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燈島
-
2 # 菊香齋
其實,您的答案裡就己經說出了二者的不同了,我這裡算是肯定和附和幾句吧。
當下學書法,估計絕大多數寫橫時都是要背"左上逆入→右下頓筆→中鋒右行→提鋒向上→右下頓筆→回鋒收筆"這句話的,沒辦法,教材上就是這樣寫而影片裡也是這樣教的。
但是,絕大多數認為的就一定對嗎?我不這樣認為。
我贊同您的意見,寫小楷真的不需要逆入的,但行筆有逆勢→即迴帶在空中完成→比如橫吧,空中向左上起勢→順鋒入筆→按筆執行→稍頓提收。其他筆畫也一樣,基本不需要中大楷所謂的在紙上"逆入"的。
小楷近乎硬筆,加之空間太小,故筆法也略顯簡單,不過一提一按而己,而中楷因字大畫粗,除了提按之外還須配合以頓挫轉折。
小楷因為字形小,故筆畫間的氣機連帶肯定要比中楷方便的多。但這並不是說中楷就不需要筆勢氣機的連帶,恰好相反,無論多大的字,點畫之間的氣脈是不能斷的!小楷這樣,中楷這樣,大楷乃至榜書都一樣!否則,字的神氣必散。
哪中楷是不是就得實實在在的左上逆入呢?
否! 這個完全和小楷一樣,逆入只是空中連帶時的左上起勢而已。這點大家看看影印的古人的字就明白了,不用多言。書上的筆路我覺得是近現代才有的東西,但卻誤了好多人!!!
雖然小、中楷都有頓收之法,但相比之下,中楷的動作幅度要大些,一般教材中橫的收筆:"提鋒向上→右下頓筆→回鋒收筆",也行,但我覺得,實際書寫時略微的頓扭,然後收筆似乎更爽些。
另外,小楷入筆不僅可右下頓入,還可以順鋒平入,而中楷則少平入。
小楷形小,多以指運筆,中楷的筆畫相對粗大些,要輔助以腕力。
好,在您的基礎上多說幾句,可能有點畫蛇添足。
-
3 # 西廨七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楷筆法和中楷筆法最大的差異在與起筆和收筆。
學習書法的筆法,首先會從“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開始。這樣的用筆方法是為了保證線條的渾實厚重。不論小楷、中楷和大楷,甚至在行草書中,線質都是衡量作品質量的重要指標。
小楷,因為字比較小,比如大家常說的“蠅頭小楷”,一個字的大小就和蒼蠅的頭一樣。這還不包括微書。
字型小,在用筆上如果完全按照中楷和大楷用筆中的逆鋒、鋪毫和回鋒方法,容易讓現代的頭尾出現凝重的形狀。
所以,小楷的起筆和收筆,可以採用駐鋒來達到所需要的效果。所謂駐鋒,就是在需要的換面或者調鋒的節點,用停頓蓄勢,同時可適當採用捻管的技巧來保證線條的質量。
以上是個人心得,與同好交流。
-
4 # 鞏凌金剛經道德經雙百
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關於書法的筆法在學習碑帖或理論的同時,不要搞的太複雜,太深奧。
需要根據自己的體會和悟性來書寫,對於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最有效。
關於小楷筆法和中楷筆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線楷主要是用筆尖,行語是筆鋒。在書寫時主要按字的結構正常用鋒就可以了,但唐晉小楷和清以後的小楷筆法上是有區別的,主要表現在收筆時的頓筆。
其二中楷的用筆則複雜於小楷寫法。中楷的起筆,行筆,表現在每一筆一劃都用力有所改變。而小楷一般都是直接起筆行筆。
其三小楷並非是中楷的縮小。只是力度不同,幾乎沒有腕力,而中楷就不同了。在筆法上增加抑揚頓挫。而小楷就幾乎不用。當然還要分那種小楷,《靈飛經》很簡樸直白,但卻不乏力量感,主要表現在豎劃的直挺,橫劃的平穩。本人幾點拙見,敬請關注和斧正。
(附拙作供欣賞)
回覆列表
據我看影片發現:小楷基本不用回鋒而中楷有回鋒;小楷基本直入不用逆鋒入筆而中楷經常逆鋒入筆;小楷筆畫比中楷更連慣;小楷更平正(比方說橫畫的扛肩不厲害);我也不知道我抓住要點了沒,讀書時老師根本沒教[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