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知識考古or兆昌
-
2 # 多臻貴
準確的說,《山海經》是介紹古代地理,並闡述當地歷史的書籍。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地理與歷史都難以分割,比如提到趙雲通常說“常山趙子龍”,張飛會說“燕人張翼德”等等,提到歷史名人會想到特定地點。
而很多地名封爵,也能代表歷史著名人物,比如吳越王很多但通常指五代十國的錢鏐,蘭陵王第一時間想到北齊高長恭,琅琊王則多想到東晉司馬睿,這都是歷史與地理結合的代表。
《山海經》除地理與地理,更包含生物,政治及神話因素,但都是以地理劃分,由歷史發展延伸,所以,我是建議按照地理劃分,按照歷史記憶。
《山海經》是古代先賢智慧的整合,是古代哲學與神學的巔峰之作,閒暇之時讀來受益良多!
-
3 # 主天安
《山海經》,何謂山?何謂海?
所謂山,即現代講的:江山。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說文:山部》:山,宣也,宜氣散,生萬物……!
人類賴以生存,產生萬物的地方……稱為:山!
許慎將:山,定義可謂精準!
現代講山,理解為山脈,山川地理。
《山海經》記載的山,其山的名稱,即古人賴以生存的真實寫照!
本人置頂文章,專門解釋了……
流黃酆氏國和流黃辛氏國。此處略,諸君可參看置頂文章!
關於山,秦人命帝王陵為山。漢朝後通稱陵!
《山海經》之山,記載有:軒轅丘,顓頊,堯,舜,禹,帝嚳,鯀,后稷……所葬之山丘。《山海經》之山的本義理解,應以《說文解字》為根本,千萬別單純以為……山脈!
《山海經》之海,絕非現代意義的海洋之類的單純意思。
按照《山海經》本義,海……海內……帝畿為心,海內指五服之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
海外或大荒,一般指要服與荒服。所以,《山海經》所指的海,即……五服四海!
現在將五服四海解讀為:五湖四海!
《山海經》,記載著人類賴以生存的華夏大地,早已步入高度文明!
高度文明的國家體制,崇尚尊王攘夷,五服四海,拱衛帝畿!
《山海經》本義如是,故記載了一百五十餘方國!
記載一百五十餘方國,就是記載華夏曆史。
記載華夏曆史,肯定是千古歷史奇書!!!
現在市面上,充塞各種版本的《山海經》,氾濫市場。
氾濫市場的《山海經》,早已毀滅了傳世經典!
絕非本人危言聳聽!本人立字為證……《山海經》記載150餘方國!可是,氾濫的《山海經》,皆標註為……四十多個邦國!
熱愛《山海經》的網友們,你們可以仔細數一下,《山海經》……記載多少邦國!!!
本人絕對認真地告訴網友們……絕非40多個方國,理應超過150個!
本人特將三年前統計表,附圖於下,供網友們檢驗!
-
4 # 使用者春花有意
《山海經》記述了各地的山神祭祀的方法,並詳細介紹了各地的物產,是一部古代中國的地理書。
《山海經》凡十八篇,內容與篇章組成的方法,是以河南洛陽為中心,逐漸往外擴充套件。首五篇稱為“五藏三經”,分量佔全書的一半以上。這本書的記述有一定的格式。在一定的格式當中,列出了各種山嶽的名稱,並詳細介紹了當地出產的動物、礦物,以及它們的形狀。每一節的末端,附帶記載了群山的裡數、山神的形態,以及祭祀的供物與方法。山志、神祗志、物產志就是屬於這種體裁。
可是,第六篇以下的《海外南經》,敘述方法就改變了。每一篇的開端,都介紹一些奇形怪狀的國家,如:胸部突出的結匈國、胸部穿洞的貫匈國。此外,《大荒東經》以下的五篇,記載了很多人面獸身的神人的故事,以及像《五彩的鳳凰》、《填海的精衛》、《夸父追日》等神話故事。
最早的《山海經》是繪有古圖的,關於這一點,可以從陶淵明的詩句“流觀山海圖”看出。但是,現行的《山海經》插圖,卻是後人所增繪,不外是些奇形怪狀的鬼神、異人、鳥獸。雖然如此。我們也只有從這些怪誕的氣氛裡,窺視出古代宗教的信仰。這本書也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寶庫。
回覆列表
謝謝推薦。題主有思路。彷彿可以問《道德經》是道德書還是超前情操書。《山海經》記載了他那個時候讀到的看到的聽到的記住的科學的概念,我們已經無法分辨這些概念背後的酸辛甘苦,但是仍然被他奇瑰規整的精神所感染,愛不釋手,就像一件精美的晶瑩剔透的草珊瑚水杯,你只要看它一眼,就可以止咳化痰。最奇怪的地方是《海內四經》與海內經的關係還沒有人去研究。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海內四經指定是找朋友的書,是地理位置方面的書。威加海內兮歸故鄉,海內經指定是找回家的路線,是歷史故事書。你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