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國是党項族建立的國家。史稱大夏。早在公元1038年党項貴族李元昊稱帝,建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市)。西夏王朝適時地利用宋、遼、金三國的長期矛盾和對立,不斷地擴張疆域,其領土為:今寧夏全境,陝西北部、甘肅大部以及內蒙古西部。
西夏經過一百六十年的繁榮昌盛時期,一直到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由於政治腐敗,導致國內經濟衰退,民族矛盾突出,加之成吉思汗屢次征伐,迫使西夏王朝國內動盪不安。早在成吉思汗西征之前,蒙古國與西夏國的戰爭就爆發了。第一次征伐西夏是:當時成吉思汗剿滅克烈部後,王罕之子桑昆潛逃西夏。
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正準備攻打金國,為了免除攻打金國時西夏給蒙古構成側面威脅和不利外,就以西夏主客納仇敵桑昆為藉口,親自統領蒙古大軍征討西夏。此次征討歷時一個月,即從三月至四月。蒙古軍先後攻克了邊城堡力吉里塞,而後直入落恩城,掠走了大量的人畜,燒燬了落思城和周邊的諸多城市。成吉思汗這次征討並沒有引起西夏統治者的重視,只認為是普通的“人事”糾紛所造成的。
事後他們很快修復了被蒙古軍毀壞的城池,將都城興慶府改為中興府。第二次是公元1207年。經過第一次征討西夏後,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雖然銳不可當,但遇到堅固的城堡時,就有些力不從心,往往在攻破一座城池上,須要付出很大的傷亡。這年,西夏主拒不納貢,也不請表。對此,成吉思汗十分惱怒,於是,在這年秋天,成吉思汗以西夏不肯納貢和入朝進賀為由,又親率蒙古軍對西夏進行了第二次征討。
蒙軍是有備而來的,他們精選了精兵強將,一鼓作氣攻破了西夏交通要塞兀刺海城。西夏調集各路軍馬進行殊死抵抗,蒙古軍對佔領區進行了搶奪後,於第二年春返回蒙古草原。第三次是1209年。這年成吉思汗已做好了伐金的全面準備。為了免除西夏的威脅,成吉思汗於這年7月再次發兵,對西夏進行了大舉進攻。西夏帝李安全以太子承禎為主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為副帥,集兵五萬精兵進行防禦和抵抗。
蒙軍很快擊敗了西夏軍,副帥高逸被捕殺。接著,蒙軍又攻克了兀刺海域,守將投降,太傅訛答率餘部在兀刺海域與蒙古進行了巷戰,終因敵不寡眾被俘。蒙軍抓住戰機,長驅直入西夏都城中興府的外圍要塞克夷門(賀蘭山關口)。西夏聚重兵五萬餘眾在嵬名令公的率領下進行了拼死抵抗,雙方相持了兩個月,未見勝負。成吉思汗佯裝退兵,誘敵追擊,設伏生擒了嵬名令公,攻克了克夷門,直通西夏都城中興府。
蒙古圍城數月,因中興府防守堅固,久攻不下。後來蒙軍遂引黃河水灌城,黃河決堤,大水四溢,水淹死傷無數,雙方處於僵持之中。成吉思汗派使者入城與夏主談判。迫使西夏納女求和,承諾向成吉思汗稱臣納貢。第四次是1218年。成吉思汗決定西征,命西夏出兵隨徵,被西夏拒絕。
據《元史太祖記》記載,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成吉思汗伐西夏,國其王城,夏主李項出走西涼。在這裡要說明的是,西夏本來已經歸順了成吉思汗,為什麼又會出現衝突呢?在1216年,蒙軍經西夏國境進入金國關中地區,西夏出兵配合蒙軍,攻克潼關,次年,蒙軍徵調西夏兵隨其攻金,西夏軍被金軍擊敗,死傷慘重。西夏認為,自降蒙以來,凶多吉少,無益可圖。
所以成吉思汗再次要求其出兵相助,遭到了拒絕。據史料記載:“夏與蒙古自納女請降,合兵攻金,遂為役屬,繼徵發日多,不堪奔命,禮意漸疏。蒙古主怒,渡河來攻,到城不能御,直抵中興府,圍之。遵項命太子德任(即德旺兄,後被廢)居守,已出走西涼,已而遣使請降,蒙古兵退,始還。”
這次征討西夏十分順利,蒙軍直撲都城中興府,西夏主李遵項驚恐萬狀,只率少數近臣逃到西涼並派人求降,由於成吉思汗忙於西征,才決定撤軍返回,但西夏已留下亡國的禍根。據く《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對當時撤兵表示:“若獲長生天之佑護,得以牢握金勒歸來後,卻再理會之。”這就是說在我西征勝利回師後,再與西夏較量(這裡有滅西夏之意)。第五次是1224年。
1223年,西夏曾派兵協助木華黎攻金,但由於長期不能取勝,西夏中途撤兵返回,夏主李遵項遭到木華黎來使的責斥,就讓位於次子李德旺。李德旺不能忍受成吉思汗強徵硬削的屈辱政策,決定聯金抗蒙。成吉思汗命木華黎之子八魯於1224年9月,秘密統軍從金國出兵進攻西夏。八魯率蒙軍很快攻克銀州(今陝西榆林南)。
西夏國是党項族建立的國家。史稱大夏。早在公元1038年党項貴族李元昊稱帝,建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市)。西夏王朝適時地利用宋、遼、金三國的長期矛盾和對立,不斷地擴張疆域,其領土為:今寧夏全境,陝西北部、甘肅大部以及內蒙古西部。
西夏經過一百六十年的繁榮昌盛時期,一直到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初由於政治腐敗,導致國內經濟衰退,民族矛盾突出,加之成吉思汗屢次征伐,迫使西夏王朝國內動盪不安。早在成吉思汗西征之前,蒙古國與西夏國的戰爭就爆發了。第一次征伐西夏是:當時成吉思汗剿滅克烈部後,王罕之子桑昆潛逃西夏。
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正準備攻打金國,為了免除攻打金國時西夏給蒙古構成側面威脅和不利外,就以西夏主客納仇敵桑昆為藉口,親自統領蒙古大軍征討西夏。此次征討歷時一個月,即從三月至四月。蒙古軍先後攻克了邊城堡力吉里塞,而後直入落恩城,掠走了大量的人畜,燒燬了落思城和周邊的諸多城市。成吉思汗這次征討並沒有引起西夏統治者的重視,只認為是普通的“人事”糾紛所造成的。
事後他們很快修復了被蒙古軍毀壞的城池,將都城興慶府改為中興府。第二次是公元1207年。經過第一次征討西夏後,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雖然銳不可當,但遇到堅固的城堡時,就有些力不從心,往往在攻破一座城池上,須要付出很大的傷亡。這年,西夏主拒不納貢,也不請表。對此,成吉思汗十分惱怒,於是,在這年秋天,成吉思汗以西夏不肯納貢和入朝進賀為由,又親率蒙古軍對西夏進行了第二次征討。
蒙軍是有備而來的,他們精選了精兵強將,一鼓作氣攻破了西夏交通要塞兀刺海城。西夏調集各路軍馬進行殊死抵抗,蒙古軍對佔領區進行了搶奪後,於第二年春返回蒙古草原。第三次是1209年。這年成吉思汗已做好了伐金的全面準備。為了免除西夏的威脅,成吉思汗於這年7月再次發兵,對西夏進行了大舉進攻。西夏帝李安全以太子承禎為主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為副帥,集兵五萬精兵進行防禦和抵抗。
蒙軍很快擊敗了西夏軍,副帥高逸被捕殺。接著,蒙軍又攻克了兀刺海域,守將投降,太傅訛答率餘部在兀刺海域與蒙古進行了巷戰,終因敵不寡眾被俘。蒙軍抓住戰機,長驅直入西夏都城中興府的外圍要塞克夷門(賀蘭山關口)。西夏聚重兵五萬餘眾在嵬名令公的率領下進行了拼死抵抗,雙方相持了兩個月,未見勝負。成吉思汗佯裝退兵,誘敵追擊,設伏生擒了嵬名令公,攻克了克夷門,直通西夏都城中興府。
蒙古圍城數月,因中興府防守堅固,久攻不下。後來蒙軍遂引黃河水灌城,黃河決堤,大水四溢,水淹死傷無數,雙方處於僵持之中。成吉思汗派使者入城與夏主談判。迫使西夏納女求和,承諾向成吉思汗稱臣納貢。第四次是1218年。成吉思汗決定西征,命西夏出兵隨徵,被西夏拒絕。
據《元史太祖記》記載,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成吉思汗伐西夏,國其王城,夏主李項出走西涼。在這裡要說明的是,西夏本來已經歸順了成吉思汗,為什麼又會出現衝突呢?在1216年,蒙軍經西夏國境進入金國關中地區,西夏出兵配合蒙軍,攻克潼關,次年,蒙軍徵調西夏兵隨其攻金,西夏軍被金軍擊敗,死傷慘重。西夏認為,自降蒙以來,凶多吉少,無益可圖。
所以成吉思汗再次要求其出兵相助,遭到了拒絕。據史料記載:“夏與蒙古自納女請降,合兵攻金,遂為役屬,繼徵發日多,不堪奔命,禮意漸疏。蒙古主怒,渡河來攻,到城不能御,直抵中興府,圍之。遵項命太子德任(即德旺兄,後被廢)居守,已出走西涼,已而遣使請降,蒙古兵退,始還。”
這次征討西夏十分順利,蒙軍直撲都城中興府,西夏主李遵項驚恐萬狀,只率少數近臣逃到西涼並派人求降,由於成吉思汗忙於西征,才決定撤軍返回,但西夏已留下亡國的禍根。據く《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對當時撤兵表示:“若獲長生天之佑護,得以牢握金勒歸來後,卻再理會之。”這就是說在我西征勝利回師後,再與西夏較量(這裡有滅西夏之意)。第五次是1224年。
1223年,西夏曾派兵協助木華黎攻金,但由於長期不能取勝,西夏中途撤兵返回,夏主李遵項遭到木華黎來使的責斥,就讓位於次子李德旺。李德旺不能忍受成吉思汗強徵硬削的屈辱政策,決定聯金抗蒙。成吉思汗命木華黎之子八魯於1224年9月,秘密統軍從金國出兵進攻西夏。八魯率蒙軍很快攻克銀州(今陝西榆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