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丁花香

    誰都沒錯,生活本就挺累,沒必要分對錯。是一種人生選擇。既然允許選擇,就不扣帽子,不論對錯。單位有制度,個人有選擇。

  • 2 # 激情飛揚9605

    老話說得好,“人挪活,樹挪死。”在一個環境裡呆久了,人就會沒有激情,沒有活力。對一切事情都失去了應有的熱情。如果換一個新的環境就不一樣了。新的環境能夠激發人的精氣神。讓人精力充沛,激情四射,活力滿滿的。幹啥都有勁。對於科研人員來說思維會更加活躍,分析問題會更準確。同樣的付出會有更多的回報,光想想就很激動。

    所以,我個人覺得他們的選擇沒毛病。

  • 3 # 誠心232965270

    都是高大上的頂尖科研人員,沒有發掘他們的創作慾望,時代不同,需求易不同。人人都向往明星,不是沒有一定道理的。

  • 4 # 張海燕98

    人才就是你不用,別人就要用,未來的競爭就是對人才的吸引力的競爭。你的政策、待遇、前景,沒有對人才做出相應的調整,就會被人才疏離。新時代的人才,空洞的覺悟,願景。已無法感動人才,當政者思之慎之。否則這不會是唯一事例。危機即轉機,改革,刻不容緩。

  • 5 # 鬥堰衝

    中科院合肥核研所90人集體辭職,這一點很不正常,他們都去了哪裡,媒體諱莫如深,沒有下文,這裡面的故事是什麼,網友們都在猜,也很難猜,一些所謂的內部訊息,其實都很抽象,沒有什麼乾貨。這件事非同小可,上面已經組成了三方聯合調查組,網友期待的是真相,顧慮的是“妙筆生花”的寫手們掩蓋了真相。

    能在那裡面工作的起碼都是博士、人精中的人精,進入這樣級別的事業單位,應該是很多高校學子夢寐以求的鐵飯碗,可是他們為什麼集體辭職,而且一次90人,他們單位總共多少人?再像這樣來兩下子,是不是就剩下幾個光桿司令了,如果說他們的待遇低了,一個月只有1萬多塊錢,也確實對不起他們寒窗苦讀20多年取得的高學位。

    2017年中國的科研經費總投入已經達到1.7萬億,2019年上升到2.17萬億,我們國家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僅于于美國,排列世界第二,科技部門儼然就是吸金大戶。

    .國家拿出這麼多錢來,說明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是很重視的,那麼他們在專案投入和福利分配方面的運作明細是否完全透明?在這類單位幹過的人一般都知道,臃腫的行政管理部門往往比一線奮戰實幹的工作者工資要高很多,哪些科長處長,什麼正副總之類的,往是一些中專、大專、函授,代培出身者,拿好處的往往是他們優先,科研人員就算取得了某一項突出成果,可能還要冠上某領導的名字。撥經費靠一線工作者的名頭,得好處最多的是上面的頭頭。

    據說當年的經費如果用不完,可能影響第2年的撥款,所以瞎用也要用完。

    中科院絕對不是行政管理亂象的死角,他們也食“人間煙火”,面對滋生的一系列不合理現象,員工們如果發表一點個人意見,可能就觸犯了上司的“龍顏”,那可是人家的一毛三分地,你在人家地盤上幹活,就得慫一點,否則,五花八門的“小鞋”總有一款適合你。

    科研工作者也是有血有肉的凡體肉胎,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他們也想讓家人過得體面,面對比自己級別和貢獻低的人,卻能享受絢麗多彩的生活,要說他們不羨慕,恐怕鬼都不信,這一點能不能學一學美國人對於科技工作者的高福利待遇?有權有勢者自己拿著高薪水高福利,就別跟他們耍什麼情懷、思想、信仰、奉獻之類虛擬官腔,沒有實實在在的硬貨,什麼思想工作都不好使。

    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們不擅長關係遊戲,他們只想乾點實事,他們需要工作與薪金對等,他們需要享受溫暖,他們不願意被權力虐待。

    中美關係的鬥爭核心說到底還是科學技術領域的鬥爭,其他方面都是手段,都是表象。科學技術永遠是第一生產力,也是和美國博弈的核心競爭力。凡是發達國家靠的都是科學技術。英國曾經靠著科學技術贏得工業革命的成功,從而殖民過半個世界,德國靠著科學技術曾經橫掃歐洲,日本靠著科學技術曾經肆虐東南亞,美國靠著科學技術成了世界老大。如果我們的科研部門不進行深度改革,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踩不住人才流失的剎車,這樣下去我們憑什麼趕超美國?,難道靠那幾張打雞血的大嘴?靠噴?靠“胡編”?靠空洞乏味的思想工作?

    如果科學技術搞上去了,超過了美國,那麼我們的軍工瓶頸就可以迎刃而解,我們手上擁有了超過全球的硬傢伙 ,能夠摩擦X一37B、F 22、 F 35、核動力航母和潛艇,這種情況下再談超過美國,那才不是一句空話。

    但願這次中科院90人集體離職事件,能夠成為倒逼高層進行深度體制改革的一點“星火”,讓網友們寄予厚望的科技界從此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了要孩子還是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