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斌哥談歷史
-
2 # 秣陵校尉
辮髮剃髮是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生活習俗!
北方少數民族的蓄髮習慣,自古以來就與中原漢人不同,並且他們互相之間也會稍有不同。
興勝於戰國、秦漢的匈奴、以及後來興盛於隋唐的突厥、回鶻,他們流行的是辮髮,這個在《史記》、《後漢書》、以及後來的《周書》、《唐書》裡屢有記載,這些民族都是辮髮,並不剃髮。
諾顏山 匈奴刺繡地毯畫像
諾顏山 匈奴刺繡地毯畫像
突厥壁畫 騎射
史載,太宗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廢太子“好突厥言及服,選貌類胡蜊,披以羊皮,辮髮”,李唐皇族有胡人血統,這大概是一種情不自禁的返祖現象吧。
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流行剃髮的少數民族是烏桓。《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有載:“父子,男女相對踞蹲,以髡頭為輕便”,“皆髡頭而衣赭”。
烏桓男子的髡頭,是剃去頭頂以外的頭髮,將頭頂剩餘的頭髮辮成小辮子。
鮮卑人也是東胡後裔,和烏桓人有諸多類似之處,其髡髮習俗也一樣。
《三國志.魏書》記載鮮卑:“嫁女娶婦,髡頭飲宴”,遇到歡慶就剪髮!
《北史.匈奴宇文莫槐傳》寫的就更詳細:“(鮮卑)人皆剪髮而留其頂,長過數寸則截短之”,這說明到了南北朝時期,宇文鮮卑已經不留辮子了,剃光四周只留頭頂,並且頭頂的頭髮長過數寸,就剪短一些!
到了五代,契丹、西夏崛起,畫風大變!他們是隻剪頭頂,四周酬情留下幾塊。以現代的審美看上去,實在是有些怪異。他們的髮型,可真是一言難盡。先上幾張圖,給大家看看。
契丹墓畫
契丹 可敦城壁畫
契丹 可敦城壁畫
是不是很有視覺衝擊?
同時期的西夏,也不遑多讓!
西夏壁畫
西夏壁畫
西夏男子髮型示意圖
這、、、?
怪不得沒讀過穿越到大遼、西夏的小說!男主弄這一造型出來,可怎麼活啊!
到了蒙元時期,髡髮還是髡的,總體造型上,怎麼說呢,不像契丹西夏那麼“激進”吧!蒙元時期蒙古人的髡髮,是前面留下一小撮齊眉短髮,頭頂剃光,雙耳上方各留下一撮辮辮子或自然垂下,後面辮辮子。看圖。
是不是有點點萌?
至於清朝滿族的剃髮,我就不用上圖了,也不用再多贅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電視、書,都很多。
所以,清朝滿族的剃髮辮髮,只是北方民族自古一路傳承下來的生活習俗,很正常。但是,剃髮令就很神經了,逼迫其他民族易俗,激起反抗,死亡千萬人。白袍將軍多爾袞不配那身白袍,死後被掘墓毀屍,套用古人的話說,“不亦宜乎?” -
3 # 徐大聊史
你說的這個髮型是清朝末年的,而滿清入關前乃至後金汗國時期的髮型更是誇張的過分。
那時候的髮型叫“金錢鼠尾”,也就是男人的腦袋上幾乎所有的頭髮都剃掉,只在後腦勺的那個部位留有銅錢大小的一小撮頭髮,再編成大約五六寸長的小辮,這個小辮能夠穿過銅錢的方孔。
這種髮型在乾隆朝的中期開始發生變化,也就是後腦勺的那一小撮頭髮的面積逐漸擴大,辮子也逐漸變粗變長,直至變成清朝末年的樣子。
那麼,清朝人為什麼會有這種髮型呢?
這主要和滿清入關前與當時女真族的生活習慣有關。
女真族各部落被努爾哈赤統一前,女真族的生存方式主要以狩獵為主,打魚和耕種為輔,因此生活條件比較艱苦,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和資源,各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
在這種大環境下,滿頭長髮即不利於清潔,又會遮擋視線不利於瞭望,無奈之下只好改變髮型,以“金錢鼠尾”的另類造型展現於世人面前。
所以,不要說人家神經,人家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不得已而為之!
你再看看兩宋時期的党項、契丹和蒙古,他們基本上都是以髡髮的方式閃亮登場,只是頭髮的面積比女真人的“金錢鼠尾”要大了許多倍,相比之下“金錢鼠尾”就寒磣的不像話了!
-
4 # 狂人狂語
滿清前期著名髮型“金錢鼠尾辮”之難看已經到了反人類的地步,和電視上那些流量明星帶著粗辮子冒充阿哥阿瑪各種搔姿弄首擺造型完全是兩碼事,後金初期韃子男性的標準髮型是:“顱頂的頭髮全部剃光,只留下前額和鬢角幾縷。”正所謂:四周幾株灌木叢,中間一片溜冰場。如果讀者你實在想象不出那種造型,那麼筆者只好建議您清看一看你們城市的地方電視臺或者購物頻道,滿清韃子前期的髮型就跟地方購物頻道上那些虛假的生髮廣告中的斑禿男子一樣,並有過之而不及。
為什麼後金會選擇這樣一款髮型作為女真男子的標準造型?難道是努爾哈赤家族的審美與眾不同?肯定不是,如果努爾哈赤家族審美怪異的話,那麼他們也不會這麼嚮往中原漢家的花花世界了,後金之所以選擇這樣一款髮型,主要還是環境和實用性決定的。
關外苦寒且風大,騎馬狩獵。如果是普通髮型的話,風吹髮型容易亂,嚴重擋視線。影響勞動效率。而且遊牧民族不習王化,自然沒有受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這類儒家的教導。所以對剪掉自己頭髮是毫無心理壓力的。既然前面周邊頭髮搗亂,那就剪掉,後面也亂?那就紮上辮子拿繩子捆起來。於是,遊牧民族的標配發型誕生了。
這種樣式的髮型出現後,漢人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髡髮”。“髡,剃髮也。”這個詞在漢人的眼裡是純粹的貶義詞,周朝就有把犯錯誤的人剃掉頭髮作為懲罰,叫做髡刑,乃“五刑”之一也。南人覺得禿頭難看,北人也覺得南人頭上那一堆頭髮實在是耽誤工夫,所以髮型歧視從南北朝就已經開始了。
南朝看見北朝的辮子後覺得很搞笑,將其稱之為:索虜。這不是什麼好詞,索是繩子的意思,潛臺詞是北朝人個個帶著自殺的上吊繩。廣東話把人笨和傻叫“索佬”。我始終覺得這個詞的源頭就是來自“索虜”。
但北邊遊牧民族毫不在乎,依然堅持以實用方便為主,遼、元、後金…東北亞的少數民族堅定不移地執行削髮政策。髡髮是東亞地區除中原地帶遼、元、後金…東北亞的少數民族都堅定不移地執行削髮政策。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的髮型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髮型問題當時除了和南方的漢人們相互鄙視以外,倒也無傷大雅。直到滿清入關後的1644年......
隨著朱家王朝的自我折騰了斷,後金翻過了山海關,建立了大清。滿人初入關的時候,官員議政分滿漢兩班,漢臣穿漢服束髮,滿人穿滿服髡辮子彼此相安無事。但漢人降臣這邊有一位叫孫之獬的官員那天突發奇想,上朝時突然穿了一身滿族服裝,剃了個金錢鼠尾辮,想討滿人大爺和多爾袞的歡心。卻沒想到滿人官員不高興了,當時滿族八旗是人上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愛新覺羅面前自稱奴才的,如何看得起你一個漢族貳臣?所以把孫之獬從滿族隊伍中趕了出來。而漢族降臣也覺得孫之獬這樣太丟臉了,所以故意說孫之獬扎著小辮子不是漢臣,不許他歸隊。老孫羞憤,於是上疏“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多爾袞對孫的上書讚不絕口!“留髮不留頭”從此進入憲法。
當時髮型的標準可不是現在清宮戲裡的“前面光頭小和尚,後面辮子大姑娘”那種陰陽頭,而是隻在腦後只留銅錢大小的一縷頭髮,編成辮子要細到能穿過銅錢孔。所以叫金錢鼠尾辮。東北多密林,這種髮型容易在密林穿行,且射箭不影響視線。但是戰爭頻繁,生存殘酷,不留這種髮型的女真估計都見了金兀朮,所以留下的就形成了這種統一發型,並隨著進關後地位的提升強加與漢人了。但進關後漢族文明同化性太強,加上中原少密林,所以越到後來,大家腦後的辮子越粗,由鼠尾變成蛇尾再變牛尾,吃了偉哥般蓬勃發展,到清末基本上和電視劇裡面一樣粗細了。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華夏漢民族,自古以來,不論男女,都留長髮,不能隨意減掉頭髮。
提倡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是這個意思。
古代,割頭髮,割鬍鬚,就跟砍頭差不多,曹操有割發代首的典故。
古代有一種刑罰“髡刑”就是割掉頭髮,代表著恥辱。
而對於古代的,“斷髮紋身”的百越之民,我們的華夏先祖,視之為蠻夷(和諧)。
這種留長髮的習俗流傳了,幾千年。
清朝的“剃髮易服”政策,引來了全國各地無數的反抗起義。
外國文獻中的“ 金錢鼠尾”辮
據說清軍剛入關,打敗李自成,滅南明之時,抵抗起義的並不多,真正開始揭竿而起,是“剃髮易服”政策之後,人們真正有了“亡國奴”的感覺,是對華夏幾千年文化傳統的踐踏和洗禮,人們普遍接受不了,起義也開始蜂擁而至!
清廷也開始瘋狂鎮壓,什麼“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還有多地的屠殺就是當時的體現。
“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就是滿清統治者的口號。“”剃髮易服就是歸順我大清的標誌。
也是對漢族的“滿化”
對漢族傳統文化的踐踏和對人們的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