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6
回覆列表
  • 1 # 靈魂相知

    靜因之道是戰國時齊國部分稷下學士寸是出的認識原則。《管子-心術上》:是故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二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因也者,捨己而以物為法者也。意思是說,認為正確的認識應該排除主觀成見或損益,應完全循因客觀事物。這種主張採取清靜客觀態度觀察事物的態度和觀點與《老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是一致的。這是靜因之道的衍化。也是他們主張釆取用清靜客觀的態度觀察事物的一種態度與方法。

  • 2 # 蜜蜂文學

    “靜因之道”是戰國時齊稷下學士提出來的,最早見於《管子心術上》,其中說道:“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

    所謂“靜,指的是一種主觀精神狀態。首先它要求做到“無知”,即不懷任何成見,在接觸外物之前,使頭腦保持空虛的狀態,虛心以待物。其次它要求做到“去欲,即拋棄主觀的好惡,不使欲求左右自己,“去欲則宣,宣則靜矣”。再次它還要求做到不先物而動,不急不躁,安靜自得,“毋先物動,以觀其則;動則失位,靜乃自得”。

    所謂“因”,指的是個人主觀與客觀事物的關係,主要的要求主觀完全因循客觀,讓主觀和客觀關係達到相偶諧和的程度。要拋棄一切主觀的預設,要避免主觀對於客觀的任何干擾和破壞,要以客觀事物及其變化之理為準則,根據客觀規律來調節和決定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所以說:“因也者,捨己而以物為法者也。”同時,“因”還意味著要在不改變客觀事物的前提下,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來認識它們和命名它們,所以又說:“因也者,無益無損也,以其形因為之名,此因之術也”。

    “靜因之道”是稷下學士所主張的一種認識理論和方法。他們認為人們在進行認識的時候,認識主體必須“靜”,必須消除任何主觀片見,使認識主體保持安靜和虛空,以便完全徹底地接受外來的印象和知識。他們強調,人們應該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來認識它們、描繪它們。他們毫不懷疑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能力,反對主觀對於客觀的任何改變和曲解。

    這種認識論肯定了外界認識物件的客觀存在,肯定了認識主體對於客體的依賴的地位,具有鮮明的唯物論傾向。但是,稷下學士顯然忽視了認識主體在認識過程中的能動作用。事實上,主體在認識過程中不可能沒有任何成見,客體在被認識的時候,也不可能不發生任何改變。用概念來命名事物,就是一種改變。不過,“靜因之道”也並非僅僅要求對事物進行概念的命名和認識,它更強調的是對事物的體驗,所以內心的平靜和空虛,是“靜因之道”認識方法中的重點。

    靜因之道”也是一種統治術,它要求君王恬愉無為,靜觀群臣的變化和動作,以駕馭政局。君主要“靜”,不輕易發表自己的見解,也不顯示自已的欲求、愛好或能力,要讓臣下去辦事,然後根據臣下辦事的功績來給予賞罰和確定名分,從而達到以靜制動的目的,所以說:“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

    “靜因之道”作為認識論,曾是中國古代認識史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它作為統治術,也對以後法家理論有很大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人去餐飲店吃飯,有多少人喝的酒水不是餐飲店自己售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