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人能解讀嗎?
5
回覆列表
  • 1 # 愛易理愛國客家人乙乙

    易經的最高境界是,瞭解易理按照易理去為人處事,就是孔子說的從心所欲那個境界。不再產生錯誤的思想,不會再做錯誤的決定!

  • 2 # 滄桑短笛

    我手頭恰好有這本書,而且就是圖片的這個版本,中華書局的《中華經典名著》叢書。

    一、關於《周易》的一些基本問題

    《周易》本來是殷末周初的人們用來占卜算卦的辦法,起初,它並不是一本書,也沒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的卦爻辭,更沒有《彖傳》、《繫辭》、《象辭》、《文言》、《說卦》等被後代易學家稱為《易傳》或“十翼”的部分,只是蘊涵數理邏輯的卦畫而已。後來,經過長期的演繹,這些卦畫與事物產生了一定的對應規律性後,人們就逐漸在每個卦畫下系屬了一些簡約的卦辭。再後來,《易》變則通,通則久。於是,又在六十四卦的各爻之下系屬了爻辭。至此,《易》九九有了卦畫、卦辭和爻辭,形成了漢代易學加稱之為《易經》的部分。到了漢代,又將《易傳》併入,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周易》的樣子。

    上面這段文字,是這版《周易》的《前言》的第一段文字。介紹了《周易》之後的變化。哪《周易》之前呢?

    二、《周易》之前

    堯舜禹之所以成為部落的首領、種群的領袖,是因為他們率領人們“治水”,跟大自然的災害做抗爭。那時沒有大自然的概念,也沒有天文地理的概念,但大自然是早就存在的。風雨雷電、日月星辰,早在人類之前就存在。與大禹治水一樣,中國祖先們與大自然的抗爭很早就開始了。《易經》就是中國祖先們探索世界、探索未知事物的“科學筆記本”,圖畫、符號,那時還沒有秦始皇統一文字。說《易經》是中華文化的開始,顯然是沒錯的。但是,跟後世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化盛況卻沒有關係。百家爭鳴主要是政治思想的爭鳴,通俗的說,是治國主張不同,面對“高山為谷、深谷為陵”的社會劇烈變革,各家開除的“治世藥方不同”。治國和科學探索,顯然是兩個領域。

    《易經》的內容、貢獻,應該是二十四節氣之類的東西。當然還有很多我們熟悉的諺語:"日暈風、月暈雨",“貓洗臉狗吃草、不三天雨就到”等等,大概也是《易經》的內容。總之,是跟大自然密切相關、跟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而現在,特別是腐儒們,解讀《易經》,要麼是是讓人越聽越糊塗,越聽越玄乎。要麼是恬不知恥的貪天功為己有,比如計算機的發明源自《易經》。計算機發明的靈感源自哪裡了,自由計算機發明者自己說的才算數。一群連《易經》都無法“說人話”化的,有什麼資格談計算機是怎麼發明的?

    三、《周易》

    《周易》其實就是周王制《易》,周文王推延了《易經》、編撰了《周易》。但是,《周易》已經不再是《易經》,不再是探索未知世界、和神秘現象的科學筆記了。《周易》是周文王展現自己的智慧,以證明自己擁有治國權利的合法性。簡單說,就是把科技探索,變成政治資本了。

    儒家人治的經典故事,其中之一叫“畫地為牢”。描述的是周王治下的人們是多麼的淳樸、老實,畫個圈子就不敢邁出去了,老老實實的待在裡面,等待執政者的審判。實際上,畫地為牢的故事,是武吉擔柴到集市售賣,路上被周朝騎兵衝撞跌倒,肩上擔柴的扁擔摔出去,打死了一個百姓。死人跟跟武吉有一毛錢關係嘛?肇事者是周朝騎兵,這是一目瞭然的事,把武吉判處死刑,顯然是太荒謬了。

    《周易》也好、周文王也好,儒家也好,人治難道還有推薦的價值、意義嘛?

  • 3 # 安平泰2020

    《易》是天書,人們還沒有讀懂《易》,怎知道它的精髓?

    到目前為止,有關《易》、《易經》的解釋、研究成果等都是不靠譜的。

  • 4 # 探索三界1

    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包羅永珍,生死旺衰空破和衝刑推演天地人之執行氣數,,,,[玫瑰][玫瑰][玫瑰][祈禱]

  • 5 # 明易學館

    很多愛好者學易學,不得其宗旨。尤其是當人問易學的核心是什麼時候,不知如何言表。

    或言易不可說,或言做人之道,或言卜而趨吉避凶,天地規律,更有人言陰陽五行,但又常有人反駁易言陰陽五行。

    厲害點的可能會說,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卜筮者尚其佔。

    或其他回答也有論述說,易為象術理,發微於精要則易之道明於心。比竟缺失繫辭傳言,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才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事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此言又契合上面的,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以制器者尚其象,卜筮者尚其佔。動者尚其變也,爻也者孝天下之動者也,二者易同發。卜筮者言,吉 吝 歷 悔 咎 兇,事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雖多有愛好者概述易之精妙,但大多數皆不外乎易的應用變化,應用過程,以及應用結果。

    很多愛好者,亦或者門外漢。看來看去都覺得似有所得,但又不得其門。今天紅葉就在這裡大概講一講我的學易心得,以及我所研讀易之後個人所明易之精髓。

    什麼是易的精髓?相信不管是門外漢也好,愛好者也罷。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做多提到的都是什麼呢?

    於大方向來說,言天地 陰陽 剛柔 男女 變 化 太極 兩儀等 。

    於占卜來說多言、吉凶、數碼、得失等。

    於做人來說多言君子、小人、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

    於書名來說,又言 易經 易瑋 經緯所織,學術所成。

    於解意所言,又多言 元 亨 利 貞 潔 淨 精 微。

    以上不管何言,蓋不出乾坤二字。故而我們所知,易之精妙門戶不管大到天地也好,小到做人,做事,占卜也罷,蓋不出乾坤二字。

    所以子曰,乾坤為易之蘊邪,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事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為之變往外不窮為之通。所以我們言的種種所謂的應用也好,變化也罷,週而復始之易理也好,亦或者我們生命賴以生存的繁衍之道都需建立在乾坤所存在的情況下。乾坤包含天地,又不侷限於天地。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此處之道為混沌狀態不可生物為乾卦,乾極變,生坤。則陰陽生。陽為一不可獨生,故而道生一。一生二後方有天地天地不交則不化。用九六成三,方可生萬物。則天地氤氳,萬物化醇。過後三則為男女交媾,萬物化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也無處不言乾坤之用,紅葉在這裡提出這個是讓大家明白乾坤為天地,但不侷限於天地。

    我們接著說,易的變化用數去表示,如何生成?蓋用天生地成圖之數所化而繁衍,頗為生動。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合於後天太乙九宮納支則為

    天一始發於北方水坎卦,地十終於西方兌。(坎子1 艮醜寅23 震卯4 巽辰巳56 蓋此類推,於酉為10極數之盡)

    而乾無數,為虛無。乾卦為金為圓成天道,成孤虛而周流於坤方,西北為不周,故八風中的西北風為不周風。

    西北方在炎帝定次為娵訾,亥為東長闢,故而闢戶謂之乾。坤道西南,為擴囊,納口包庇之象,所以闔戶謂之坤。

    自周以後,我們的祖先不滿足於八節二十四氣的氣候學說,從而延伸了七十二候學說。

    五天為一候,一年三百六十天,一氣三侯 一月六侯爻位順之 一年三百六十日 七十二侯備五而成之。

    四偶方“後天八卦”乾坤所在,坤為未申所藏,八九得七十二候氣所再。至此天地成象。於其餘二偶方,艮 巽所在處。

    醜寅承位得六 辰巳得三十 蓋不出坤策六備。坤之包偶,所以闔戶謂之坤。

    陰陽隨同,陰隨陽行。萬物抱陽方可以生長,所以乾 開物成務,由無極變太極,由無變有。而闔戶謂之坤,由有變無,週而復始。

    天地門戶,帝出乎震,說言乎兌。日由東卯出 於酉西落,安於乾坤之說。易道始終而覆成以。

    所以我們學周易必須明白 易的門戶就在乾坤二字之上,不得乾坤二字,所以易之門戶不可得。易之門戶肇始於乾坤。

    周易全卦六十四卦,唯獨乾坤二卦有用九群龍無首 用六利永貞(當然,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解釋易經也是著重此二字所解釋)。包括三墳學中 ,乾坤獨成一易。

    以上若還不解乾坤卦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來續解乾坤。

    愛好者常言,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以此為圖,則兩儀時陰陽生矣。常以爻象分陰陽。以乾三連見無虛為實,象此為至剛至陽之理,亦有尚象的愛好者,再以外象取三連倍以天地人三才,得九,以象取數象徵乾卦數用九而曲成。

    以坤六斷,中虛而無實,象此為至陰至柔之道,同理坤道翕備,直取六斷以象徵用六。再以極則生變,陽極生陰,陰極生陽而成兩儀動態之變,變而生之。生生之謂易,易道交始。

    以此分合陰陽表象,乾坤交合,六子 坎 離 艮 兌 巽 兌 生矣。八卦始成。

    很多人言虛實,多以卦象言,亦或者爻象言。但實則易經聖人之卦辭,爻辭在乾坤二卦中,亦無不言此中道理。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諸多學者不宜重之而思辯。乾坤彖象,乾曰“元亨利貞”,坤曰“元亨利牝馬之貞”。

    此二者雌雄分矣。又以乾卦六爻言,潛 龍 飛 見 躍 警惕 亢 悔為虛筆,虛者為氣形而上為道。

    而以坤卦六爻言,履 習 黃裳 囊括 含章可貞 血為實。聖人取筆虛實分辯,妙贊天地化育。形而下為之器

    道行於虛,德證於實。自此,天地道成之。君子行於天地之間,當取天行健之道,潛 飛 見 惕 乾乾 亢 悔以自強不息。行於虛之精神。

    以地勢坤之德,履於薄冰,含章可貞,囊括,可貞。以厚德載物。

    是故聖人以修辭立其誠,明道言德不觀其辭而不成。

  • 6 # 中國知識考古or兆昌

    一人為大。大人為尊。二人為天。天人合一。

    一人為大。……。

    欲將剝復問前因啊。

  • 7 # 粉黛桃花

    易經的精髓。

    有人能解讀嗎?

    我來簡單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要說明一點的是,我理解不到易經的精髓,只是我的一點兒個人理解而已,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我的理解是:

    易經的精髓有兩層意思。

    一,易經有容易的意思。

    道法自然。

    易經的這層意思說的就是世間所有的道與方法都與自然和諧相通,也就是說自然而然才是道法的唯一。矯揉造作或者虛情假意是無法得到真正的道與法的。

    這裡所說的道既是修道的道,又是道理的道;法既是方法的話,又是法律的法。也就是說合乎道的東西,必然是正確的道理。正確的方法一定是積極向上的合乎法律的法!道和法都是和自然一脈相承的。

    現在所說的是易經容易的一面。

    我所理解的易經還有一個方面的意思。

    二,易經有變易的意思。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久則恆。

    這層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遇到事情的時候,到了山窮水盡地步,就應該改變一下方法,事情也就會通順了。用我們今天的說法就是方法總比困難多。

    事情只有順利的進行下去才能長久的持續,以至能達到相對的永恆;絕對的永恆是永遠不存在的,因為事情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

    我所理解的這層意思就是:人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子曰:大而化之子謂聖!就是說人思想光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稱之為聖人了。孔子是研究易經的高手,曾經有韋編三絕說的就是孔子讀易經的事。

    我對易經的精髓解讀也就是這麼些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一定正確。

    回答完畢,僅此而已。

  • 8 # 生之有翼

    教人這一輩子怎樣入世、怎樣發展、怎樣出世的經綸大典,讀懂《易經》,你恨不得人生可以重新活一次,那個時候的我昨那麼笨呀!

  • 9 # 象序理透視學

    《易經》象,數,理透視學。是透視唯心論與唯物論綜合性一門學問(哲學)。具體體現在科學(定律學、屬陽)與玄學(機率學、屬陰)的活動中。定律學中有小塊機率學“有時定律之外”(陽中有陰)機率學中也有小塊定律學“有時極準”(陰中有陽)象:型與樣,虛象與實象,微觀之象與宏觀之象,真象與假象……數:量與度,(量:量化、規律、定律…………)理:是與非(是:即確定,成立的相關論證、論據……),透過象數理來從事科學與玄學活動。科學一般情況下從“理”的角度開展相關一系列的自然科學試驗。如天文、地理,數學,光學、電子學,力學、化學、生物、氣象、……許多領域。在各類試驗中象數(引數)是主角。據相關論文(論文也從象數角度構成)從事試驗來驗證或在試驗的過程中的象與數(引數)修正完善論題從而獲得相關定律定義。再據相關定律來生產出商品……(新物象即歸象)…………特殊情況下也從會“象”的角度開展相關活動(如今年疫情…………)。玄學一般情況下從“象”的角度開展相關活動與科學活動的思路相反。根據什麼已知現象(人、事……)來找(找:占卜測繪、抽、算、觀、……方式)未知的理(理:一般根據陰陽五行生剋法則及斷語、神煞、再加上誅多推理、推測、及聯想…………)來搞定……也有極少情況下從“理”的角度去尋求事物的真象(如謀些人與事在正常情況下出現《易經》象,數,理透視學。是透視唯心論與唯物論綜合性一門學問(哲學)。具體體現在科學(定律學、屬陽)與玄學(機率學、屬陰)的活動中。定律學中有小塊機率學“有時定律之外”(陽中有陰)機率學中也有小塊定律學“有時極準”(陰中有陽)象:型與樣,虛象與實象,微觀之象與宏觀之象,真象與假象……數:量與度,(量:量化、規律、定律…………)理:是與非(是:即確定,成立的相關論證、論據……),透過象數理來從事科學與玄學活動。科學一般情況下從“理”的角度開展相關一系列的自然科學試驗。如天文、地理,數學,光學、電子學,力學、化學、生物、氣象、……許多領域。在各類試驗中象數(引數)是主角。據相關論文(論文也從象數角度構成)從事試驗來驗證或在試驗的過程中的象與數(引數)修正完善論題從而獲得相關定律定義。再據相關定律來生產出商品……(新物象即歸象)…………特殊情況下也從會“象”的角度開展相關活動(如今年疫情…………)。玄學一般情況下從“象”的角度開展相關活動與科學活動的思路相反。根據什麼已知現象(人、事……)來找(找:占卜測繪、抽、算、觀、……方式)未知的理(理:一般根據陰陽五行生剋法則及斷語、神煞、再加上誅多推理、推測、及聯想…………)來搞定……也有極少情況下從“理”的角度去尋求事物的真象(如謀些人與事在正常情況下出現反常的現象)科學與玄學都圍繞象數理在活動………(卦爻辭是給易經錦上添花,給六十四卦符號系統披上了一件華麗的外衣值得欣賞)象數理是構建易經的三大主是題要素。“序”是易經的魂。“力”是推動演變象數理,陰陽對立與統一的掌者…………不同層次悟性的人都能從學習“易經”中獲得相應的“精髓”反常的現象)科學與玄學都圍繞象數理在活動………(卦爻辭是給易經錦上添花,給六十四卦符號系統披上了一件華麗的外衣值得欣賞)象數理是構建易經的三大主是題要素。“序”是易經的魂。“力”是推動演變象數理,陰陽對立與統一的掌者…………不同層次悟性的人都能從學習“易經”中獲得相應的“精髓”

  • 10 # 惠舒旅社老闆

    易經,精髓在易,即“變”。變者,即有規律的變,從根本上說,古人總結為陰陽互變,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唯物的辯證法,或矛盾論,其中包括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與否定之否定規律三大規律,及其五基本大範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孕婦餓了必須吃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