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兵哥談歷史
-
2 # 北大荒二代農墾人
呂布,成不了大業。
呂布牆頭草,雖然有一身武藝,但有勇無謀。沒有遠大目標,既使呂布不被陳登父子所害。最終也會被王登,李登所害。
《三國演義》中,呂布的出場震驚了世界,呂布在虎牢關,頭戴紫金冠胯下赤兔馬,手中方天畫戟,威風凜凜的呂布一出場就給18路討伐的諸侯一個下馬威。
著名的河內名將方悅,和呂布交戰僅五個回合,就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
來自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被呂布手起一戟,也刺於馬下。
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與呂布戰到十回合。被呂布用戟砍斷手腕,只得棄錘而逃跑。
著名的北方梟雄公孫瓚,揮槊來戰呂布,沒戰幾個回合,也被呂布打的策馬奔跑。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是第一條好漢,書中曾描寫道,呂布與張飛大戰,張飛挺丈八蛇矛槍和呂布大戰50回合。
不分勝負,這時關羽持大刀上去助戰,還是不能抵擋呂布的攻擊。
劉備也參加了進去,三個人大戰呂布。呂布架隔遮擋不住,盪開陣腳。飛馬便回,這就是著名的三英戰呂布。
呂布是武藝高強,但有勇無謀。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沒有一個遠大的追求。
所以,他的身邊,不會有太多的人,聚攏在他的身邊,來幫助他完成大業。
-
3 # 劉康自媒體
你好,我是全職自媒體人,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不能!呂布雖武功無人可擋,但有勇無謀。其他三家,高武功者數量居多。車輪戰,呂必敗。陳宮雖足智多謀,但其才,遠不及江東周瑜魯肅,不及曹軍司馬懿荀彧,不及劉備諸葛孔明和龐統。如此實力則不可勝天下只大任!
-
4 # 方夢白
不能,呂布無帝王之才,只有將才,如果能夠認清楚自己,找一方諸侯依付,忠心用命,或許可以成為一代名將。
但是,如果這樣呂布就不是呂布了。驕橫本就是呂布的一大特點,他的武功也是自以為天下無敵,所以在戰場上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其他人都被他氣勢所敗,不敢與之爭鋒,這更助長他的氣焰。
所以呂布之敗,早已經由他的性格決定了。只差乎早晚而已。
陳宮不過是一箇中級的謀事,要想憑他一個人去改變呂布的命運或結局,只能是痴人說夢。作為一個成功的謀士,首先要會擇主。陳宮選擇呂布來輔助,已經看得出他比諸葛亮、郭嘉、周瑜等謀士差了不只一兩級。
陳宮雖然能預見得出一些敵方的謀略,但也是在別人定下了方略進行的時候看穿。他和郭嘉、諸葛亮等人,預敵機先,早早已謀略定計待敵中伏還差一個級別。而呂布更非雄主,兩人組合,勉強能為一方諸侯。如果出爭天下,終究要成為別人的升官功勞。
最後以呂布當時的實力,他身邊的智囊團連袁術都不及。一個能爭天下的團隊,首要的不是勇猛的戰將,而是一個能運籌帷幄的謀士。如劉備之諸葛亮,曹操之郭嘉荀彧,孫權之周瑜魯肅。
陳宮要算運籌帷幄,還有點距離,遇上諸葛等人,無異於送肉入口。
從呂布對上曹操的結局就可以看出。被陳登出賣,也可以算是曹操方面的計謀,陳宮不能破解,已經輸了。也是他的實力不濟的一個表現。
所以說,呂布被不被陳登父子出賣,最後都只有落敗的下場。或者說,呂布並不是被陳登出賣的,出賣他的是他自己,他的性格、處事。
-
5 # 塵子渝
不可能,首先陳宮一直都是利用呂布的,其次陳宮本身能力也不足以取得天下,最後以曹操之英明神武加武將謀臣都沒有取得天下,陳宮何德何能足以取得天下?
陳宮根本就沒有真心認呂布為主過,還參與過叛亂,呂布如果對陳宮言聽計從必然是被買了還在幫忙數錢《三國志》陳宮: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
陳宮從來就不是呂布的忠臣,陳宮勸說張邈迎接呂布的時候說的非常清楚“權迎之,共牧兗州”,什麼意思呢?權就是暫且,權宜之計,說白了就是貪圖呂布的武力,利用呂布的武力來“驅虎吞狼”消滅曹操或者說是清楚曹操在兗州的勢力,自己來當兗州的主人。
那麼陳宮實際上是呂布的合夥人罷了,稱不上謀主,但是陳宮顯然高估了自己和呂布的能力,爭奪兗州的計劃失敗了。張邈也兵敗身死,陳宮無奈這才跟隨呂布四處作戰,伺機再度奪回兗州。
跟隨呂布在袁紹、劉備等人處作戰的時候,顯然讓陳宮對呂布的耐心用完了,畢竟陳宮作為兗州世家的代表,是想給兗州找一個心目中的明主的,再不濟也要先割據一方,以觀天下形勢的。在呂布這兒看不到擊敗曹操的希望,陳宮就參與到了郝萌和袁術的一次謀反之中,可以說這是一次差一點就成功的謀反,如果不是郝萌營中有曹性這個呂布的鐵桿,不是呂布急中生智推到廁所逃到高順軍營中,那麼縱橫一時的呂布很可能就此死於兵變。
《後漢書》:布問性,言“萌受袁術謀。”“謀者悉誰?”性言“陳宮同謀。”時宮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覺之。布以宮大將,不問也。
高順和曹性順利平叛之後,呂布問曹性謀反的是誰,曹性說是郝萌受到袁術的蠱惑,而同謀者正是陳宮,呂布雖然沒有追究但是很顯然這才是陳宮不被呂布信任的真正原因。也是高順和陳宮不和的主要原因,高順對呂布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而陳宮一心求死卻並不是為了呂布。而是痛恨自己錯信曹操,將兗州送給曹操,卻並沒有讓兗州士族走上曹操的勢力中心,反而讓邊讓等兗州名士被殺,想要重新彌補這個錯誤,卻依舊無力迴天,這讓以兗州名士自居的陳宮無顏再活。
陳宮長於計劃,而短於應變,並不是真正的頂尖謀臣陳宮並不忠於呂布不說,陳宮的能力也不足以承擔統一天下的重任。初期陳宮能以一己之力對抗曹營諸多謀士名將是因為地利,人和以及突然襲擊,再加上陳宮善於謀劃,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夏侯惇、程昱和荀彧力保三城不失,就讓陳宮接連出現失誤。所以荀攸評價陳宮是“有謀而遲”。
而且陳宮剛直卻又無容人之量,並沒有作為謀主的氣量,統一天下的過程之中,必然不可能事事躬親,不能發現和挖掘人才的謀士不是好謀士。荀彧推薦了戲志才、郭嘉、陳群、荀攸等等一系列人才,周瑜也有魯肅、龐統,諸葛亮也挖掘了馬良、董允、費禕、蔣琬、姜維等等。陳宮有什麼?
統一天下絕不是簡單的一兩個人就能決定的,當時士族門閥政治已經達到頂峰,最終勝利者無外乎袁紹、司馬懿這一類人,三國說到底是歷史逆流,而呂布根本不能被士族門閥所接納曹操之所以統一天下那麼難就是因為沒有獲得士族的支援,唯才是舉也是無奈之舉,還有大量的世家門閥是不願意輔佐曹操的。送禰衡給劉表,殺邊讓,殺孔融,強逼司馬懿等等無一不是顯示曹操並沒有被廣大門閥世家所接受。
直到曹丕妥協,採納陳群的“九品中正制”這才順利代漢,但是接任者曹叡和曹操更像,貶黜夏侯玄等名士,但是曹叡很快早逝,司馬懿誅殺曹爽之後,門閥士族終於站到前臺來。自東漢建立,門閥士族就已經尾大不掉,直到後世隋唐建立科舉,武則天消滅關隴貴族,世家門閥才真正開始退出歷史舞臺,隨即走向歷史舞臺的新興地主官僚卻依舊和世家門閥有這千絲萬縷的關係。
因此,呂布這種沒有世家背景的武夫是很難統一天下的,充其量是另一個董卓罷了。更何況陳宮之能,之忠都不足以達到能夠統一天下的高度,更何況是處理好內部錯綜複雜的關係上。
-
6 # 劉派封神
這個基本不能,看看三國裡的人物,曹操,孫權啥家庭?也就劉備差一點,但劉備至少也是皇親,能依靠劉表,入西川取劉璋。呂布固然勇猛,陳宮也不算頂級謀士,手下猛將雖多,但不比東吳,曹魏,地盤也不如人家穩固
-
7 # 說客先生dys123
很難!呂布猶如被眾人抽打的陀螺,雖然是一員悍將,但無王侯之才。
首先呂布三姓家奴的人品被世人群唾棄,亂世當中能主動跟隨他的人主要是為了生存。真心跟隨他的人真的很少,陳宮作為一個有才華有正義感的謀士,為什麼會跟隨呂布呢?
大概有三個原因,第一呂布武力強橫,在亂世中如果如項羽可以闖出點名堂的。第二呂布在陳宮眼裡就是一個單純不成熟的人,而曹操是一個奸詐自私的人。第三陳宮跟呂布可能也是亂投靠,但陳宮恨曹操,幫呂布也有可能是為對付曹操。
其次呂布還有兩個缺點,貪戀美色,不體諒下屬,自私性顯示的淋漓盡致。這也是手下看清楚他為人之後,背叛他的原因。
再有呂布統兵之能真不成,被很多人都打敗過,在群雄角逐裡,只有聽取陳宮建議才打過很多次勝仗,也壯大過。但後期呂布對陳宮並不是言聽計從的,而陳宮有忠主的死腦筋,遇到這樣的頭頭也是一種悲哀。張遼等很多屬下看不起呂布的為人,雖然給呂布賣過力氣,呂布卻不重視他們。
呂布自私,頭腦簡單,不懂謀略,沒有主見,任意妄為……不失敗都難!呂布連陳宮張遼這樣的人才都不會籠絡,更別說更高一級的人才了。沒有人才,沒有人緣,沒有靠山資本,呂布滅亡是早晚的事情。呂布不如去找一地做個山大王,可能還能活久一點。
-
8 # 西山驛磐石
呂布如果不聽陳登的話,只是重用陳宮也無法獲得天下。
首先,呂布雖有霸王之勇,但是陳宮也只是三國一流謀士之一,陳登父子是另外之一,呂布即使能夠真正將陳登陳宮收為自己使用,或者信任陳宮言聽計從,也不過是徐州一地之諸侯,遠沒有達到爭雄天下的能力。
其次,從立足之地來說,徐州南有袁術,北有袁紹,西有曹操均是強敵!且徐州四戰之地,雖然是戰略要衝,但不是王霸之基。陳宮為呂布所謀的結合袁術割據一方的策略雖然不錯,但是呂布所部要打算爭奪天下,也仍然是力所不能及。最多爭取和袁術合併,成為三國有競爭力的勢力之一。
第三,呂布無後,沒有一個男性的後裔使得呂布無法長期有效的凝聚統治集團內部,加之呂布常年征戰天下,稍有不慎則全盤皆輸。所以很難獲得大範圍的支援!
-
9 # 四川袍哥老胡
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當中的呂布,給人的都是反面教材。
首先按照呂布的見識和胸襟,註定是幹不成大事的,先不說“三姓家奴”的名稱有何而來,看看呂布的私生活就能看出一二,“貂蟬戲呂布"
儘管有陳宮的輔助,呂布也取得了一些小勝,但是想要得天下,這不是有陳宮就能行的,這裡可以以袁紹舉例,“四世三公”、天下六州獨佔其四,謀士武將數不勝數,最終還是被曹操滅掉。
呂布的志向和眼界註定成不了大事,就算有陳宮等的輔助,再給予精兵良將呂布都不會取得多大的成就,呂布是典型的有勇無謀,從根本上來說,只能算一介武夫,論謀略,論戰略戰術呂布相比於曹操、孫權等人差距不是一丁半點。
再說陳宮,陳宮的格局與荀彧和諸葛亮相比,差距也不是一丁半點,現實情況是陳宮連呂布都輔佐不了,至少是沒有說服呂布,還被人算計了。
三國時期英雄能人輩出,連諸葛亮荀彧這樣的大名仕,大戰略家都沒能看到天下統一,何況一個陳宮,這裡是太高估陳宮。
呂布與陳宮本不是一條道上的人,最後的結局註定會失敗,呂布有勇無謀,胸無大志,投機取巧。而陳宮是一心想做一番事業出來,打出一片天地,這與呂布是有本質不同的,呂布就算對陳宮言聽計從,想得到天下都是痴人說夢。
-
10 # 愛在心中散落
我個人認為即使呂布對陳宮言聽計從,他也得不到天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漢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呂布的名聲,背叛丁原,背叛董卓,這在忠君思想備受推崇的漢朝,是很難得到認可的,所以很難有大才來投靠,何談發展壯大了;
2、呂布出身低微,為世家排斥,不受文人待見
3、呂布自身的經歷決定了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會輕易相信他人。多次背叛主公的人,你能指望他多信任自己的手下?高順對他可以算是死忠了,可是呂布如何對待高順?
4、呂布馭下的本領太差。為上者,智謀、武功都可以平庸,但唯獨餘下馭下之術要高明。三國亂世,呂布的敵人有很多,征討天下不可能全靠呂布自己,沒有好的馭下之術,呂布就會面臨昔日西楚霸王疲於奔命的困境,更何況呂布的軍事才能還遠不如項羽。
回覆列表
估計還是會戰敗,因為陳宮只能算是2流謀士,與頂級謀士郭襄,戲才沒法比,不過呂布武將陣容比較雄厚,有三國第一兵種高順的陷陣營,有曹性,張遼,只是謀士比較稀少,再加上呂布自負,不聽謀士的話,所以他才滅亡,他只能成就一番霸業,如果,我是說如果他聽謀士的話,善於納諫的話,在招募一些1流謀士,三國鼎立估計就要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