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魁哥說歷史

    眾所周知,三國之中,白手起家第一人就是劉備了。劉備此人,本來就是一個販席織履的小人物,經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了蜀漢的開國皇帝。那些忠心耿耿跟隨了劉備幾十年的人,諸如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麋芳、傅士仁在194年徐州牧陶謙病逝後,便跟隨了新的徐州牧劉備,直到公元219年叛變,一共25年。他們兩人跟隨劉備25年,即便在最艱難的逃亡歲月都選擇堅定地站在劉備後面,但為何在劉備勢力最鼎盛時期叛變?分析如下。

    南郡太守麋芳叛變原因

    糜家是徐州當地的大戶人家,不僅富有而且政治地位非常高。糜老太爺知道在亂世中有錢沒用,有權才能夠保住家族榮耀,所以就讓自己的兒子們都去陶謙手下做官。陶謙死了以後,劉備成為了徐州的主人。

    只不過劉備那時候兵微將寡,放眼所有的割據勢力頭頭,劉備只是一支冒綠光的股票罷了。然而 麋芳和糜竺這兩位兄弟偏偏看中了劉備,把自己的萬貫家財全部捐給了他,還將妹妹嫁給了劉備。根據《三國志》當中的記載:

    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

    也就是說在危難之時如果沒有糜家兄弟的鼎力相助,那麼劉備可能就不能再逐鹿中原了。

    劉備建立蜀漢以後大封功臣。儘管糜家兄弟文武都不出彩,但都給予了很高的位置。哥哥糜竺被封為安漢將軍,職位高過了諸葛亮,享受榮華富貴,弟弟麋芳被封為南郡太守,在荊州地位甚高,僅次於關羽,掌握大軍的後勤。

    麋芳在荊州地位固然高,但只是二把手,頂頭上司關羽才是一把手。關羽自視甚高,像馬超這樣出身高貴的悍將他都不怎麼瞧得起,更別說像 麋芳了,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每每議事,關羽總讓 麋芳下不來臺。想想 麋芳也是劉備的老員工了,而且還是皇親國戚。此外,再怎麼說自己還是劉備的小舅子,就讓你在這裡呼來喝去成什麼樣子?

    公安守將傅士仁叛變原因

    關羽知道 麋芳和傅士仁交往,他很不開心。關羽對 麋芳說:“傅士仁那就不是個人,你別老跟他在一塊兒。”關羽這番話石破天驚,從傅士仁角度來說,關羽這就是明目張膽瞧不起自己;從 麋芳角度來說,關羽對自己的生活幹涉過甚。這樣一來,關羽更是把兩個人都給得罪了,而此二人的關係卻越發緊密。

    同為武將,誰還沒有點脾氣?關羽瞧不起二人,此二人心知肚明。日積月累,這兩位將軍對關羽的不滿也就越來越多了。就像是一座倉庫,內部的已被幹草裝滿,現在就一顆火星,這裡將被徹底點燃。而點燃 麋芳和傅士仁的便是死亡威脅。

    麋芳和傅士仁不止一次受到來自關羽的死亡威脅。第一次是兩人因為喝酒誤點了大帳。關羽真的想殺了兩個人,但是想到戰前殺將不祥,所以就沒有殺他們。但是這個舉動把兩人都嚇得不輕。要知道,關羽是假節鉞,戰時可以殺任何人。二人之中尤其是傅士仁越想越怕,於是在呂蒙白衣渡江時,透過虞翻投靠了東吳。傅士仁的主動投降讓 麋芳很是被動,公安是江陵到武陵、零陵的轉運中心,失去了公安,江陵就是一座孤城。

    此刻,江陵城中數十萬軍民百姓正面臨著來自東吳的驕兵悍將, 麋芳也做好了死守的準備。偏偏此刻傅士仁又來到 麋芳這裡勸降他。傅士仁什麼都沒說,只對他說:“關羽對我們怎麼樣,你是心知肚明的,如果你還繼續在關羽的帳下做事,總有一天你會死無葬身之地的。”儘管傅士仁好言相勸,但 麋芳畢竟是皇親國戚,所以並沒有向傅士仁表明態度。

    此時,關羽的傳令官又至,說關羽要 麋芳、傅士仁限期內徵糧,並如數送往前線,否則以軍法處死。然而此刻東吳已經全面佔領公安,如何徵糧?進一步是死,退一步就可能活。 麋芳一狠心便和傅士仁投了東吳。

    所以說, 麋芳和傅士仁的出逃投降並不僅僅是兩人貪生怕死,也是因為關羽的壓迫所致。所以我們不要光看到領導的光鮮亮麗,實際上想要做好一個領導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弄不好就會引火自焚。

  • 2 # 佳寧說歷史

    劉備雖然出身布衣,但是一路走來,得到了很多貴人的扶持,比如:同學劉德然的父親資助他讀書,張世平施捨大量錢財用於劉備招兵買馬,劉備雖然幾異其主,但是自己始終有一支隊伍歸自己管理,劉備雖然寄人籬下,雖然替別人打工,但是和純打工有本質的不同。

    在劉備比較困難的時候,又有一個人伸出手來幫助了他。這個人很有錢,光家裡的喜歡丫頭都不下百人。這個人叫糜竹,他不但給劉備一些錢財。還給了他100多個使喚丫頭,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親妹子嫁給劉備。這對於劉備來說是多麼大的恩情。劉備的大舅子糜竹有個弟弟叫糜芳,也就是劉備雖然小舅子,從那開始,糜芳就一直跟隨劉備出生入死南征北戰。

    《三國志》糜竺傳記載: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後曹公表竺領嬴郡太守,竺弟芳為彭城相,皆去官,隨先主周旋。

    首先說說糜芳本人,他不是一個貪生怕死、貪慕富貴之徒,他和哥哥糜竺在劉備最危難的時候資助劉備,並且拋棄了曹操給的高官厚祿而追隨劉備:因為糜家的這份恩情,劉備一直都很重視糜氏兄弟,如糜竺,待遇一直很高,劉備對他也很好。而糜芳也一樣,沒有記載有什麼軍功,但是卻是南郡太守,在荊州的地位僅次於關羽。

    糜芳被劉備安排和關羽一起做事,一直以來糜芳的地位非常不一般,作為同事的關羽在大事情上還是理性的,不會因為個人好惡就殺人。我覺得關羽最多會上表給劉備,讓劉備懲罰,而以劉備的性格以及他對糜氏兄弟的感激,應該不會在這個事情上為難糜芳(畢竟劉備在糜芳投降後都沒有為難糜竺。

    兵力方面,在呂蒙白衣渡江的時候,有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的描述,可見雖然呂蒙和陸遜的雙簧騙了關羽很多後防,但是關羽還是有所警惕的,而傅士仁這邊也有,將軍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說之。的說法,那麼公安應該還是有一定兵力佈防的,那麼更為重要的江陵城理應有更多的兵力防禦。而江陵,即故楚郢都,是三國前長期的荊州治所,經過多年經營, 有軍實, 城堅牆厚,是荊州最為重要的軍事基地。而在關羽鎮守荊州

    我個人覺得,如此牢靠的城池,加上尚有兵力,抵抗呂蒙的大軍幾天應該還是辦得到的吧。而且,當時江陵城除了糜芳之外可以說是上下一心的所以,如果糜芳能夠憑藉江陵抵抗住呂蒙的軍隊的話,等待關羽救援,到時候情況就兩說了。總之,我個人還不是很理解糜芳為什麼會叛變,其實糜芳自己也應該清楚,自己叛變沒什麼好果子吃,所以在投降東吳之後,他基本都是低著頭的。

    如果要找個理由的話,那一個可能是呂蒙這邊的兵力畢竟懸殊,而關羽能否救援還不好說,另一個是一直和糜芳共同行動的傅士仁(他們有可能是朋友也不一定)投降,公安被東吳拿走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在江陵手下都有抗戰之心的時候,今區區一心者麋將軍也、時城中有伏計,糜芳投降確實是需要被鄙視的事情,所以楊戲評價說古之奔臣,禮有來逼,怨興司官,不顧大德。靡有匡救,倍成奔北,自絕於人,作笑二國。

    關於糜芳的投降:糜芳投降,導致劉備集團在荊州最重要的據點喪失,並且以此導致呂蒙的懷柔政策實施,關羽手下的兵士逃逸,最後導致了關羽敗走麥城。如果糜芳能夠堅守的話,那麼荊州的局勢如何就兩說。

    另外,很多人在糜芳背叛的事情上把錯歸於關羽,但是我覺得這有些偏頗。而關羽那句“還當治之”,己經是給足了糜芳面子了。當時的情況是,荊州的主帥正在前線拼命,軍情瞬息萬變,自己方面的任何一點兒小小的失誤,都可能給戰局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古語有云:軍令如山。為啥要把軍令看得如此重要?就是因為違背了軍令,結果極其嚴重,往往大到犯錯責任人都無法承擔的地步。

    總結:關羽糜芳的投降也是有諸多方面的原因的,跟隨了劉備二十五年,和劉備又是親戚關係,糜芳怎麼能不盡心竭力,雖然沒有記載糜芳立過什麼功績,但是他在劉備陣營中就等於在自己家,誰敢小瞧他,是他卻選擇投靠了東吳,這說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糜芳的叛逃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全部的罪責都讓他一個人來承擔也是不對的。

  • 3 # 知常容

    糜芳和士仁是沒得選,為了保全自己才選擇棄劉備不顧,棄兄長不顧,棄蜀漢之大義不顧,害死關羽,典型的小人也,其實歷史未必就是如此。

    此二者為屈膝將軍,典型的小人,為後世之不恥,罵完這兩個人之後,我們再從他們個人的角度去看為什麼會如此選擇?

    糜芳是南郡太守,士仁紮在公安,他們和關羽並不和諧,當然有人解釋這是劉備派糜芳來監視關羽。我覺得這種可能性沒有,因為就算關羽打造了一個獨立王國,荊州在當時離開巴蜀就沒有生存空間。

    他們負責的是關羽軍隊的糧食問題,這件事情能不能辦好呢?

    關羽給他們的是死任務,而且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你熟悉這一段的話,就知道呂蒙取荊州是怎麼過來的。

    扮成賣糧船隊過來的,于禁三萬降軍張口要吃飯的,而且當時戰事一起,糧食巴蜀又沒有支援,只靠這三分之一很難支撐,這給了呂蒙機會。

    魏使于禁救樊,羽盡擒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

    為什麼入城可以說服糜芳呢?

    如果關羽得勝回來,可能要軍法處置糜芳,劉備遠在天邊,肯定是來不及。如果糜芳,士仁被處置,關羽當時作為得勝將軍,劉備也不會有多言語。

    如果糜芳和士仁選擇對抗,以手中的兵力自然是無法抵禦東吳的大軍,這是鐵定的。如果拼死一扛,那樣也只有死路一條,未必可以撐到關羽回師。

    橫豎是死,所以出於保全自己,那顯然投降是最優的選擇,至於自己的大哥,還有自己的家小就不顧了,因為小人與君子的區別在於小人優先選擇保全自己。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性。

    翻渭蒙曰:“今區區一心者麋將軍也,城中之人豈可盡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答乎?”蒙即從之。時城中有伏計,賴翻謀不行。——《三國志·虞陸張駱陸吾朱傳》

    也就是當時城中投降,然後設伏,不過呂蒙聽了虞翻的建議,所以沒有中計。換句話說,糜芳可能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選擇的是假投降,但是最後假投降失敗,他只好選擇真投降。

    這是《三國志》的記載,不過《三國演義》中只有一種選擇。

    要知道當年曹操很用心在拉攏這二位。

    後曹公表竺領嬴郡太守,竺弟芳為彭城相,皆去官,隨先主周旋!

    可惜最後假的成真了,人生只能說無奈吧!

  • 4 # 始終先生

    糜芳、傅士仁完全是被關羽逼走的

    糜芳和傅士仁都是追隨劉備的老臣了,劉備得了荊州後,遣他二人留在荊州,輔佐關羽。

    關羽是一個性格孤傲,除了少數人之外,其他人都不放在眼裡的主。當初劉備請諸葛亮出山,關羽也沒拿正眼瞧諸葛亮,最後還是因為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給關羽下了套(華容道),關羽才徹底服了諸葛亮。

    糜芳、傅士仁追隨劉備多年,習慣了劉備寬仁大度,以禮相待的處事風格,到了關羽手下,必然受不了關羽孤傲的性子。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命令糜芳、傅士仁二人為其提供糧餉軍資。史料上記載,二人沒有完成任務,關羽為此放出話:待還軍的時候,軍法處置二人

    在我看來,糜芳、傅士仁二人之所以沒有能夠完成關羽的要求,主要原因在於,誰都沒想到襄樊之戰前期,關羽軍的進展太順利了,勢如破竹般將曹仁軍困在了樊城,以至於大亂了糜芳、傅士仁二人的節奏。

    平時本就遭受關羽的冷言冷眼, 再加上關羽說要軍法處置,二人自然膽戰心驚。如果沒有呂蒙偷襲荊州,二人可能也要連夜向劉備送信求援。但呂蒙偷襲荊州後,二人已經沒了退路,因此,便降了東吳。

    在我看來,劉備將荊州交與關羽的那一刻起,就給自己埋下了不安定的因素。但當時除了關羽,確實也沒有最佳的人選了。糜芳、傅士仁投降不是偶然,是長期遭受關羽不公待遇的結果。

  • 5 # 六福雅士

    跟隨劉備,長達20年,雖顛沛流離,但不離不棄;

    跟著關羽,短短5年,雖貴為太守,卻恩斷義絕。

    由糜芳的投降,可以看出:

    劉備的勝利,不是偶然的;

    關羽的失敗,也不是偶然的。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

    一、劉備贏在“能團結人”。

    (一)劉備能團結人,靠的是“人格魅力”

    陳壽: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

    這八個字,可不簡單,劉備就是靠一輩子踐行這“八字方針”,歷盡艱辛,才成就帝業的。

    劉備無論再落魄,也有人相信他,也有人跟隨他。

    想當年,糜芳是陶謙的部下,曾被曹操推舉為彭城相,但他不幹,辭官,非要跟著劉備,從徐州、鄴城、汝南、新野,一直輾轉於長坂坡、江夏等地,一路東奔西跑,顛沛流離。

    不僅如此,他還把自己的萬貫家產,全部變賣,捐給劉備,作為軍資。

    這還不算完,他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

    你說糜芳這是“風險投資”也好,你說他是“孤注一擲”也好,你說他是“政治投機”也好,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家劉玄德,這時候,可是軍隊很弱小,地盤幾乎無。

    那靠什麼贏得糜芳的信任呢?

    也許這就是人格魅力吧?

    你想呀,劉備前半生,狼奔豕突,自顧不暇,他哪有高官厚祿去“打賞粉絲”?哪有金銀財寶去“發發紅包”?

    那靠什麼凝聚部署的心呢?

    人格魅力!

    (二)人格魅力有那麼重要嗎?

    想起來了大將陳賡。

    想當年北伐的時候,陳賡還救過蔣介石的命。

    但陳賡最終鐵了心的要跟著共產黨走。

    那時候,國共第一次分裂,但陳賡就是看不上蔣介石,就是看中了共產黨。

    為什麼?

    解放後,陳賡說:我最瞧不起蔣介石的一點是,北伐的時候,前方戰事正緊,他卻見縫插針,偷空去聽收音機,關心上海的股市的漲停......你說,這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嗎?這是一個真正的投機者呀!

    當時,蔣介石正如日中天,但陳賡就是看不上他。

    看不上他什麼?

    軍隊不強大嗎?

    經濟不強大嗎?

    權利不強大嗎?

    都不是,看不上的正是蔣介石作為革命者的“人格”,他缺乏那種能夠感召人、讓人信服的“人格魅力”!

    二、關羽敗在“能分裂人”。

    (一)關羽能分裂“吳蜀聯盟”靠的是“人格缺陷”。

    陳壽:關羽,剛而自矜,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什麼意思?

    關羽這個人呀,剛而威猛,但狂妄自大,目中無人,一般人他看不上。

    黃忠,他覺得人家只是一個老頭而已。

    馬超,他覺得人家無非一個匹夫罷了。

    而他自己則自我感覺良好:至於我嘛,嘿嘿!當代俊傑,美髯公也,“才色雙飛、冠絕華夏”呀......

    所以,他才出口不遜,得罪孫權:虎女焉能配犬子......

    所以,他才大意輕敵,小瞧陸遜:黃口小兒......

    其結果,他親自得罪了東吳,破壞了諸葛亮制定的“聯吳拒曹”的外交方針,可以說是靠自己的“人格缺陷”,一步步地把“吳蜀聯盟”給搞分裂了,豈有不敗之理?

    關羽,剛而自矜,怒斥吳使:虎女焉能配犬子......

    (二)關羽能分裂“手下部署”靠的是“人格缺陷”。

    公元194年,糜芳義無反顧地跟隨劉備,開始了20年的顛沛流離的艱辛生活。

    到了公元214年,劉備拿下益州,才讓糜芳到南郡任太守,去享受一把清福。

    當時,關羽是荊州的“一把手”,糜芳等於是關羽的部署。

    從劉備的部署,變為關羽的部署,感覺可就不一樣了!

    劉備常謙遜,關羽常狂妄。

    劉備禮遇人,關羽輕慢人。

    劉備包容人,關羽苛刻人。

    劉備恩寵人,關羽處罰人。

    正是在關羽這種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人格缺陷”的發酵下,慢慢的,其部署都是人人自危,明哲保身,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了分散力和離心力。

    只是由於出征前的一次酒後失火,也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失,關羽就勃然大怒,要殺了糜芳和傅士仁。

    要不是費禕苦苦說情,這兩個人就完蛋了。

    作為一代武將,一起共事的戰友,蜀漢的元老級人物,一點面子也不給,一點情分也不講,說殺就殺,說砍就砍,這能不讓人寒心嗎?

    再說了,馬上要出征,不能收斂一下自己那“剛而自矜”性子嗎?非要弄得大家臉上都不好看,心裡結了一個疙瘩,埋下一個穩定隱患,這才過癮嗎?

    果不其然,東吳白衣渡江,傅士仁先在公安投降,糜芳孤立無援,無奈於江陵投降。

    公元214年,到南郡任太守,才開始跟著你關羽,到公元219年,僅僅5年,就投降東吳,舍你而去,這是為什麼?

    跟著劉皇叔,20年顛沛流離,我仍不棄不離;

    跟著關雲長,5年太守生活,我卻恩斷義絕!

    這難道不是關羽那熠熠生輝的“人格缺陷”,活生生地把蜀漢的兩員“舊臣老將”給分裂出去了嗎?

    怨不得別人!

    關羽,你敗走麥城,怨不得別人!

    毛主席:劉備的優點主要是善於用人,善於團結各方人士......

    毛主席:關雲長大體上是不懂統一戰線的,這個人並不高明,對待同盟軍搞關門主義,不講政策。

  • 6 # 信陵小司徒

    前言:

    糜芳、傅士仁為何叛逃?是貪生怕死還是另有原因?且聽小司徒為您一一分析。

    糜芳,字子方,徐州東海人,麋芳家中世代經商,富裕到有著奴僕上萬人的程度,起初的時候,糜芳與自己的兄長糜竺一起投奔徐州牧陶謙,其兄糜竺被陶謙任命為從事。

    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劉備典領徐州,從那時候開始,糜竺、糜芳兩兄弟一直追隨劉備周旋,不避艱險,更是在劉備輾轉無立足之地的時候,貢獻全部家資財產來支援劉備,其妹妹糜夫人更是成為劉備妾氏。

    所以,糜家對於劉備的貢獻與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就這樣,一直到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劉備南下荊州新野投奔劉表時,十一年的時間裡,糜芳糜竺都是跟隨劉備左右,盡忠職守,因此,糜家兄弟也是深受劉備的敬重。

    赤壁之戰後,劉備入蜀,糜芳升任南郡太守,留守荊州,這個職務實際上已經是相當不低的存在,因為荊州的州治就是南郡的郡治江陵,所以,南郡的太守也就是南郡的市委書記就相當於一個省省會所在市的市委書記,是為該省省委常委的人物,地位異常崇高。

    而此外,士仁(《三國志》記載為士仁、《資治通鑑》錄傅士仁)是幽州廣陽郡人,也是地地道道的劉備老班底,甚至追隨劉備的時間,比諸糜芳還要長,故而,劉備入蜀後,士仁留守南郡重城、原劉備荊州大本營公安城,受到關羽的倚重。

    所以,單純的從跟隨劉備的時間、以及兩個人的權力、地位來看,似乎根本找不到糜芳、傅士仁投降東吳的理由,那麼,二人到底為什麼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閏十月呂蒙偷襲南郡時,毫無抵擋,就選擇投降呢?

    (一)不滿關羽 恐被治罪

    眾所周知,荊州主將關羽與士大夫官僚不睦,而且他不睦的不是一兩人,而是幾乎得罪了劉備留守荊州的一半士大夫階層。

    比如,荊州當時的實權派,除卻關羽之外,恐怕也就是六個人,分別是左將軍掾馬良、掌管荊州常務的治中從事潘濬、議曹從事王甫、前將軍主簿廖化、南郡太守糜芳、公安守將傅士仁。

    在這六個人中,與關羽關係不好的,竟然佔據了一半,分別是荊州常務省長潘濬、省委常委、南郡市委書記糜芳、公安守將傅士仁。

    尤其是在襄樊之戰期間,由於糜芳、士仁對前線軍資等供給不力,關羽揚言得勝之後要回來治罪二人,二人本來就與關羽不睦,加之又被關於如此威脅,自然心生不滿,因此,當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後,二人自然是更加的害怕。

    因為關羽一旦前線戰勝,地位、聲望勢必更加的崇高,到那時,處置自己二人,還有誰能夠阻攔?所以,害怕、不滿關羽,一定是二人投降的一個直接原因,但是,這是主要原因嗎?絕對不是。

    原因很簡單,這個原因,傅士仁會害怕,糜芳絕對不會害怕,因為自己的兄長糜竺單純就地位來說,安漢將軍更在軍師將軍之右,也就是說高於諸葛亮,所以,當時劉備陣營中不考慮實權,劉備最親近的人,是糜竺。

    有自己兄長在,關羽絕對不敢擅自動手,治罪自己,另外,自己在劉備陣營的資歷與地位,也絕不是關羽能夠輕易治罪的,所以,如果說因為害怕、不滿關羽就選擇投降,顯然說不通,那麼,既然這不是主要原因,到底又是因為什麼呢?

    (二)八年未動 心生不滿

    傅士仁投降的原因,除了不滿、害怕關羽治罪外,還有一個直接原因,這一點,在東吳虞翻勸降他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了,是為:

    “大軍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舉,此非天命,必有內應。將軍不先見時,時至又不應之。”

    意思很簡單,在虞翻看來,公安城被包圍,全是傅士仁的罪過,因為東吳大軍來到的時候,傅士仁麻痺大意到了,斥候都來不及派遣,烽火臺也來不及點燃。

    而且,傅士仁不但沒有做好防務,在東吳大軍到來時,也是反應遲鈍或者說臨陣驚慌、毫無反應,這樣的軍事遲鈍,被治罪,一定是難免的了,所以,為了保命,傅士仁選擇投降。

    但是,糜芳與之不同,糜芳的投降,很有可能帶有著對劉備的不滿或者說負氣,原因之一便是自己的職務與地位。

    在劉備入蜀之時到取得益州這兩年多的時間裡,關羽是為董督荊州事、糜芳是為南郡太守,雖然地位差於關羽,不過這也是正常的。

    可是,劉備取得漢中後,集團內部所有人幾乎都得到了升遷,就拿荊州地區來說,董督荊州事關羽一躍而成為假節鉞的前將軍,馬良直接從左將軍掾回到益州本部,就連廖化都成為了關羽自己前將軍幕府的主簿,位高權重。

    而他糜芳八年來,卻還只是一個南郡太守,連個雜號將軍的頭銜都沒有得到,而且在這之前,荊州地區雖然是關羽董督,但是決策圈子是包含著治中從事、議曹從事、南郡太守等人在內的,可是關羽成為前將軍後,將自己的前將軍幕府凌駕於荊州之上,將所有決策權力劃歸到自己的前將軍幕府管轄。

    這就證明,糜芳在荊州,被架空了,失去了參與重大決策的權力,跟隨劉備至今二十年,受到了這樣的待遇,糜芳自然是意難平,故而,士仁投降後,糜芳雖然稍有猶豫,可也幾乎是不假思索的選擇了投降,自然,也就不難理解了。

    辛辛苦苦二十年,遇到了這樣的待遇與刁難,換做是誰,恐怕都是會有怨言,而這,似乎也可能是糜芳投降的真實原因。

  • 7 # 歪史

    219年,關羽在荊州積聚多年的能量終於爆發,藉助天時,一舉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這樣勢頭髮展下去,曹操遷都,漢室復興未嘗不可,但是一向和劉備面和心不和的孫權在關羽後面搞了個大事情。

    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駐守後方的四個太守郝普、麋芳、士仁、潘濬等紛紛投降,導致前線的關羽大軍迅速潰敗而後倉皇逃往,關羽也因此命喪東吳,投降的這幾個人郝普、潘濬都是劉備荊州時期跟隨他的,士仁和糜芳則是劉備的老部下,他們的不抵抗讓劉備集團從巔峰迅速跌落谷底。

    尤其糜芳,徐州時期就一路跟隨劉備,早年變賣家資給劉備做軍費,妹妹是劉備的夫人,當時劉備已經稱王,按照這樣的勢頭,將來開國功臣、皇親國戚等都少不了他的份,顛沛流離隨著劉備三十年,不管是劉備如何落魄都一路相隨,沒道理突然背叛。

    劉備想不到,關羽也想不到,但是因為老朋友士仁的投降,讓本來堅守抵抗的糜芳開城投降,就其原理,史料中很少有明確的原因記載他背叛的理由。

    而且史料記載的主要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關羽輕慢他們兩個,所以直接不抵抗,但是,關羽輕慢他們的時候確任然讓他們擔任要職,糜芳屯聚江陵擔任南郡太守,並且負責供給前線軍需用品,當時曾經因為速度太慢招致關羽的責難。

    後人的推測就是因為害怕關羽責罰而背叛,三國演義中則是記載在準備北伐的時候失職所以被關羽懲罰,演義成分不可信,不能作為參考。

    當時資歷老、身份尊崇的他不可能輕易背叛,之所以背叛或許就是因為低估了趨勢,歷史上,糜家一直作為商人來經商的,家資鉅萬,所以很多時候做事都是看收益如何的,當時在已經成為孤軍的情況下,要麼投降,要麼堅守。

    糜芳本人幾乎從來沒有帶兵,無論進攻或者堅守都不是長處,如果援軍不能及時抵達,長期的堅守如果一旦破城,首當其衝的肯定是他,所以貪生怕死的念頭出來,於是背叛劉備,選擇暫時投降。

    而同時期的郝普,作為零陵太守,曾經在215年投降孫權,在劃定荊州之後又投歸劉備,劉備一樣重用他為零陵太守,沒有責罰,這幾個例子讓糜芳產生錯覺,或許暫時投降孫權,保住性命將來還是可以迴歸劉備的,畢竟資歷和身份在哪裡。

    或許,假如關羽大軍長驅直入,能夠像項羽奪彭城一樣奪回荊州,糜芳依然會不失時機的將功折罪,畢竟劉備寬仁,關羽也不會動這個小舅子,他驕傲歸驕傲,但是不傻。

    但是呢,因為荊州的不抵抗,關羽前線迅速崩潰,軍士逃亡,勢單力竭的關羽被東吳俘虜之後處死,這一些變化讓糜芳始料未及,這一行動直接導致劉備集團實力損失大半,也導致糜芳沒了退路,於是徹底成了叛臣。

  • 8 # 這些歷史要讀

    糜芳最終選擇背叛劉備,投降東吳,其中的罪魁禍首正是劉備的義弟、義薄雲天的“武聖”關羽!

    需知道,糜芳與劉備的關係可是相當的鐵,按理說是不應叛蜀投吳的。

    瞭解三國曆史的網友應該都知道,徐州糜氏一族對劉備的重要意義。據史料記載,糜氏先祖世代經營墾殖,富可敵國,養有僮僕、食客近萬人,是徐州鉅富。

    在劉備創業之初,糜氏一族可是劉備的“天使投資人”、“錢袋子”。糜芳與兄長糜竺不僅在劉備落難時將其迎入徐州,出錢出力資助劉備,而且還把自己的妹妹糜夫人嫁給劉備,使劉氏與糜氏建立起牢固的政治同盟。也就是說,糜芳不光是劉備的元老級部下,同時還是他的二舅子。

    從徐州開始,糜芳便與兄長糜竺一路追隨劉備,輾轉鄴城、汝南、新野、江夏等地。期間不論劉備多麼落魄,多麼艱辛,糜竺也始終沒有叛逃。由此可見,糜芳對劉備可是忠心耿耿的。

    可惜,追隨劉備二十餘載的二舅子,最終卻被關羽給逼反了。

    赤壁之戰勝利後,劉備集團的勢力得到快速發展,快速達到頂峰,一度具備爭奪天下的資本。當時,劉備讓關羽鎮守至關重要的荊州地區,同時任命糜芳為南郡太守,鎮守江陵;讓傅士仁鎮守公安,以此支援和策應關羽。

    然而,關羽自水淹七軍後,威震華夏,為人便越發驕縱自大,目中無人。即便是被曹操盛讚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也一樣被關羽瞧不起。襄樊之戰前,孫權曾派使者上門向關羽提親,結果關羽卻絲毫不給面子,直接當著帳中眾人的面,對慫使臣說:“虎女焉能嫁犬子”!

    試想想,關羽連孫權這等大boss都不放在眼裡,又怎麼可能會給糜芳和傅士仁好臉色看呢?事實上,糜芳和傅士仁在荊州支援關羽期間,可沒少遭後者的輕慢和藐視。甚至僅因為一次輸送軍資的任務無法完成,便橫加怒斥,甚至揚言事後要嚴懲兩人。所以,後來糜芳的叛蜀降吳,毫無疑問,關羽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據《三國志·關羽傳》記載“自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關羽出兵後,負責為其供給軍資、糧草的糜芳和傅士仁因為沒能完成任務。關羽就毫不留情的直接放狠話,回來再好好收拾糜芳和傅士仁,而這最終便直接導致兩人在關鍵時刻投降東吳。

    平心而論,糜芳實際上也算是厚道,並不像影視作品中所刻畫的那般窩囊。因為,在傅士仁開城投降後,糜芳剛開始並沒有隨即而降,而是依城拒守,等待援軍。可眼看關羽遲遲不派軍來救,又想到關羽對自己的種種輕慢,同時又害怕關羽治他的罪。最終,糜芳才架不住呂蒙的一再勸降,選擇開城投降吳軍,以保全自己和城中軍民。

  • 9 # 葉秋6697

    劉備雖為蜀漢之主,但他的麾下骨幹其實都是中原人士,包括糜芳等人,這些人的利益追求都在中原,絕不滿足於偏安一隅。然而此時的劉備集團先失荊州戰略要地,繼而夷陵之戰慘敗,至此基本喪失了問鼎天下的資格,大勢如此,為家族延續考慮而另做打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如諸葛亮《出師表》中所言“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後來形勢的發展也驗證了這一點

  • 10 # 江北陸遜

    首先不要高看糜芳的所謂國舅身份。

    劉備立過兩個皇后,一為吳皇后,吳壹之妹,本為劉焉兒子劉瑁之妻;一為甘皇后,其實生前只是劉備的侍妾,她這個皇后是死後追諡的,因為她生了後主劉禪,母以子貴,所以被追諡為皇后。

    而糜夫人,糜竺糜芳之妹,因為沒有留下子嗣,所以歷史上根本沒有什麼記載,估計只是後宮一寂寂無名的嬪妃罷了。

    這樣的一個國舅,有多大含金量,可想而知。

    只不過為什麼此前二十五年,從徐州跟著劉備開始,顛沛流離,矢志不渝;如今事業漸有起色,卻在步入巔峰之際倒轉槍口,為何?

    無他,怕死。

    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自己。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

    一直被關羽看不起,“素輕”,又“還當治之”,對於武夫而言,怎麼治?那就只有殺了。

    此前可以跟著吃糠咽菜,吃苦受累,是因為整體是往上走的,能看到希望,有希望人就能堅持走下去;而現在,事業不能再進一步,卻時時生活在一個看你不順眼的上司眼面前,下一步很可能就是挨一刀。

    換你你跳槽不?肯定跳槽。

    那既然你能跳槽,糜芳傅士仁跳個槽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 11 # 中林之木

    總之,關健時投敵是可悲可恥的,另一郡守也嚇跑了。傅士仁麼?另有所圖,認為東吳勢大也可一統江山超過西蜀,還與關羽不和。其實他之前違紀,還保留他官職以待後改;已是輕的了,有點小人心,小心眼,沒長遠眼光。糜芳看給他起得女人名字;“芳"字,說明他自小無憂而膽小,全依他兄長糜竺挺拔高立,進而被傅士仁嚇唬嚇唬就降了。本糜家兄弟一東一西被劉備重用,關羽也認同,糜芳卻降吳,進而他兄長蒙羞,羞於見人,反被劉備寬慰。也可能他們投吳倆將之前觀點與關羽有別,好比“赤壁”戰前之東吳,因而被留守,又不積極支前。但關羽實戰經驗表明;曹營是可打敗和贏取的,是鼓午“統一戰線"鬥志的。若是他們三郡都不降不跑,等回關羽或是劉備,.會是另一番天下,先滅吳也可能,那孫權就是錯由自取了。因劉蜀在荊州蠻夷群落中有人氣,對面曹操亡,暫顧不上東吳,也本就曹臣們“虎視"東吳的人更多,曹丕自顧不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現在56歲了,積蓄只有十萬,有什麼好投資的賺點養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