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詩說的是什麼道理?
79
回覆列表
  • 1 # 棲哈丶

    這句詩所描述的情景需要認真加以甄別。

    詩中的王謝和桓庾被稱為當時東晉的四大家族。所以當唐朝詩人劉禹錫路過金陵,看見烏衣巷口的殘垣斷壁,滿目荒涼的時候,不由得就產生了聯想:

    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經不是舊時的主人,表達的是富貴榮華難以常保,那些曾經煊赫一時的達官貴族,如過眼煙雲,成為歷史的陳跡。

    這樣的表述,其實只能是詩人的聯想而已。王導謝安生活的東晉時期和詩人生活的唐代,相距了遙遠的年代,詩人今天在昔日殘跡所見的燕子,怎麼會是原來那個時期出入豪門的燕子呢?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詩人只是借燕子這個物象,來說明一個無法改變的道理。世事總無常,改變隨時都在發生。榮耀與顯赫不可能成為一個家族永遠的擁有。貧窮落後也永遠不可能就是窮人的專利。歷史就是這樣不斷推進,社會就是這樣不斷髮展的。

  • 2 # 肥仔妍

    這是說明世事無常,變化莫測!風水輪流轉,興盛和衰落是交替變幻的,並非一成不變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山不轉水轉,水不轉雲轉,事物處於轉化之中!昔日王謝可謂富甲一方,如今人去樓空,破敗不堪!❤

  • 3 # 追尋遠方的詩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全詩如下: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全詩譯文如下:

    朱雀橋邊滿是野草與野花,冷落且荒涼。夕陽正斜掛在烏衣巷口的斷壁殘垣之上。當年王導、謝安家屋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入平民百姓家中了。

    東晉時期的王導、謝安兩大家族居住在烏衣巷內,但到了唐朝已是早已不見當年繁盛之景,已是斷壁殘垣。當年可謂是“笏滿床”,如今早已成陋室空堂;當年的歌舞場,也成了枯草衰楊。

    很明顯,詩人劉禹錫透過這首詩表達的情感之一就是對興衰勝盛敗的感慨。那麼如何讓人們更加直觀地瞭解盛衰興敗呢?詩人劉禹錫巧妙地運用了“燕子”這一物象。

    “舊時”兩個字,賦予了燕子歷史見證者的身份。在王謝門廳梁間築巢的舊燕,已經飛到平民百姓家了。但,實際上,沒有什麼燕子能經歷四百年的風雨,這很明顯是藝術的寫法。但正是這“荒唐”的寫法,起到了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也喚起了我們的想象,四百年前烏衣巷昔日是何等繁榮,王謝兩家是何等富貴榮華。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

    我想,劉禹錫的這首《烏衣巷》告訴我們,世事無常,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富貴榮華不是一個家族永恆擁有的東西。現在是金滿箱,銀滿箱,保不定下一代就是展眼乞丐人皆謗。貧窮也不是某個家族無法擺脫的夢魘,也許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還有就是,歷史是不斷前行,社會是不斷髮展的。也許,有些王導、謝安那樣的世家大族才能享受到的東西,四百年後,變成了平民百姓家的家常之品了。就像是 “大哥大”剛問世的時候,沒幾個人能預料到,才過了不到四十年,功能更強,更輕便的智慧手機爛大街了。

    正所謂“你方唱罷我登場”,沒什麼東西是永恆不變的,也許只有“變”才是永恆不變的。

  • 4 # 坐看雲起尚

    這兩句詩出自劉禹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原是六朝貴族居住的地方,詩人感慨人生, 滄海桑田,人生多變。

  • 5 # 道dao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兩句詩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那個夕陽西下的傍晚,詩人行至金陵城外的朱雀橋上,看秦淮河兩岸芳草萋萋野花點點,不遠處的烏衣巷在落日的餘暉下顯得清冷蕭瑟。遙想東晉時這裡可是高門氏族的聚居地,開國元勳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的功臣謝安都在這裡安家。如今時過境遷,那些貴族的高牆大院已沒了蹤影,這裡已成平民百姓的家園。當年棲息在王謝兩家堂前的燕子如今也只能飛到普通人家簡陋的屋簷下重新築巢了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兩句詩說的是什麼道理呢?詩人觸景生情,今夕對比,用回憶中的繁華景象反襯眼前的荒涼破敗,感慨人生無常,世事多變。世間沒有長開不敗的花,富貴榮華不過是過眼雲煙。

    曾經在一次書畫拍賣會上拍賣師以這兩句詩作為開場白,意思是,過去這些書畫作品只有富豪權貴才能擁有,現在普通的藏家也有機會收藏。不知道當年劉禹錫寫這首詩的時候有沒有這層意思,我倒覺得拍賣師對詩詞的理解很靈活,也很出彩。同樣的事物,同樣的詩,換一個角度去理解便有了不同的意義,我們還是應該以更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生活,面對眼前的世界,您說呢?

  • 6 # 紛飛的木槿

    在《臺北人》中白先勇在書前引錄中提到了劉禹錫這首詩,為整部著作奠定今非昔比的主題論調。

    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是講詩人抒發對世代興亡,人事盛衰的感慨,同時也是詩人對社會變遷,人生變化的思考。

    白先勇的著作《臺北人》是講述一群生在中國大陸的人,隨著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在各行各業謀生的百態。

    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很多都是曾經的高官和富家少爺,太太,原本富足的生活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曾經的榮耀都不復存在,曾經美好的願望也付之一炬,曾經的鋒芒和稜角也被歲月磨平,妥協是唯一能做的事。

    白先勇的父親是中國國民黨桂系將領白崇禧,1952年,全家移居臺灣,這部著作想必有他的親身體驗。

    “臺北人”是對小說中這些人的嘲諷,也藉助這首詩表達了白先勇對先輩的感慨和疼惜之情,有一種涼之感。

    所以從白先勇的書裡,我體會到了這首詩更多一層的含義。人生無常,今非昔比。

  • 7 # 南楓希

    蒼海又桑田,物是人已非。時光荏苒,轉眼間便到了唐朝,東晉時曾轟動一時的豪門貴族王家和謝家,其居所早已化作了尋常百姓的家。

    一、創作背景

    唐敬宗寶曆二年,劉禹錫從和州刺史任上返回洛陽,路過金陵城的烏衣巷,看到曾經王謝兩家的住所,便寫下了這首詠懷古蹟的詩篇《烏衣巷》。

    一首《烏衣巷》出神入化,著名大詩人白居易也感嘆道:“掉頭苦吟,歎賞良久”。

    二、譯文

    朱雀橋邊的地上長滿了野草野花,顯得冷落而又荒涼,夕陽斜斜掛在烏衣巷口處的斷壁殘垣上。

    當年棲息在王導、謝安家屋簷下的燕子,如今早已飛進了尋常百姓的家中。

    三、賞析

    作為一首懷古詩,劉禹錫並沒有直接去描寫烏衣巷的蕭條景象,而是用“野草”、“夕陽”、“燕子”等物象來給讀者想象的空間,透過一系列景象的描寫來暗示烏衣巷的衰落。

    烏衣巷今時今日的景象同昔日形成鮮明對此,歷史的興衰起落就這樣展示在讀者眼前。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燕子飛入舊時落腳的巢穴,然而屋子的主人早已不在,王謝兩家豪門貴族,已經化作尋常的百姓家了。

    詩人無限滄桑的感情就這樣有了寄託,全詩用筆婉曲有情致,構思巧妙不落俗套,含蓄雋永,讀來讓人餘味無窮!

  • 8 # 文字拾荒人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當年,烏衣巷真是車騎喧鬧,冠蓋相望,風流

    雅士,歌舞昇平。但是,昔日的王謝豪門已灰飛煙滅,烏衣巷變得冷落蕭條。詩人有感於此,以冷峻的語言,寫晉代顯赫一時的王謝世族沒落後的衰敗景象,借古諷今,暗示時下權貴不會有比王謝更好的命運。

    詩人抓住了燕子作為候鳥有棲息舊巢的特點,含蓄而又深刻地發出了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飛燕形象的設計,就極巧妙地把昔日的繁華和富貴被今天的寂寥和慘淡所代替的情境表現出來了。這兩句詩之所以膾炙人口,其原因就是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完全蘊藉在含蓄之美中。句中“舊”字,用得極妙。燕子冬去春歸本很短暫,燕子還是“舊”的,但景已非舊景,人也非舊人,這意味著王、謝的豪奢何等短暫,世態的變化何等迅速,真可謂含蓄深刻、耐人尋味。

    原文:《烏衣巷》唐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翻譯: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西斜。晉代時王導、謝安兩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築巢卻飛入尋常老百姓之家。

    這首詩情融於景,隨著烏衣古巷的變遷,隨著王謝兩家的冷落衰敗,“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主題思想,躍然紙上。

    《烏衣巷》是唐代詩人劉禹錫《金陵五題》中的一首著名絕句。作者寫此詩時,東晉已滅亡四五百年了,當年王、謝兩大士族居住時繁華顯赫、車水馬龍的烏衣巷,現在已經完全衰敗冷落,蓋起了老百姓的住宅了。全詩以淺近的語言,形象化的寫法,飽含了深刻的寓意。

    “烏衣巷”在金陵(今江蘇南京)秦淮河的南面,朱雀橋附近。三國時,這裡是吳國守衛石頭城(金陵)的軍隊的駐地,因為士兵都穿烏衣(黑衣),故名烏衣巷。“王、謝”是東晉王朝把持朝政的兩大士族,代表人物是晉元帝時宰相王導、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當時這兩大士族都住在烏衣巷。

    自東晉大臣王導、謝安兩位父祖輩起,也是名臣名將濟濟。不說政壇,單說文藝人物,王家的王羲之、王獻之、王珣都是大書法家,其墨跡均為稀世珍寶。謝家呢,詠絮才女謝道韞、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大詩人謝朓,哪一個不是有口皆碑的重量級人物。

    當年晉代士族中,“烏衣弟子,裙屐風流”,確實留下了許多佳話。《神鵰俠侶》中寫楊過施展劍法時,就曾經這樣說過:“劍走輕靈,招斷意連,綿綿不絕,當真是俊雅瀟灑,翰逸神飛,大有晉人烏衣子弟裙屐風流之態。”王、謝兩家的知名度,從此也可見一斑。而如今,王、謝兩家的顯赫衣冠,風流雅韻早已蕩然無存,只餘下夕陽中的野草閒花,讓人望之興嘆,正像《紅樓夢》中說的那句話一樣,“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烏衣巷》句句寫景,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一幅荒涼、冷落的黃昏景色。“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野草、閒花、落日、餘暉皆為尋常之景,但用在這特定的環境中卻很不尋常。朱雀橋、烏衣巷曾是豪族聚居、權傾天下的地方,出入往來全是公子王孫、達官貴人。然而,當年的豪奢和繁華如今已蕩然無存,只剩下荒涼與蕭條-—野草野花遍長的朱雀橋、烏衣巷籠罩在蒼茫的落日餘暉中。當年的繁華與今日的破敗構成鮮明的對比,尋常之景中融入了詩人因盛衰劇變而產生的強烈的今昔之感。

    詩人寫烏衣巷,並非一般地寫其衰敗,而是結合朱雀橋、烏衣巷的歷史變遷高度概括,揭示出封建王朝盛衰興亡的歷史必然性。詩中擇取王、謝兩大家族的沒落來顯示歷史的變遷。寫其老屋易主,是透過燕子冬去春歸這一自然現象來暗示,用燕子的改換門庭反映世事變化,富貴無常。

    劉禹錫寫此詩詠古諷今,有傷感於這沒落的一切,這要聯絡詩人所處社會背景來看。詩人所處的中唐,藩鎮割據,朝政腐敗,詩人寄現實的感慨於歷史的盛衰之中,引古鑑今,既感慨於烏衣巷的冷落、荒涼,貴族的由盛而衰,更以深刻的歷史教訓,諷諫當時的統治者:儘管當下貪圖享樂,顯赫一時,到頭來也會和王、謝家族一樣衰落的;榮華富貴,在歷史上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不思進取,必將導致國家的滅亡。

    這種對歷史和現實的清醒認識,賦予了此詩深刻犀利、含蓄雋永的鮮明特色。

  • 9 # 隨波逐流的逍遙

    其實可簡單回答:沒有長開不敗的花,也沒有永恆的富貴年華。

    去年暑假我從去過南京的王導謝安故居

    看到這個問題很親切,藉此問題回憶一下。

    大唐劉禹錫的《烏衣巷》是小學生必背古詩300首裡頭就有的,所以說這首朗朗上口的詩句是大多數孩子都會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東晉時,烏衣 巷是高門土族的聚居區,開國元勳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都住在這裡,當時車水馬龍、鮮衣怒馬的繁華錦繡可想而知。

    400年後,唐朝文學家劉禹錫在此懷古嘆息,詩中的“野草花”就暗喻了昔日繁華不在,“夕陽斜”更是顯得日薄西山。

    而現在這些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燕子,過去卻是棲息在王謝權門高大的簷檁之上的舊燕。

    燕子築巢以後通常不會換地方,下一年回來修修補補接著住,所以這句話是借燕子戀舊不換地方的特點來說明,過去風光一時的王導、謝安這樣的大家族舊居,到了今天住在那裡的只是尋常百姓了。

    當然400年後的燕子不可能是當年飛入王導謝安家的燕子了,作者只讓她穿越而來,今昔對比一下滄海桑田、人生多變罷了。

  • 10 # 怡紅鶴影

    這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中的詩句,原詩是"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現在的烏衣巷仍保留著,巷口有毛澤東主席親筆書寫的這首詩。

    大意是: 朱雀橋邊開滿了野花,一片荒涼景色,斜陽西下照著鳥衣巷。這裡曾是的王導和謝安居家所在,如今卻是普通百姓之家,簷上的燕子依舊秋去春來。

    王謝即王導和謝安。是東晉的名門望族,都曾在這裡居住過。但現在已是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只有每年的燕子仍舊回來,不管這裡是名門望族還是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揭示了一個道理,興衰更替,是歷史的必然。不論多麼富貴富有,終究有一天會衰落下來,被人代替。一個家族是這樣,一個巷口是這樣,一個朝代也是這樣。唯一不變的是秋去春來的燕子,每年都會前來築巢搭窩,生兒育女。滄海桑田,興衰更替,這是歷史的規律。

    透過野草花開,夕陽殘照的衰敗景色,用淺顯而通俗的語言,卻蘊含著渾厚含蓄之美,告訴人們一個明白的道理,讀來感慨萬千,回味悠長,總讓人不知不覺中走入滄桑而瑰麗的歷史畫卷中,讓人從深刻的哲理中領悟人生的真諦。

    我是遠山,請多關注。

  • 11 # 秋閣一憑欄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地名在今訌蘇南京市秦淮河邊,為東晉世家大族聚居地(朱雀橋)也在江蘇南京市內,正對朱雀門(王謝)指王導與謝安家族,都是東晉的世家大族。此詩是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從體裁上來說屬詠史詩,吟詠烏衣巷的變化,烏衣巷為東晉世家大族王導,謝安等的宅第所在地,多年過後,這些貴族大家已經沒落,此詩妙在不正面描寫王謝家族如何衰落,而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來象徵世事滄桑,和人世變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貸欠了十幾萬,都是網賭惹的禍,朋友你們呢,有和我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