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北史話
-
2 # 如是道國學堂
正史當中周瑜、諸葛亮、司馬懿三人打仗最厲害的應該當屬司馬懿。既然能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魏蜀吳三國舉足輕重的三位謀臣絕對是功不可沒,他們三個文治武功,個個非常人所能比,相比之下司馬懿要更勝一籌。
只有真正瞭解了三位高人才能夠做出一個相對準確的判斷。
我們先說說大眾心目中知名度最高、形象最好的諸葛亮。現在有很多人都覺得電視劇裡嚴重的美化了諸葛亮,更有甚者說諸葛亮其實一無是處。確實各種影視題材對諸葛亮進行了美化,但是諸葛亮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在文學、兵法、政治等方面還是有很深的造詣,不然勢力弱小的蜀國,也不會那麼快強盛起來,與魏國吳國進行抗衡。
我們上學的時候都背誦過諸葛亮的《出師表》,那是真正出自諸葛亮之手,有出師表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絕對是有水平有能力的。但是真正想擊敗其他諸侯,實現大一統,諸葛亮最大的缺點就是過於仁慈。在以成敗論英雄的背景之下,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必然會引來非議。諸葛亮的文治武功,權術謀略並不缺,缺的就是狠的手段。就就像孔子的儒家思想,在當時的年代並沒有得到重視,而卻影響了中華民族數千年。
我們再說說周瑜,俗話說得好,一山不容二虎。三國演義裡邊側重美化了諸葛亮,那麼在周瑜身上,讚美之詞肯定會少一些。不然就失去了主,次之分。周瑜在軍事上的成就不言而喻,家喻戶曉。當時不光無果,看中他的才華,袁術也非常看重周瑜,也想盡辦法將周瑜納入麾下。但是周瑜早已看出元素不會有太大成就,因此選擇了投奔吳國。
很多朋友比較熟悉的可能是周瑜聯手諸葛亮在赤壁大敗曹操的事情,那時的周瑜才剛剛21歲。而周瑜一生征戰無數,勝戰也數不勝數。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孫策孫權都是何等精通兵法之人,並且當時吳國在江東一帶實力雄厚,卻依然這樣依重於周瑜,可想而知周瑜確確實實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將帥。
要了解司馬懿,首先我們要知道曹操。曹操被稱作是一代梟雄,曹操的文學造詣大家是有所共知,但是曹操在政治局勢異常複雜的情況之下,依然能夠結束漢朝建立魏國,由此可見曹操被稱作梟雄並非虛言。曹操不僅是文學家、政治家,更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最重要的是曹操做事非常謹慎,手段也是非常狠辣的。
在當時的魏國,像楊修這樣絕頂聰明的人,在朝為官都沒幾年被斬首,然而司馬懿卻在魏國的權勢越來越大,並且最終推翻了魏朝,建立了晉朝。我們可以試想一下,面對形勢非常謹慎的曹操,司馬懿可以說是功高蓋主,不僅安然無恙,最後還推翻了魏國的統治建立了自己司馬家族的朝代。
隨著後人對三國時期的歷史研究越來越深入,也就越來越能感受到司馬懿的智慧、隱忍與韜略。
-
3 # 文史學徒夢九霄
周瑜,諸葛亮,司馬懿分數三國魏蜀吳三大陣營,都是不世的人傑,論正史中帶兵作戰的能力應該是各有千秋,綜合來說應該是周瑜的水戰能力高於司馬懿和諸葛亮,陸戰能力稍遜一籌,至於諸葛亮和司馬懿應該算是棋逢對手,綜合實力也許司馬懿高一點點,具體分析如下:
一、周瑜用兵周瑜名垂青史之戰是大家熟悉的赤壁之戰,這也是三國三大以少勝多中最經典的一戰,此戰的勝利徹底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赤壁之戰前,孫劉聯盟達成,倆家分析曹軍情況,諸葛亮和周瑜都對此此戰做出分析,諸葛亮的觀點是:曹軍遠道而來必然疲憊;曹軍不善水戰;荊州剛剛到手,百姓並未歸心。三點分析應該說還是比較客觀的。
反觀作為此戰主帥的周瑜,他的分析據《三國志.周瑜傳》記載:
“今使(假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場,又能與我校勝負於船楫間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藁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一下說出了四點:關西還有馬超,韓遂,曹操後方不穩;江東兵馬擅長水戰,曹軍擅長騎兵,善於陸戰,對戰江東不佔優勢;盛寒時節,曹軍錯過了最佳出兵時間;曹軍是北方軍隊,水土不服,必生疾病。
周瑜的分析能力要比諸葛亮透徹很多,所以後人才說赤壁之戰周公瑾功不可沒,但是陸戰上面,周瑜打一個曹仁據守的江陵,還是曹軍的非主力部隊,打了一年多才贏,並且損失不小,由此看出周瑜陸戰能力還是要差些。
二、諸葛亮用兵《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這句話的評價其實還是很中肯的,不是說諸葛亮帶兵能力不行,而是他治國的能力強於帶兵能力。
諸葛亮效忠蜀漢政權27年,其中真正參與作戰只有八年,平定南中前後不過半年,還是以攻心為上,真正讓後人記住的是諸葛亮的北伐之戰,那就是和司馬懿的精彩對決。
從北伐之戰可以看出來諸葛亮用兵如同他的處事風格,比較謹慎,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而是兵出祁山,走的都是穿山之路,打的都是曹魏的邊陲,有種想從農村滲透城市的感覺。
而諸葛亮的謹慎恰恰是他陸戰水平的體現,因為如果按照魏延的思路直攻長安,那麼將和曹魏兵馬平原上刀兵相向,曹魏的奇兵實力非常強大尤其有著三國家喻戶曉的特種兵虎豹騎,蜀軍肯定是打不過的。
如果選擇山區作戰,曹魏的優勢就變成了劣勢,而諸葛亮手裡有著他平定南中成立的三國又一支特種兵團,無當飛軍,完全變劣勢為優勢,可見諸葛亮在戰略智慧上也不是泛泛之輩。
不過可惜的是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完全看穿了諸葛亮的心思,愣是耗死了諸葛亮,讓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沒有更多的展示機會。
三、司馬懿用兵司馬懿雖然成名很早,但是揚名較晚,因為曹魏早期的謀士,郭嘉,程昱,荀彧,荀攸等各個不是省油的燈,司馬懿的才華跟他們相比還是差點,但是司馬懿這個人能忍,這點很重要。
司馬懿在用兵之上,也是先穩再打,他本來負責的是曹魏的東線戰場,防止東吳入侵的,看到東吳的實力,司馬懿沒有仗著曹魏兵馬多就去打東吳,而是著手訓練水軍,使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再說。
面對諸葛亮,司馬懿也選擇了耗,因為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從山川進攻曹魏,自己的騎兵優勢無法發揮,但是諸葛亮的糧草運輸也是問題,相持下去,退兵的一定是諸葛亮,結果諸葛亮讓司馬懿熬死在了五丈原,此後蜀國也沒有可以和司馬懿對抗的人才了。
“亮(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權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總結:周瑜,諸葛亮,司馬懿用兵都不差,但是周瑜更擅長水戰,諸葛亮用兵過於謹慎,步步為營,事必躬親,缺少隨機應變得能力,司馬懿是先把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繼而尋找機會擊潰對手,三人中綜合實力上司馬懿稍微略勝一籌。
回覆列表
在我看來,周瑜、諸葛亮、司馬懿三人中,帶兵打仗最厲害的是司馬懿、其次是周瑜、最後是諸葛亮。其理由如下
司馬懿:做到極致平衡,不敗也不勝司馬懿的帶兵能力主要提現在諸葛亮北伐之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迅速佔領了大半個隴西,只要拿下隴西,就能長驅直入,直搗長安,司馬懿於大廈將傾之際臨危受命。
在此前,曹氏集團一直防備著司馬懿,根本不給司馬懿一點的兵權,司馬懿受命之後立即奔赴前線,我們都知道,戰爭一般有兩種結果,要麼戰勝,要麼戰敗。但是對於司馬懿來說,這兩種結果都不行,打勝是死路一條,戰敗也是死路一條。只有魏蜀兩國長久對峙,才能性命無憂。
司馬懿做到了這個極致,一直到掌握了全部兵權,才一舉顛覆了曹魏。所以我認為司馬懿帶兵第一。
周瑜:赤壁之戰以少勝多,水戰第一周瑜可謂是三國時期的完美統帥之一,其最大功勞就是力挽狂瀾,戰敗曹操,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縱觀正史,三國時期再未有過如此以少勝多的水站。所以水站第一非周瑜莫屬。
但是周瑜的陸戰能力偏弱,在打江陵時,周瑜帶領的軍隊與曹仁打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拿下江陵,要明確的是曹仁率領的軍隊並不是曹操的主力。而且江陵不是周瑜打下來的,而是曹仁讓出來的,曹仁見到曹軍損失很大,才主動退出江陵,曹仁在曹魏集團並不是一流的統帥。由此可見周瑜的陸戰能力偏弱,所以我把他排在第二位。
諸葛亮:帶兵能力未完全提現諸葛亮的代表能力沒有《三國演義》中那麼厲害,也沒有像部分人說的那麼不堪。諸葛亮的帶兵能力體現在兩個時期 ,一個是進西川之時,第二個是第一次北伐之時。
攻伐西川之時,西川中無名將,但是西川易守難攻,可見諸葛亮帶領能力還是很強的,但是由此並不能證明諸葛亮是頂級統帥。在北伐時,第一次的戰功是最大的,但是司馬懿到來之後,諸葛亮的再未能前進一步,所以諸葛亮帶兵能力排第三。
周瑜、司馬懿、諸葛亮都是很優秀的統帥,但是要排名,司馬懿是無可爭議的第一,周瑜次之,諸葛亮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