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血雄獅123

    “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這一段話出自《孔子家語在厄》,立意獨特,寓意深遠!

    芝蘭象徵美好的事物,雖生於幽谷,不會因為無人欣賞而不芬芳;君子修道立德,比喻君子也應如蘭花,保持高尚情操,即使面對窮困也不會動搖自我的崇高品性。在現實社會中,告誡人們尤其是領導幹部無論身處何種環境下,都要嚴於律己、潔身自好,不應因貪圖名利而丟了氣節、毀了前途,誤了終生!鞭策意義非常明顯!

  • 2 # 自由奔騰的牛

    “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此句出自《孔子家語》。意思是名貴的芝蘭花不會因生長在幽深偏遠人跡罕至的森林,無人欣賞而不再美麗芬芳。芬芳是芝蘭自身固有的氣質、魅力和馨香,與有沒有人看到和欣賞無關。可引伸為,只要你優秀,不會因一時無人發現而不優秀,而被埋沒,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該句是由上下句組成的,即:“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

  • 3 # 真一道子

    子曰:“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孔子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不難理解——芝蘭雖然生長在幽谷山林,少有人知,少有人見,但是,它不會因為無人知曉欣賞而失去自己的芬芳,這就是“慎獨”工夫,“古之學者為己”之道;君子修道立德,他不會因為自己的窮困而改變節操,譬如顏回,雖身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卻安貧樂道,矢志不渝。

    人生在世,紅塵滾滾,名利場中,物慾橫流,人難以把持住自己而隨波逐流,人之所行,不是為名,即是為利,甚至妄想名利雙收,魚和熊掌兼得。為了成名,不惜喪失人格,甚至出賣身體靈魂;為了謀利,不惜毀掉友情,甚至於謀財害命。孰知到頭來,名不過朝夕,富不過三代,無常一到,空手而歸,唯有造的業障隨你而去。

    其實,人之生,皆是認假為真,試思:人身都是假的,何況這身外之物。人之名利,本是前世福報所得,今生努力所有,雖然享受,但需珍惜,因為福享盡禍即來,此乃天理,半點不由人。若是命裡無有,豈能爭來?縱然巧取豪奪而來,即是災禍,爭奪來的快,失去的也快,享受不過數載,卻是後患無窮,遺害子孫後代。君不見聞,宋朝名相範公文正,清官一世,兩袖清風,卻造就了范家八百年的基業,出了80名狀元,400名進士。

    一言以蔽之,人生在世,應當像芝蘭一樣不為名而生,像君子一樣不為利而活。應當修道立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4 # 森嶼嶼

    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這句話怎麼理解?

    無論是否知道這句話出自何處,從字面意思我們可以看出這句話描寫的是蘭花,由此我們進行分析推測它肯定是和蘭花的品性有關係的這句話出自《孔子家語·在厄》: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敗節。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晉重耳之有霸心,生於曹衛;越王勾踐之有霸心,生於會稽。故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庸知其終始乎?

    其實找到出處我們就會知道,孔子是想拿蘭花的生長屬性來隱喻君子的品格,前後皆拿事物和人物做出論證。另外,自古文人墨客對梅蘭竹菊的讚頌從來就沒有斷過,這也說明國人對蘭花所代表的品質一直是認可的,蘭花甚至是堅貞不渝,高潔淡雅的象徵。

    蘭花的這種不曲意逢迎,只為自己盛開的精神其實也是中國人深入骨髓的文化和精神

    不隨波逐流的民族,也正是因為堅持走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在阻力重重的外界環境中,努力的生長出屬於自己的光彩。今非昔比,曾經的屈辱歷史已經漸行漸遠,作為一個大國我們也拿出自己該有的氣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必正當的反擊。最近中美外交的變化也體現了我國的這種蘭花品質。對於強詞奪理關閉的駐美大使館,我們以彼人之道還彼人自身,但兩種相同的情景下,我們卻沒有失去大國的君子之氣。

    對於個人來說,我們也是需要學習蘭花的品性,如果自身有光芒,何懼黑暗暫掩鋒芒

    就像古語說的那樣,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一個人足夠的優秀,總會有人看到你的風采。但快速的發展也導致了很多人價值觀的改變。世人變得在意外界的看法和評論,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不曲意逢迎,堅持做自己,不為誰而綻放,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去做這個階段應該發生的事情,如果足夠好足夠“美麗”,即使深藏山野,依舊能被偶然涉足的人發現蘭花的美麗。

    蘭花即使生在人跡罕至的山林,卻不為爭春,無意為了他人的欣賞而芬芳,生命的意義是為了自己。我們也該如此,摒棄一些外在的看法,不需要那麼累的活著,人就該活出自己 的氣節,不能因為一些外在的變化就改變自己的言行。

  • 5 # 夏曰鳴蜩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天生萬物,各歸其類。花開花落自有時,孰知其故?生之不能不生,死之不能不死。螻蟻蜉蝣它知道自己命那麼短嗎?我們每個人都能流傳千古搏得千年萬年名嗎?還不是一樣的要從生至死,豈有因為不為人知而不認真的活著?“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人不賞蘭亦自芳。

  • 6 # 旺晟熙

    其實這個問題和我發的上一個問題有類似問答,《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泰山上的花為誰開),兩者都在說花,有氣節,高貴都有讚美,我也是查了好多資料,但是在閱讀時突發奇想也就問問大家,我的感受是:都是很平常的無人問津,也沒有特意種植,它還是它,不與物爭不以己悲,不因天氣變化而改變,這種堅持,這中心態為:平常心,細細品味有那麼一絲味道,然而我們自己反被事物迷戀,被環境改變,這【心】都有了符號。

  • 7 # 金風359

    “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這句話字面的意思是蘭花生長在偏僻幽深的山林,但它不會因為無人欣賞而停止散發清香。

    語言的魅力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我們理解這句話當然不能僅僅停留於字面,而是要在文字的啟發之下,積極地展開聯想和想象。

    這句話中的“芝蘭”這個意象就不能只停留在植物層面上,它可能是美女,可能是忠臣,可能是潛伏期的“真龍”等等。“幽林”也不是自然的樹林,有可能是不令人滿意的自然環境,更有可能是不令人滿意的社會環境,甚至是逆境、困境、絕境。

    蘭花不會因為無人欣賞就不散發香氣,美女不會因為身處“深閨”而停止美麗,忠臣不會因為被誤解而自暴自棄,品行高潔的人也不會因為身處困境無人賞識而停止播撒他的正能量。相反,更應該是“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是真金就不怕烈火,自身素質好,在什麼環境中都能保持自我,不失本性。所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8 # 與君共yue生

    我認為人一輩子最大的成功是真的為自己活過,不輕易為外界干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卑不嬌,做好自己,說起簡單,做起來難,希望繁忙人世間,你能夠為自己綻放。

  • 9 # 潁水蕭蕭

    蘭花生長在幽靜的山谷,不因為沒人欣賞就不散發芳香。這句話一語雙關,字面上是指蘭花作為一種植物,不會因人為因素而改變,自會按照自然規律生長,實際上是拿蘭花喻君子,不論有沒有人賞識,君子自當勤勉珍重,堅守節操。在孔子的基礎上,屈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意象,香草美人喻君子或忠君愛國的思想,成了中華文化的傳統。

    這句話出自《孔子家語》,原話是:

    “芝蘭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改節。”

    另外,你的配圖不大對頭。孔子口中的蘭,是中國蘭,一般特指春蘭和惠蘭。配圖的第一幅應是建蘭(中國蘭的一種,勉強能說過去),第二幅是蝴蝶蘭,這個是洋蘭,跟孔子口中的蘭八杆子打不著呢。

    注:前三張圖片是春蘭,最後一張是惠蘭,其中第一、二兩張照片為網上下載,如有冒犯請聯絡刪除;第三、四兩張為本人種養蘭花並拍攝。

  • 10 # 和羞走卻把青梅嗅

    我覺得看這句話時可以與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你未看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做個對比。

    往大了說這就是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問題,唯物主義思想的核心是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思想與唯物主義相反,它的基本原理是意識決定物質,“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顯然是一個唯物主義辯證法的觀點,生長在幽林中的芝蘭花草,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枯萎,季節更迭,一季一季的重複輪迴著,不會因為人的意思而中斷其中的某一環,或者壓根沒有存在過。往中等方面說,幽林裡的芝蘭,沙粒裡的金子,深巷中的陳酒,即使無人賞識,也會散發著自身的芬芳和光芒,人生的一時失意不可怕,只要你是芝蘭,你是金子,你是佳釀陳酒,重振旗鼓,東山再起,終有一天,你會芬芳,你會發光。往小了方面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無論你是在幽林中還是在鬧市裡,做好自己,不要因為環境而改變初心,當下社會浮躁,很多人在金錢利益面前迷失自我,甚至步步滑向深淵,小善雖小,積少成多,小惡不大,萬事盡然,社會在影響著我們,我們也在影響著社會,像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的芝蘭那樣,用自己的綻放,芬芳著周遭,社會也會越來越好的。不論是辯證法思想,為善為惡,還是其他事情,我們都要像芝蘭一樣,做個有用的人,充滿正能量,面對每一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閱兵式上解放軍唯一的失誤,卻得到全世界的稱讚,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