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輝4567
-
2 # 寶貝的成長日記1
不贊同,真的不贊同
這些話對家長的影響有多大?
“細節”“終身”這兩個詞在一起,就讓人的心提了起來。
你可以說細節決定成敗。但是確實如此嗎?
確實,某些意義上細節可以看出很多問題
但是,家長過度關注細節,束手束腳有意義嗎?
其實就像有些定義的“關鍵期”“敏感期”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影響終身?沒有那麼誇張
沒有這麼誇張。把握大方向,關注動向。其實家長是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的。
所以細節?
我們種一棵樹。從種子到參天大樹,到開花結果。期間會遇到各種問題,可能營養不夠,可能有蛀蟲,可能雜草叢生。但是勤勤懇懇,努力學習進步,知錯能改。,出現問題及時補救,這顆大樹會結出碩大的果實的。
有些大問題處理不好是會出現大問題。小問題一直不處理也會成大問題。但是小問題直接影響全域性的這個機率…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但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某些重大事件影響終身也就算了,細節上升到這個程度,沒必要。
-
3 # 心想事成每日行
贊成。比如輕視、漠視、下念、責怪、埋怨、誇讚、槍口對外等,只要細節成為習慣,孩子必然被深刻影響,終身受其害。
-
4 # 蚌埠大山
古人云:三歲見大,七歲見老。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孩子小的時候,要加強孩子的品德教育、人格教育、情商教育,智力教育還在其次。7歲時,一個人的性格、脾氣、氣質、品德、情商等基本就形成了,一直到老都很難改變
-
5 # 使用者快樂的小蜜蜂
這個也不一定,父母的言行確實影響孩子的一生,不假。但是也及各別的孩子,父母為人不行,孩子確很優秀!在生活中這樣的列子也不少啊!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
6 # 愛說心裡話
我很贊同這句話。不注意細節就沒有成功。教育尤其重要。有的學生就因為班主任的一句傷心話讓他失去了信心,老師沒有感覺到。這個學生有可能改變了自己軌跡。所以,老師不能只圖嘴愉快,不加限制。一句暖心的話一個暖心的動作都會起到決定一個人不同的起點。
-
7 # 自由心天地1314
我非常贊成“教育中的很多細節都可能影響孩子的終身大事”一說。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講教育中老師的細節表現:
一是從學習行為中體會細節。我們常講身教勝過言教!作為教育主體的老師,一言一行自然會成為學生模仿的物件。比如,一些不經意的行為習慣,課桌的整潔,老師穿著上的細節表現,走路給人的感覺等,包括學習上解題的步驟與思維過程的演化。這些都會成為孩子未來能否提高學習與工作效率,能否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與修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二是語言,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交流與表達語言的方式與習慣,比如說一些不好的口頭語言,比如說描述事物的細微方式,面對學生不良情緒的時候語言如何撫平學生內心的平衡。
三是情感細節,我常說情感最真實的表現就是非語言反應。所以情感是透過細節的非語言反應,比如說面對學生的缺點時,作為老師的表情、眼神與態度表現給孩子的感覺,尤其是學生有了委屈的時候,作為老師如何語重心長的關懷與共情,如何在理解學生感受的基礎上引導孩子,這些最終都會變成孩子情感表達與體驗的基礎方式,以及深深地影響著孩子人格的形成,自然也就成為了影響孩子未來的終生了。
-
8 # 曾經0522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注重細節當然很重要,""細節關乎成敗""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義務制階段內的孩子,其三觀往往正在形成當中。這時候,老師和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關係到是把孩子推開去,還是拉攏來。這階段的孩子往往還沒有確定已經固定的榜樣,可是他們又需要榜樣,那,老師和家長就很自然地成了他們的榜樣。你正能量的一言一行,哪怕一個小小的手勢,一個瞬間的眼色,一絲淺淺的微笑,一個細微的動作,一次真誠而平等的交流,都會在他們的心中留下印記,都會對他們的人生產生有益的影響和作用。反之,如果你所表現的細節都是負面的,那對他們的影響自然也是負面的。
那麼,不注重、不講究細節又會怎樣?一個粗枝大葉、糊里糊塗,馬大哈式的人,能教育出怎樣的孩子來,我們憑經驗,憑想象就能想得到。古人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理就在其中也。
-
9 # 機靈mom飯米粒
我表示贊同。作為家長或者教育者自己不經意的一些細節,真的會影響到孩子。首先是你的價值觀,還有你對孩子的教育態度都是會讓孩子接受你給他的資訊。他是透過你來認識這個世界的。你怎麼對他,他就覺得世界是怎麼對他,他以後就會怎麼對待世界。
就比如我小時候,哪個女孩不愛美,愛照鏡子愛漂亮沒有錯,沒有問題。但是在老一輩的眼裡,他就覺得你是在臭美,認為臭美是一種讓人不齒,覺得這個女孩子好像不正經的表現。然後每次我只要多照了一會會的鏡子,多梳了一會兒頭髮。馬上就能迎來他們對你的那種鄙夷指責和貶低。“再把你美死了”、“你能照出花來嗎?”、“天天照鏡子,你把鏡子背身後得了。”等等這類的貶低言語。
對我的心靈真的很受打擊。以至於後來我照鏡子根本不敢仔細觀察自己,生怕被他們又說我愛臭美之類的貶低。
至於長大後,說起這回事的時候他們就像沒事兒人一樣說:“我這不是怕你耽誤學習什麼的嗎?把注意力要放在學習上,不要放在自己的外貌上。”這樣的藉口。明明當時貶低我傷害我的行為是確確實實的。可是傷害造成以後,他們卻矢口否認。也並沒有覺得自己這樣的行為是故意要來傷害我。
那我就稱這些行為都是他們不經意的舉動,也就是細節。以至於對我後來的人生都帶來的影響。我就是一個不太會照顧自己外貌的人,多少也會抗拒照鏡子,甚至對愛美這件事都有一點不敢接受。彷彿自己變美是不對的。
在有我這樣的親身經歷後,在我成為一個媽媽的時候,我在對孩子教育,這一方面是很用心的。我不想讓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些問題影響到我孩子身上。所以我也在積極的學習育兒知識,教育理念。讓孩子在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裡健康成長。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家長和教育者應該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不要不以為意。
-
10 # 中國製造肌肉哥
其實最好的教育不是透過語言,而是身教。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會很自然的模仿父母和周圍人的行為和態度。所以說要想好好的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就是要好好的約束和規範自己的行為。
-
11 # 特級線上
教育無小事。很多事在生活中無足輕重,但放在教育的背景下(孩子面前),那就是影響孩子終身的大事。
我們現在帶孫子,十分注重細節。比如吃飯,以前大人有不上桌,在另外的地方單獨吃的習慣(這一點也是受上一代人的影響),但現在,我們約定,全家人吃飯必須上桌,讓孩子接受儀式感,養成專心吃飯的良好習慣。
在家如此,在學校亦如此。比如我們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老師就不能待學生到齊、上課鈴結束後再進教室,很多優秀教師都有候課的良好習慣,老師先到教室,學生自然就不會遲到。小到家長(教師)立坐行的姿勢都會對孩子的終身造成影響,坐立行的姿勢展現的是一個人的教養和氣質。一個進出家(辦公室)門都習慣打招呼的人給人一種什麼感受?進出門不打招呼又給人一種什麼感受?
教育都是由無數小事件構成的,好習慣都是在生活的細節中養成的,教養、氣質和三觀也是在細小的事件中體現出來的。
-
12 # 陳老師講情感
非常贊同,人有千萬種,個性都不一樣,所以教育沒有固定模式,我認同的教育是大方向不錯,細節靠磨合,摸索。
你們身邊有過這個的經歷嗎?一個孩子在某個班很調皮,學習也不好,但是換班之後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其實兩個老師都可能很優秀,但是前一個老師細節處理不到位,孩子不認可,不信服,所以孩子很難有改變,而後一個老師卻不一樣,他的細節處理的好,孩子能信服他,聽話,改變很大。
教育細節很多,以我帶學生多年的經驗,分析一二:
①言傳身教,咱們平時的一言一行容易給孩子造成影響,比如有的老師喜歡動手,以暴制暴,學生之間也容易發生打仗,因為學生會有潛意識以暴制暴,這是不正確的。
②樹立榜樣,比如有時候咱們多跟孩子分析人情世故,解決問題多替別人著想,慢慢的孩子也會遇到問題多替別人著想,懂得與人分享。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可能遇到這個老師怎麼也教不好,突然遇到某位老師,一下就給孩子領上正道,改變了孩子。原因就是這個老師他很懂這類孩子心裡想什麼,要什麼,怕什麼,渴望什麼。
④細節會給孩子留下不同的印象。細節是什麼,比如某個孩子犯錯了,不同的人會處理方法不同,有的父母不問原因,上來就懲罰孩子,這樣孩子容易委屈,而有的父母卻問明原因,幫孩子分析對錯,對就獎勵,錯就處罰。即使的孩子在不同的父母教育下,整個人的性格,人生觀都會不一樣。
總之,教育需要細節,不注重細節,不能個性化教育,那就是屬於碰運氣,當你發現孩子不適合這種教育方式,應該改變教育方式,從細節入手,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
13 # 舒然花
贊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除了父母朋友外,最多接觸的就是老師了,不都是在學習和受教中①步步成長過來的,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一旦形成了,就是一輩子都改不了的,細節很重要,它可以看穿一個人…
-
14 # 帶娃的平淡生活
我贊同。教育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和老師的教書育人都是教育。可以說教育無處不在,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給他什麼樣的顏色他就給你綻放什麼樣的光芒!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從小事抓起,培養好習慣就是不成才也會成人!
記得小時候,老人們總會說一個故事:有一個死刑犯,從小喜歡偷東西。剛開始只是偷人家一根針,回家之後家裡人沒有當回事。家裡人的不在乎讓他沒有認識到這是個錯誤行為。慢慢的,他膽子越來越大,偷得東西也越來越貴重!等家裡人意識到重要性時,已經遲了。他已經養成了習慣,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等到最後行刑時,他和媽媽告別並對媽媽做出了傷害行為。他說這是懲罰她,如果當時媽媽對他初犯時加以管教,他不會走到今天的地步!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不要看不起細小的事情,它往往就是你能否成功的關鍵。所以教育要從細節抓起,從娃娃抓起!
-
15 # 四葉草茹姐育兒觀
贊成,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正是因為父母和孩子每天生活在一起,生活的許多細節都會被孩子看見,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然,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如何做好一個表率那就不言而喻了吧。
回覆列表
教育中的很多細節都會影響孩子。尤其在家庭的教育中,這個觀點是對的。比如為人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那麼孩子就會早早學會罵人、喝酒、打牌,吸菸等成年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