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很大908
-
2 # 研究森vlog
任何一個努力上進的人都值得被我們尊重。我也是一名碩士,我大學期間做過很多兼職。家教、服務員、發傳單等等。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大學生和碩士生都做服務員、發傳單等沒有含金量的兼職不會被單獨爆料出來討論,而僅僅是一些碩士生送外賣這個現象值得拿出來討論,還和文憑掛鉤,這是想宣傳讀書無用論嘛?
在我看來無非是社會上某些人自身價值觀的扭曲。這些人自身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總是認為讀書沒有用,他們認為差不多了就該出來掙錢了。所以他們看到這個新聞心裡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優越感,想著“你碩士又怎麼樣,還不是在送外賣,還沒我工作體面,沒我掙得多”。而這恰恰又在社會上產生了共鳴(因為大部分人都沒用接受過高等教育)。在我看來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如果整個社會人群陷入這種思想,那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在重視教育,而變成金錢至上主義者。久而久之,我們的國家還如何發展?如何培養人才?如何創新?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國家應該對高學歷知識分子足夠重視。為什麼這麼多碩士生選擇不辭辛苦的送外賣去兼職,而不是利用假期專心搞學術、搞科研?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要生活,他們要交學費,他們不想因為自己再讀三年書而給家裡造成經濟上的負擔。簡而言之,他們缺錢。我有一個新疆的同學,家裡條件不好,在餓了麼兼職送外賣,有一段時間每天逃課去送外賣,晚上回宿舍倒頭就睡。一個月可以拿到4000+。試問這樣如何學習?我認為咱們的政府應該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對困難碩士生家庭的補貼,減少他們的學費開支。這樣他們才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研究中,而不是每天研究去哪裡兼職賺取生活費。
因此,對於七萬碩士生送外賣這個話題,我覺得我們不必去誇大談論這個現象。家家都有難唸的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難處,每個人也有自己的人生選擇。我們不應該踩在道義的制高點上去妄加評論。我們應該充分尊重他們,理解他們。並期待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盛。
-
3 # 一泓清水2021
前段不是有新聞說,博士也有送快遞的麼。這個人淡泊名利,一心搞研究,說送快遞足夠餬口,空餘時間又多,非常適合自己。
好多導師什麼的勸他,他也不為所動。
-
4 # 北京淡淡的幽藍
建國71年以來,全國研究生錄取率才千分之5.5,錄取率還不是畢業率!全國一共才多少碩士?按歷年碩士就業率來算,“7萬碩士在送外賣”這7萬碩士從哪裡來的資料呢?資料不準何來“文憑辜負”?這次疫情不懂科學的百姓是多可怕的存在!你還想表達讀書無用論嗎?
-
5 # 可可大官
是什麼學校的碩士?是什麼專業的碩士?要麼沒本事,要麼專業很爛,而且送外賣工資也高啊,不就是為了賺錢嘛,幹啥不一樣,就是可惜了碩士的學費和生活費
-
6 # Alasto
看很多人說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不知道七萬這個資料是否準確,但是如果真的是七萬碩士送外賣,那我覺得這已經形成了一個社會現象,甚至可能是問題。那些緩解壓力的、兼職的碩士們,可以有,但正常情況下只能是個別的。除了有極個別特殊愛好和新鮮感的人,這七萬裡的大部分碩士恐怕都是為了生計吧?一個由20名碩士組成的研究團隊,已經完全可以承擔一般的小專案的研發與建設了,七萬名碩士意味著最少可以組成3000個研發部門,什麼概念?從義務教育培養到碩士畢業 國家、社會和家庭要投入多少資源呢?每個人要十九年的學習,上百萬的投入,培養這七萬名碩士平均每年額外要消耗價值數十億的社會資源,這麼大量的高材生小哥,真的只是個人愛好的問題嗎?
-
7 # 印象者
虛假經濟繁榮造成的,看似美團,餓了嗎繁榮了一個行業,養活了一個群體。但是這些都是虛假經濟繁榮。
外賣平臺對外賣員沒有任何的長期收入保障和穩定的增長。看似可以賺錢,其實再過幾年,可能什麼也不會了,。
-
8 # 九級老木匠
主要是透過自己努力勞動獲得都是正確的。那麼說很多碩士學術造假,騙取國家的科研經費,是不是辜負了碩士的學位呢。
回覆列表
怎麼有文憑可以不吃飯嗎?可以不拉屎嗎?
說到底還是你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我覺得吧,做人還是腳踏實地的好,一張文憑說明不了什麼,為生計奔波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