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LYING我心飛翔

    要想比較誰強我們先分別看下兩者的編制和裝備。

    二戰時期,德軍的步兵營,始終是最小但也是最基礎的戰術叢集,9個步兵營,就構成德軍步兵師的框架。

    戰爭初期,德軍步兵營,往往齊裝滿員,大都有9個營的兵力,也即3個團的部隊,但戰爭拖延之1944年時,德軍步兵師就很少有9個步兵營了,部分步兵師則只有6個步兵營。

    殘酷的戰爭導致了德國內兵員的銳減,戰死計程車兵有數百萬之多,但戰傷脫離前線的官兵則更多。

    1個德軍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每連有178人,包括4名軍官,174名士官和士兵,編為3個步兵排,每個排有4個步兵班,全連共有12個步兵班,作為最基本的戰鬥小組。

    全連擁有

    3門1936年式50毫米迫擊炮、

    12挺12挺MG-34/42通用機槍,

    16把MP38/40衝鋒槍,

    130把毛瑟98K步槍,

    44把魯格P08/沃爾特P38手槍以及

    毛瑟C96衝鋒手槍,

    3挺毛瑟13毫米反坦克槍。

    配有3144發衝鋒槍彈和手槍彈、13800發機槍子彈、6120發步槍子彈、150發迫擊炮彈和180顆手榴彈。

    全連的機動工具包括19匹馬、8輛腳踏車、1輛雙輪摩托車、1輛邊三輪摩托車、3輛卡車,所以多數士兵是隻能步行的。

    綜上所述,二戰時期,1944年的德軍步兵營有535,增加1名營長,包括13名軍官,522名師官和士兵。

    全營擁有9門1936年式50毫米迫擊炮,36挺MG-34/42通用機槍,48把MP38/40衝鋒槍,390把毛瑟98K步槍,132把魯格P08/沃爾特P38手槍以及毛瑟C96衝鋒手槍,9挺毛瑟13毫米反坦克槍。

    配有配有9432發衝鋒槍彈和手槍彈、41400發機槍子彈、18360發步槍子彈、450發迫擊炮彈和540顆手榴彈。

    此外,營部另有

    6門80毫米迫擊炮,即使在二戰末期,步兵營這般火力配置,其戰鬥力也是很強的。

    到戰爭最後,步兵營都強化了

    75毫米步兵炮75毫米反坦克炮的配置,應對盟軍大量坦克、自行火炮、裝甲運兵車的攻擊。

    日軍一個標準的師團大隊,總人數可達到1100人,包括一個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輜重中隊,四個181人的標準步兵中隊,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一個55人炮兵小隊。武器裝備包括

    36挺大正十一式輕機槍,

    12挺九二式重機槍,

    擲彈筒36具,

    九二式步兵炮2門,步槍及彈藥若干。

    看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一個步兵大隊的兵力幾乎相當於一個三三制的步兵團了。從輕重機槍及炮兵火力來看,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就連號稱“御林師”的第86、87、88師都未能達到這個標準,更不用說裝備更低劣的八路軍了。假如一個步兵大隊在有利地形構築工事,輕重火力配置合理,彈藥充足的情況下,是完全有可能抵擋住兩個主力師的進攻的。

    綜上所述,從人數看,日軍一個大隊頂的上兩個德軍步兵營了。但是從火力上看德軍一個步兵營還是強於日軍一個大隊的,特別是二戰後期補充了火炮的德軍步兵營更是碾壓日軍一個大隊的。

  • 2 # 勇戰王聊歷史

    從我軍的角度看,我們寧願跟一個大隊的日軍拼刺刀,也不想和一個營的德軍野戰。如果,當年的日軍有德軍的裝備、素養和兵力,現在我們早就跟小鬍子混了。

    縱觀整個二戰,德國陸軍的戰鬥力那是有目共睹的。僅用了6周,就滅了跟他一樣大小發達的法國。德國橫掃西歐各國,傷亡也沒超過5萬人。在進攻蘇聯之前,被德軍打敗的軍隊,超過400萬人,而其自身才付出約10萬人死亡的代價。德國在其最瘋狂的1942年,控制了6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再看日本,一個淞滬會戰,日本就死亡超過4萬人。太原會戰,日軍又死亡3萬多人。這還是日本在武器裝備完全佔優勢的情況下,以工業國的裝備欺負一個農業國。雖然,日本全勝時控制的領土超過上千萬平方公里。但是,日本陸軍欺負的都是殖民地老爺兵和農業國的窮兵。當他們遇到印度訓練回來的遠征軍或者奪島的美軍時,也是尿的很,只會“玉碎”。

    總之,雖然德軍一個營兵力只有500多人,而日軍一個大隊有1100人。但是,德軍裝備和訓練都是當時頂尖的。歐洲戰場的火力投射強度,可不是亞洲戰場所能想象的。德軍的戰鬥素養遠高於日軍,非常善於多兵種配合協同作戰。而日軍作戰太死板,很容易在“板載”加持下,發動自殺衝鋒。日軍唯一佔優勢的就是蹲坑防守能力,餓死不投降。

  • 3 # 咖哩咖哩醬

    如果我們想比較誰更好,讓我們首先分別看一下兩者的組織和裝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步兵營始終是最小的戰術組,但也是最基本的戰術組。九個步兵營構成了德國步兵師的框架。戰爭初期,德國步兵營常常人滿為患,其中大多數有9個營,即3個團。但是,當戰爭於1944年推遲時,德國步兵師很少擁有9個步兵營。一些步兵師只有6個步兵營。殘酷的戰爭導致德國士兵人數急劇減少。戰爭中有數百萬人喪生,但更多計程車兵從前部受傷。1個德國步兵營,隸屬於3個步兵連,每個連有178人,其中包括4名官兵,174名士官和士兵,組成3個步兵排,每個排有4個步兵小隊,整個公司共有在12個步兵小隊中,這是最基本的戰鬥隊。全資擁有3 1936年的50毫米迫擊炮,12支MG-34 / 42通用機槍,16挺MP38 / 40衝鋒槍,130毛瑟98K步槍,44支Ruger P08 / Walter P38手槍和毛瑟C96衝鋒槍,3支Mauser 13毫米反坦克炮。配備3144發衝鋒槍和手槍彈,13800發機槍彈,6120發步槍彈,150發迫擊炮彈和180手榴彈。該公司的電動工具包括19匹馬,8輛腳踏車,1輛兩輪摩托車,1輛側三輪車和3輛卡車,因此大多數士兵只能走路。綜上所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有535個德國步兵營,增加了1個營指揮官,包括13名軍官,522名師官和士兵。該營擁有9輛1936年的50毫米迫擊炮,36輛MG-34 / 42通用機槍,48輛MP38 / 40衝鋒槍,390輛毛瑟98K步槍,132魯格P08 /沃爾特P38手槍和毛瑟C96衝鋒槍,9毛瑟13毫米反手槍坦克炮。配備9432發衝鋒槍和手槍彈,41,400發機關槍彈,18,360發步槍彈,450發迫擊炮彈和540枚手榴彈。此外,營地還有另一個六枚80毫米迫擊炮,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步兵營的火力配置也很高,其戰鬥力非常強。戰爭結束時,步兵營得到了加強75毫米步兵槍和75毫米反坦克炮的配置可以響應來自許多盟軍坦克,自行火炮和裝甲運兵車的攻擊。一個標準的日本師團,總人數為1100人,包括一個30人的旅,一個110人的中隊,四個181人的標準步兵中隊,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和一個55人的火炮。隊。武器包括36輛大正11挺輕機槍,12輛92型重型機槍,36枚手榴彈,2 92型步兵火炮,步槍和彈藥。當您看到這一點時,每個人都會理解步兵旅的實力幾乎等同於三到三個步兵團的實力。從輕型和重型機槍和火炮火力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它們是武裝在牙齒上的。甚至被稱為“帝國森林師”的第86、87和88師也沒有達到這一標準,更不用說裝備簡陋的八路軍了。如果一個步兵旅在有利的地形上建造防禦工事,並擁有合理的輕型和重型火力分配以及足夠的彈藥,則完全有可能承受兩個主要師的進攻。總的來說,從人數來看,在一個日本旅中有兩個德國步兵營。然而,就火力而言,德國步兵營仍然比日本旅更強大,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增添炮兵的德國步兵營擊碎了日本旅。

  • 4 # 利刃號

    二戰初期,德軍和日軍的編制普遍要比中國軍隊要大。當中國軍隊一個步兵營的規模普遍維持在200~400人時,德軍的步兵營普遍維持在800人左右,日軍一個大隊也有1100餘人。那麼,如果巔峰時期一個德軍步兵營在野外平原環境與一個日軍大隊遭遇的話,雙方誰的贏面會更大?

    首先介紹一下德軍營的編制。一個步兵營一般轄有3個步兵連和1個火力連。步兵連裝備MG-34/42機槍12挺,50毫米迫擊炮3門,衝鋒槍16支,Kar98k單發步槍120多支。火力連則有18挺MG-34/42重機槍,6門80毫米迫擊炮。照這樣計算的話,一個德軍步兵營就有Kar98k單發步槍380多支,衝鋒槍48支,MG-34/42輕機槍36挺,MG-34/42重機槍18挺。另外,還有一批大口徑反坦克步槍可做加強。81毫米迫擊炮6門,50毫米迫擊炮9門。

    與之相比,日軍一個大隊直轄一個大隊部(30人),炮兵小隊(55人),裝備2門九二式步兵炮。四個步兵中隊(181人),一個運輸中隊(110人)和一個機槍中隊(174人)。機槍中隊有九二式重機槍12挺。一個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一個步兵中隊有單發步槍174支,輕機槍9挺,50毫米擲彈筒6具。這樣計算的話,一個日軍步兵大隊就有九二式步兵炮2門,696支單發步槍,輕機槍36挺,重機槍12挺,擲彈筒24具。由於其中很多都是炮兵,運輸兵,彈藥兵,配備的槍械視情況改動,但基本框架就是這樣。

    如果簡單對比以上兩軍裝備的話,毫無疑問德軍在火力上是佔據了絕對優勢的。況且,德軍營還會視情況加強坦克和裝甲車之類的單位。初期,德軍坦克裝甲車的質量並不算十分完美,但是對於日本步戰車來說,卻是構成了絕對的優勢。況且,和不懂得步坦協同的中國軍隊不一樣,德軍步坦協同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如火純清的境界。也是靠著這樣的技術,德軍才有了"閃電全歐"的資本。

    另一邊,日軍步兵大隊在火力上難以和德軍營相提並論。射程800米的九二式重機槍與德軍MG-34/42重機槍1200米的最大射程對射時,基本是沒有便宜可佔的。而且,雙方的重機槍都可配備瞄準鏡,MG-34/42重機槍每分鐘800~1200發的射速也能做到短時間內覆蓋日軍陣地,壓制日軍火力。日軍步兵大隊雖然在人數上佔據了優勢,但是在猛烈的火力面前,是根本沒有作用的。

    當然,即便是換做德軍進攻,日軍防守,日軍也照樣難以抵禦攻擊。德軍步兵的戰術是以班為單位,多個步兵班相互作支撐,班級輕機槍MG-34/42會隨著步兵的向前推進而快速轉換位置,德軍的中大口徑迫擊炮,也能不斷的將火力投射到日軍頭頂。所以,單純從這方面來看的話,兵員素質不比日軍差的德軍,贏面要更大一點。

  • 5 # 歷史檔案館

    上個世紀,德國、日本、義大利結成了法西斯軸心國一起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對抗殘暴的法西斯,美、蘇、英中等國也組成了同盟國與之抗衡,整個世界大戰主要分為東方戰場和西方戰場,西方的戰場主要是與德軍作戰,而東方戰場則是與日軍交戰。那麼對於東西方兩個戰場的法西斯,德軍和日軍究竟誰的戰鬥力更強呢?

    在這一方面,我們不妨客觀的對比一下。首先德國的戰鬥力與裝備強過日軍,從他們與蘇聯紅軍交戰的戰況紀錄就可以看出。但是日軍也有讓德軍不好對付的地方。日軍的戰術和裝備雖然趕不上德軍的實力,但他們在二戰的早期與中期,士兵都有一種絕不投降、堅持到最後的武士精神。亞太戰場上有二百萬日軍陣亡,只有五萬人被俘獲。與諾曼底戰役相比,德軍死傷十萬人,卻有二十萬人投降。

    日本士兵優秀之處在於射擊精準,肉搏高效,而且有極高的執行能力和服從精神,在太平洋的小島上,一個日軍士兵能靠幾斤變質的大米持續作戰一週,這在工業化時代是無法想象的。但是精準設計和以肉搏結束戰鬥的思想完全落後於二戰時火力優勢的主流,因此也就只能在農業社會的中國橫行。

    德軍的優勢在於基層和中層軍官都非常優秀,當然高層也是不錯的。一戰的結束並不是德國軍事上的失敗,大量有經驗計程車兵並沒有命喪戰場,反而積累了很多的一線戰鬥經驗。另外凡爾賽條約嚴格限制了一戰後德國的軍隊人數,因此留下來的基本都是自普魯士以來積累的幾代軍國人才結晶。這群人儘管受到了裝備和行為上的限制,但積極推動了軍事思想和戰術的進步。古德里安的機動戰略實驗初期,甚至使用木製的裝備進行演習,儘管遭遇很大阻力,可是卻帶來了很多軍制和觀念上的改革。所以德軍的戰術和戰略思維比日軍高許多,比如世界閃第一支特種部隊——勃蘭登堡部隊,就是誕生於德國。

    不過德軍強大在裝甲兵團和單兵素養方面,放到熱帶叢林,裝甲部隊並沒有多大用處,更何況就憑德軍的海軍也根本不夠IJN看的,日軍不擅長叢林作戰,德軍也不擅長叢林戰,把德軍放在太平洋的熱帶諸島上表現不一定就比日軍強,何況從貝里琉島開始,指揮官中川州南就總結出一套守島作戰更能殺傷敵人的坑道戰,在後來的硫磺島作戰和沖繩島作戰中,給美軍帶來了慘重的傷亡,而且號稱坑道戰剋星的火焰噴射器實際的戰果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高。

    在塞班島的戰役中,美軍靠著強大的海空火力,三週內就將日本三萬守軍殲滅了。在剩下的四千日軍裡,有很多是重傷員,但是仍然向美軍發起衝鋒,直至最後被全部擊斃。在美軍奪取日本其他的島嶼時,大部分的日軍也是堅持到死亡,極少投降和被俘虜。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日軍傷員居然要殺傷救他們的醫生與護士。

    一九四五年五月,二戰接近尾聲。太平洋戰場上,一小支日軍部隊四十二人主動向澳大利亞的軍隊投降,這是二戰期間,日軍主動投降成為俘虜人數最多的一次,可以看出日本士兵在戰場上是多麼的兇殘與頑強。德軍曾在一戰中失敗過,投降計程車兵都回到了德國。雖然執政者嚴禁德國士兵主動投降,但還是有大批德軍投降。在德軍計程車兵看來,當兵力處於劣勢,沒有糧食支撐戰事的時候,面對戰局無法扭轉的現狀,只有投降這一條出路。

    對於防禦工事的修建問題,日軍與德軍也存在著戰術思想上的差異。日軍碉堡靠山而建,隱藏在岩石的下面或山坡的深處,與地道相連。美軍攻打日本島嶼,先啟用火炮將小島表面炸成一片火海,然後再率大軍攻向山坡,這時就會被藏在暗堡中的日軍打得落荒而逃,毫無還擊之力。

    德軍的碉堡建設跟日軍有很大的差距,他們是建在地表上的,看起來建築非常精良,視野很開闊,但是存在著目標明顯的缺陷,直接暴露在敵軍的遠端炮火與空中打擊中。德軍建設碉堡的目的是,如果發現戰局的定局無法挽回,也就沒有必要在這裡死扛,可以逃跑,也可以投降,不會像日軍那樣拼命抵擋。

    雖然不得不承認日軍的意志力是比德軍強,誕生打仗可不是單靠意志力的,武器、戰略思維、軍事素養也起著至關重要的重要。在與美國的交戰記錄來看,美德戰損差不多1:1,美日戰損1:10以上,因此德軍的戰鬥力還是日軍不能媲美的。乃至有人開玩笑說太平洋戰場的美軍就是去度假的,歐洲戰場的美軍才是真正打仗,畢竟當時太平洋戰場的美軍還可以悠哉的用飛機制冷,以滿足士兵吃冰淇淋的願望,而在歐洲戰場的美軍可享受不到這種福利。

  • 6 # 易眼看世

    德軍和鬼子在二戰時不可能發生對戰,所以此命題只能推測。單純的從軍事素養和裝備水平來論,未免太過書生氣。但可以從中間人的角度進行比對。這個中間人是現在的頭號霸主,美帝。

    美國鬼子和這兩位鬼爺都交過鋒,也全都幹贏了。恐怕對這二鬼的軍人有更全面的分析。

    但美國人沒有在德國領土使用原子彈。這裡的原因大家也都明白。德軍的國防軍,將領大多貴族,對戰爭的理解更加客觀。黨衛軍戰鬥力強,還是來自於對首領的崇拜和盲從。希特勒後期因身體原因,失去了對軍隊的正確控制。但是,美軍對德棍還是有些尊重的。

    日本鬼子則不同,島國人的意識讓軍人和民眾有種失敗比失去生命還要可怕的錯覺。於是自殺性同歸於盡的戰術不象軍人所為,更像信徒的使命。美軍對此從不理解到深惡痛絕,以至於投下原子彈相逼。倒是蘇修的參戰促成了日本投降。

    由此可看,美國人相對面言更認可德棍的戰法。從陸軍角度看,德棍的軍備和軍事素質較高,德國陸軍更是具有騎士精神。島國鬼子陸軍靠的則是東方人特有的忍耐力,服從性和殺身成仁的信仰而戰鬥。相比而言,更殘忍,對己對人都是沒有人性之舉。只有殲滅之,才能減少己方損失。

    這樣來看,德棍和鬼子以營和大隊對戰,在正規戰中,德棍勝面頗大,主要勝在武備和戰術上。最大的可能是德軍損失三分之一,換取全殲日軍的戰績。若是日軍防守,德軍進攻,德軍勝面不樂觀。反之,則是正經的戰地屠殺。極端條件下的比拼,德棍佔先。失控後的游擊戰,雙方平局。德軍入侵島國,必敗。鬼子去打德國,不可能。那是嘬死。

    從意識上說,日本鬼子更強硬些。騎士精神是戰士的正常理解,但武士道確是地地道道的混帳思維。畢竟完全屬於元首的性命不過幾成,但誓死效忠天皇的亡命之徒和蟻類卻近乎百分之百。正所謂,慫的怕橫的,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再說,屠殺公道不公道也讓戰鬥的結果有更多的討論。

  • 7 # 史之魏晉

    這可能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是德軍用一個步兵營對抗日軍的一個大隊勝算很低,主要是因為人數相差太多;德軍當時一個步兵營的規模大概在800人左右,而日本一個大隊的人數維持在1100人以上,而且日本單兵作戰能力也不差,搏鬥能力非常強。

    二戰之前日本一直向德國學習,日本的軍事理論思想也源於德國

    但是如果德軍一個坦克營對抗日軍一個大隊的話,則該日軍大隊只有捱打的份兒,根本沒有生還餘地。

    其實在二戰之前,日本一直是德國的學生,日本的武器都是仿製德國的,日本的一些槍械、坦克還有戰車,都是來源於德國的設計。其實這種學習從普魯士時代就開始了,日本明治維新以後,開始向歐洲國家學習,日本的軍事思想以及理論都是源自德國。

    德國宰相俾斯麥對日本軍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日本的軍事思想大多來源於德國普魯士貴族。當然那個時候日本也提倡效忠天皇,產生了所謂的貴族思想。在日本軍隊中,當上軍官的一般都是貴族出身,這和歐洲國家的情況簡直如出一轍。

    所以在作戰理論體系以及戰鬥素養上,日本兵是比不過德國兵的;不過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日本單兵素質很高,也就是說在單兵作戰上日本兵不一定比德國兵差。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步兵還是很強的。

    但最差的是日本的坦克集團軍,因為日本的這些坦克根本不能和德國以及蘇聯的坦克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日本缺少鋼鐵,為了保證坦克的數量,不可能提高質量;另一個方面是日本製造坦克的水平很差,學習德國沒有學好,反而造出了一些四不像的東西。

    德軍的火力配置遠遠強於日軍的火力配置,但也不能保證絕對勝利

    德國一個步兵營的編制是,三個步兵連加上一個火力連。德軍的火力是非常強的,一個步兵營就可以配備40多支衝鋒槍,36挺機槍,當然還有步槍380多支,再加上50多門迫擊炮,這樣的火力配置遠遠強於蘇聯和美國,當然也強於日本,充分彰顯出德國製造業強大以及火力優勢的特點。

    而日本一個大隊只配備機槍48挺,步槍696支,投彈筒24個,另有2門步兵炮,由此可以看出,日軍在火力方面嚴重不如德軍。

    顯然要是在平原作戰的情況下,德軍很可能會對日軍形成壓倒性優勢,但是如果作戰改在山地中進行,日本方面可能會取得優勢,畢竟日本的單兵作戰能力強,而且人多,戰鬥意志也高。

    所以雙方對抗要看具體地理環境,以及具體的條件。就火力方面而言,德國佔有絕對的優勢,但是日本人作戰的時候也不是集體衝鋒,也會分為不同的戰鬥小組,在此情況下,這種火力優勢能在多大情況下發揮出來便是一個問題。

    如果日本人遭遇了德國的坦克營,那麼基本上就意味著全軍覆沒,因為德軍在法國作戰的時候,橫衝直撞,德國的坦克和閃電戰戰法運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日本的坦克就算是能夠攻擊德國的坦克也打不穿,因為當時日本的坦克製造水平太差,日本坦克的裝甲形同虛設,只能防禦一般的機槍或步槍子彈。

    日軍和德軍的作戰方式各不一樣,地理環境起決定性作用

    當然日軍大隊的作戰能力並不是很差,在太平洋戰場上就能夠感受到這一點。日軍在和美軍對抗的時候,同樣表現出了很強的戰鬥力,只不過美國有絕對的海上、空中優勢,這是日本所不能比的。而在馬來半島戰役中,日軍的山下奉文便展現出了極高的戰鬥指揮水平;在菲律賓戰鬥中,日軍也取得了勝利。

    所以在山地戰和叢林戰中,日軍的作戰水平還是很高的,而德國方面善於打閃電戰,因此如果一個德軍步兵營碰到了一個日軍步兵大隊,而且還是在山地和叢林中,德國人未必會取勝。

    由上可以看出,日德兩國具有不同的特點,作戰方式也非常的不同。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失敗。就像現在的美軍,德軍利用重火力打平原優勢盡顯,而打城市戰則是其一個弱點,所以火力優勢的發揮需要條件。在城市和叢林中,德軍和日軍的火力優勢展現不出什麼差別來,而靈活的作戰技巧和作戰思路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8 # 精品純銀坊

    德軍沒有技術裝備壓倒性,沒啥可比性,志願軍入朝初期都是扛著三八大蓋為主的日械裝備,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也可以根據地形防守很長時間,前期幾個戰役都是日械裝備為主對抗美械。後期才逐步換裝的蘇械。同樣國內美械國軍對抗日軍的戰績看下就知道了。

  • 9 # 虎在遠山

    德軍別說一個營,一個團上去,也會被日軍大隊當天打光!

    兵員素質,日軍完勝,個個都是狙擊手,包納粹頭不敢抬;指揮水平,日軍基軍官士官狡詐如狐狸,打傻德牧二

  • 10 # 馬家西

    二戰德軍與日軍,同等兵力下,肯定是日軍強。德軍、美軍,作戰都是硬碰硬,沒有戰略戰術。而日軍則會動腦子,以智取勝,避敵之長,攻敵之短。從太平洋戰場、緬甸戰役就可以看出來。如果德軍守緬甸,結果也不比英軍強多少。如果德軍去攻打日軍守衛的瓜島、沖繩,傷亡只會比美軍更重,能不能打下來還不一定。

  • 11 # 行駛在鋼鐵大道上的人

    就象沒有棋盤的兩個相同的棋子對打,你說誰強?作戰要利用地形地物,要講戰術,要講機動靈話,耍講武器裝備,這些條件都沒有,永遠也比不出誰強誰弱。

  • 12 # 無峰17

    日軍的戰鬥力不在德軍之下,德國橫掃歐洲,日本侵略中國的難度比德國大,若是把日本換成德國,中國抗戰不要八年,頂多三年,全世界武器製造德國第一,美國第二,蘇聯第三。金世界軍隊戰鬥力中國第一,日本第二,德國第三,三個德國兵不敵一個日本兵,三個日本兵不敵一箇中國兵。

  • 13 # 練練昂

    德國的一個營和日本的一個大隊人數差不過三幾百人左右,但三德子的陸軍可不是鬧著玩的,三德子擅長機械化做戰日本的豆丁坦克在三德子面前就是個渣你讓萬歲衝鋒跟行進的堡壘幹仗結果可想而知呢。

  • 14 # 豬狒狒

    有些日雜美糞赤犬不把日軍捧上天凸現不出他們他們的強大來 日本除了海軍總量 從裝備到單兵技戰水平有那點資格與德軍相提並論 就單兵戰鬥英雄而言 幾十個日軍王牌趕不上人一個 個人王牌總量更是天差地別

  • 15 # 西府趙王爺

    我認為還是德軍的贏面要大一些!

    關於二戰德軍一個營和日軍大隊的比較,其實說來也挺複雜的。畢竟在二戰時期,兵種的細化已經是比較成熟了。不管是德軍的營級單位還是日軍的大隊,都有著很多的功能性劃分,從而會在編制人數以及武器裝備上出現差異。

    比如說德軍裡面,會有最為基礎的步兵營、針對敵方裝甲部隊的反坦克營、以及作為攻堅主力的裝甲營等等。即便是最為常見的步兵營,也會因為1944年的編制革新而出現新舊兩種不同的編制,在人數規模和裝備配置上存在較大差異。

    同樣情況在日軍中也會出現,比如野戰步兵大隊和守備步兵大隊。野戰步兵大隊作為主要戰力,裝備好,規模大,在抗日戰場上一個大隊往往都能追著我方一個師打。守備步兵大隊以治安防禦為主,編制規模和火力強度都要低上不少。

    所以,為了方便對比,我們首先要做一個具體的設定。在德軍這邊就選取1937年定編的舊式國防軍步兵營,而日軍那邊就選取常設師團下屬的野戰步兵大隊。

    接下來,咱們話不多說,上乾貨!

    一般來講,一個德軍老式步兵營的滿編人數在870人左右,下轄有3個步兵連,1個機槍迫擊炮連,以及營指揮部。

    首先步兵連的編制人數為每連178人,裝備有12挺MG34或者MG42多用途通用機槍,3門1936式50毫米口徑迫擊炮。此外還有若干支毛瑟98K步槍,MP38衝鋒槍等基礎火力配置。

    其次是機槍迫擊炮連,也叫重武器連。作為營裡面主要的重武器火力支援單位,其兵力雖然和步兵連差不多,但是火力水平卻要高出不少。其除開裝備有12挺MG34或者MG42通用機槍以外,還多了一個迫擊炮排,裝備有6門80毫米口徑迫擊炮。

    所以總的算下來,一個滿編的德軍步兵營,會編有870餘名官兵,裝備48挺通用機槍,9門50毫米迫擊炮,6門80毫米迫擊炮,以及大量的98K步槍,MP38衝鋒槍作為制式裝備。

    作為對比,一個日軍步兵大隊的滿編人數則是在1100人左右,下轄有4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一個炮小隊以及大隊指揮部。

    其中步兵中隊的標準編制人數為181人,裝備有9挺歪把子輕機槍,12具89式擲彈筒步槍,以及百餘支三八大蓋步槍。機槍中隊則是編有174人,編為3個機槍小隊和1個彈藥小隊,共裝備有12挺92式重機槍。

    至於炮小隊的人數則是在55人左右,裝備兩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有少數大隊的重火力支援單位為中隊,裝備4門九二步兵炮,以及數挺反坦克槍)。

    總的算下來,一個標準的日軍步兵大隊,會編有1100名官兵,裝備36挺歪把子輕機槍,12挺92式重機槍,48具擲彈筒,兩門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以及制式步槍若干。

    將雙方的兵力裝備對比來看,我們可以明顯發現,日軍大隊雖然在兵力總數上佔據著較大優勢,比德軍多了快一個加強連。但是在火力水平方面,卻並沒有什麼優勢,甚至還要稍遜於德軍。

    比如在需要炮火支援的時候,德軍的那十幾門迫擊炮顯然要比日軍的兩門九二式步兵炮來得更有威力。即便日軍還有著不少擲彈筒這樣的迷你型迫擊炮,但口徑和射程上的短板是不能那個忽略的。

    再比如機槍方面,德軍的MG34和MG42通用機槍可比日軍的歪把子來得厲害。要知道德軍一挺MG42通用機槍的理論射速可以達到1100到1300發每分鐘,而日軍的“歪把子”機槍只有600發每分鐘,火力壓制效果可以說是相差甚遠。

    此外,歪把子機槍向來是一故障率高,可靠性低而著稱,要麼是槍管過熱,要麼是子彈卡殼。

    客觀來講,日軍大隊和德軍步兵營的紙面戰鬥力,其實是半斤八兩。一個能在兵力上佔據優勢,一個則是火力水平要高出一線。

    雙方如果打起來,那就得需要去考慮其他的因素了,比如兵員的戰鬥素質、指揮員的決策能力,以及戰場實際環境的選擇。

    而關於這些因素,其實都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比如在兵員素質方面,德軍在戰術技能方面可能更加有優勢,但是日軍的戰鬥意志也不能忽略。而在環境方面,如果是平原正面作戰,德軍步兵營便可以憑藉火力優勢,對日軍形成正面的進攻壓力。如果是山地叢林作戰,日軍則可以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對德軍進行分割包圍。

    不過話說回來,德軍步兵營能夠以更少的兵力和日軍大隊五五開,其實已經算贏了。畢竟按照這個結果去發散對比,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如果是同等兵力條件下,德軍是能夠對日軍形成壓制的。簡單來講,就是二戰德軍要比日軍更猛。

    事實上,像這種營級單位的戰力對比,是很難客觀體現雙方的實力差距的。畢竟作戰單位的級別太低,許多的兵種和裝備都沒配上,雙方基本都是一些常規的機槍火炮配置,談不上孰高孰低。

    如果單位級別再低一些,差距還會更加的不明顯。比如放到班一級作戰單位,德軍一個10人的標準步兵班,能裝備七支毛瑟98k步槍,一挺MG34或者42機槍,一把MP38衝鋒槍,以及十幾枚手榴彈。而日軍一個班有13人,裝備有一挺歪把子輕機槍,八支三八大蓋,以及人手兩顆手雷。

    但是如果把作戰單位級別往上提,那麼德軍和日軍的裝備差距就會越來越明顯。

    比如德軍裡面比營更高一級的步兵團,滿編人數在3200人左右,主要戰力除了下轄的3個步兵營以外,還多了一個反坦克連和一個炮兵連。其中反坦克連會裝備12門37毫米戰防炮和4挺MG34通用機槍。炮兵連則是主要裝備兩門150毫米重步兵炮,和6門75毫米輕步兵炮。

    大致算下來,一個滿配的德軍步兵團,能裝備有差不多150挺機槍,27門50毫米迫擊炮,18門80毫米迫擊炮,12門37毫米戰防炮,6門75毫米輕步兵炮以及兩門150毫米重步兵炮。

    作為對比,日軍一個滿編為3800人左右的步兵聯隊,因為多了一個炮兵中隊的緣故,所以重火力方面也有提升。大致裝備能裝備108挺歪把子輕機槍,36挺九二式重機槍,12門70毫米92式步兵炮。如果是配備了反坦克中隊的話,還得加上4門37毫米口徑的反坦克炮。

    看得出來,雖說日軍的步兵聯隊在人數上依舊佔據了更大優勢,但在火炮這樣的重火力配置上反倒是愈發的不如德軍了。

    如果上升到師一級的作戰單位,類似的差距其實還要更加明顯一些。二戰時期德軍一個1.72萬人的國防軍步兵師,除了下轄有三個步兵團以外,還多了一個炮兵團、一個反坦克營,一個偵察營以及一個輜重隊。

    其中炮兵團裝備有30餘挺通用機槍,40門105毫米口徑的火炮,以及8門150毫米榴彈炮。反坦克營則是裝備有20挺機槍和36門反坦克炮。偵察營的裝備就比較雜了,除了30餘挺機槍以外,其他的反坦克炮、迫擊炮、步兵炮都有個兩三門。

    至於輜重隊的話,則是裝備有8門20毫米防空炮和機槍30餘挺。如果再算上三個步兵團的重火力裝備,一個滿編的德軍步兵師,便能夠擁有600多挺通用機槍,300多門各型火炮,其中口徑在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能超過50門。

    這個火力強度,是日軍同級單位所遠遠達不到的,甚至再高一級都不想。以日軍中火力水平較高的挽馬制師團為例。一個規模超過2.5萬人的大型作戰單位,其裝備的輕重機槍數量僅400餘挺,各型火炮則是隻有百餘門,其中口徑在100毫米以上的火炮,只有那12門120毫米榴彈炮。這個火力水平差距其實就已經很明顯了。

    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提到的德軍步兵師僅僅是德軍作戰序列中的普通單位,並不以重火力著稱,如果是裝甲師出場,那戰鬥力估計還得往上翻。而日軍的挽馬制師團,則已經算是日軍作戰序列中的最強火力了。

    所以,二戰德軍和日軍在裝備水平方面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沒辦法,兩國之間的國力相差太大。當時德國乃是世界上有數的工業強國,工業水平基本可以穩居世界前三。尤其是在其拿下西歐,整合各佔領國的資源之後,其紙面上的工業實力已經是冠絕歐洲了,唯有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能夠壓其一頭。

    反觀日本,雖然也基本完成了工業化,但畢竟是後起之秀,底蘊不足。其工業產值還不足德國的三分之一,雙方的差距不可謂不明顯。對於一個國家的軍隊建設而言,工業基礎是關鍵,畢竟坦克飛機這些都得是從工廠裡面造出來。

    總結來講,二戰德軍的實力是要遠超日軍的。即便在營一級單位上,雙方能打個五五開,但是總體實力卻相差甚遠。若是雙方打一架,德國可以輕鬆吊打日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信用卡有沒有最低還款或者逾期過!利息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