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青聊史

    趣分兩點:

    一:魏朝和晉朝都是透過篡位得來的,魏朝篡漢、晉朝篡魏,並且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兩朝都是透過禪讓來交接皇權的,值得一說的是曹丕開創了用禪讓來交接皇權的首例;二:還有一個有趣的點就是雖然都是篡位,但是不同時期的人們對這兩個朝代的篡位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說古人相對討厭曹魏篡位,而我們則是討厭司馬更多一些。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都是篡位,為什麼不同時代的人們會有不同的看法,從古代和現代角度出發:

    古代人為何討厭曹丕篡漢?

    風氣不好

    曹丕篡漢的方式比較特殊,不同於其他人的直接廢除前朝皇帝,而是讓前朝皇帝用禪讓的方式把皇帝這個位置交給他,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利用禪讓來交接皇權的,也就是說曹丕開了強制禪讓的先例,這在古代怎麼能行?

    曹魏底蘊不夠

    漢朝經歷了400多年,中間出現過太過優秀的皇帝,漢高祖、漢景帝、漢武帝、漢光武帝等太多了,這些人對於當時人民來說影響力還是蠻大的,可以說已經把老劉家的人當成真命天子了。

    但是反觀曹魏政權,從曹操這一代才開始發家,要說出名的也就只有曹操的,如果以後在曹魏的管理下國家繁榮昌盛還行,但是之後不足百年又被篡位,著實令人恥笑。

    後人評價

    在北宋之前曹魏也被大家理解為正統,畢竟是禪讓交接皇權,但是到了南宋就不行了,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南宋就把自己比作吳蜀,而金國自然就是曹魏了。

    在之後的歷朝中又都是以宋朝為正統,於是吳蜀就作為正面形象,曹魏就成了反賊,《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就是元末明初人,所以他筆下的三國就偏向於蜀國多一點,對於曹魏則是批評更多。

    現代人為何討厭司馬篡位?

    治國不良

    其實歷史上要說篡位成功的也不在少數,得國不正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李世民、趙匡胤、朱棣等人,但是歷史對於這些人不能說都是好評,但是差評相對較少,這都是因為雖然他們得國不正,但是在他們的管理下,國家確實強大了,晉朝就不行了。

    篡位之後晉朝雖然吞併了魏蜀吳三國形成大一統,但這是極其短暫的,再加上晉朝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昏庸,皇帝大力支援攀比之風,再加上後面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等,百姓因為長年戰爭和壓迫導致流離失所。

    這就是我們討厭司馬篡位的原因之一,如果在篡位之後,司馬家族痛改前非好好治理國家,讓國家強盛起來那麼篡位這件事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白眼狼

    如果沒有曹操的重用,司馬懿到死也只是一個鄉野平民,運氣好一點可能會是一個官,雖說司馬懿能夠走到最終那一步,這其中自身實力少不了,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曹操前期對他的賞識,以及曹丕的不殺之恩。

    司馬懿從始至終的一切都是曹魏給予的,給官做,給軍隊,完全可以說是要啥給啥了,但是司馬懿並不滿足,明面上唯唯諾諾,私下裡卻是常年佈局就為拿下曹家江山。

    用一句俗語來形容就是白眼狼,曹家給的東西確實不少了,但是吃著碗裡瞧著鍋裡實在是不像話,這樣的人如何不讓我們討厭?

    看歷史,還得看歷史~

  • 2 # 和藹的老豆

    1,篡位方式不同。司馬家行為最誇張,令人髮指。

    漢朝被公開篡了兩次,一次是王莽,一次是曹丕。總體,史家對篡位都是批判的,但略有不同。

    王莽篡漢之前的表現還是不錯的,西漢也的確經歷了成帝和哀帝的混亂時期,民心思定,當時的上層貴族與大臣並不反對王莽登基。

    曹丕篡漢,前面有曹操的功績,手上有曹家的軍隊與朝臣,雖然是強迫漢室退位,加九錫後,大家也預期到篡位是早晚的事情,前後經歷了很長時間,大概整整一代人都在不斷博弈。

    而司馬懿篡魏,不同於上面兩次陽謀,完全是陰謀的成功。無論是在曹丕時代的隱忍,還是曹爽時代的高平陵之變,都是陰謀詭計。到了賈充殺皇帝,其惡劣程度已經超過儒家標準太遠了。

    2,司馬家篡位之後,讓國家極速衰弱。

    西晉短短50年不到,就被匈奴劉聰滅亡。而司馬衷的糊塗可謂皇帝中的奇葩。

  • 3 # 凝沙學史

    在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位,自立為帝,史稱魏國,東漢政權徹底滅亡,由此,進入三國時代。

    而在公元266年,司馬氏透過三代接力,漸漸掌握魏國大權,司馬懿死後,到了司馬炎,直接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自立為帝,歷稱西晉,並在公元280年滅了吳國,終結了三國時代。

    其實,曹丕和司馬懿都做了相同的一件事-篡位。但是,不同時代的人對同樣的事卻看法不一樣,古代人反感曹丕篡漢,而現代人則是更討厭司馬懿篡魏(實際篡位是司馬炎)。

    為何古代人與現代人對曹丕和司馬氏篡位,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呢?下面從觀念、結果兩個方面,來分析其原因。

    1.從觀念上對比,古代人守舊,現代人執發展觀點

    漢朝延續了近四百年,在當時,漢朝已深入人心,加上儒家思想影響,比較守舊,因此,古代人們對漢朝有著很深的眷戀,守舊之人非常多,對於曹丕忽然篡漢帶來的改變自然反感。

    曹魏功臣荀彧,對曹操自立魏王,都公開反對,稱寧願為漢臣而不願為魏臣,最後,荀彧被曹操棄用並以空盒勸死,而當時像荀彧這種人非常多。

    相反,現代人執發展觀點,就不會如此守舊,畢竟曹丕篡漢有利於歷史發展,何況這種事在歷史上已屢見不鮮。

    魏國立國只有45年,對魏國念念不忘的守舊之人太少。另外在司馬氏三代努力下,到司馬炎篡魏時,反對的勢力已基本被清除,加上司馬氏不斷粉飾形象,司馬氏慢慢被世人認同,古代人已經轉向司馬氏,而不會同情魏國。

    但是,以現代人發展觀念來看,司馬炎篡魏是歷史的倒退,因為司馬炎的統治比之前的魏國更加糟糕。

    2.從結果上對比,古代人只看短期,而現代人則關注長遠。

    曹丕建立魏國政權後,國家仍然處於頻繁戰爭中,吳蜀同盟,蜀國諸葛亮北伐,吳國配合攻打,北方外族侵撓,內部反叛不斷,百姓短期看不到希望,因此古代人對曹丕篡漢頗有微詞。

    但現代人卻認為曹丕篡漢,只不過去掉傀儡,魏國與之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魏是一樣,從長遠看,魏國更適合未來改革,有利於發展。

    司馬炎篡魏後,實現了統一三國,百姓終於安定,因而獲得古代人的支援。

    可惜,司馬氏卻沒有經營好這個國家,並沒有給百姓帶來長久的穩定。西晉立國時間,總共只有50年,成為統一國家的時間更短,才36年,而且西晉四個皇帝一個不如一個。並且西晉滅亡後,又給百姓帶來東晉十六國的大亂世,這就是現代人討厭司馬懿篡魏的原因。

    總之,古代人守舊,對四百年的漢朝依依不捨,加上曹丕篡漢短期內,並未給當時百姓帶來穩定,因此,古代人反感曹丕篡漢;相反,司馬炎篡魏,帶來了歷史倒退,帶來了八王之亂,東晉亂世,讓現代人詬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如果天天去同一家快餐店吃飯,老闆會不會覺得很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