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定理緣
-
2 # 雲傑老師聊公考
題主遇到的問題是辭職備考經常會遇到的:壓力大。
雲傑老師一直建議往屆畢業生在職備考一是壓力較小。在職備考,有一份工作在做,有經濟收入,不會有太大的經濟壓力。而且,不會像題主這樣,家人一直擔心你,追問你什麼時候考試,為什麼還不考,你為什麼不工作。在家人的角度看來是關心你、擔心你,卻給你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
二是效率更高。利用下班、週末的時間複習,時間雖然少一點,效率卻能更高。而且像題主這種情況,心煩意亂,並不能靜下心來學習,複習效果更差。
對於題主的情況題主的父母對公考肯定不是很瞭解,他們不會知道公考有一系列的流程,有固定的報名、考試時間,所以他們會不停的催你。
既然已經辭職備考,題主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一旦今年失敗,還將等一年。
雲傑老師建議,在最後一個月,一定要靜心備考。
首先,你可以給父母講清楚,這一個月是備考的關鍵階段,你要閉門備考,手機關機,這一個月不會給他們打電話,讓他們不要擔心。
其次,你要調整好心態,提高複習效率,背水一戰的壓力是很大,不要因為這個壓力把自己壓倒,輕鬆一點,細心一點。
最後,你要培養好考試狀態,每天堅持做真題,以考場的要求進行答題,保持應考狀態,行測注意答題速度,申論注意字型漂亮。
祝你好運!
-
3 # 河北大傻
你錯了,你應該把不願意考公務員的原因和家裡說一下,讓家裡對你有所瞭解,這樣你才對的起家人。你不說原因就不考,誰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對所有人都不好。是你的失誤造成的。要和家裡人解釋清楚。
-
4 # 番茄小田田
抱抱,非常能理解你的感受。家裡孩子多,父母的關心不會那麼細緻,往往就會表現在一些waizai的東西上,比如,做不到對你的學習進行輔導,但每次都問你的名次,考差了就會冷嘲熱諷。比如,每次給你打電話,明明是關心你的現狀,話題卻總是落到考試上面。
不會理解人,大多是這個年齡段父母的通病。沒關係的,這一段時間可能壓力確實大,考試通告沒出來,正好多點時間學習。一舉
考個好成績,不僅自己衣錦還鄉,最起碼也滿足了父母的面子,他們對你的事情也放心了。
放寬心吧,你這時候無非是在等待,考公平臺上各式各樣的情況都有。實在不知道怎麼排解,就到那個網站上宣洩一下,那個上面有理解你的人,和互相鼓勵的人。
你說是嗎?
好像隨著年齡大了,越來越不想和家裡聯絡,特別是自己過的不好的時候。可能是從小就跟父母不怎麼親近,因為家裡兄弟姐妹多,我會隔很長時間才會和家裡聯絡一次。之前在國企上班,經常加班,父母有時候打電話來,在加班,他們經常會提到公考,建議我要不要換個工作。後來,我裸辭了,準備考公,但是,今年剛好碰到疫情,省考遲遲不出公告,這半年的時間對我來說,真的是一種煎熬。特別是我母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打電話來問,我考上了嗎?工作了嗎?我解釋了無數遍,因為疫情原因,公告還沒出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考。一開始,我還是有耐心慢慢跟她解釋,也會偶爾回家陪陪他們過節,或者出去散散心,但是每一次,我母親開口閉口都是,你怎麼還不工作?還沒考試?天天閒著?一個大學生畢業,到現在還沒工作,會被別人笑話。時間長了,反感的情緒,抵抗的情緒在我的內心充斥著。讓我看到他們的電話,聽到他們的語音都不想回,甚至是害怕。她知道我現在沒上班但是每次打電話來,都會提一句,你放假嗎?要不要回家來?我內心真的很想咆哮,不要每次都來提醒我沒上班這件事,但是,終究是自己的母親,我除了一個人承受壓力,拿她毫無辦法,解釋了,老人家也聽不進去,我該如何?
回覆列表
你才半年,我有一年多的時間都是處於備考的狀態,辭職後看了三個月的書,第一次沒考上,第二年沒工作繼續備考,壓力是真的大,但要能把壓力化為動力,感覺壓力大,就多做幾套行測、申論,後來我養成了一拿到試卷立馬進入狀態,在試卷寫完之前絕不分心其他任何事。每次行測我都能提前二三十分鐘寫完,而且一般都有70分。考完之後我出去打工去了,查成績的時候激動得手都有點抖(因為一年多沒有工作,親戚朋友都知道我在備考,要是考不上真的太丟人),看到成績後行測、申論兩門成績激動得算不出總分,還是拿計算機算的,還好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那一年考的非常好,筆試第二,面試後綜合成績第一,成功上岸。很多東西要透過表象看內在,家裡人打電話來關心你是真心的,你應該感到暖心,而不是煩躁,更加不能因為自己的煩躁傷了家人的心,而是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報答他們。最後祝你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