。馬超也是五虎大將,其名氣並同於以上二人,也是超一流的,東吳還真找不出來敢戰馬超級將領。

  • 15 # 西門催催

    馬超武力值99

    甘寧武力值96

    吳郡甘興霸,長江錦曼舟。

    兩個估計要打300回合吧。。這是說單挑。。馬超可能會贏。

    如果是交戰,陸戰馬超勝算大。。水站馬超必敗。

  • 16 # 清炒雞毛菜

    東吳不乏帥才智將,如周瑜呂蒙大小陸,但是猛將卻是極為稀少,而且多英年早逝,比如小霸王孫策,東萊太史慈,錦帆賊甘寧,不過這些武將如果想在馬超手下走100回合,難度比較大。

    所謂“金呂布,銀馬超”,“前表呂布,後表馬超”說明馬超的武力非常厲害,當屬超一流武將,曾殺的曹操割須斷袍,打的許褚光膀子,和張飛斗的不分上下,趙雲和關張都能震懾東吳群將,馬超亦能如此。

    所以馬超非東吳一將之力可勝,這時候還講什麼武德,群毆吧!

  • 17 # 月河城堡

    很確切的說,如果馬超進攻東吳的話,東吳方面的將領當中是沒有什麼人能和馬超走100回合的。

    馬超是三國西蜀五虎上將之一,就其武功來說,馬超在當時屬於超一流的水準。能幹過馬超的戰將在當時沒有幾個。當時超一流的戰將主要集中在曹魏集團和劉備軍中,東吳方面沒有超一流的戰將,都是一些一流的戰將。

    單單從水準方面就可以看出答案來了。東吳方面戰鬥力最強的也就是太史慈,甘寧,徐盛等人。這些人和馬超相比戰鬥力差了一個級別,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和馬超戰鬥上100回合的。除非馬超讓著他們,或者馬超感冒發燒了。

    如果說在水戰當中進行比武,倒是馬超的弱項,畢竟馬超來自西北,陸戰是其長項。

    東吳方面和馬超水戰的話甘寧,甘興霸倒是有可能戰馬超和100回合。甘寧水戰經驗要比馬超豐富的多得多。所以東吳方面也只有甘寧,甘興霸倒可以在水戰方面幹馬超個100回合。其他的就不要再奢望了。

  • 18 # 霧都溼氣

    西涼軍馬攔路擺開陣勢。馬騰劍指罵曰:反國之賊!——誰去擒之?言未絕,只見一位少年將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駿,從陣中飛出。原來那將即馬騰之子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歲,英勇無敵。

    王芳欺他年幼,躍迎戰。戰不數合,早被超一槍刺於馬下。超勒馬便回。李蒙一騎從超背後追趕,舉槍刺來。超只做不知,卻故意俄延。馬騰高叫:背後有人追趕!聲猶未絕,只見超將身一閃,李蒙搠個空,兩相併,被馬超輕舒猿臂,生擒過去。軍士無主,望風奔逃。

    東吳孫策大怒,自提竟奔上陣。一將挺槍出,乃於糜也。與策戰不三合,被策生擒過去撥馬回陣。樊能挺槍來趕,那槍剛搠到策後心,策陣上軍士大叫:背後有人暗算!策回頭,忽見能到,乃大喝一聲,聲如巨雷。能驚駭,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策回陣前,將糜丟下,已被挾死。

    一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自此人皆呼孫策為小霸王。其氣勢竟不輸馬超分毫。

    忽見一將挺槍躍馬殺入陣中,高叫:我乃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策笑曰:我若怕你,非孫伯符也!慈縱挺槍,直取策。兩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眾人暗暗稱奇。兩下各自散了。

    曹陣上張遼縱當先搦戰。太史慈驟挺槍早出。遼揮刀來迎。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慈棄遼,望本陣便回。

    張郃躍來戰張遼。二將鬥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馬超自縱直殺過來,郃出迎,二十合亦敗走。

    馬超直入中軍來捉曹操。操就上急脫下紅袍,掣所配刀斷其髯。包頸而逃。操正走之間,背後一騎趕來,回頭視之,正是馬超。

    曹操驚得馬鞭墜地。看看趕上,馬超從後使槍搠來。山坡邊轉過一將,大叫:勿傷吾主!曹洪在此!掄刀縱,攔住馬超。洪與馬超戰到四五十合,漸漸刀法散亂,氣力不加。甘寧有氣力,洪與之交鋒,戰有二十合,洪敗走。

    左右東吳諸將佐,皆抵擋不住馬超五十回合,遑論一百回合!

  • 19 # 慎之又獨

    東吳武力值高點的一流大將有:太史慈、甘寧、孫策,最厲害的應該是太史慈。

    馬超是呂布之後的頂級大將,曾和許褚、張飛這樣的超一流武將打的難解難分,關公都不服氣,曾提出要和馬超單挑。這說明馬超的實力超級恐怖。

    太史慈和馬超沒有正面決鬥過,也沒有和許褚、張飛、關羽、趙雲這樣的超一流武將單挑過,可以參考的是太史慈和張遼的單打獨鬥,兩人鬥至七八十回合不分勝負,由此可以推斷太史慈和張遼差不多。

    而張遼並不是超一流武將的對手,張遼和張郃武力值差不多,張郃打不過張飛,打不過趙雲。

    因此東吳沒有人能和馬超走上100回合,太史慈、甘寧、孫策這樣的東吳頂級武將差不多能和馬超走三四十回合,再打下去基本會敗走,馬超也很難擊殺他們,這幾個東吳大將應該有能力逃走。

  • 20 # 禁街虎1

    馬超進攻東吳,指的是歸劉之後的夷陵之戰嗎?此時東吳最能打的幾位,孫堅、孫策、太史慈都已故去,剩下的老臣程普、黃蓋、韓當算不得絕對意義上的高手,能夠和馬超一戰的也就是甘寧了吧,但也很難堅持一百合。

    因為甘寧射死凌操,淩統一心為父報仇,倆人相愛相殺,好長時間糾纏不清,於是被人為的繫結在一起,提起甘寧就容易想起淩統。那麼淩統武力如何?曹魏五子良將之一樂進樂文謙,五人中應該武藝墊底,反正打張郃是費勁。對陣東吳時,和淩統打過,算是旗鼓相當。要是張郃打淩統,一定很快拿下了。張郃打馬超,二三十回合就被馬超打的逃跑,淩統要是打馬超,也超不過三十合吧!

    其他徐盛,丁奉,陳武,潘璋之流,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總而言之,孫氏父子和太史慈一死,東吳沒有幾個將領能抵擋西蜀五虎將一百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怎麼樣解決婆媳關係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