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勝勝不敗
-
2 # 散戶之家
結合我20年的炒股經驗,給你提供以下方法,供你參考:
1.股票經過一段時間下跌後。20日均線逐漸走平,可以進行關注。
2.某天收盤價上穿20日均線,並且20日均線向上拐頭(超過昨天收盤價),且成交量放大,可介入。
3.當某天20日均線走平、下拐,可以適當減倉。
4.當收盤價跌破20均線,直接出貨。
-
3 # 財社見聞
20日均線買賣適合行情相對穩定,波段行情。而目前股市大起大落單靠20日均線買賣是不夠的,還需要多看看宏觀和微觀的問題。
-
4 # 持債養家
所有的線都是走出來過後用來解釋之前的股價波動的,並不能預測未來。所以大可不必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分析K線圖上。買滬深300基金然後持有,就能打敗99%的技術派。
-
5 # 白白胖胖0
你需要知道20日均線會成為支撐或者壓力的真正原因
均線之父葛蘭碧的原話是,上揚的均線是支撐,下彎的均線是壓力。
可是為什麼是這樣你知道否?
如果不懂得其中的邏輯,光是事後看圖說故事,那麼很可能你20日均線買了,然後就跌破,你20日均線賣了,就突破。
下面我從20日均線成為支撐壓力的邏輯來解讀20日均線什麼時候是買點,什麼時候是賣點。首先20日均線指的就是20天收盤價的平均數,那麼20日均線上揚,就是20天的趨勢為漲,20日均線走平,就是20天趨勢為不漲不跌的盤整,20日均線下彎,就是20天趨勢為跌。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事情,上揚的20日均線是20個交易日內的股價執行趨勢為上漲,下彎的20日均線是20個交易日內的股價執行趨勢為下跌。
那麼上揚的均線是支撐和下彎的均線是壓力的源頭邏輯就出來了
上漲趨勢和下跌趨勢的區別
所謂的上漲趨勢就是低點和高點不斷墊高,而下跌趨勢則完全相反
那麼具體到底怎麼使用20日均線找買賣點呢?從兩個方面出發
1.獲勝機率,簡單說就是買對和賣對的機率。
均線上揚是這一個時間週期的價格呈現上漲趨勢,比如20日,就是20個交易日買入者的平均成本,而20日均線上揚,就是以這20天買入者的平均成本來說,他們都是賺錢的,那麼假設這20天的買入者當中有主力的存在,那麼主力會讓股價跌到他拉昇的平均價格之下讓你買入再花錢拉昇帶著你一起賺錢嗎?
主力不是善人,進股票市場是為了賺錢,自然不會做好事還讓你低價上車,那麼股價跌到20日平均線附近就拉起來,不是很合理的事情麼?
這個,就是上揚的均線是支撐的實際原因。
而均線下彎是壓力,比如20天均線下彎,那麼也就是說20個交易日買入者的平均成本都是被套牢的,那麼一旦價格回到20日均線,給這批人解套,你解套的時候會不會想賣?
想賣這是不是賣壓?那下彎的均線是不是就是壓力?
知道了均線跟壓力支撐的實質關係以後,就可以利用均線的這個特點,來選取買賣點。
但是老股民會疑惑,上揚的均線也會跌破,下彎的均線不是也會突破麼?
沒錯,支撐壓力如何判斷有效無效,也是我們需要加入均線使用的知識。
需要加入的東西有3個,均線扣抵,成交量,成交量扣抵。
股價上漲下跌的實際原因如下
沒有的人想買,持有者不願意賣出,於是想買的人只有提高掛單價格,如果掛單成交,股價上漲。
持有的人想賣,但是沒人願意買,於是持有者只有降低掛單價格,如果低價掛單成交,股價下跌。
單日股價變動取決於當日買賣單子的總比重。
換句話說,買不到要買就只能提高掛單價格,股價上漲。而賣不掉要賣就只有降低掛單價格,股價下跌。
而能夠造成一段時間內的上漲或者下跌的實際原因就是控制這隻股票的主力在這段時間是要買還是賣。
而買賣這個動作直觀的表現就是成交量。
我們先來說均線扣抵。
比如每一天,20日均線要計算新的平均數值,就要把最新的一天收盤價加進來,扣抵的抵,就是這個意思,抵上。而扣指的是扣除掉21天前的那個收盤價數值,扣掉一天,抵上一天,得到新的20日均線數值。
那麼21天之前的數值,就稱之為扣抵日。
有什麼用呢?
今天新抵上的數值如果比扣掉的那天高,平均數加入一個高值,減去一個低值,平均數是不是就提高?那是不是均線就上揚?
如果今天抵上的數值比扣掉那天低,是不是均線數值就下降?均線就下彎?
於是透過均線的扣抵,我們可以提前知道均線未來支撐壓力形成的機率。
然後成交量和成交量扣抵這個放一起說。
成交量扣抵,是針對均量線,均量線的計算模式和價格的均線一樣。
比如20日均量,就是20天收盤的成交量的平均數字,今天新抵上的成交量比之前扣掉的成交量高則均量線上揚,低則下彎。
結合上面對成交量和股價之間關係的描述,可以知道,假如價格回到均線處,這波時間週期拉昇的主力要想在這裡拉起,就必須買走這個位置所有的賣壓,讓想買的人買不到,只有提高掛單價格。
而什麼樣的表現會體現出主力的這種動作?
成交量,成交量扣抵。
比如今天價格回到20日均線附近,主力在這裡拉起,要表明這個主力動作,當天成交量會大於20日均量和20日前的扣抵成交量。因為這代表主力在這個位置吃下了所有想賣出的賣壓。
空說或者事後看圖說話比較沒意義,我們來看幾個事前利用這個知識下判斷,事後驗證的例子。
在我2019年3月8日的覆盤中說到,上證50的月線是支撐,月線就是20日均線,因為一週五個交易日,一個月四周。
而當時為什麼要下上證50的月線是支撐的結論呢?
3月8日,月線即20日均線和20日均量扣抵日為2月1日。
當日價格為2499.64點,而3月8日價格為2685.59點。也就是從價格扣抵來說,20日均線會穩定維持上揚,即是支撐。
那支撐是否有效呢?2月1日成交金額293.6億,並且之後9天之內都不超過540億。而3月8日成交金額963.9億。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均量線也穩定維持上揚,主力在這個位置確確實實動手買走了所有賣盤。
於是之後幾天連續打到20日均線獲得支撐,3月18日大漲2.52%。
這一切不是事後發生了再來說,而是還沒跌到20日均線的3月8日所說。
如果說指數大家沒什麼感覺,畢竟不操作股指期貨,下面我們再看一個個股的例子。
3月9日,拿當時跌破20日均線的招商銀行為例子
3月8日跌破紫色的20日均線收盤,3月9日我舉例說是假跌破,之後還會站回去。
因為20日均線均量扣抵日價格是29.3,成交金額11.6億,並且之後9天的扣抵成交金額都不超過15億,扣抵價格都不超過30.18.
也就是說,至少未來9天裡,以當時20億左右的成交金額,20日均線均量線會保持穩定上升,那麼就是明確支撐,即使3月8日跌破了,也是假跌破,之後還得站回去。
然後四個交易日後站回了20日均線,比起跌破20日均線的時候,上漲5%以上。
一樣的邏輯一樣的方法,對指數和股票都適用,是不是能證明其合理性?
至於找賣點也要不小的篇幅,今天就先回答到這裡,以後再有相關問題再補充吧
回覆列表
可以利用價格與20日均線的位置關係來確定買賣點,一般有時間法、比率法兩種,自然,為了提高成功率,前提是市場走勢處在上升趨勢中!
確定上升趨勢的方法:第一種,用均線判定,均線本身就是一種趨勢線,用均線的走向判定趨勢是一種比較簡單直觀的方法,均線方向向上,就是上升趨勢;第二種,用價格高低點判定,在價格的高點與高點逐漸抬高、低點與低點亦逐漸抬高的走勢中,就是上升趨勢。
用時間法確定買賣點:當價格由下向上突破20日均線,並且連續3天收盤於20日均線之上時,就是買入訊號,可以下一個交易日集合競價時買入;當價格由上向下擊穿20日均線,並且連續3天收盤於20日均線之下時,就是賣出訊號,可以在下一個交易日集合競價時買出。
比率法確定買賣點:當價格由下向上突破20日均線後,當收盤價高於20日均線3%以上時,就是買入訊號,可以在下一天集合競價時買入;當價格由上向下擊穿20日均線,當收盤價低於20日均線3%以上時,就是賣出訊號,可以在下一個交易日集合競價時買出。
特別強調兩點,一、該方法的前提是行情處於上升趨勢中,如果不確定上升趨勢,在多次交易後,成功率約50%,那麼最終會因為交易費用而虧損!二、買賣點的確定在整個交易中屬於交易系統的一部分,相比交易系統,倉位管理、交易者執行力等才是交易成功的關鍵,對此不再贅述,大家可以繼續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