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針道至簡
-
2 # 心中的那匹馬
我本人就是一名臨床本科大二學生,對這個我深有體會。大一上的時候,在學校課大多數是公共課,基本沒有專業課,比較輕鬆。平時也有較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期末的最後一個月,大部分的課都結課了,這一個月基本全憑自覺,自己複習,在最後兩週的時候有各科的期末考試,大家一般考前複習幾天基本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大一下的時候,受疫情影響,我們上半期都是在家上的網課,而這學期的課也變得多了起來,而且大多數都是專業課了,比如,組胚,系解,機化。後半期回到了學校,開始線下教學,受疫情影響,課變得比較緊湊了,時間也比較緊。但由於上半期學的比較睡,導致後半期就有點難受了。期末考試前,基本的時間都在複習,因為要記的東西實在太多。總的來說就是時間緊,任務大了。大二的時候,基本都是專業課了,有5門,門門都很重要,還有實驗課,一般做實驗都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基本沒多餘的時間了,大多數時間也都是在複習。最後用一句話概括,學醫累但是值得!
-
3 # 醫者醫心
只能說說四十年前當醫學生的生活和感受了。
那時候的學生生活,怎麼說呢?物價很低、很穩定,關鍵是錢也少,每個月要有三十塊錢,那時的個人生活就過的非常好。至少吃的好,其它也沒有什麼可消費的地方,看場電影,那電影票也就0.1~0.2元一張,洗個澡5分錢。上午四節課、下午兩節課,其它時間,自行安排。除了節假日,每天得出早操,這是要考勤的。下午課後參加各種體育鍛煉的同學挺多。
主要來說說學習吧!
大一上學期就是醫用物理、醫用化學、生物學等等,這得學到下學期,而醫用英語(後來教材是大學英語,現在應該又不一樣了,各校也不一樣)、政治課,以及每週兩節的體育課得上幾年。課程比較簡單,根本沒有必要記筆記,認真聽了,考試前認真看看書,七十、八十分的成績,不難得到。除非高中是混出來的,不過,那時候都是硬考上的,差一分都不行!
大一下學期上解剖課,這個就真是成天和標本打交道了,經常晚飯後都得去解剖樓的教室裡看標本,每個小教室可以坐三十個學生,至少有一具遺體供教學,為了學習方便,那腹部都是一層一層剖開的,成套的人骨骼,方便學習,當然都是真的。
那時候,也沒有誰戴手套去翻弄標本,都是直接下手,標本是用褔爾馬林浸泡過的。夏天,那人體的脂肪部分還是有些融化,粘在手上,黏糊糊、油漬漬的,怎麼洗都有點洗不乾淨,而且那個福爾馬林味道很濃,這沒有辦法,估計現在的強力清潔劑可以洗乾淨。儘量吃飯時不去想就行了,其實做不到的。高一年級的師哥們,學習區域性解剖學,把那身體的某一截標本,泡在褔爾馬林裡的,外面有玻璃容器密封著,搬回寢室,一個個端著個飯盒,邊吃邊看邊討論。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其實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已經習慣了。
大二時,看見低一級的師弟們有一次下課了,一人提著一個挺漂亮的大箱子,走起路來,嘩啦嘩啦的響,什麼東西,攔住一個熟悉的師弟,開啟看看,教學條件又改善了,一箱人體骨骼標本,拿回寢室看。後來,不準拿回去了,少一塊,也沒辦法配上,賠再多的錢也沒用,這個朋友們都懂。
考解剖,那得先認識擺放在幾個教室裡的五十個標本,必須認出至少三十個才過關,不是朋友們想象的放個心臟、肝臟讓你認,那太簡單了,不學醫的也能認出來,那是在某一個器官或者骨頭上,箭頭指的那一點叫什麼,幾乎沒有誰能認全,答對四十個以上的就很不錯了。然後才進入理論考試,平時不經常看標本的同學,這時候就挺緊張的,猜是肯定不行的。
然後就是學習區域性解剖學了,這又得看標本,不過和大解剖標本有些不一樣了,一塊一塊的了,比如看某個斷面上都有什麼組織、某個器官的上下左右前後都是什麼組織或者器官。有了大解剖學的基礎,相對就好掌握一些了。
繼續學習基礎課,組織胚胎學,有點像微觀解剖學,這時候得用顯微鏡了,一個學生一臺國產顯微鏡,自己上課時去到存放櫃裡取出來,看很薄的人體組織、器官的切片,看不清楚組織結構時怎麼辦,這個很少發生,自己去講臺,看老師那臺進口的,放大的倍數和清晰度都很高。考試是每個人發五張切片看,正確三張過關,再參加理論考試,平時切片看少了,就難過關了。
接著學習生理學、生物化學,這個主要講人體如何新陳代謝的及細胞、器官如何工作的。這兩個科目,那實驗課就挺多的,得動動腦筋了,死記硬背有點不靠譜了。
等到學習病理學時,前面學過的組織胚胎學是正常人體組織的切片,那這個時候看的就是出現病理改變後的切片,包括各種腫瘤切片。醫學基礎課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的,連續的。
病理學考試,看五張切片,共二十分,這個記入總分一百分裡。
再學那就是寄生蟲學、微生物學了,都是要用顯微鏡的。另外都有不少實驗課。
接下來就是臨床基礎課了,診斷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衛生統計學等等。
上面的學科裡,診斷學內容太多,還好,安排了不少見習課,靠背是記不住的;病理生理學難,所以這兩科都能考上70多分就不錯了。
最後,那就是朋友們熟悉的內科學、外科學(包括了麻醉學)、婦產科學、口腔科學、耳鼻喉科、眼科、傳染病學(現在叫感染性疾病)、中醫學等等了。那時候經常有人問學的什麼專業,其實什麼都在學,現在應該是專業分的更細了,主攻的科目應該學時更多一些。都是附屬醫院很有臨床和教學經驗的科主任、副主任、業務骨幹來講課。學院及附屬醫院的院長、副院長偶爾也來講講課,畢竟他們也都是那個年代的醫學專家。
內科、外科都是兩大本厚書,因為要見習,理論有機會聯絡實際,相對好記住。中醫就困難了,都是死記硬背的內容,也安排了不少時間見習,整整學習了一年,內容太多,不想點辦法,考試真的難過關。
外科可是有實踐課的,得去動物大樓,一個班要分若干個組,同學們分工擔當不同的角色,有主刀醫生,第一助手、第二助手、器械護士,巡迴護士,麻醉師之分。下一次又輪轉成其他角色,體會一下不同崗位的感受。狗是手術物件,全部選擇普外科的開腹手術,開始階段手術感染率和死亡率還是挺高的。我想說什麼呢?沒有經歷過這個階段就直接上手術檯的醫生,至少是缺乏最基礎的規範性培養過程。
就從最基本的手術人員的手洗刷、浸泡酒精消毒開始,穿無菌手術服,老師在一旁示範和指導。
幾次動物手術實踐課以後,那就得經常去附屬醫院見習了。所有臨床課學完了,那就該去實習醫院實習去了,一般都是實習一年。醫學生學習內容多、實驗課多,動手機會多,所以本科學業就得多一年。幾年時間裡的學習大致就是如此。
醫學專業靠自學,朋友們都應該看的出來靠不靠譜了。
按當時規定,一門主科或者兩門副科不及格且補考不及格拿不到畢業證。而大部分科目都是主科。
現在的本科醫學生和我們那個年代肯定有些差別了,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差別在哪些方面了。
回覆列表
有時候挺煩的,原來和你沒有什麼交道的朋友同學逐漸會跟你聯絡起來了。
一聽說你是醫生,就以為是什麼專業都懂。畢竟術業有專攻,動不動就拿個其他科的病叫你來看,還有更誇張的,明明是針灸專業的,來詢問的很多都不是這個專業的病。你不給他解答吧,他以為你推辭。給他解答吧,但又不是這個專業的。會搞得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