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啵唧倩倩
-
2 # 瑜伽界的長腿萍萍
產後媽媽會面臨很多問題:腰痛,漏尿,子宮下垂等等。。。改善這些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做產後修復。
媽媽們,產後恢復的正確順序你知道嗎?
很多媽媽都很關心怎麼進行產後恢復,都有產後要做骨盆恢復、盆底肌恢復、腹直肌恢復的意識,但具體要做哪些?先後順序是怎麼樣的?估計還不太清楚,今天就給大家捋捋。
1.骨盆修復
媽媽們在經歷了十個月的妊娠期之後骨盆都會不同程度的發生變化(順產的媽媽更甚)而骨盆的變化也會影響到腰、髖。可能會出現腰痛、胯變寬,小腹突出、屁股變大變扁、大腿變粗、骨盆不穩屁股坐不住等現象。而產後的媽媽如果沒有及時修復骨盆就去進行鍛鍊的話,有可能還會越練越“歪”。
2.盆底肌修復
盆底肌可以說起著一個很重要的地基角色。懷孕時子宮變大,胎兒和羊水的重量給盆底肌造成壓力。如果產後沒有及時修復鬆弛無力的盆底肌,可能就會發生內臟下垂、子宮脫垂、小腹突出、尿失禁等現象。
3.腹直肌修復
腹直肌鬆弛就會出現腹部無力、腰痛、小腹突出、腰粗等現象,也是產後修復重點。很多媽媽最看重的就是腹直肌修復,因為總覺得自己肚子肌肉鬆弛。但是,在這幾項修復中,它排在最後。當前面的地基打好之後再來修復腹直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絕大多數產後女性都會發生腹直肌分離,分離程度不同,建議分離程度在大於一指的情況下不要去做卷腹訓練,會加重分離程度。多做緊緻腹壁,恢復腹橫肌的功能的訓練,促進腹直肌修復。
總結:1、產後可同時進行骨盆和盆底肌的修復,兩者有相互促進的積極作用。2、然後是腹壁緊緻,修復腹直肌,盆底肌力到3級再做腹直肌恢復也不遲。3、修復順序:盆底肌修復&骨盆修復,然後才是腹直肌修復。
月子期間防止腰疼的方法有:1、月子期間應該以臥床休息為主,雖然平時可以適當下床活動身體,但是應該避免過早下地勞作,更不能經常彎腰,也不要總是抱著寶寶。等到月子後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以促進身體血液迴圈,同樣能防止腰疼發生。2、加強腰部保暖措施,避免腰部著涼受寒。3、飲食要保持營養全面和均衡,尤其要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可適當吃些滋補品,能強腰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