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楊大樹

    怎麼說呢?正確看待就好。

    首先,學生的成績有高有低,那麼成績低有可能是自身原因,有可能是運氣原因,比如遇的老師不好。家長們為了彌補差距,就產生了補習的需求。

    所謂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有了市場自然就有了供給。這個時候,補習班就誕生了。此時,成績還算不錯的家長,看到別的孩子在補習,所謂居安思危(這是一種中國人比較普遍的國學理念),下了“寧可錯報,不要耽誤”的決心,也開始報班,導致補習班大量產生。

    從宏觀來講,補習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總時長,對於青少年的成長還是有一定幫助的。同時,在正課日之外,學校的老師需要放假休息,而社會中的老師需要創收,他們週一到五也歇夠了,是時候拿過接力棒了。這又無心中增加了一定的就業量,刺激了經濟增長。

    從微觀來說,每個孩子多接觸一些老師,多換換環境未必是壞事。真正要調整的是家長的心態,他們要克服兩個誤區:1根據孩子實際的承載量,有計劃的報班。不能填鴨式的把週末和節假日都用補習班給填滿了。2不要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報,自己就患得患失的恐慌,理性的選擇一些內容和價格等等都適合孩子的為宜。

  • 2 # 潺潺輕流的小溪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大量的孩子要補習,補習班應運而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義務教育階段就參加補習班,我倒覺得這是不自信,也不他信,更有內心焦慮的綜合體現。

    其實,義務教育階段的知識真的有限,孩子在學校裡學習的時間,掌握好那些知識、考個好成績應該是綽綽有餘了。實在不濟,還有還可以好好利用課餘複習,也是能夠學好的。在學校裡,老師對時間對知識的安排也是科學合理精打細算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完全可以學好的,大多數孩子也是這樣做的。如果在學校學不好,指望補習班,可能有點太高看補習班了。

    有的孩子學習的自覺自律性不太好,沒有學習的動力,或者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導致成績不理想,於是家長覺得上補習班可以彌補。不可否認,既然上,肯定會有所收穫,但要有較大或者理想的收穫,在參加培訓的學生中,佔比不會大。

    學習有困惑,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探討一下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有的放矢,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要相信學校和老師,還要對自己有信心,不必著急。端正態度,改變方法,都可能是有效的。

    現實是,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有個好成績有個好前途,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情格外急切,恨不能立馬提高成績,補習班生意興隆長盛不衰應該不是沒有道理的。

  • 3 # 洪爺33344611

    為什麼社會上的各種補習班遍地都是,而且轟轟烈烈?回答當然是有市場,有需求。市場在學生,需求在家長。

    進補習班的是什麼學生?為什麼要去補習?誰在操控?

    當然是學生家長在操控,因為要花錢,上什麼補習班由家長說了算。

    上補習班,培訓班的學生大體有兩類:一類是家長認為,比較其它學生,知道自己孩子成績不好,甚至很差,不得不去上補習班,提升成績。另一類是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可能會落後於別人的孩子,要求要超過別人,不比別人差,要強過別人。要求上補習班或培訓班。

    上補習班,培訓班是唯一提升學生成績的途徑嗎?

    上補習班對提高學習成績有幫助。但不是唯一的途徑。現實中有兩個證明,一個是優秀的學生,成績優異的不去上補習班。另一個是長期都在補習的小學生,初中生未必成績就很好。

    有家長給我說,我家孩子每天放學後都按時去補習班補課,但成績沒有明顯提升。為什麼?

    如果學生學習安排恰當,哪有時間上補習班。家長,學生都賴於上補習班解決問題,把提升成績寄託在補習班身上。上補習班學生不善於主動思考問題,會養成懶惰思想習慣。

    真正提升學習成績的途徑在哪裡?

    一,轉變家長,學生的認識,找出成績不理想的真正原因。

    關鍵還在於學生本人身上,是否做到了自覺主動學習?認真刻苦學習?

    二,應該做到,而且要做好以下幾點:

    1,認真聽老師上每堂課,消化弄懂每堂課的知識。多與老師交流勾通,不懂就問,直到弄懂為止。

    2,制定學習作息時間表,每天自覺堅持按學習時間主動完成當天學習任務,從不間斷。

    3,要有超前學習意識,養成習慣,提前自習下一課時或下一段章的知識內容。

    4,家長應隨時關心過問孩子學習情況,瞭解生活,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共同想辦法引導解決。

    總結: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上補習班並不是唯一的途徑,不能寄於全部希望。

    真正解決問題還在於學生自己,樹立學習奮鬥目標,堅持自覺主動學習,認真刻苦學習不間斷。

    家長要關心照顧到位,多與老師勾通交流。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提升成績之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放假天天玩手機,有什麼好的制止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