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萌哥蛋蛋看世界

    “春秋無義戰”正是推崇“春秋大義”來源,同時“春秋無義戰”也並非絕對。一、春秋無義戰;

    這是孟子提出的,出自《孟子》中的《盡心下》篇,原文是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也就是孟子說:“春秋時代是沒有符合道義的戰爭的;但比如說那一次戰爭比這一次戰爭情況好點,還是有的;所謂征伐,是天子討伐諸侯,上征伐下,地位相當的諸侯國是不能相互征伐的。”這裡其實表明的是孟子對於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征戰不斷的戰爭的態度,孟子是反對不合禮法道義的攻伐兼併戰爭,但是孟子也承認了其中也有些戰爭相對而言算好的,但是禮樂征伐本該是出自天子,卻變成了禮樂征伐出自諸侯;周天子的權威已喪失,社會禮崩樂壞、統治秩序喪失,諸候間的兼併與爭霸戰爭使得社會動盪、百姓苦不堪言。注意孟子身處戰國時期,他的主張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認為君有過、臣下則諫之;若君主無道、則百姓有權推翻政權,可以看出孟子並不是一味要維護禮樂制度、君主權力,更重要是“仁義”統治者要以民為本、實行仁政使得民心歸附、百姓安樂。

    二、春秋大義;

    《春秋》一書記載了周朝魯國的國家大事,以及魯國及各諸侯國不合禮制失禮、非禮之事等等,據說現存版本為孔子所修訂。《春秋》一書文字非常簡潔,意義深刻,所傳達的思想往往是“微言大義”,所以有人單獨為《春秋》又作解釋和說明,稱為“傳”,比如著名的《春秋三傳》,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左傳》以《春秋》為基礎,記載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

    《穀梁傳》記載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終於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也是對《春秋》的闡釋,語言也非常簡潔,強調禮樂教化、維護君王的權威,不限制王權;君臣各司其職、各守其行為準則,推行德政。

    《公羊傳》記載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主要以闡述《春秋》“微言大義”為主,用問答的方式解釋《春秋》,強調宣揚撥亂反正、維護君主統治等“政治大義”、“君臣大義”等等。

    個人認為,其實“春秋無義戰”正是推崇“春秋大義”的出發點,比如齊桓公的尊王攘夷、一匡天下 ,相對而言便屬於大義;國君舉賢任能、施行仁政便是大義等等。這裡順便也說下漢末三國時期關羽的義薄雲天,之所以受人推崇,因為關羽完美詮釋了君臣大義。

  • 2 # 筠軒微文史

    其實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因為它們指代的物件是不同的。

    所謂的“春秋大義”,僅指《春秋》這部史書而言。

    《春秋》這部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本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官方史書,由當時的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稱為《春秋》。至於其具體內容,詳略如何,因為年代太為久遠早已亡軼。

    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春秋》,相傳為孔子所撰,大致成書於春秋末期,全書約有一萬八千多字。其實《春秋》一書應和《論語》《詩經》《尚書》這些經典一樣,都是孔子教授弟子們的講義,後來他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將他講課的內容整理記載下來,為了紀念孔子,又在書中加上了孔子的生年和卒年。

    司馬遷在《史記·藝文志》中寫道:“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詔法氏也。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又進一步闡述道:“事為《春秋》,言為《尚書》。”

    也就是說,在春秋時代,諸侯王身邊隨時伴隨著至少兩名史官,一個記錄諸侯王所做的事,一個記錄諸侯王的言行。

    而記錄諸侯王事蹟的史官有多嚴肅認真負責呢?這裡可以舉兩個例子。

    其一,晉國董狐直筆

    春秋時期,晉國的國君晉靈公是個昏庸無道的君主,橫徵暴斂,魚肉百姓以此來滿足自己奢靡的生活。他有多殘暴呢?比如有一次他在高臺上用彈弓射路上的行人,目的不過是為了觀察這些行人躲避彈丸的狼狽樣子,以此取樂;又比如有一次御廚燉的熊掌沒平時熟爛,他大怒之下便將御廚殺死,放在籮筐內,讓宮女們用頭頂著遊街示眾。

    大臣趙盾為晉靈公的荒淫無道感到憂慮,多次犯顏直諫,晉靈公不聽,反而對他心生厭惡。趙盾命大,晉靈公三次欲殺他而未遂,於是只好逃亡。正在這時候,晉靈公在桃園被趙穿弒殺了。趙盾半路上聽聞此事,便又折返回來。晉國史官董狐於是以“趙盾弒其君”記載此事,並宣示朝野,以示筆伐。趙盾自然感到莫名其妙,辯解道:“不是這樣的。”董狐義正言辭地說道:“你身為正卿,逃亡而沒出國境,回來後又不討伐叛賊,不是你弒君又是誰呢?”趙盾頓時啞口無言,徒呼奈何,默默地背上了這個弒君的罵名。

    其二,齊國太史兄弟三人秉筆直書

    這一事件講的是春秋時期,齊國大臣崔杼弒殺了齊莊公。《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大(同‘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為了公正地記錄史實,兄弟三人先後死難,即便如此,他們的弟弟還是將“崔杼弒其君”記錄在案。如果兄弟四人都被殺,還有正在趕來路上的南史氏。

    諸如此類,《春秋》所記載的都是這些公正無私的史實,又由於它言簡意賅的春秋筆法,所以被後人認為是“微言大義”,又稱“春秋大義”,正所謂“《春秋》出而亂臣賊子懼”,便是由於這個道理。

    而所謂的“春秋無義戰”,是孟子率先提出來的,它指的是春秋時代大魚吞小魚的兼併戰爭。據統計,春秋二百二十四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或被臣下或被敵國殺死,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大小戰事竟多達四百八十多次。在這些兼併戰爭中,先後出現了“齊、晉、宋、秦、楚”(或謂“齊、晉、楚、吳王、越王”)春秋五霸。

    弱肉強食,大魚吞小魚的兼併戰爭是談不上正義的,像吳滅楚,不過是伍子胥為了報私仇,越滅吳期間也是各種詭詐手段盡出等等。所以後人說“春秋無義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萬那杜護照簽證為何如此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