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辛111333OK

    個人是不管看別人的對聯,還是自己出聯都是99/100以內容,意境為靈魂。基本上完全不管什麼平仄,仄平之亊。

  • 2 # 雲詩雷情

    對聯遵循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的原則嗎?

    不一定,對聯平仄格式很多種,

    你說的可能是老一輩的說法,但現在,已經不用了。

    根據聯律通則,楹聯六要素,第五條,

    平仄對立。句中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單邊兩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聯,各句腳依順序連線,平仄規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遞換,傳統稱“平頂平,仄頂仄”。如犯本通則第十條避忌之(3),或影響句中平仄調協,則從寬。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

    一般的對聯平仄格式,

    上聯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平仄跟上聯相反。

    用一個增字聯,舉例

    如圖:

    上面的例子,都是兩個字為一個音步,這樣的節奏,叫“二字而節”。同一音步都是“平平”或“仄仄”。相鄰兩個音步,平仄相反。即每隔兩個字就換一次平仄。

    我們用視覺,上面的每一句,兩紅間兩綠,對稱性很美。用聽覺,平平仄仄兩兩交替,同樣是美的享受。這就像馬跑起來“滴滴答答”的馬蹄聲。

    這就叫馬蹄律,也稱為“馬蹄韻”、“馬蹄格”。

    【馬蹄律】:把句子中每兩字分為一個音步,叫做“二字而節”;每一音步同是平聲或同是仄聲;相鄰兩個音步平仄交替,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仄。。。”的聲律格式。

    對聯句子中,平仄按“二字而節,兩兩交替”的節奏和平仄要求,這也是【馬蹄律正格】。

    我們以常用的對聯的平仄規律,我們以七言為例。

    上聯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上聯)

    下聯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下聯)

    上聯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上聯)

    下聯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下聯)

    與詩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詩的

    一三五不論(這個是有條件的,即:上聯儘量避免三仄尾,下聯避免孤平,不可出現三平尾),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則。這是一般格式,以後我們還會學習其他相關知識。

    替:就是一句聯中,按馬蹄韻平平仄仄,兩兩交替。也就是二四六等雙數字位置,平仄交替。如

    二四六

    平仄平

    二四六

    仄平仄

    這樣交替

    。【意節律,節奏點之間,平仄交替】

    如果二四六位置,或者節奏點之間,沒有“平仄平或者仄平仄”交替,就是失替。

    對:就是上下聯相對應的,雙數位置或者節奏點上,尾字,平仄要相對,也就是平仄相反,上聯平,下聯就仄,上聯仄,下聯就平。

    如:上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二四六尾子或者節奏點,上下聯對應位置平仄沒有相反,沒有相對,就是失對。

    還有特殊的平仄格式

    如:

    魚竿韻:

    平平平平平平仄,

    春風江南初舒柳

    仄仄仄仄仄仄平

    瑞雪塞北早伴梅

    扁擔韻:

    仄平平平平平仄,

    柳因迎春生新葉

    平仄仄仄仄平平

    桃為遇雨掉老花

    筆架韻:

    仄平仄平仄平仄,

    五更鳥鳴夜將去

    平仄平仄平仄平

    千樹花綻春早來

    筷子韻,

    仄仄仄仄仄仄仄

    夜靜月出色總淡

    平平平平平平平

    春深花開香猶濃

    平頭韻:

    平仄仄仄仄;

    秋去柳落葉 ;

    平尾韻

    仄平平平平

    夜來燈生花

    平頭韻

    平仄仄仄仄仄仄

    平尾韻

    仄平平平平平平

    一般這些韻只限五七言 。

    現在沒有你說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這一規則。

    我們現在提倡馬蹄韻。幾種特殊格式的很少用。

    對聯要求圖解

  • 3 # 龍鄉紅樓

    你所說的兩種句式是不標準的,其實是這樣四種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這是對格律詩要求,但也可以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說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隨意靈活一些;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須嚴格遵循要求,如果錯了平仄,那就屬於出韻和出律。

    但是,假如遇到了好的句子,雖然平仄犯衝,可一改動就會損害了意境與自然美,也是允許此處不講平仄的。然而,這種情況是非常少的,一般都是可以推敲出一個符合平仄,又不害意的字來代替的。

    正常情況下,對聯也是有格律上的要求的,因為這樣,才能顯示出一種節奏韻味之美。畢竟對聯講究美是很重要的。

    同時,很多對聯更偏向一種趣味性,隨意性和靈動性,在這種情況下對平仄的要求就不那麼嚴格了,可以靈活掌握,不必那麼死搬硬套。

    我們大家平時對對聯,大多也是以娛樂趣味為主,儘可以隨自己的偏向與喜好而為之。假如在娛樂中不經意地提高了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 4 # 程榮林588

    對聯對句,因古文言詞和現代普通話用詞讀音大不相同。有些字的韻律也可可平可仄,平仄對仗也是基本要求。但若一律按文言平仄來撰寫聯對,現代青年人可能沒有多少人可以拿準。平水韻和新韻有不少字歸類不同,所以我認為只要上下句能對仗工整且詞性相當,韻腳對稱也能算是一副好聯。

    個人觀點,不代表他人之見。不妥之處請賜教!

  • 5 # 愛利客Eric

    第一個感悟,七字對聯的平仄不止一種。

    問題當中舉了比較常見的一種格式,即上聯:平仄平仄平平仄,下聯:仄平仄平仄仄平。在實際的對聯創作中,還有其它幾種格式,比如:

    上聯為: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為:仄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

    上聯為: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聯為: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個感悟,對聯還有嚴對和寬對之分。

    所謂嚴對,就是嚴格按照平仄相對的規律,不能出現平對平或者仄對仄的情況。

    這樣嚴格的要求,是對聯這種文學體裁追求內在音律美的一種體現,也最大程度體現了對聯這個“對”字的本原內涵。

    比如,

    上聯:種瓜竹籬下,

    下聯:植樹柳岸邊。

    所謂寬對,是指不嚴格遵循上下聯的平仄相對。但,一般來說,還是要遵循“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的要求,即一副對聯的上下聯當中,尤其是七字對聯當中,第一個、第三個、第五個字,可以不嚴格按照平仄相對,但是第二個、第四個、第六個字是一定要嚴格平仄相對的。

    比如

    上聯:青山踏遍尋仙草,

    下聯:碧水望穿覓鶴蹤。

    這裡的踏和望就不是平仄相對。

    第三個感悟,對聯的音韻還有古韻和新韻之分。

    中國的文字在秦朝統一以後,可以說是凝聚中華民族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但是由於中國國土面積大,民族和人口眾多,習俗不同,因此各地在發音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同一個字的平仄也是有差異的。

    什麼是古韻呢,根據一般通用的說法,古人讀音的四聲是“平、上、去、入”。平為“平”,上、去、入為“仄”。由於歷史演變,語音變化,古讀入聲消失,併入其它聲調。現代說普通話的人很難區分古韻的“入聲”,只能從古韻書中查詢,常用一般就是《平水韻》。

    新韻一般指的是按照普通話或者新華字典的讀音,漢字的四聲分別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其中前兩個為“平”,後兩個為“仄”。

    古韻和新韻的差別導致某些字平仄不一致,比如“八”字,按新韻是平(第一聲),按照古韻則是仄。

    以上是我的三點感悟。我覺得語言在相對的時間裡是穩定的,但是如果把時間拉長,以100年或者更長為單位來看,語言一定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

    作為華人,肯定有義務去傳承自己的文化,但是也不能泥古不化。

  • 6 # 手機使用者墨海聽濤

    對聯的平仄律一般分為以下兩種:

    1.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如上面第一種平起式可變為:

    a: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這是本句救。

    b: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這是對句相救。

    仄起式的拗句可以此類推。

    律詩中有句話,叫做"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說第一、第三和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但第二、第四和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這個口訣同樣適合於對聯。

    當然,這個口訣對於初學者是有用的,因為它簡單明瞭。但對於變化的拗句就不適用了,這裡不再多談。

    對對聯,不但要掌握平仄律,更要講究對仗和意境。至於什麼是對仗?什麼是意境?就不是本文要談的內容了。

  • 7 # 謝金澎

    對聯是一種文學藝術體現形式,他與詩詞不同,對於音律的要求不是那麼嚴謹,重在朗朗上口和內容的對稱上。

    其實無論詩詞還是對聯,其生命力首先還是在於其內容和意境,而不是音律。一味強調音律而內容空洞、蒼白甚至低俗者,根本就本能以文學藝術相稱。頂多算個順口溜或者蓮花落。

    對聯要透過兩行文字表達出一種恢宏的意境或者與環境、氣氛、願望相對應、襯托的思想,其實很不容易。關鍵是他的文字意境還要上下聯緊密相接或者相關,不能上下聯意境脫節,各說各話。

    對聯上下聯的一般表現關係和形式有對偶、反襯、排比、順敘等。雖然我認為對聯與詩詞一樣,不要過度在乎平仄音律,重在意境塑造,但是兩行文字讀起來還是應該順口,不能太過拗口或者生硬。

    因為太過拗口或者生硬,給人的閱讀體驗就缺乏文字美感,會讓人對意境的理解、融合感大打折扣。

  • 8 # 灑家田伯光

    所謂“對聯”,作為咱們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來說,是有它其獨特的傳承魅力的。之所以說獨特,那就是它自承一體,迥異於古代的賦或駢文;也不同於今天的自由詩和散文。它的格式酷似近體詩而又較詩更加嚴格、精準。

    為什麼我要說它比近體格律詩更加嚴格精準呢?那是因為格律詩可以有變格、拗救、對仗的兩聯允許出現重字等等。而對聯在格律詩的基礎上除了詞性、意境、平仄相同外,卻是絕對不允許出現以上這些情況的,由此可見,孰易孰難,一目瞭然!

    那麼,對聯到底有哪些基本格式呢?

    1.字數相等;

    2.上下聯切忌重字;即上聯跟下聯切忌出現相同的兩個字。

    3.平仄相反;即:上聯與下聯所對應的字平仄各異;

    4.仄起平收,即:上聯尾字必須為仄聲字,下聯尾字為平聲字;

    5.詞性結構一致;即:名對名,動對動,形容詞對形容詞,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

    6.平仄交替,即:上下聯的二、四、六字位置必須是平仄平或仄平仄聲字,如果沒做到那麼就叫“失替”,為病聯。

    7.避免三仄三平尾,即上聯最後三個字在考慮用詞時儘量避免使用連續三個仄聲字,下聯亦然。

    8.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所謂一三五不論便是每聯的第一、第三、第五個字可平可仄。為什麼可以這樣呢?這是因為我們漢字音調的侷限性,所謂的因律害意就是指此了,是為了能夠營造更好的意境而特許的寬鬆聯境所用的。

    以上這些僅僅適用於五言與七言聯的基本要求。至於長聯、楹聯、輓聯等其它格式聯比這些是要寬鬆許多,但只要你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那些寬鬆的就更不在話下了!

    下面再來說說什麼叫平仄。

    我們的先輩寫對聯大多用的是古人編寫的《平水韻部》和《詞林正韻》這兩種,當然了,更早的還有《唐韻》、《廣韻》、《集韻》等等許多種,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各民族語言的大融合,很多音韻書到今天已經不適用了,也就基本上淘汰了,但它的精髓仍然值得今天的我們去學習和傳承。

    那麼這些韻書既然已經不適用我們今天的語言了,我們又要怎樣來判斷每個字的平仄呢?那就是《中華新韻》,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用的新華字典,請記住:字典上所標註的一二聲調就是平聲字,三四聲為仄聲字;只要你記住了每個字的的聲調也就是記住了平仄。對,你沒弄錯,就是這麼地簡單!

    再來說說五言和七言聯的格律範例。

    五言聯的格式如下:

    上聯:平平平仄仄

    下聯:仄仄仄平平

    或上聯:仄仄平平仄

    下聯:平平仄仄平

    記住只有這兩種,其它的格式都為病聯!

    七言聯格式:

    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仄仄平平仄仄平

    或上聯: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聯:平平仄仄仄平平

    也是兩種。

    請記住七言聯:一三五字可平可仄,

    五言聯起聯第一個字可平可仄,其它不行。

  • 9 # 潮千躍

    平仄憑誰定?

    風雅總關情。(風雅頌,指代《詩經》)

    言詩必若古,

    語何不復秦?

    這就是我對所謂平仄的態度。(看到上面有位老兄寫五言挺平仄,我也來一首。)

    《詩經》尊什麼平仄標準?《離騷》又有什麼格式?這些都不算詩嗎?

    語言的發音一定是多樣的,而且還會流變。怎麼辦?很多古人的詩,都不合你們的平仄了,可有誰寫出比他們更好的詩來?

    詩以言志,寫出來,能讓另外一顆心能共鳴就好。倘若不能,能釋放自己也行。這就是詩的:興觀群怨功能。

    為什麼我們讀李白的詩很爽?因為直抒心意啊,讀他的詩,隔一千多年,照樣撩撥你的心絃。難道是因為格律嗎?

    對聯也是一樣的,你可以按平仄要求寫,也可以不按。沒有誰有權力這麼霸權的,說不按就不是對聯。

    假如今天有人說:你的文章不對,沒有按八股寫。你會不會笑出盲腸炎?當然不會,但肯定是不以為然的。

    (再次請出我家的孔子)

    還是用孔子,文聖人的話,來蓋棺定論吧。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詩經》裡面的詩,一句話概況,就是出自真實的情感。

    如詩、對聯、文章這些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會變,但表達思想感情這個核心是不會變。形式如何不是第一位的,表達好思想感情,引起共鳴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我寫詩時,從來只會壓一下韻腳,平仄從來不會去翻。一個個字去對平仄,這詩寫得太憋悶了。(但我不反對別人按格律平仄寫)

    對於對聯,也是一樣的態度。傳情達意,對仗工整就是好對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suv哪款底盤用料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