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飛185018090
原因也簡單,就是成本和難度的限制,文言文是精簡文,能表達其義和多義之能,文字少了自然不用這麼多人力物力和財力即成本降低了,古代出書是要人工一字一字地刻,費時費力,十年八年才出一本書不出奇,所以能精簡就精簡,而講到白話即日常語應該說從古至今未曾改變過——一個樣,有些還掉失了。
-
3 # 枝枝葉葉
一 消除方言的影響,消除各地語言發展不同帶來的影響,和中世紀歐洲使用拉丁文一個道理。
二。文言文簡短,古代書寫和印刷,成本都比較高,文言文簡短,可以降低傳播成本。
三。 離口語比較遠,可以提高學習時間和成本,把大多數人阻擋在 讀寫能力之外,利於控制。
-
4 # 碧海太史令王化
把文言和白話分開,其實就是說寫分離,兩條腿走路,是非常高明的設定,中國古人在這方面確實了不起。
其實就是兩套話語體系,同樣一件事,落在紙上就得這樣寫,不能隨意發揮,必須保持較為恆定的規範。而張口說的話,則隨當時的具體情境,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古人這樣做的好處,是無論地域怎麼轉換,時代怎麼變遷,落在紙上的東西,不管是外地人,還是子孫後代,都能無礙閱讀,不受時空限制。
晚清以後,中國屢遭外辱,到民國時期依然戰亂頻仍,苦悶彷徨的知識分子在尋求民族落後根由時,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的語言文字,胡適提出的“怎麼說,就怎麼寫”,一下把說和寫合一了。
其實,後果很嚴重,隨著時間推移,負作用會逐漸凸顯出來。我們讀古文已經非常吃力了,讀書時代的文言文,相信是不少人的惡夢,像是在學另外一門外語,它基本阻斷了國人走出校門後,主動而自由地閱讀古代典籍的可能性和興趣,解釋文言文竟然成為一門專業,可那本來應是人人具備的基本能力。
最嚴重的是,我們今天寫下的東西,多年以後,我們的後人也將讀不懂了。我們已經造了很多網路新詞兒,而且還將繼續造很多,它們都會進入各種文章。
這些新詞,我們同時代的中老年人,已經看不懂了,遑論數代之後的後人了。到了那時,又將出現一個新專業,來對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詞語,做出大量名詞解釋。
可看的人,很可能照樣一臉懵逼,包括“懵逼”這個詞本身,無論怎麼解釋,他們將依然懵逼。解釋的人如果面對面,大概會說:你現在的這副樣子,就叫懵逼。
-
5 # 歷史投影
這問題問的……讓人很無語啊。
為什麼宋朝人不用手機點外賣呢?
白話文運用在書面上不過百年時間,之前的古典小說雖然並非雅文(文言文),不過也跟白話文沒什麼關係。
-
6 # 秋分大雪
物質條件和傳統造成的。甲骨文時代,文字需要一個字一個字去刻寫,不可能用白話文,只能選擇言簡意賅的文言文;即便竹簡時代和紙張出現,毛筆書寫速度還是很慢,所以,這是物質條件限制,選擇文言文。同時,也有傳統慣性的作用。
-
7 # 大漢世界
一、古代中國大地上的人,所說的古語並沒有什麼文言、白話之別,絕大部分詞彙都是單音節。今天我們所說的所謂的白話,與古人當時的真正話語完全不能確定是否一樣。
二、古人用古漢字記事,並不是為了給千萬年之後的我們來看的,而是給他們自己事後看的,因此,沒有必要故意省略某些詞語,更沒有必要故意增加口語沒有的成分。
三、古人使用的文言文,基本可以確認是記錄他們的口語。像“彼、此、之、乎、者、也,,,,”等等,就是當時古人的口語詞彙。
-
8 # 麥穗日記
這道題目是非常有意思的,它簡直是豐富了我們對古人的一切想象,但也暴露出我們現代人的知識盲點。古人說話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難道都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嗎?其實並不全是的。古人並不僅僅使用文言文,也使用白話文,只不過在使用的時候分場合而定。那麼問題就來了,古人在什麼時候用文言文?什麼時候用白話文?為什麼要分場合而定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個知識盲點。
文言文是一種書面用語,初用文言文是為了節約書寫成本,逐漸成為一種文化傳承所謂文言文,是古人在寫文章的時候,使用的書面語言。探究文言文的緣起,其實是因為先秦時期沒有紙張,人類需要在龜甲、獸殼、竹簡等物品上書寫,在書寫的時候,難度非常大,人們需要尋找、製作一系列的物件才能為文字的抒寫做好準備。甚至在春秋戰國時期,還有在青銅器、石碑上雕刻文字。
這樣一來,記錄成本、書寫成本都非常高昂,更何況材質有限,人們無法把文字完全寫下來,只能精簡文字,儘可能完整地表達語意。據唐朝史學家劉知幾在《史通》裡說:
又敘事之省,其流有二焉:一曰省句,二曰省字。
劉知幾在進行史書編纂梳理的時候,特意研究了古人使用文言文的原因,他認為在物質水平低下的年代,人們使用文言文的目的更多是為了省句、省字,意在節省成本。
如《左傳》中記載晉景公作為一代君主,有一次做了一個不好的夢,便找算卦的來解夢,算卦的人說晉景公活不過今年麥收時期,晉景公一聽便十分生氣,就叫來那個算命的把他殺了。沒過多久,晉景公就喝了新麥做的粥,突然覺得肚子疼,就去上廁所,不小心掉進了廁所裡,而《左傳》僅用八個字概括了這件事:
將食,漲,如廁,陷而卒。
如此複雜繁瑣,又極其重要的事件,竟被記錄的如此言簡意賅,可見在物質條件不豐富的時代,用文言文寫作真是惜字如金,這樣既能節省成本,又體現了語言的魅力。
中國文化講究傳承,書寫文言文這一傳統也經過文人士大夫的傳承,逐漸成為一種書面規定。到了漢代,普通人讀文言文需要經過專人註疏,到了唐宋時期,為了貫通古今語言的意義,國家專門規定文人進行入仕時使用文言文,以達到與祖先的文章共通,實現文字意義上的溝通。
既然文言文的使用是為了節省成本,更在於文化傳承,那麼古人是如何使用白話文的呢?
許多奏摺中使用白話文,內容真實又貼切,與現代語言極其相似我們在看穿越劇的時候,經常看到皇帝批閱奏摺時回覆一個“準”字,卻不曾想到,其實古代的皇帝經常使用白話文批閱奏摺,如元朝時期,倭寇來侵犯元朝國土,地方官員頓時手足無措,皇帝朱元璋便下了一道聖旨,聖旨中寫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我們在看這道聖旨的時候,可以發現首句的“奉天承運”是一句固定語句,用以顯示皇權的威嚴,而中間的內容卻十分符合現代的白話文,“這幫傢伙來了”一句更是體現出白話文的簡單易懂,調皮可愛。明朝時期,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喜愛用白話文頒佈聖旨,其後代更是在聖旨中,將白話文用的生動活潑,如朱棣頒佈的聖旨中寫道:
那軍家每年街市開張鋪面,做買賣,官府要些物件,他怎麼不肯買辦?你部裡行文書,著應天府知道:今後若有買辦,但是開鋪面之家,不分軍民人家一體著他買辦。敢有違了的,拿來不饒。欽此。
朱棣的這道聖旨中更是缺少了皇家威嚴,更多的是部門領導微服私訪時,對手下官員沒有辦好差事的訓斥,其中“你怎麼不肯買辦?”一句話更是戳中現代人的笑點,聖旨裡的俚語、俗語如此明顯,可見皇帝們對白話文的使用真的是得心應手。
此外,清朝皇帝雍正更是白話文的忠實粉絲,他在大臣的奏摺中批註道:
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再如雍正在年羹堯出征的時候,因收到年羹堯說戰事緊張的奏摺,更是因戰事鬧得十幾天沒睡覺,很是殫心竭慮,雍正批閱奏摺後回覆年羹堯時說:
好心疼,好心疼,好心疼!朕實在不知怎麼心疼你,才能上對天地神明。——《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
如此看來,古人真的是不僅僅使用文言文,對白話文的使用也是一番常態,而我們現代人以為古人對話都是文言文,著實是一種誤解啦!但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古人開始使用文言文了呢?本文覺得應該是宋朝時期。
雍正的回覆: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文言文與白話文的使用,為何會在宋朝時期成為分水嶺如此看來,文言文其實就是先秦時期的口語,如同孔子《論語》中常用的“之乎者也”,兩漢時期,在漢高祖劉邦的推崇下,出現了文言分離的現狀,使得古人日常交流與文章術語分離開來;到了唐宋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雕版印刷書的發展使書寫更加便利,同時也帶動了說話、雜劇、影劇、諸宮調等各種藝術的迅速崛起,同時,我們在大量的唐宋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到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共用,如宋代詞人柳永在《定風波·自春來》中寫道:
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柳永詞在語言表達方式上進行大膽的革新,改變了唐朝綺麗高雅的語言,充分運用現實生活中的日常口語和俚語,如副詞“恁”、“怎”、“我”、“當初”等,動詞“免”、“坐”等反覆使用,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證實古人將文言文與白話文交織在一起的別番意境。
如果說,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分水嶺在宋朝,是由於當時社會環境的富足給語言的發展提供良好環境,那麼元代語言的發展是由於少數民族的入侵,導致文言文的使用逐漸淡化,白話文的使用日益得到肯定。據記載,成吉思汗曾寫給丘處機一封詔書,寫道: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我這裡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詔書作為一種官方書寫體裁,本應該遵循文言的寫作方式,而元朝皇帝竟用白話方式進行書寫,實際上是漢文化與少數民族的衝擊,帶來了文言與白話的融合發展。
自此,明清時期出現了大量的白話小說,我國的四大名著均出現於此期間,皆以半文半白的方式呈現出來。而文言文與白話文的紛爭,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出現,胡適先生在其著作《文學改良芻議》中提出“不摹仿古人,不避俗字俗語”正式提出用白話文替代文言文。此後,白話文成為我國通用的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
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
結語看到這裡,我們就解開了問題的答案:古人並不僅用文言文,也會使用白話文,而不是像現代人想象的那樣,古人只會之乎者也。同時,當我們瞭解了中國語言的發展歷程,我們也逐漸明白:文言文真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白話文的出現更體現了中國語言的變革過程。
-
9 # 漢關駝鈴
這與書寫工具的發展有關。在毛筆、紙張發明之前,人們書寫文章是刀具將文字刻在竹木簡上,商朝時更是刻在甲骨上,你想刻字是多麼的難,若要用白話文,那得刻多少字。因此就要求在寫文章時字數越少越好,每個字所表達的意思起豐富越好,每句話越簡潔越好。
我們看電視上,秦漢以前所有書籍都是一捆一捆的竹木簡,傳說秦始皇每天要閱讀一噸多重的奏章,那要是用白話文恐怕得多幾噸。而且文人、大臣們都還得配專門的刻字工,用來刻寫文字。毛筆發明後不用在刻字了,但還沒有紙張,還得寫在竹木簡上,另外還可以寫在絲綢、羊皮等器物上,但這些東西都不方便大量使用,因此文章還是以簡潔為好。
到了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張才大量生產,人們可以用紙張寫文章了,但是由於生產力落後,紙張的生產量十分有限,再加上沒有印刷術,所有文章都需要人工去抄寫,這些都費時費力,因此還不能用白話文去寫文章。
唐朝時期出現了雕版印刷術,書籍才得以印刷,但是每篇文章都得刻一個版。到了南宋出現了活字印刷術,印刷技術才得以大幅提升,因此文人寫文章才慢慢寫長,話本才出現。到明代時書寫、印刷工具已十分成熟,除官方文章外小說得以繁榮,但由於人們寫文章的習慣,小說的語言中仍還有大量文言文,但已經出現了許多口語。特別是為了說書人的方便,也為便觀眾能聽得懂,白話文也逐漸出現在小說中。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文壇颳起了新文化運動,白話文正式成為人們寫文章的語言方式,文言文這時才淡出人們的寫作視野。但還有一些老舊文人習慣用文言文寫文章,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知識向老百姓普及,人們才徹底拋棄文言文。
-
10 # 莫劉公子的資訊視界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比較無厘頭,如果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應該還可以提出諸如:為什麼古人趕路不用汽車等交通工具?為什麼古人打仗不使用槍炮等熱兵器?為什麼古人生病了不動手術?等等這樣的問題。白話文是現代通用的語言和書寫表達方式,古代也有很多文體,不同時代的書寫和語言表達其實也是不同的,這是一個事物的發展過程,就像最初的汽車和今天的汽車也是有很大不同的。
抽象的來說,我們很多人在上學時覺得英語好難學呀,那麼同樣的很多外國人覺得我們漢語才是世界上最難的。我們中國人覺得漢語是世界上最通俗簡潔的,同樣的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人們也是這樣認為的。今天的我們使用文言文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同為中國人的我們,在學習閱讀古代文學作品時,一樣的感覺晦澀難懂,除了能認出這些文字,幾乎根本不懂作者想要表達什麼。
但是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在溝通交流的時候,就是用這樣的語言和文字表達的,同樣的他們也不會感到有什麼壓力。其實古代的語言和文字,也是一個一直在簡化的過程,明清時期的文學作品已經比較簡潔明瞭了。很多時候那個時期的文人,也會覺得自身是很迂腐的,文學很多時候只是為了附庸風雅和擺弄自身的才華。客觀來說,古代的識字率是很低的,很多普通人交流也不是這樣的吧!
白話文相較於古代文字確實通俗易懂,也可以說是一種進步和時代的產物,畢竟我們不需要太深厚的文學功底就可以掌握和使用。至於說為什麼古代人不使用白話文,這個問題根本讓人無從下手,白話文的產生,和當時的中國及外部大環境有很大關係,可以視為近代中國與外國交流下的產物。
當時的西方文學和語言簡單直接,拿英語來說其實它在古代也不是今天的樣子的,在中國的大門被西方開啟的情況下,中國人與世界的對話越來越多,這讓很多中國學者文人感到中國的語言和文字確實迂腐晦澀深奧。於是就有了很多中國文化名人要求廢除漢字的請求,當然沒有成功。
-
11 # 風中無痕跡
東漢蔡倫改良造紙術之後紙才普及的。
並不是可以隨意使用的廉價貨。就像古代的糖不是人人都能吃的起的。
在那之前用的都是竹簡。
使用文言文是書寫工具的限制。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流行不僅是文化因素也與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有關。
-
12 # 哈大叔3
好問題,嚴格的說是:文言紋,
中華民族象形文字歷史分為形而上者謂之道與形而下者謂之器,各五千年,形上歷史是“紋畫”,形下歷史才是文化。
文者,無極本體論。無極形成太極,談經論道是說文,說文就是今天大詞典。
文言紋,是形下的文化說形上的紋畫,從上到下,從右到左,遵循太極論的原則,沒有標點符號是一氣呵成。
逗號是太極,句號是無極本體的圓滿。
白話文,哲學規範下的、丟掉了“象形”的文化。
-
13 # 客泊
從金文的字意文一直到盛唐才開始語言與文字得到統一,這就是白話文,五代的白話文是文明發展的迴光返照,隨後被文言文取代。文言文是字意文的變種,介於字意文與白話文之間,主要是顯示文化人的文人雅氣,對語言交往有阻礙作用,某種意義上促使中國的封建落後。新文化運動推廣白話文,解放後又推廣普通話和簡化字,大大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思想進步和科技發展。
-
14 # 蓋天宣夜說
洛陽紙貴,文言文簡介字少,省筆墨紙張。白話文通俗易懂,但耗費書寫材料與時間。總之,以文言文來作文章,需要有讓同時代文人墨客都能看懂的歷史文化知識才行。例如:逃裡不言,下自成蹊?用白話文寫就是:盤古來地球開天劈地的天崩地裂逃裡滿天下這事不言說,治水大禹建立下朝這事自然就成蹊蹺!下里巴人,陽春白雪?天朝華下洪水石頭漏洞大中華里的來龍去脈尾巴的下里巴人,面板毛髮也是純白貴霜的陽春白雪膚色。
-
15 # 茶香書香館
其實古人起初寫文章,都是用白話文的。以下是一段古代的白話文:
帝曰:疇諮若時登庸。
放齊曰:胤子朱啟明。
帝曰:籲,囂訟可乎。
歡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
後人讀後,結果是不知所云。要知道它的內容,只好憑想像去猜測了。
學者們覺得這樣下去,文化很有可能“損之又損,至於無為”。
於是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創立了一種、千萬年後的人,都可以去看得明白的體裁,“文言文”!
-
16 # 使用者天青子綠
——古代人使用文言文,不使用白話文?
為什麼呢,這是一個客觀的事情而不是主觀的。
這個是一個人類的簡史。
譬如,就像遠古人不穿綾羅綢緞一樣,不吃山珍海味一樣。
又譬如中古人不坐輪船不坐飛機沒有電視電影一樣。
又譬如近古人不沒有手機玩沒有洗衣機電飯煲一樣。
漢字也有發展史。
指示,象形文字,可能使用了很久了才有會意字的豐富吧!後來人類可能走過了艱難的歷程,可能才有了文字的繁榮『形聲』字的發展。
直到近代『五四』新文化運動才出現了第一篇所謂的白話文。
-
17 # 愛生活的老劉LAxG
文言文因文化傳承,舉賢、考試、書寫要求等原因,文章要言簡意賅,富有韻味。白話文達不到。因當時社會上能寫字的老百姓不多,能寫字的文化人又都想考試光宗耀祖。寫白話文會認為沒水平。因此即使有一些用白話文的文章也不被認可,不能流傳下來。
-
18 # 咪小坨說人文歷史
古人並沒有只使用文言文,不使用白話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不都是白話文麼?聊齋志異才是文言文小說。
我們現在說的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白話文是指“漢語書面語”的一種。它是唐宋以來在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起初只用於通俗文學作品,如唐代的變文,宋、元、明、清的話本、小說等,及宋元以後的部分學術著作和官方文書。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才在全社會上普遍應用的。
所以,簡單理解,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白話文是古代日常使用的口語。
回覆列表
因為白話文口語化嚴重,不適宜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使用與記錄文字。
白話文很早起源,實際是俚語,約秦漢時期就存在,流行於民間下層,適合讀書不多識字少的下層百姓。宋代因戲曲評話而發展,明清開始普及,最終由於白話文運動而取代文言文。
換句話說,白話文在歷史上就是下里巴人的語言,文言文則因承擔文字記錄,歷史傳承與世家壟斷等原因居於統治地位。
簡單來講:文言文因為承擔文字傳播與記錄書籍的責任,必定在特定條件下——書籍被壟斷時期,佔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絕對優勢地位。比如漢語在鼎刻時期是這樣記錄文字:
所以,西周以前文字書籍掌握在皇族與高階祭司之手,普通貴族都很難接觸。這樣的艱苦條件下,需要文字的簡練:
到了春秋時期,劃時代意義的是竹簡木牘的發明,這表明文字書籍開始脫離貴族掌握而進入民間,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今日應該感謝的就是孔聖人,有教無類才讓文字與書籍得到更大範圍的傳播:
當然,也有帛書與羊皮卷,可惜這些東西不是普通人可以擁有的:
不過,竹簡木牘依舊昂貴。所以文字書籍控制在皇族與世家手上,而號稱讀書43萬字的東方朔就敢公開藐視漢武帝也不是沒有他的強大理由,一卷書不過30片竹簡木牘,文字容量只300來字,43萬字大約需要1500卷,得多少頭牛來拉:
南北朝時期,紙張得到改良,開始用於書文字,也因此出現手抄書,隋唐時期開始出現雕版印刷,但多限於佛教,書籍還是集中在手抄本,因此大多數寒門地主子弟依舊讀不起書也讀不到書,抄不到什麼書。
宋代推行文治,雕版印刷與活字印刷逐步成熟,世家消亡,所以書籍才真正進入百姓下層之中,而也正是在個時候,白話文戲曲等開始出現流行。
精裝書:
說了這麼多,結論是:印刷之前文字只能用文言文,因為需用最簡略的方式來記錄文字,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