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渝農老楊
-
2 # 虎仔爸爸
沒去過巴基斯坦,不瞭解那裡,都是在新聞上看到的,不過聽說巴基斯坦人對中國人很友好,有一些做自媒體的去巴基斯坦旅遊在那邊買東西,巴基斯坦人經常不要錢。
巴基斯坦對中國來說是世界上唯一也是最友好的國家了,去那邊居住應該不必為會不會受到歧視而擔心。但是巴基斯坦比較是一個相對落後的國家,很多方面建設的還不夠完善,治安環境肯定也不如中國,去那裡居住這些都要考慮清楚了。
-
3 # 慕仙學道
恐懼,不安,害怕,焦慮,巴基斯坦是個伊斯蘭教盛行的過度,人口稠密,缺衣少食,交通不便的,乾燥的半沙漠化國家,這個國家與印度長期不睦,與土耳其,沙特,阿聯酋等國狼狽為奸,互相利用,起軟怕硬,不是個善主,我們國家與她們關係很好!共建一帶一路,我們出了不少錢,要注意保護好自身利益。中國人雖然得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巴國人民的友好善待,但是,一些巴基斯坦的少數派極端分子,分離省份的異端分子,不想讓政府安定國內情緒,總想掀起一場波瀾,故意傷害外國人員,以造成國際影響,譬如伊斯蘭國,脾路吱省解放陣線等等一些組織,巴基斯坦是個半乾旱的半沙漠化國家,縱然八十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也沒有多少餘力能養得起更多的人口,雖然出口一些大米,也是打打醬油而已!嚴格地說不夠吃的!只是比非洲的查德,中非等一些國家好一點罷了。巴基斯坦不比印度,印度有良好的國土環境,水資源,光熱條件得天獨厚,巴基斯坦是自然環境最惡劣的國家之一,在巴基斯坦旅遊,工作都要小心謹慎,提高警惕,防止宗教狂熱分子。
我是08年09年勞務輸出,被簽證到巴基斯擔的首都伊斯蘭堡,最高最大的工地做建築木工的,具體地點在F區8地塊,鄰近的G區,就是後來美國人擊斃恐布頭目拉登之地。
如今過去了10多年,對曾經兩年的出國經歷,特別是對巴基斯坦的人文習慣,仍然記憶猶新:一、巴鐵人窮,巴國經濟只當我們國家七、八十年代的水平。
同樣打工一天,巴鐵四百巴幣,我們五千;
二、搭乘巴鐵的計程車,收十幾巴幣,絕對拉到目的地門口。有次那巴鐵司機到了大地方不知道小地方,硬是問了很多人,至少耽誤了2個小時,而且不收我們的加價。這種經營模式,實在令人震撼;
三、當時的塔利班,最愛搞整在巴的外國人,以造成國際視聽給政府找麻煩。
為自己的工人著想,我們出去需要專案書記的審批。
出去遇到的唯一一次麻煩,是去國際機場看大飛機。倒不是落到塔利班手裡,而是被機場安保人員搜身,只要錢不要別的。
因為經常和工地上的巴鐵交流,多少還是能懂說巴語,就說我們是“建力”,中國人的意思,錢不要了,放我們走。
奇蹟發生了:安保不但退錢,躹躬致歉,還專車送我們回到工地。
原來,巴國政府對中國政府友好,中國人能夠得到特殊的照顧,我們機場的遭遇,是被錯認成了日本人;
四、野生動物氾濫,連首都街道中間樹林裡的野豬,也要到公路上來走兩步,河裡烏龜王八大個大個的多得很,半夜聽見山上有很多穿山甲在叫喚;
五、巴國的槍枝隨處可見,一般部門的門衛也配長槍,F區富人窟人家的門崗,更是請的內保人員,駕機槍端連發衝鋒槍;
六、街道汽車右駕左行,與我們相反;
七、巴國信伊斯蘭教,禁酒也不買酒,但從我們手裡流出去的酒,巴鐵偷偷的至少能喝半斤以上,比中國人還兇。
粑粑就茶水是巴鐵的主食,伊斯蘭教徒不吃葷不殺生。
特別是齋月忌食,人被餓得弱不禁風;
八、中國人生活需要的食品穿戴和用具,自有中國人弄過去搞生意,只是豬肉是特別的稀缺,價格從我們剛到時的30元每斤人民幣,上漲到兩年後走時的八、九十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