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曰漢雲

    按時間來劃分,蜀漢前期的五虎上將任何一個都能抵擋張郃。五虎上將凋零以後,中興之將的關興、張苞也能抵擋張郃,可惜他們也都英年早逝。到了後期,姜維足以對抗張郃,不過這裡指的是軍事指揮才能,並不是武力對決。

    (五虎上將之一的趙子龍)

    除了以上這些人,縱觀蜀漢整個時期,就沒有其他人可以對陣張郃了嗎?

    三國時期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很多人據此認為廖化是一個平庸之輩,實則不然。

    (廖化影視形象)

    廖化作為蜀漢後期的主要大將,八十多歲了還披掛上陣,充做先鋒,這說明了蜀漢無將可用的同時,還說明了廖化的勇猛。試想,一個國家再怎麼缺人,難道還缺一個平庸的八十歲老頭?如果這個老頭平庸,為何不換個年輕的上?左右都是平庸,年輕力壯總佔優勢吧?說明廖化並不平庸,只是年老而已,所以才有上文那句名言。

    (張郃)

    廖化能夠抵擋住張郃嗎?

    就戰績而言,廖化曾經兩次擊敗魏名將、雍州刺史郭淮,並擊殺了他的部下廣魏郡太守王贇,尤其是擊殺王贇那一戰,在歷史比較著名。

    廖化正式上場的時候,張郃已經死了,所以他沒有機會與張郃決一高下。從兩人的戰績來看,張郃比廖化輝煌的多,不過這並不能說明廖化不如張郃,只是兩人的際遇不同而已。如果兩人真有機會在陣前相遇,誰勝誰負還真不一定。

  • 2 # 泠朔

    若果是在前期,五虎上將都在的時代,張郃遇到五虎上將的任何一人,只有逃跑的份。前期張郃被除了關羽以外的其他四虎追著打,顯得很狼狽。

    我想提問者一定是想問,五虎上將逝去之後,諸葛亮北伐時代吧。這個時代,張郃成功熬死了五虎上將,熬死了和他同處一個時代的同行,成為三國第一猛將。

    前期被人追著打的張郃,變成了追著別人打。哪怕是當時季漢第一的魏延和張郃交手都要掂量一下。

    魏延雖然能匹敵張郃,也僅僅是匹敵而已,而不能取勝。也就是說魏延對張郃是不會像五虎上將一樣有百分之百勝算的,甚至時間長了敗的可能是魏延。

    但是蜀國好歹能有匹敵的,不像隔壁的東吳,這個時候的是丁奉、徐盛的高光時刻。這兩人聯手都不一定能打過張郃,更不用說一對一了。

    那麼蜀國除了魏延還有沒有能匹敵張郃的呢?還真有。而且還不止一個。是哪兩個呢,是李嚴和姜維。

    李嚴

    字正方。這個人在《三國演義》裡算是一個配角。但是實力絕對不能輕視。

    諸葛亮北伐,蜀漢大本營以及防備東吳的方面都是這位仁兄管的。諸葛亮曾經說他的智謀可以匹敵東吳陸遜。

    他首次出場曾經和五虎上將的黃忠打了四十回合不分勝負。能和黃忠打平手,何等了得?那這個李嚴的武藝是有五虎上將水準的。

    黃忠也是可以憑藉武藝把張郃按在地上摩擦的人。那李嚴能平手黃忠。如果李嚴和張郃碰面,那張郃或許會像面對五虎上將一樣被追著打。

    不過很可惜,李嚴一直都被安排在後方,沒有上戰場的機會。如果他當年跟著諸葛亮北伐,張郃、王雙等人都不足為懼。

    姜維

    字伯約。諸葛亮的嫡傳弟子。三國曆史上少有的文武雙全的武將。

    前期能短暫平手老年趙雲,得到趙雲讚許。但是經驗、閱歷等方面肯定是不如老一輩將領。單打獨鬥起來,時間久了,不如趙雲,甚至有可能不如魏延。如果是這個時期的姜維撞到張郃是一定打不過的。

    但是姜維投降後的武功應該是得到提升的,更有可能繼承了趙雲的衣缽。加上姜維正在處於上升期。到諸葛亮北伐晚期,姜維的武功應該不輸於魏延。

    那魏延能匹敵張郃,想必歸順的姜維也能做到。只是沒有十足的把握罷了。

    在那個時代,張郃雖然說是天下第一,但並不是沒人可以匹敵的。蜀漢就可以有魏延、姜維、李嚴三人能做到。李嚴更能勝過張郃。像在魏國,王雙也是可以匹敵或者超越張郃的,只是他們是同一陣營不可能交手。

    至於蜀國王平、馬岱、關興、張苞等人,武功雖然也不錯,作戰也很勇猛,但是和張郃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 3 # 五金員工陳可為

    除了魏延之外,蜀國唯一能擋住張郃是誰?魏延之外,如果不算五虎上將,蜀國拿得出手的武將比較少,關平,關興,張苞,姜維,羅憲,張翼,王平,張嶷都可以擋住張郃,但是,不一樣贏張郃。

  • 4 # 不沉的經遠

    除魏延外,蜀漢後期能抵擋張郃的大概就是李嚴、關興、張苞、姜維等人了。

    張郃在演義中也算是一員猛將了,剛出場就在官渡之戰和張遼戰平,表現搶眼。不過在演義前期張郃的運氣不好,多次遇到超一流高手,經常被虐成狗。

    比如他和趙雲單挑了兩次、和馬超單挑了一次、和張飛單挑了三次、和黃忠單挑了一次。另外他還和徐晃聯手對戰過趙雲、黃忠。這幾次交手結果大多以失敗告終,只有和徐晃聯手對黃忠那次打成了平局。

    不過在了演義後期,隨著超一流高手們陸續去世,張郃頓時成了頂尖級別的高手,讓諸葛亮頗為忌憚。當然這不是說蜀漢集團沒人能和張郃一戰,像魏延、關興、張苞、姜維等人遇到張郃都有一戰之力,甚至王平遇到張郃都可以打上幾十個回合。所以張郃也沒到無敵的狀態。

    而除了這幾人外,另一個可以和張郃一戰的人可能會比較冷門,那就是李嚴。

    李嚴在演義後期大多以文官形象出現。不過在劉備奪取益州之戰時,劉璋曾經命李嚴出戰,結果李嚴和黃忠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最後還是諸葛亮用計才將李嚴收服。黃忠也是超一流武將之一,張郃和徐晃聯手都沒能將他擊敗。由此可見李嚴的武藝至少不比張郃差。

    所以蜀漢集團中能和張郃一戰的人並不少,不過他們並沒有把握擊敗張郃,更不要說將他殺死,所以諸葛亮才需要用計將他除去。

  • 5 # 讀春秋思無忌

    張郃有多厲害?他被演義嚴重弱化,和張遼一樣,堪稱曹魏的頂樑柱。

    單挑:張郃不敵五虎將

    如果說單挑,那是演義裡的事情,專營西線的張郃與蜀將不乏交戰記錄,我們來看看他的戰績。

    潼關之戰,與馬超交手,20回合敗下陣去;汝南之戰,與趙雲交手,30回合敗退;巴西之戰,與張飛在夜裡過招,能堅持30~50回合左右;木門之戰,與魏延交手,魏延處於下風。

    因此,僅從單打獨鬥來考量,蜀漢五虎將輕鬆碾壓張郃。至於魏延,儘管他節節敗退是為了誘敵深入,然而其戰鬥力仍然稍遜張郃。除此之外,演義中的李嚴與魏延實力相當,他和關興、張苞、姜維等人差不多能夠抵擋張郃吧。

    曹操眼中的韓信

    張郃在官渡之戰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問訊大喜:“張郃來歸,猶如韓信歸漢!”可見,張郃從加入曹營的一開始,就被曹操視為謀將。

    張郃也沒有辜負曹操的期望,從徵曹操,剷除老東家袁氏勢力,平定關中馬超、韓遂,攻取漢中。

    張郃與蜀漢的恩怨情仇便從他攻取漢中開始。

    劉備眼中的危險人物

    曹操回師後,夏侯淵、張郃、徐晃等大將奉命鎮守漢中,一則抵禦劉備,二則圖謀入侵巴蜀。

    張郃便是先鋒,他越過巴山,由米倉道進入益州巴郡,遷走當地百姓以充實漢中盆地。劉備趕緊與孫權重新修好,回到巴郡,派張飛率領上萬精兵才將張郃趕走。雖然張郃敗北,但是他敢孤軍深入巴郡腹地,並能逃歸,這讓劉備寢食難安。

    劉備意識到,一日不將曹魏趕出漢中,益州將危機四伏。於是,籌措數年後,他終於發動了漢中之戰,並攻取漢中。當黃忠砍殺夏侯淵的訊息傳來,劉備卻非常失望地嘆息道:“要殺就要殺張郃,殺夏侯淵有什麼用?”

    由此可見,在劉備的心目中,張郃才是真正危險的人物。

    司馬懿心中的當道者

    多年後,張郃再度出現在街亭之戰中,以全殲蜀軍的戰績,使得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

    張郃的存在嚴重製約了蜀軍的北伐,直到司馬懿的到來,這一切才發生改變。定軍山之戰中,夏侯淵倒下後,郭淮等人立刻擁立張郃為主將,之後又得到曹操的授權。可以說,漢中之戰後的張郃,已然成為魏軍在關中的靈魂人物。

    司馬懿來到關中後,正趕上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張郃建議迂迴到陳倉道,前後兩面夾擊蜀軍。然而,司馬懿卻固執地拒絕其建議,不斷貽誤戰機,卻在蜀軍撤退之時,刻意安排張郃追擊,張郃因此遭遇蜀軍埋伏,絕命於木門。

    因此,張郃之死,並非死於魏延之手,也許是死於司馬懿的一場陰謀吧。

    張郃有多強?自從在公元200年加入曹操集團,共計獲得食邑4300戶,位列五子良將之首。

    因此,在五虎將相繼離世後,蜀中大將誰還能阻擋住張郃?除了諸葛亮,恐怕只有將來的姜維吧。你怎麼看?

  • 6 # 社會歷史觀

    導言

    在戰爭時期,尤其是三國這種亂世,交戰雙方依靠的不僅是強大的兵力和後備技術,還需要領軍之將發揮自己獨特的才能。我們常用智勇雙全來形容一個人非凡之才,顯然張郃就是這麼一個人。

    靠經驗佔據絕對優勢

    劉備有五虎上將,曹操則擁有五子良將,而張郃被認為是良將之首,古往今來,許多學者都對其有很高的評價,僅僅是在三國時期,許多魏國的名士都稱讚曹魏之所以能與蜀國和吳國抗衡,靠的是自己強大的實力,包括軍事實力和補給能力,但是讓蜀國真正忌憚的卻是像張郃這樣的將軍。

    如果說單憑武力的話,在我個人看來五虎上將都比張郃要強,黃忠雖然年老,但是其實力還是有的。但是在熬死了五虎上將之後,這就意味著與張郃同一個時期的武將沒有一個能比得過他了。

    如果說之前是因為個人實力不足而導致被追著打,那麼現在他就能憑藉自己的計謀讓敵方將領受到重創。這裡為什麼說之前是個人實力不足呢?這就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因素,我們常說戰爭,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雖然張郃智勇雙全,但是畢竟當時蜀國佔領著絕對的優勢,硬碰硬肯定不是他的選擇,而且也有很大機率失敗,就連當時的曹丞相都屢屢挫敗。

    但是蜀國漸漸人才凋零,這個時候張郃不僅擁有著豐富的對敵經驗,更是憑藉著多年與名士交流擁有了自己的一套戰略思想,這就讓諸葛亮很頭疼。因為諸葛亮的想法雖然不能被識破,但是大部分都能被張郃多年的戰略經驗化解。

    魏延:靠武力不足以取勝

    蜀國後期站出來的魏延確實能與張郃打上一打,但是如果戰爭持續的太久呢?魏延性格粗暴,以武力著稱,他在交戰的時候一旦沒有像諸葛亮一樣的人來幫助,終究會走向失敗。

    姜維:靠智慧不足以取勝

    至於姜維,雖然從明面上來說得到了諸葛亮的傳承,但是畢竟還是有差距的。此處的差距就在經驗以及戰略思想。前面也說過,張郃是與五虎上將爭鋒的老將,在這一點上,姜維就是遠遠不如的。雖然姜維比馬謖要強太多,但是沒有戰略經驗,同樣是在紙上談兵。在我個人看來,姜維甚至還不如魏延能夠抗衡張郃。

    李嚴:有實力卻得不到重用

    李嚴,這是很多人都提到的一個人物,在諸葛亮北伐期間,蜀漢的大本營就是靠著這位將軍得以保全的。但是儘管諸葛亮對其進行了高度評價,卻從未讓李嚴跟隨征戰過,也就是說其才能在歷史中似乎沒有多大的展現。說可惜也行,說得不到重用也罷,總之他的結局是比較淒涼的。很多人之所以推薦他,也只是因為他在第一次登場時候和黃忠打的不分勝負,足以見其武力。

    總之蜀國在後期大勢已去,無論怎樣都挽回不了失敗的局面,而我們也只是站在後來人的角度看待這段歷史,來評價張郃,他憑藉著豐富的經驗,在三國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有一說一,我個人認為,論綜合實力三國後期蜀國沒人與之抗衡。

  • 7 # 饞嘴肥貓鏟史官

    依依東望祁山雪,武候北向起兵戈。

    六出爭將天數改,安得猛士敵張郃。

    大魏猛將張郃成名較早,早在冀州袁紹麾下的時候,就與顏良、文丑、高覽並稱為“河北四庭柱”,威震一方。

    官渡之戰後,張郃歸附到曹操帳下,歷經南征北戰,東當西殺,屢立戰功,在曹魏軍中又與張遼、于禁、徐晃、樂進合稱為“五子良將”,可謂是威名赫赫。

    張郃這個人非常有才能,善於領兵,精通地形,手中一杆大槍橫行沙場,被稱做“有萬夫不當之勇”。張郃是三分時代唯一一個與蜀漢五虎上將全部有過交鋒的奇人,咱們檢點一下他曾經對陣廝殺過的那些強敵猛將:關羽(穰山)、張飛(閬中、宕渠、瓦口關)、趙雲(穰山、長坂坡、烏林道、米倉山)、馬超(潼關)、黃忠(葭萌關、米倉山)、張遼(官渡)、龐德(南鄭)、魏延(街享、木門道)、關興(木門道)、楊昂(陽平關)。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有個特點,戰將的武力值越往後下降趨勢越明顯。在前三分時代,猛將林立,勇士迭出,善於在陣前單挑廝殺的戰將比比皆是。但到了後三國時期,能打的就不多了,猛將如鳳毛麟角,精彩的戰鬥場面也甚為稀少。

    按照張郃的真實武力值,在三分前期也不算多麼出色,比他強的猛將多得是,比如呂布、蜀漢五虎、顏良、文丑、許褚、典韋等這些“超級猛將”,而龐德、夏侯惇、徐晃、曹彰等“強一流”的實力也在其之上。而且武藝與張郃不相上下的也有張遼、孫策、夏侯淵、甘寧、太史慈等等。

    但張郃有個獨特的優點――非常能熬。由於他非常善於儲存自己,如果遇到戰鬥力強悍的勁敵,發現不是對手,張郃就會“見勢不妙,奪路而走”,絕不戀戰,不像龐德、管亥那樣奮勇搏命,死戰不退。

    所以張郃他活的時間比較長。在三國武力排名榜上所有名次列在他前面或者與他相近的都逐漸凋零逝去,都被熬死了,張郃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天下第一勇士”的寶座,這是那些當年武藝遠在其之上的猛將們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張郃生前最畏懼的敵人――趙雲,在諸葛亮二出祁山之前去世了。三國正式進入了沒有“超級猛將”的時代。“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在當世之間,張郃的武力值上升到了第一位,從此就橫行沙場,再無忌憚。

    張郃是曹魏的第一猛將,而諸葛亮北伐中原,在蜀軍中能夠與張郃抗衡的主要還是依靠重將魏延。比如在街亭之戰時,諸葛亮派出馬謖、王平去鎮守街亭,擔心他們頂不住張郃的攻擊,又派高翔屯兵列柳城以為後援。但仍然不放心,“高翔非張郃對手,必得一員大將,屯兵於街亭之右,方可防之”,差派魏延率兵駐守在街亭以南。

    再比如,司馬懿入寇西蜀,派猛將張郃為先鋒,率先頭部隊直逼蜀軍祁山大寨。諸葛亮點兵派將阻擊敵軍,“吾以伏兵截其後:非智勇之將,不可當此任”,然後“以目視魏延”,希望他能夠擔當重任,但魏延假裝沒看見,“低頭不語”

    那麼,當時在蜀漢陣營中,除了魏延之外,還有哪位大將能夠與張郃抗衡呢?咱們就檢選幾位來分析分析。

    姜維

    姜維年輕有為,智勇兼備,天水關下力退趙雲,可謂是一戰成名。還受到趙雲的讚揚,認為他“槍法與他人大不同”那麼,姜維能夠與張郃一較高下嗎?

    其實諸葛亮歷次北伐期間,主要還是依賴魏延去抵抗張郃,從來沒有讓姜維去進行這種陣前的搏殺。我們也不難發現,姜維的發揮穩定性比較差:天水關下遇強敵趙雲,姜維“戰不數合,精神倍長”,超水平發揮;但魏軍小將鄧忠來戰,姜維卻三十餘合都難以拿下對手,還放箭失誤;在危急關頭,姜維能空手接箭,反手射死郭淮;而遇到渣渣魏將楊欣,卻連射三箭不中,還馬失前蹄。

    姜維的武藝本來就在魏延之下,再按照他這個狀態很不穩定的特點,如果與張郃對陣那是很危險的。張郃久經沙場,對陣過的強敵猛將眾多,經驗極其豐富,姜維若有破綻,很容易被張郃抓住機會,予以痛擊。姜維很難敵住張郃。

    關興、張苞

    從武力值上來看,關興和張苞是蜀漢將二代中最為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年輕勇猛,精力充沛,武藝高強,充滿了朝氣。

    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關興不是“亞關羽”,張苞也並非“小張飛”。比起他們在亂世中歷盡艱險,飽經風霜的父輩來說,年輕人們並未經歷過多少惡仗險仗,血雨腥風。不要以為三十回合打敗了兩個東吳的水貨“萬夫不當”就很厲害了,這些東吳渣渣的水平在他們父輩關羽、張飛的眼裡不過是“鼠輩”而已,馬前皆是“戰不三合”的材料。

    張郃不同,那是曾經與趙雲拼過三十合,與馬超打過二十合,與張飛硬磕了“三五十合”的猛將,和李異、謝旌之輩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以關興、張苞這倆毛頭小子的實力還不足以與張郃相匹敵。

    王平、馬岱

    王平原是以曹魏降將的身份投附到劉備帳下,他對曹魏軍中的一些將領的戰鬥風格還是有一定了解的。街亭之戰,王平與張郃有過一次激烈的廝殺,“戰有數十餘合,平力窮勢孤,只得退去”,能扛住張郃“數十餘合”,王平的武藝已經相當不錯了,但仍因“力窮”敗下陣去。這說明王平還欠點火候,並非張郃之敵。

    馬岱是個快刀手,刀法凌厲,出招迅捷,潼關一合擊敗鍾繇,夾山峪一合斬殺忙牙長,盤蛇谷一合生擒孟獲,西平關一合生擒雅丹,武功山一合斬殺陳造,真可謂是乾脆利落。但在葭萌關下與魏延、張飛兩次交手,皆是“戰不十合”詐敗退走,使用暗箭。可見他是追求高效率的務實型戰將,更適合做殺手,而與勁敵廝殺力戰並不佔優勢。馬岱也不是張郃的對手。

    透過以上分析,諸葛亮北伐期間,在蜀漢軍中能夠與張郃抗衡的只有魏延。那麼,在整個蜀漢陣營中,難道真就要沒有其他人能與張郃相抗了嗎?也並不是,其實在蜀漢還有一人足以匹敵張郃。他就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李嚴。

    李嚴

    李嚴的武藝是相當厲害的,甚至乎還在魏延之上。大家記得,劉備、諸葛亮率兵入川,攻取雒城後兵進綿竹。劉璋派費觀、李嚴領兵駐守綿竹,以抗劉備。雙方在綿竹城外擺開陣勢,李嚴出陣搦戰,老將黃忠舞刀出馬,“與李嚴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觀陣的諸葛亮鳴金收兵,黃忠回來後還不服氣,認為繼續打下去可擒李嚴,但諸葛亮根本就不看好他,“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認為黃忠並無勝算。

    透過這場戰鬥,我們可以看到李嚴的戰鬥力是何等的強悍。以他的武力值足以與張郃相抗。

    為將者,若僅僅以勇力相鬥肯定是不行的,而李嚴除了武藝高強之外,領兵才能也是非常優秀的。劉備白帝城託孤,李嚴與諸葛亮同為受命大臣。隨後,諸葛亮回成都修整內政,率精銳部隊駐守白帝城,防禦東吳乘勢入侵的正是李嚴。所以說,李嚴領兵打仗也足以與張郃一較長短。

    結論:當時蜀漢陣營中能夠與魏軍猛將張郃相匹敵的,除了魏延,還有李嚴足以相抗。

  • 8 # 書劍談

    張郃作為三國志書中的五子良將之一,其最為出眾的恐怕還是其軍事謀略上的能力。

    《十七史百將傳》中,說張郃" 識變數,善處營陣,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

    張郃,這是一個諸葛亮都忌憚的人,可見其在軍事指揮絕對有獨到之處。如果身為主官,那麼他對於誰都是一個很強大的對手。以史書而論,張郃也曾多次下獻計曹操,並被採納。

    能抵擋張郃的只能是謀略之將

    以演義而論,書中自有某某與某某交戰數十回合甚至上百回合不分勝負的描述。然而,這種主官之間面對面的砍殺交戰,實際中並無大的機會實現。大部隊交戰,恐怕還是靠的是謀略與軍事調配,單純如三國演義中單挑很少可能出現。即便如關羽戰神一樣的人物,遇到善謀者,一樣敗走麥城身亡 。

    所以考量張郃蜀漢誰能與之匹敵,恐怕還是應該從謀略軍事指揮上來看了。

    魏延是一個在軍事謀略上也很出眾的人,正是如此,在其任漢中太守期間,才有力保漢中十年不失的大功,。這點,在演義的蜀漢後五虎時代,蜀漢眾將中,能做到的也確實不多。

    那麼在魏延死後,能與張郃做對手的的還有誰呢?

    後蜀漢時代,只有兩人可匹敵

    第一位 ,姜維。

    這點毋容置疑。姜維其人屬於三國之中少有的智勇雙全的人,也對蜀漢有很強的忠心,是蜀漢的中流砥柱。因為忠蜀漢,才有他不斷的伐魏之舉,這也直接消耗了蜀國的國力,成為第一個被司馬一族勢力滅掉的一端。

    雖然,戰略上他有著一些大的判斷失誤,如喜歡在隴西地區進行拉鋸戰,對於漢中卻是重視不夠,因此漢中這一戰略要地的丟失是蜀漢滅亡的重要原因。但無論如何,在小區域性戰中,以姜維戰張郃其實也算是足可匹敵的。

    第二位 ,王平

    三國志中,王平與張郃是有直接交鋒的。

    “魏大將軍司馬宣王攻亮,張郃攻平,平堅守不動,郃不能克。”,

    這直接表明王平足可以與張郃匹敵,至少能不敗。

    而王平封鎮北將軍,守漢中,興勢之戰中,其三萬人敗曹爽十萬人,也足可顯示其卓越的軍事能力。所以說,以王平敵張郃,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結語

    以三國演義中人物之間的武力決鬥,其實大多都不會發生。真正兩軍交戰,還是要看軍事主帥之間的鬥爭。這點來說,張郃會是一個好統帥,但蜀漢至少也是有不少好統帥可以與其匹敵的。

  • 9 # 縱觀歷史2020

    熟讀三國演義的網友們,對張郃想必不陌生吧,作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他,在投奔曹操之前是袁紹旗下的首席大將之一,與顏良,文丑,高覽三人並稱“河北四庭柱”,在官渡之戰中因兵敗怕被袁紹責罰走投無路之際轉投曹操,隨後一直在曹魏帳下效力。

    張郃雖然武藝高強,但在三國武將人才輩出的情況下,張郃還是很難有很大作為的,他既不是自己同僚許褚,徐晃的對手,也不是劉備手下五虎將的敵手,更不是東漢末年猛將呂布的對手,所以張郃在三國前期作為不大,而且數次與張飛用兵之際都被打敗,有點名不副實的味道在裡面。

    但到了諸葛亮北伐期間,張郃就成了諸葛亮的心腹之患了,當時魏國一代名將幾乎全部去世,五子良將也僅僅剩下張郃一人,張郃成了曹魏實力最強的武將之一。而此時的蜀漢,經歷了夷陵之戰慘敗後人才凋零,軍中老將基本上都去世了,壽命較長的趙雲也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際去世,從此蜀漢超一流武將全部沒了。

    張郃在數次抵禦諸葛亮入侵的時候,表現堪稱完美,如街亭之戰擊退諸葛亮的大將馬謖,讓蜀漢大軍陷入了被動。在戰場上張郃單挑更是如無人之境,蜀漢陣營中諸葛亮僅能派出魏延才有希望與張郃打個平手,除此之外諸葛亮可以說是無人可派。

    關於魏延和張郃之間孰強孰弱,從三國演義兩人多次交鋒來看是半斤對八兩實力差不多,魏延詐敗數次敗給張郃,張郃同樣詐敗數次敗給魏延。那麼除了魏延之外,蜀漢當時還有哪些武將能與張郃一戰而不敗呢?

    除了魏延,對諸葛亮身邊的武將可能會想到姜維,張苞,廖化等人,這些人能否和張郃一戰?答案肯定不是張郃的對手,至少單挑能力上張郃比他們強。

    姜維雖然有和趙雲戰平的經歷,但那次是趙雲中了埋伏且無戰意,姜維憑藉自己所處形勢的優勢與趙雲不分勝負,這或許是姜維單挑的巔峰了。除此之外姜維與敵將交手大多數是平局,如與鄧艾父子交手打平。且在諸葛亮在世之際,沒有讓姜維與張郃交手過,自然是感覺姜維不敵張郃的。

    除了姜維之外,張苞也是諸葛亮北伐期間的一員大將,張苞在夷陵之戰中發揮出色,多次建功斬將,但這些武將自然都不是張郃的對手。張苞雖然在二代武將中算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但面能和他父親張飛對抗的張郃,想必張苞沒有把握能擋住張郃的攻擊,所以張苞也不是張郃的對手。

    廖化,王平,馬岱之流,與張郃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廖化雖然出場率比較高,但武藝並不出眾,沒有與大將單挑的經歷,肯定不是張郃對手。王平在曹魏陣營期間只是徐晃手下的副將,徐晃與張郃齊名,如果王平能有本事戰張郃,自然位置就不會那麼低了。馬岱雖然看起來很強,能一刀秒了魏延,但那時在魏延出其不意的情況下偷襲了。馬岱與魏延有過一場單挑,在葭門關前魏延欲單挑馬超,遇到馬岱兩人交戰十個回合魏延將馬岱擊敗,但自己被馬岱射傷,從這點來看,馬岱在單挑方面不如魏延,自然也不如張郃了。

    李嚴或許是除魏延外唯一能和張郃抗衡的人

    李嚴貌似是文官,但如果仔細看三國演義,會發現李嚴在劉備入川之前奉劉璋的命令前往阻擊過劉備的部隊,只是後來不敵劉備投降了而已,本質上李嚴是一名武將,並非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

    李嚴有什麼單挑記錄呢?有過一次足以證明他單挑能力出色的一次。劉備入川后李嚴率領的大軍在綿竹與劉備對陣,當時李嚴率先出馬挑戰,劉備身邊的黃忠不甘示弱,出戰與李嚴單挑,雙方打了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觀戰的諸葛亮一看黃忠無法取勝急忙收兵,並且認為黃忠無法拿下李嚴。

    嚴領三千兵也,各佈陣亡。黃忠出 馬,與李嚴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孔明在陣中教鳴金收軍。黃忠回陣,問曰:“正待要擒李 嚴,軍師何故收兵?”孔明曰:“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

    李嚴能和當時處在巔峰時期的黃忠交手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其武藝自然是受到認可了,就連當時的魏延也不敢說能戰黃忠四五十回合。而五虎上將中張郃是見一個怕一個,李嚴如果和張郃交手,雖然不敢保證能戰勝張郃,但憑藉他戰黃忠的能力,與張郃打平手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總體來說除了魏延外,諸葛亮北伐期間蜀國還有能力和張郃一戰的武將只有李嚴了,馬岱,張苞,王平,姜維等人雖然不差,但和張郃之間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 10 # 魁哥說歷史

    在三國演義中前期,張郃還不是特別出名的人物,他總是碰到超一流武將,總是被虐,導致大家都認為他的實力不怎麼樣。然而隨著那些名將的逝去,到了三國的後期,張郃就一躍成為了當時最出名的猛將了,張郃出馬,蜀漢幾乎很難有人抵擋。

    張郃

    張郃原本是袁紹的手下,被當時的人稱為河北四庭柱之一,威震一方。官渡之戰時,張郃投降了曹操,由於他武力非凡,軍事能力也很強,被評為曹操手下五子良將之一。張郃此人武功不錯,又極善於領兵,本來應該早就揚名天下的,但是因為他碰到的對手都太強了,導致前期他給人的感覺老是失敗。那麼在他的戰爭生涯中,他和哪些人交過手呢?

    穰山之戰中,他曾和趙雲、關羽交過手,被趙雲三十回合擊敗。

    瓦口關之戰中,他和張飛交過手,被張飛計謀欺騙前來襲營,結果自己的老巢反而被張飛給端了。

    潼關之戰,他和馬超交手,被馬超二十回合擊敗。

    米倉山之戰,他和黃忠交手,二十回合後,被嚴顏從後面包了餃子,大敗而歸。

    可以說,張郃和蜀漢的五虎上將都交過手,雖然都被擊敗,但這一份傳奇經歷值得他好好誇耀一番。除了和這些超一流高手做過戰,其他一流高手,他也打過。像張遼、龐德、魏延、關興等等。可以說,張郃的戰爭經驗太豐富了,雖然他老是失敗,但都是敗在這些名將之手,雖敗猶榮。

    張郃在三國前半段被虐的很慘,但是到了後半段,隨著這些名將的消亡,能打的猛將越來越少了,而張郃就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佼佼者了,屬於張郃的時代到來了。

    當時的蜀漢,除了魏延很難再找出一位能夠與張郃相抗衡的人物了。像是深受諸葛亮信任的馬謖,在張郃的面前,就被輕鬆擊敗,丟失街亭,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全線崩潰。而關興、張苞、姜維之流,在他面前,也罕有還手之力。

    那麼,除了魏延,蜀漢後期真的沒有人能夠抵擋得住張郃了嗎?此二人不懼張郃。

    王平

    實際上,蜀漢還是有能人的,在軍事上就有這麼一人曾兩次抵擋住了張郃的進攻,這個人就是王平。王平原本是曹魏的將領,漢中之戰時,因為徐晃不聽王平的建議,貿然渡河向黃忠發起攻擊,準備背水一戰,結果被黃忠打的大敗。回到軍營後的徐晃,不僅不自覺做檢討,反而責怪王平救援不力,更是想把此次失敗的責任推到王平的身上,殺了王平。王平當然不願意坐以待斃,於是夜燒營寨,投奔蜀漢而去。

    在蜀漢,王平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街亭之戰中,原本馬謖聽從諸葛亮的排程,堅守城池,那麼街亭就絕不會丟,但是他不聽排程,面對王平的勸諫毫不理睬,捨棄水源跑到山上去駐紮,最終被張郃斷絕取水道路,打的大敗。馬謖失敗後,軍士逃散,張郃本想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結果王平率領一千士兵雷響戰鼓,給張郃製造出了有伏兵的假象,嚇得張郃不敢來攻,最終王平聚攏潰兵,成功返回。

    公元231年,諸葛亮率軍圍祁山,命王平駐守南圍。司馬懿奉命前來解圍,派張郃進攻王平,結果王平並不中計,不管張郃如何挑釁,都始終堅守不出,最終張郃攻城無望,只能撤退。在軍事上,王平實力很強,兩次抵擋住了張郃的進攻。之後,他更是因功被封為安漢將軍,駐守漢中,在他駐守期間,頗有成效,使得魏軍不能前進一步。

    李嚴

    除了王平的軍事能力,還有一人在武力上,也足以抗衡張郃,這個人就是李嚴。李嚴原本是劉璋部下,在抵擋劉備入侵時展現了超強的戰力。當時李嚴駐守在綿竹,諸葛亮命黃忠前去挑戰,結果身為超一流武將的黃忠愣是打不贏李嚴。

    原文:黃忠出馬,與李嚴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孔明在陣中教鳴金收軍。黃忠回陣,問曰:“正待要擒李嚴,軍師何故收兵?”孔明曰:“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來日再戰,汝可詐敗,引入山峪,出奇兵以勝之。”

    黃忠本來還想繼續出戰李嚴,但是在諸葛亮看來,黃忠根本沒有勝算,所以才命黃忠使出了詐敗計,引誘李嚴追擊,將其活捉。能與黃忠打的不分勝負,足見李嚴的戰力有多強,少說也是一個強一流武將,抵擋張郃綽綽有餘。

    而在軍事能力上,李嚴也一點不弱,劉備對其十分信任,在白帝城託孤時,李嚴和諸葛亮都是顧命大臣,且當時李嚴也正率軍抵擋東吳的入侵,卓有成效。不過在北伐戰爭時期,諸葛亮並未帶李嚴上前線,不然和張郃碰到一起,肯定能打出漂亮的戰績。

    結語

    蜀漢後期雖然人才匱乏,但是也不缺英勇之輩。雖然張郃久經戰陣,實力很強,但是除了魏延,蜀漢還有王平和李嚴兩人不懼張郃,都能夠抵擋住他,和他一較高下。

  • 11 # 超級七品小芝麻官

    正史中,張郃是一員驍勇善戰的猛將,軍事能力非常高,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對張郃的評價都是非常不錯的,認為他是當世名將。很多人甚至認為,蜀漢除了魏延這種大將,基本是沒人能擋得住張郃的進攻,不過本文認為,除了魏延,其實蜀漢還有一人能抵擋得住張郃,這人就是王平!

    張郃

    說起張郃,他的名號其實是非常響亮的。得益於《三國演義》的普及,大家都知道張郃是曹操手下的得力悍將,戰鬥力非常強。不過也正是因為演義的誇張描寫,讓很多人認為,張郃的軍事才能一般,他是硬生生的熬死了蜀漢的五虎大將,曹成為當世名將的。實際上這種說法是有待商榷的,張郃的軍事才能一直是非常高,就算蜀漢五虎在世,對上張郃,也是不敢掉以輕心的。

    漢中之戰,黃忠於定軍山陣斬曹軍主帥夏侯淵,而聽到這個訊息的劉備,卻說道:“要殺就要殺張郃,殺個夏侯淵有什麼用?”劉備這話的言下之意,也就是說張郃的軍事才能實際上是比夏侯淵高的。而事實上,劉備的看法還是比較準確的,夏侯淵死後,漢中曹軍軍心渙散,原本劉備軍可以趁機進攻,大敗曹軍的。結果張郃臨危受命,成功的穩住了漢中前線,使得劉備沒有空子可鑽,堅持到了曹操援軍軍到來。如果不是張郃在漢中穩定了曹軍,說不定劉備趁機擴大戰果,漢中形勢對曹操來說,很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

    諸葛亮北伐時期,張郃在為曹魏的作戰中也是多次立下戰功。

    街亭之戰,張郃率軍擊敗馬謖,成功的佔領了街亭,威懾到諸葛亮的後方,逼得諸葛亮不得不進行大撤退,放棄到手的隴右三郡。

    之後諸葛亮發動第二次北伐,偷襲陳倉,張郃奉命增援陳倉。當時曹叡還非常擔心,害怕等張郃到了,諸葛亮已經佔領了陳倉。結果張郃認為,陳倉守衛嚴密,易守難攻,諸葛亮遠道而來,孤軍深入,短時間內是攻不下陳倉的,說不定等他到了,諸葛亮就已經自動撤離的。結果情況果然如張郃所料,等他到達南鄭,諸葛亮已經撤離了。

    張郃這個人,從曹操時代活到了曹丕、曹叡時代,歷經多次大戰,無論是對陣東吳,還是對陣蜀漢,他都是機變無雙,常常能立下大功。所以曹魏上下對他非常重視,而蜀漢上下對他則非常忌憚。

    《三國志》: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據三國志記載,張郃善用計謀、軍事才能極高,蜀漢眾人,除了諸葛亮,其他人都十分忌憚他。當然了,這是對於張郃的過分誇獎,實際上,除了諸葛亮,魏延也是絲毫不懼張郃的,魏延的軍事能力大家也是知道的,號稱諸葛亮之下第一人,從他的戰績來看,他也是完全能擋得住張郃的。而除了諸葛亮和魏延這兩人,實際上還有一人,他也能抵擋住張郃的進攻!這人便是王平!

    王平

    王平其實原本是曹操陣營的人,後來是在漢中之戰投降的劉備,被任命為牙門將,之後才一步一步升上來的。

    王平這個人,本來是巴西宕渠人,曹操佔領漢中後,王平跟隨七姓夷王樸胡、杜濩等依附了曹操,被曹操安置在了洛陽。而且據史書記載,王平這個人並不認識字,所以說,他很可能其實是巴西的漢化夷人,由於家裡窮,所以沒咋學會讀書寫字。不過王平這個人非常聰明,雖然沒學過讀書寫字,但是他的軍事才能還是非常高的。

    被遷往洛陽的王平,生活條件變好了一點,因為曹操給他封了一個代理校尉的職位,不過畢竟是遠離家鄉,所以王平可能還是稍有苦悶的。好在之後不久,漢中之戰爆發,曹操率軍支援漢中,王平也跟隨作戰,終於可以打回家鄉的王平,估計此時的心裡是非常開心的。

    不過現實的發展卻和想象完全不同,原本認為跟著曹操前來,可以輕鬆擊敗劉備,重回家鄉,可事實卻是曹操不敵劉備!到了後面,劉備曾數次挑戰曹操,曹操都不敢開門迎敵,而且從曹操的措施來看,他還在遷移漢中的百姓離開,這就說明曹操並沒有信心擊敗劉備。而一旦曹操到時候真的下令撤退,那王平重歸家鄉的美夢就要破滅了。

    數年的異鄉生活,使得王平對家鄉愈發思念,於是他最終選擇了投降劉備!史書中並沒有明確記載王平為何會投靠劉備,但根據劉備給他的封官,很顯然王平並不是戰敗而降的,不然他的待遇不會這麼好。綜合來看,王平很可能是因為曹操打不贏劉備,要退出漢中,而王平不想再離開家鄉那麼遠,所以最終選擇了投靠劉備!

    王平張郃第一次交手

    投靠劉備後的王平,記載並不多,其實這也十分正常,王平本就是曹軍那邊過來的降將,暫時是不會受到重用的。而蜀漢自漢中之戰後,開始進入休整階段,之後雖然有夷陵之戰,但是劉備帶去的可都是精銳,王平很可能沒有被拉過去。直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王平才再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而這一次王平則成為了馬謖的先鋒,協助馬謖防守街亭!

    馬謖可謂是諸葛亮的親信,王平能跟著馬謖防守街亭,按理說是一個撈取功勞的好機會,結果馬謖此人,不遵從諸葛亮的節度,也不聽王平的勸諫,舍水上山,舉動失宜,最終被張郃打的大敗,使得諸葛亮的一次北伐功虧一簣,到手的隴右三郡被迫放棄。不過在街亭之戰中,雖然馬謖表現得非常差勁,但是王平的表現倒是非常好,這也是他和張郃的第一次交手!

    當時馬謖被張郃擊敗,他並沒有想著收攏軍隊反擊,而是直接棄軍而逃,導致蜀軍群龍無首。而就在這個時候,王平站出來了。當時的王平,本身帶有一千餘人在身邊,當發現馬謖大敗之後,立馬率領士兵鳴鼓自持,而張郃見王平十分大膽,不像馬謖那般沒有謀略,認為王平可能有伏兵,便沒有追擊王平,這就使得王平有充足的時間收攏潰兵,帶領他們安全的返回了蜀地。

    《三國志》 :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謖先鋒。謖舍水上山,舉措煩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

    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原本佔盡優勢,結果由於街亭的丟失,大軍無功而返,許多人都受到了責罰,馬謖、張休、李盛甚至被被軍法從事,唯有王平因表現突出,被諸葛亮拜為參軍,統領無當飛軍,更是因功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從諸葛亮對王平的封賞來看,他對王平的封賞可謂是非常重的,一方面是因為王平臨危不亂,收攏潰軍,帶回了大量的蜀漢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則是王平出色的軍事才能了,王平能夠使用計謀嚇退名將張郃,這可是值得大大的表揚的!

    王平張郃第二次交手

    受到諸葛亮的重視,王平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施展。

    建興九年(公元231年),諸葛亮發動第四次北伐,司馬懿和張郃負責對陣諸葛亮。諸葛亮大軍屯駐滷城,當時的滷城,有南北兩座大山,諸葛亮駐守的這邊叫北圍,王平守駐的這邊叫南圍,司馬懿和張郃二人分工合作,司馬懿負責對陣諸葛亮,而張郃這負責對陣王平。張郃圍攻王平,最終沒能打下南圍,王平也是不負諸葛亮所望,沒有犯馬謖之錯,成功的守住了城池,使得張郃無功而返。

    張郃無功而返,不過司馬懿進攻北圍,倒是輕易的突破了諸葛亮的守衛,但這並不是諸葛亮守衛能力不行,而是他的誘敵深入之計。司馬懿見諸葛亮敗逃,率軍追擊,結果遭到了諸葛亮的伏擊,導致大敗。關於司馬懿敗得有多慘,史書的口徑不一,《漢晉春秋》說,魏軍遭到大敗,蜀漢獲得“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的戰利品,而《晉書》這邊的記載則是相反,說司馬懿取得了大勝。不過《晉書》有美化司馬懿的傾向,所以很多人還是認為《漢晉春秋》的記載比較正確,滷城之戰中,蜀漢大勝曹魏!

    不過說到王平和張郃的個人戰,此戰中他倆算是一個平手。張郃是主攻方,而王平這邊是守方,從記載來看,王平只是一直堅守,並沒有主動出擊張郃,所以這只是一場很簡單的攻防戰,雙方平手。

    之後王平繼續步步高昇,但是張郃卻沒有了機會,因為就在不久後,司馬懿逼迫張郃追擊諸葛亮,遭到了伏擊,殞命木門道。一代名將張郃,就這麼遺憾去世,如果他沒死,還能繼續活下去,勢必會和王平再次交手,兩人到底誰更厲害,估計就能見到分曉了。而在諸葛亮去世後,王平倒又展示過兩次超強的軍事才能。一次是在魏延和楊儀的爭權中,擊敗魏延,另一次則是在興勢之戰中,以三萬軍隊擊敗了魏軍十餘萬,成功的守住了漢中!

    結語

    綜合來看,王平的軍事實力是非常強大的,只不過他被嚴重低估了,以至於很多人連他是誰都不知道。王平和張郃曾交手兩次,第一次張郃被他嚇退,第二次張郃強攻被打退,可以看到,作為守衛方,王平兩次擋住了張郃的進攻!所以說,蜀漢大將中,除魏延以外,唯一有能力抵擋住張郃的人,正是王平!

  • 12 # 巴山夜雨涮鍋

    諸葛亮北伐期間,除了魏延之外,蜀漢能抵擋張郃的大將有趙雲、李嚴、姜維、關興、張苞等人,談不上“唯一”。

    首先,這裡談的是三國演義,抵擋指的是武力。

    在三國演義中,張郃是標準的A級別武將。在名將大半凋零的諸葛亮北伐時代,張郃是魏軍中最牛逼的存在。“能抵擋張郃”這個段子出自三國演義中諸葛六出祁山的部分,前後出現了兩次。

    第一次,是一出祁山的街亭之戰時:

    孔明又思:高翔非張郃對手,必得一員大將,屯兵於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喚魏延引本部兵 去街亭之後屯紮。

    第二次,是三出祁山時,諸葛亮準備伏擊魏軍:

    孔明喚眾將商議曰:“今魏兵來追,必然死戰,汝等須以一當十,吾以伏兵截其後:非智勇之 將,不可當此任。”言畢,以目視魏延。延低頭不語。王平出曰:“某願當之。”孔明曰: “……須再得一將同去為妙。怎奈軍中再無舍死當先之人!”言未畢,一將出曰:“某願 往!”孔明視之,乃張翼也。孔明曰:“張郃乃魏之名將,有萬夫不當之勇,汝非敵手。” 翼曰:“若有失事,願獻首於帳下。”

    在這裡,魏軍的先鋒是張郃,很明顯諸葛亮是以對付張郃為目標在安排人選,還專門盯著魏延,可惜魏延慫了(或者是故意和諸葛亮鬥氣)。

    顯然,從這兩次看,魏延都是諸葛亮心中對付張郃的理想人選。那麼,只有張郃才能對付魏延麼?當然不是。在諸葛亮北伐時代,儘管五虎上將大都已經凋零,但對付張郃的確實不止魏延一人。列舉如下。

    其一:趙雲。

    這一番五虎將俱都喪了,獨剩下趙子龍他老賣年糕。趙雲屬於S級武將,比張郃高一個檔次。哪怕是老年趙雲,都足以凌駕張郃之上的,這個不必贅述了。

    當然,演義中趙雲在一出祁山後就掛了,沒法到三出祁山去對付張郃。

    其二:李嚴。

    李嚴歷史上,是蜀漢僅次於諸葛亮的軍中二把手。演義中諸葛亮對他評價很高,“才可敵陸遜”。這裡當然是說統軍和智謀。但李嚴的武藝同樣也不差。演義中李嚴僅有一次單挑,發生在劉備入川時代,對手是黃忠:

    黃忠出馬,與李嚴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孔明在陣中教鳴金收軍。黃忠回陣,問曰:“正待要擒李嚴,軍師何故收兵?”孔明曰:“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來 日再戰,汝可詐敗,引入山峪,出奇兵以勝之。”

    李嚴和黃忠戰了四五十合平手,這個表現不比張郃差(張郃對黃忠是二十多回合平手)。雖然黃忠自吹正要生擒,但諸葛亮卻說不可力取,而且以不服老著稱的黃忠,聽了這話也沒反駁。可見黃忠憑武力要硬拿下李嚴,確實沒有太大把握。李嚴綜合表現的武力至少也有A級,抵擋張郃不成問題。當然,李嚴駐紮江州和永安一帶,是蜀漢的方面大員,諸葛亮 不可能調他到北伐前線,就為了和張郃單挑的。

    其三:張苞。

    歷史上早夭,沒有任何戰績的張苞,演義中是一員勇猛的後起之秀。他首先在劉備伐吳中有精彩表現:

    張苞大怒,挺槍直取孫桓。桓背後謝旌,驟馬來迎。兩將戰有三十餘合,旌敗走,苞乘勝趕來。李異見謝旌敗了,慌忙拍馬輪蘸金斧接戰。張苞與戰二十餘合,不分勝負。吳軍中裨將譚雄,見張苞英勇,李異不能勝,卻放一冷箭,正射中張苞所騎之馬。……

    次日,孫桓又引軍來。張苞、關興齊出。……張苞奮勇當先,殺入吳軍,正遇謝旌,被苞一矛刺死。

    ……

    且說崔禹正行之間,忽見火起,急催兵前進。剛才轉過山來,忽山谷中鼓聲大震:左邊關興,右邊張苞,兩路夾攻。崔禹大驚,方欲奔走,正遇張苞;交馬只一合,被苞生擒而回。

    82回短短小半回書,張苞首戰三十餘合擊敗謝旌,接著與李異戰二十餘合不分勝敗,次日亂軍中一槍刺死謝旌。當夜又伏擊吳軍,只一合生擒崔禹。戰果稱得上相當輝煌了,

    接下來在83回,張苞遭遇東吳的成名宿將。

    首先,解圍黃忠:

    追至三十餘里,四面喊聲大震,伏兵齊出:右邊周泰,左邊韓當,前有潘璋,後有淩統,把黃忠困在垓心……山坡上馬忠引一軍出,一箭射中黃忠肩窩,險些兒落馬。吳兵見忠中箭,一齊來攻,忽後面喊聲大起,兩路軍殺來,吳兵潰散,救出黃忠,乃關興、張苞也。

    此時縱然不算馬忠,下面也有四員大將包圍黃忠,分別是周泰(A-或A),韓當(B到A-),潘璋(B到B+),淩統(B到A-),而黃忠已經中箭差點落馬了。這時候,關興張苞直接殺得吳兵潰散,救出黃忠。那麼,即使不說關興張苞勝過四個吳將的合力,至少可以說關興張苞表現出的戰鬥力,比吳將中最強的周泰還要強悍。張苞的武力很可能達到A甚至A+。

    接下來:

    張苞挺丈八矛,縱馬而出,大喝一聲,直取夏恂。恂見苞聲若巨雷,心中驚懼;恰待要走,周泰弟周平見恂抵敵不住,揮刀縱馬而來。關興見了,躍馬提刀來迎。張苞大喝一聲,一矛刺中夏恂,倒撞下馬。周平大驚,措手不及,被關興一刀斬了。二小將便取韓當、周泰。韓、週二人,慌退入陣。

    張苞這裡連續兩聲大喝,頗有乃父之風。一聲喝得敵將想走,一聲暴擊。當然,夏恂、周平兩個本身武力不明。然而韓當、周泰見了兩個小將卻不敢抵擋,先退入陣。再次說明小關、小張表現武力在韓當、周泰之上。

    此後,在一出祁山時,趙雲被夏侯楙大軍圍困,又是為關興、張苞所救:

    雲急上馬迎敵。四面軍馬漸漸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馬皆不能向前。雲仰天嘆曰:“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忽東北角上喊聲大起,魏兵紛紛亂竄,一彪軍殺到,為首大將持丈八點鋼矛,馬項下掛一顆人頭。雲視之,乃張苞也。苞見了趙雲,言曰:“丞相恐老將軍有夫,特遣某引五千兵接應。聞老將軍被困,故殺透重圍。正遇魏將薛則攔路,被某殺之。”雲大喜,即與張苞殺出西北角來。

    此後,諸葛亮取三郡,收姜維,張苞也有表現:

    崔諒大驚,急撥馬奔到吊橋邊,張苞大喝曰:“賊子休走!汝等詭計,如何瞞得丞相耶!”手起一槍,刺崔諒於馬下。

    以張苞這些綜合表現,大致不會比魏延差。所以,如果派出去抵擋張郃,應該還是可以的。

    當然,三出祁山前半截,張苞就在追趕郭淮孫禮時摔成重傷,不久就死了,所以在諸葛亮準備伏擊張郃時,他也不可能出來應命的。

    其四:關興

    真正能在三出祁山時對抗張郃的,是關羽的兒子關興。

    82回中,關興在伐吳之戰,與張苞一起大顯身手:

    李異見謝旌敗了,慌忙拍馬輪蘸金斧接戰。張苞與戰二十餘合,不分勝負。吳軍中裨將譚雄,見張苞英勇,李異不能勝,卻放一冷箭,正射中張苞所騎之馬。那馬負痛奔回本陣,未到門旗邊,撲地便倒,將張苞掀在地上。李異急向前輪起大斧,望張苞腦袋便砍。忽一道紅光閃處,李異頭早落地,原來關興見張苞馬回,正待接應,忽見張苞馬倒,李異趕來,興大喝一聲,劈李異於馬下,救了張苞。乘勢掩殺,孫桓大敗。各自鳴金收軍。

    次日,孫桓又引軍來。張苞、關興齊出。關興立馬於陣前,單搦孫桓交鋒。桓大怒,拍馬輪刀,與關興戰三十餘合,氣力不加,大敗回陣。二小將追殺入營,吳班引著張南、馮習驅兵掩殺。張苞奮勇當先,殺入吳軍,正遇謝旌,被苞一矛刺死。吳軍四散奔走。蜀將得勝收兵,只不見了關興……尋不數里,只見關興左手提刀,右手活挾一將……笑答曰:“吾在亂軍中,正遇仇人,故生擒來。”苞視之,乃昨日放冷箭的譚雄也。

    李異和張苞戰二十餘合不分勝敗,而被關興一刀所斬。當然,這肯定有突襲因素,但還是顯得關興的殺人能力比張苞要高。此後關興三十餘合就殺得孫桓“氣力不加,大敗回陣”,比前一日的謝旌敗得更慘。在亂軍中,關興活捉了譚雄,活捉是比斬殺難度更大的舉動。關興這幾陣表現的壓迫力比張苞更強。

    緊跟著83回,關興、張苞聯手從周泰、韓當、淩統、潘璋的包圍中救出黃忠。次戰關興速斬周平,張苞速殺夏恂,讓周泰、韓當不戰而退,表現出A甚至A+的武力。

    接下來,關興得到父親庇護,誅殺了仇人潘璋。這個主要是關公顯聖所致,而潘璋武力本來也不及關興,不必細說。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關興與張苞各帶五千人馬,接應陷入28萬魏軍重圍的趙雲。衝陣中殺了魏將董禧,並與關興、趙雲、鄧芝一起,殺得夏侯楙大敗虧輸。後來又在諸葛亮計取三郡的過程中,利用魏國太守楊陵、崔諒用詐降的機會,將計就計,關興斬殺楊陵:

    關興跟崔諒先行,張苞在後。楊陵下城,在門邊迎接。興手起刀落,斬楊陵於馬下。

    在收姜維的戰役中,關興被作為最後一道埋伏:

    姜維……撥馬望長安而走。行不數里,前至一派大樹茂林之處,一聲喊起,數千兵擁出:為首蜀將關興,截住去路。維人困馬乏,不能抵當,勒回馬便走。忽然一輛小車從山坡中轉出。其人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搖羽扇,乃孔明也。孔明喚姜維曰:“伯約此時何尚不降?”維尋思良久,前有孔明,後有關興,又無去路,只得下馬投降。

    雖然姜維已經“人困馬乏”,畢竟是能和趙雲PK一陣的猛將,關興能堵死他的退路,還是很能打的。

    在94回《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馬懿剋日擒孟達》中,關興與羌人越吉元帥的一次“互刷”單挑。雙方分別速勝對方一次。當然,兩次勝敗都有場外因素,倒是表現出關興和他爹關羽一樣,也是屬於攻強守弱型的,而且戰場要素波動極大。

    所以,關興表現出整體的武力,大致和張苞相當或略強,抵擋張郃應該是能完成的。

    實際上,在101回《出隴上諸葛妝神,奔劍閣張郃中計》中,為了引誘張郃,關興和魏延輪番誘敵,兩人輪番和張郃交戰,都是十回合左右詐敗。接戰一共五次,魏延三次,關興兩次,這裡也可以看出,關興武力定位和魏延相當,抵擋張郃問題不大。

    其五:姜維。

    《三國演義》中,姜維主要是被作為智將、統帥描寫。然而武力表現也有不少。本節主要聊這個。

    93回《姜伯約歸降孔明,武鄉侯罵死王朗》中,姜維與蜀漢軍數次交戰,有不凡的武藝表現:

    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暗忖曰:“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正戰時,兩路軍夾攻來,乃是馬遵、梁虔引軍殺回。趙雲首尾不能相顧,衝開條路,引敗兵奔走,姜維趕來。虧得張翼、高翔兩路軍殺出,接應回去。

    趙雲歸見孔明,說中了敵人之計……趙雲又誇獎姜維槍法,與他人大不同。

    姜維對趙雲回合數並不太多,但是“維精神倍長”“雲大驚”等,還堅持到馬遵、梁虔兩路軍馬夾擊趙雲。後來趙雲還專門誇獎姜維槍法。

    92回的趙雲再往低了評估,至少也有S-的實力。而姜維在這裡的表現,至少是A級武力,甚至說是A+或SA也並不為怪。

    接下來,諸葛亮為了收復姜維,開始專門用計。姜維先和魏延戰了數合,魏延詐敗。然後,姜維對張翼數回合,被張苞、關興先後攔截。

    107回《魏主政歸司馬氏,姜維兵敗牛頭山》:

    維奮死殺出,折兵大半,飛奔上陽平關來。前面又一軍殺到;為首一員大將,縱馬橫刀而出。那人生得圓面大耳,方口厚唇,左目下生個黑瘤,瘤上生數十根黑毛,乃司馬懿長子驃騎將軍司馬師也。維大怒曰:“孺子焉敢阻吾歸路!”拍馬挺槍,直來刺師。師揮刀相迎。只三合,殺敗了司馬師,維脫身徑奔陽平關來。

    姜維在兵敗潰亂的情況下,三回合就殺敗了司馬師(可能有B),武力表現超越了通常的A級,可能達到了SA甚至S-。

    到109回《困司馬漢將奇謀,廢曹芳魏家果報》,姜維大戰鐵龍山,演出了敗中殺敵的好戲:

    維望山中而走,背後郭淮引兵趕來;見維手無寸鐵,乃驟馬挺槍追之。看看至近,維虛拽弓弦,連響十餘次。淮連躲數番,不見箭到,知維無箭,乃掛住鋼槍,拈弓搭箭射之。維急閃過,順手接了,就扣在弓弦上;待淮追近,望面門上盡力射去,淮應弦落馬。……血流不止而死。

    手無寸鐵,還能接箭還射,這是趙雲當年的威風。尤其對手還非無名之輩,而是曹魏後期第一流的大將郭淮。這個沒法納入常規武力體系,但依舊是姜維的亮點。

    110回《文鴦單騎退雄兵,姜維背水破大敵》中,姜維同魏將王經交戰,抵擋了四將圍攻:

    (王)經回顧張明、花永、劉達、朱芳四將曰:“蜀兵背水為陣,敗則皆沒於水矣。姜維驍勇,汝四將可戰之。彼若退動,便可追擊。”四將分左右而出,來戰姜維。維略戰數合,撥回馬望本陣中便走。

    在《三國演義》中,一般而言,遭到三四個以上的圍攻,往往都是S級別武將,比如呂布、關羽、張飛、趙雲、馬超等等。姜維這裡雖則是被四個龍套圍攻,也算作者給他加的光環。

    到112回《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姜維對鄧忠,常規戰法不吃虧,用計險些得手。115回《詔班師後主信讒,託屯田姜維避禍》中,姜維曾經和鄧艾“交鋒數十餘合,不分勝敗”,大致武力同一檔次。

    116回《鍾會分兵漢中道,武侯顯聖定軍山》,曹魏大舉伐蜀,姜維與鄧艾率領的西路魏軍展開一系列機動戰,首戰三回合大敗王頎,追殺三十餘里後大戰鄧艾。和楊欣交戰三次,第一次楊欣不敢交戰,第二次楊欣一合敗走,第三次姜維馬失前蹄跌倒,楊欣來殺落馬姜維,反而差點被姜維殺了。

    綜上,《三國演義》中的姜維,在後三國一生未曾單挑敗北,對上老一輩S武將趙雲和新一輩猛將鄧艾等都沒吃虧。平日裡對待一些武力不明的敵將,也能幹淨利落地取勝或殺敵。綜合表述,姜維的武力應為A或A+,整體戰鬥表現至少不低於魏延,甚至可能略強的。用他來抵擋張郃,自然毫無問題。

    綜上,諸葛亮時代,魏延之外,能抵擋張郃的至少還有趙雲、李嚴、關興、張苞、姜維等人。即使在三出祁山後期,趙雲已死,李嚴在東線,張苞重傷,諸葛亮軍中還有關興和姜維可以抵擋張郃。

  • 13 # 信陵小司徒
    (一)巴西王子均、參上!

    從蜀漢建興年間(公元223至公元237年)的軍事史來看,小司徒竊以為,不管是魏延在與否,能夠抵擋曹魏張郃的蜀漢將領,唯有王平一人。

    王平,字子均,是益州巴西郡宕渠人,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曹操征討漢中張魯,七月,曹軍抵達陽平關,經過一個月的拉鋸戰。

    八月,曹軍攻破陽平關,十一月,張魯投降,而漢中大地也就此歸屬於曹操,王平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被遷往了洛陽,而後,被曹操任命為代理校尉。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在益州徹底站穩腳跟後,劉備正式發動漢中爭奪戰。

    這場戰爭持續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最終,劉備擊敗曹操,正式佔領了漢中。

    而此時,王平因自己老家是益州,又比較擁護劉備,因此便是就此歸順了劉備,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領裨將軍。

    此後,一直到諸葛亮於建興六年(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之前,王平一直在軍中默默耕耘。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王平依舊以牙門將領裨將軍的身份隨軍出征,擔任參軍馬謖的副將。

    這就證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九年裡,王平的官職一動未動,饒是諸葛丞相再怎麼善於發現人才,也沒有看出王平的能力,直到這一次,街亭之戰。

    歷史上,王平與張郃一共交手兩次,兩次張郃都未佔到便宜,可以說,王平還佔據了一定的上風,街亭之戰,就是第一次。

    (二)兩對張郃 不落下風

    當馬謖大軍戰敗後,原本苦苦規勸馬謖的王平明白,此時若是再度潰退下去,那麼這支蜀軍恐怕就要全部交代在這裡了,於是,關鍵時刻,王平牽制率領一千餘人在山上擂響戰鼓,穩住陣型!

    這一通戰鼓敲下來,算是鎮住了張郃,使得張郃害怕王平有伏兵,加之張郃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於是不敢進攻,還軍退走。

    此時,原本不安的蜀漢諸軍也是安定了下來,王平趁機收攏各營計程車兵,將其統一起來,平安的帶回了軍營,所以,在街亭之戰中,王平的表現,的確是可圈可點的。

    回營後,痛定思痛的諸葛亮真正的發現了王平的能力,於是他將馬謖、張休、李盛等誅殺後,又剝奪了將軍黃襲等人的兵權,將其交給了王平。

    並且王平直接被諸葛亮拜授為參軍、進位討寇將軍,統領由南中地區各民族組成的特種部隊,無當飛軍!

    此後,王平逐漸成為了諸葛亮北伐的倚重軍將,建興九年(公元231年),諸葛亮親率大軍圍攻祁山,而已王平率軍駐守南圍。

    此時,司馬懿率軍進攻諸葛亮,並且派遣張郃進攻王平,這也是兩人的第二次交手!

    面對名震天下的宿將張郃,王平也是沒有絲毫的大意,對於張郃的進攻,王平都督蜀軍堅守,整個大營從始至終不為所動,張郃用盡渾身解數,也是不能前進一步,最終,只得撤走!

    所以,兩個人的第二次交手,王平再一次迫退了張郃!在那個蜀軍自諸葛亮以下皆忌憚張郃的年代裡,王平取得了這樣的成就,足以見出他的不凡!

    不久後,張郃在木門被蜀軍射殺,兩人也就再無交手的機會,可以說,張郃身經百戰,身為曹魏的五子良將,名滿天下,可是最終卻兩次在王平手裡吃癟,這恐怕是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

    此後,王平逐漸的成為了蜀漢軍方重將,一直鎮守北部邊疆,陳壽在《三國志》中如此評價道:

    “是時,王平在北,馬忠在南,鄧芝在東,鹹著威績。”

    蜀漢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鎮北大將軍王平病逝,一代良將隕落,可以說,卻為蜀漢之殤!

  • 14 # 歷史笑春風

    三國時期的劉備陣營,本來按照《隆中對》的戰略,準備了兩支北伐的主力。可是由於遭受了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失敗,使得這兩支主力喪失殆盡。雖然到了諸葛亮時期,重新編練了一支新軍,可是有經驗的將領不是靠訓練就能夠得到的。因此,鎮守漢中的魏延,就成為這支軍隊中將領的佼佼者。他被諸葛亮調入自己的軍中,擔任前部督的職務,成為了蜀軍的先鋒。

    而諸葛亮北伐中,面對的曹軍裡最難纏的對手就是張郃。張郃在三國前期雖然不太顯眼,可是作為碩果僅存的五子良將,他成為了蜀軍北伐的最大障礙。就是他在街亭之戰中速戰速決,打敗了馬謖,使得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北伐功敗垂成。這樣,魏延和張郃就成為蜀魏在關隴一帶最強的對手。那麼,他們之間的水平高低如何?蜀軍中除了魏延,誰又堪為張郃的對手呢?

    一、《三國演義》中的魏延與張郃。

    魏延在《三國演義》中與張郃交手次數有限,僅僅只有兩次。這是因為魏延是蜀軍中屈指可數的大將,諸葛亮對他的使用十分慎重,輕易不讓他冒險。我們可以看到,魏延雖然名為蜀軍的先鋒,可是他擔任的任務卻大多是詐敗誘敵。這種任務對於魏延來說不在話下,這就最大程度地保證了魏延的安全。

    魏延與張郃的交手,第一次是在街亭之戰中。在這一戰中,諸葛亮派馬謖去守街亭,卻把魏延放在街亭之後擔任接應任務。在派魏延之前,諸葛亮已經派高翔去守列柳城,但是尋思高翔不是張郃的對手,就又加派了魏延。從諸葛亮的這一看法,我們就知道,諸葛亮認為魏延能夠抵擋住張郃,與張郃堪為對手。

    在街亭之戰中,雙方進行了幾番爭奪。魏延與張郃的第一次交手,就是發生在這次爭奪中。在這一次戰鬥中,馬謖因為佔據南山,被魏軍打敗。魏延前來接應,放過馬謖的敗兵,與追擊的張郃交手。但是這一次交手,張郃卻沒有與魏延交鋒,而是回軍邊走。

    隨後,魏軍將追趕的魏延包圍了起來,張郃是用的誘兵之計,多虧王平前來接應,魏延才突出重圍。這一仗,雖然魏延等人再次偷襲街亭,依然不能挽回敗局,最終敗回陽平關。

    魏延和張郃的第二次交手則是在木門道之戰中。在這一仗中,諸葛亮率軍撤退,遭到了張郃的追擊。諸葛亮為此巧布兵力,伏擊了張郃。在這一次戰鬥中,魏延與關平輪流與張郃交鋒,都是戰了十幾合就退,一步步把張郃引到木門道口。

    在木門道口,魏延再次與張郃交手。這一次,魏延在戰了十幾合後,大敗而逃。魏延為了逃命,將衣甲頭盔都丟掉了,引著敗兵進入木門道。張郃追進木門道,被諸葛亮的伏兵用木石封鎖了前後道路。到了此時,張郃才發覺自己中了計,可為時已晚,被諸葛亮的伏兵射死在木門道中。

    從魏延與張郃的交手來看,張郃一直都認為自己要強過魏延。正因為這樣,張郃才在街亭之戰中,不恥退走。而在木門道之戰中,對魏延窮追不捨。在魏延詐敗的時候,張郃一點都不產生懷疑。如果張郃對魏延的能力有所正確判斷,他就會對魏延過於做作的行為感到懷疑。他會對魏延在十幾合就被打得大敗,還丟棄衣甲頭盔而逃的表現感到懷疑。這樣,張郃也不會命喪木門道。

    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在蜀軍中能夠和張郃正面交鋒的將領就是魏延。魏延被諸葛亮委以誘騙張郃的任務,就是抓住了張郃輕視魏延的心理。其實,諸葛亮心中也知道,以魏延的能力,即使打不過張郃,也不會敗在張郃之手。魏延對張郃的能力也心中有數,因此欣然接受了諸葛亮的任務。

    因此,從張郃與魏延的兩次交手來看,張郃與魏延的水平基本相當。不過,雙方在水平高低的認知上有差異。張郃認為自己要強於魏延,而魏延對此並不認可。

    二、《三國演義》中的張郃與王平。

    那麼,在蜀軍之中,除了魏延之外,是否還有將領能夠抵擋張郃。依照《三國演義》中描寫,蜀軍有一員將領也曾和張郃交手兩次,而且兩次都沒有戰敗,這員將領就是王平。

    王平與張郃的第一次交手,也是發生在街亭之戰中。在街亭之戰時,馬謖不聽王平的勸諫,執意要在南山紮營。王平在無奈之下,只得提出分出一支人馬自己率領,在山腳紮營,形成掎角之勢。但是,由於魏軍勢大,王平雖然率領軍隊前去解救,依然無法突破魏軍的包圍,只得眼看著馬謖兵敗。

    在此後魏延被張郃誘騙,遭到魏軍包圍的時候,是王平率領軍隊夾擊魏軍,救出了魏延。在夜襲街亭,魏延、高翔再次中計被圍的時候,又是王平解圍相救。因此,在王平與張郃的第一次交手中,王平以自己的機智勇敢,略佔了上風。

    王平與張郃的第二次交手,發生在諸葛亮奪取武都陰平後。當時諸葛亮與司馬懿交戰,遭到了司馬懿死守不出的戰術。為了誘騙司馬懿出戰,諸葛亮採取了逐步撤軍的戰術,每天后撤三十里。在部下的逼迫下,司馬懿只得出兵。為了防止諸葛亮的伏兵,他將兵力分成兩支。一支由張郃率領在前,一支自己率領在後。

    諸葛亮將計就計,派一支伏兵插入張郃與司馬懿之間,承受兩者的夾擊。然後諸葛亮再採取襲擊司馬懿大營的方法打亂司馬懿的計劃,趁司馬懿撤軍回救大營的時候打敗他。可是,這一仗要打勝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插入司馬懿軍隊中間的這支蜀軍要頂住張郃與司馬懿的前後夾擊。

    當時諸葛亮想要魏延擔任這支軍隊的主將,但是魏延並沒有理會。諸葛亮正在尷尬之時,是王平主動站出來請命,解了諸葛亮的燃眉之急。不過,諸葛亮並不認為王平是張郃的對手,他又派了張翼作為王平的幫手,兩人一起執行這項任務。

    在戰鬥中,王平和張翼死死頂住了張郃與司馬懿的夾擊。其中王平對戰張郃與戴凌,張翼對戰司馬懿。他們死死拖住張郃與司馬懿,為自己的戰友創造了戰機。在這一戰中,王平雖然到最後戰況緊急,可是還是頂住了張郃的進攻。

    如果這一戰按照諸葛亮的安排,本來應該由魏延來抵擋張郃與司馬懿的夾攻。但是,魏延沒有答應承擔任務。這使得諸葛亮的計劃一時難以實施。多虧了王平主動請纓,才讓諸葛亮的計劃成功。從這一點來說,王平雖然能力不及魏延,但他是蜀軍中敢於和張郃硬碰硬作戰的將領。

    三、歷史上的魏延、王平與張郃。

    我們上面看到的是《三國演義》裡的記載,《三國演義》是部歷史小說,當然與現實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既然是歷史小說,書中的內容還是要和現實有所對照的。在歷史上,對於三人的交集,還是有所記載的。

    魏延與張郃雖然是一對勢均力敵的將領,可是在歷史上卻沒有交手的記載。這主要是諸葛亮對魏延的器重,不想輕易損失了他。因此,魏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諸葛亮的直接指揮下,沒有與魏軍痛快作戰地方機會,更不要說與張郃單獨交手了。

    魏延唯一一次可能遭遇張郃的機會是他西上羌中的那一戰。在那一戰中,魏延被諸葛亮派去羌中,招兵買馬,擴大軍隊實力。在這一戰中,魏延與吳懿領兵從漢中出發,他機智靈活,在魏軍縱深往返穿插。魏延的對手張郃、郭淮等人摸不清他的意圖,只得固守不出。

    等到魏延進入羌中,張郃等人才知道他的真實意圖,但是已經為時已晚,無法追截了。可以說,在這一次穿插作戰中,魏延以自己的軍事能力,挫敗了張郃、郭淮等人。在魏延率軍返回的時候,他遭到了郭淮的阻擊。

    在魏延的指揮下,蜀軍大敗郭淮等人,取得了著名的陽溪大捷。魏延也因為此戰的戰功,升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魏延因此奠定了諸葛亮麾下第一大將的地位,而且也顯示了不輸於張郃的軍事能力。

    而在歷史上,王平與張郃的交手則不止一次。第一次是在街亭之戰中,在這一戰中,王平身為裨將軍,向馬謖多次進諫,可是馬謖就是不聽。結果馬謖的部下全部潰敗,唯獨只有王平率領的千餘人馬巋然不動。王平整頓軍馬,鳴鼓自守,使得張郃懷疑有埋伏,不敢進逼。王平得以收合潰散的軍隊撤回。

    街亭之戰中,王平在主力大敗之餘,能夠鎮靜自若,嚇退了得勝的張郃。因為這次戰功,諸葛亮在斬馬謖,處罰敗將的同時,將王平提拔為參軍討寇將軍。後來諸葛亮還將蜀軍最精銳的無當飛軍交給王平率領。

    王平與張郃的第二次交手是在滷城之戰中。在這次戰鬥中,諸葛亮採取了機動戰術,調動司馬懿的大軍,企圖依靠野戰殲敵。雖然司馬懿不願意出戰,可是在部下的逼迫下,只得出兵攻打諸葛亮的大營。司馬懿親自率領魏軍攻打諸葛亮的大營,他派張郃攻打蜀軍大營背後的南圍,而守衛南圍的正是無當監王平。

    在這一戰中,司馬懿的大軍被魏延、高翔、吳班三支蜀軍打得大敗。而張郃攻打王平的營寨,遭到了王平的頑強抵抗。王平堅守不動,張郃不能攻克,在得知司馬懿失敗的訊息後,只得撤軍而回。

    我們看歷史上的記載,基本上也可以得到與《三國演義》差不多的結論。那就是魏延在智勇上與張郃不相上下。而王平雖然比起魏延略遜一籌,但是在實戰中,王平是能夠抵擋住張郃的進攻的。至於說能夠靠進攻打敗張郃,就只有魏延一人了。

    結語:

    張郃由於壽命長,在那些老將紛紛凋零之後,他成為曹魏軍中最強的將領。他從街亭之戰起,就在關隴地區作戰,成為諸葛亮北伐的大敵。在諸葛亮的軍中,只有魏延能夠作為他的敵手,除此之外,就只剩下王平一人了。

    王平此人雖然文化程度不高,識字不多,但是他是行伍出身,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這一點,在諸葛亮編練的軍隊中,與其他將領相比,堪稱鶴立雞群。在與張郃的兩次交手中,王平都戰了上風。不過,這兩次交手王平採取的都是防禦態勢。從這一點來看,王平的軍事水平還是低於張郃的。

    在諸葛亮去世後,魏延爭奪軍權,與楊儀發生衝突。是王平出面擊敗了魏延。此後,又是王平接管漢中。在興勢之戰中,王平擊敗曹爽的十幾萬大軍,保衛了蜀漢北大門的安全。可以說,王平是蜀漢僅次魏延的優秀將領,堪為張郃的敵手。

  • 15 # 庭州行者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無論是文鬥還是武鬥,活得久才是王道。正如《軍師聯盟》中司馬懿的一句臺詞“依依東望,望的是時間”。司馬懿一輩子東征西討,幾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但唯獨懼怕諸葛亮。諸葛孔明甚至打得司馬懿不敢出城迎戰,儼然被虐成縮頭烏龜。然而,司馬懿深諳攻守之道,打仗不耽誤養生,活活耗死諸葛亮,自此天下再無敵手。

    曹魏大將張郃則堪稱“武林司馬懿”。張郃很早便名聲在外,早在漢獻帝建安初年便在袁紹手下效力,憑藉自身出色的能力躋身於“河北四柱”之列,與顏良文丑並駕齊驅。後來曹袁大戰,因受到袁紹猜忌而投降曹操,自此一直在曹營效力到死。張郃自歸順曹操,便開啟了養生模式,凡事出工不出力。按理說張郃實力並不差,在重壓之下也能打出十分驚豔的表現,在蜀中與張飛對峙時張郃三戰張飛而不落下風。但張郃給人的影響更多是“拉胯”。長坂坡趁著趙雲馬失前蹄興沖沖地前去撿人頭,結果已經倒下的馬突然一躍而起,趙雲瞬間恢復戰鬥力,張郃灰溜溜地逃走;漢中一戰,己方佔據絕對優勢且有徐晃幫忙,面對趙雲挑戰甚至不敢出手,眼睜睜地看著趙雲救走黃忠和魏延;潼關一戰面對馬超,只堅持了二十回合便敗回本陣,顏面掃地,而不以戰鬥力強悍著稱的曹榮尚且能與馬超周迅四十回合。

    得益於自身的養生打法,張郃成功熬走了和自己同時代的頂級名將。當蜀漢五虎將中最後的獨苗趙雲也駕鶴西去後,時間再也無人是張郃敵手,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終於坐上了“天下第一名將”的寶座。諸葛亮數次北伐,皆因帳下無人能敵張郃而進展不順。彼時蜀中人才凋零,武將斷檔最為嚴重,從劉備時期的天賦溢位直接墜入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窘迫境地。雖然張飛和關羽各自都有後代,但作為將門之後,關興和張苞顯然沒有他們父輩一般的能力,頂著“星二代”光環的兩兄弟,真實水平過於拉胯,根本難堪大任。

    但凡事無絕對,戰場上瞬息萬變,在實力差距不太大的情況下,臨場發揮往往能夠左右戰局。蜀漢陣營在後三國時代,除了魏延能穩定抗住張郃輸出之外,還是有幾位其他的將領具備和張郃一戰之力的。

    姜維是蜀漢後期當仁不讓的第一武將,無論是從統兵還是個人戰鬥力。姜維最初在曹魏天水遇到諸葛亮北伐大軍,面對暮年的趙子龍姜維絲毫不怯場,居然和這位名震天下的武神打成平手。要知道,此時的趙雲雖然年近古稀,與巔峰相比自然有所下滑,但依舊神勇萬分,為蜀軍斷後不損一兵一卒而擊退追兵。而趙雲在時,張郃根本不敢放肆。可見年輕的姜維,實力便不可小覷。但姜維的短板在於戰鬥力不夠穩定,後期既能和曹魏名將鄧艾不分勝負,但也能被鄧艾的兒子鄧忠逼得有來有回。由此可見,姜維應該屬於潛力無限,遇強則強的戰將,俗稱“五五開之王”。所以,姜維面對張郃即便不能取勝也絕不會落敗。

    如果說姜維能保證不敗,那麼另一人則保證能勝過張郃。此人正是諸葛亮的死對頭,蜀中元老級人物李嚴。劉璋主政蜀中時李嚴即受到重用,後來劉備鳩佔鵲巢,李嚴投降,得到劉備重用。白帝城託孤之時,劉備給予了李嚴和諸葛亮同樣的信任,以劉備的識人用人眼光,李嚴絕非等閒之輩。因為李嚴常常和諸葛亮搞權術鬥爭,因此不少人覺得李嚴是個功於心計的文臣,這顯然是低估了李嚴。李嚴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而且戰鬥力並不低。劉備攻入蜀中時,李嚴曾與老將黃忠交手,結果四五十回合之內不分勝負。後來黃忠想繼續和李嚴較量,諸葛亮認為李嚴的武藝高強不可力戰因而攔下了他。而老將黃忠與巔峰尾巴的關二爺打得有來有回,可見李嚴的戰鬥力和末期關二爺相當。張郃顯然不是他的對手。若李嚴能全心全意輔佐諸葛亮北伐,對上張郃的勝算不小,估計五六十回合便能拿下張郃。

    但可惜的是,李嚴對權力的追逐到了病態的地步,幾次三番挑釁諸葛亮。最初諸葛亮為了組織內部團結,從大局出發,沒有和李嚴計較。但李嚴變本加厲,不僅斷了諸葛亮的糧草迫使蜀軍因軍需耗盡而回師,而且還向劉禪誣告諸葛亮擅自退軍。李嚴鬧這麼一出可真是犯了原則性錯誤,諸葛亮忍無可忍,當眾揭穿了李嚴的把戲。後主大怒,將李嚴貶為庶人,永不錄用。可憐李嚴天賦出眾,但卻誤入歧途,致使蜀漢內部失和,白白葬送了北伐大計。

  • 16 # 歷史鑑察司

    從小老師就教導我們:回答問題一定要審題。

    面對“除了魏延之外,蜀漢還有誰能抵擋張郃?”這一問題,我的回答是,除了魏延之外,蜀漢誰能抵擋張郃,要分兩種情況:

    1、蜀漢前期,能抵擋張郃的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以及智謀取勝的諸葛亮、龐統。蜀漢前期情況不展開了,估計異議不多。

    2、蜀漢後期,能抵擋張郃的:除了魏延,及五虎上將僅存的趙雲之外,僅剩諸葛亮。

    原因是鐵的的事實:《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張郃:“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張郃以巧變為稱”。

    又說:“(張)郃識變數,善處營陣,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張郃熟悉軍事變化規律,善於根據地形設定陣營、安排作戰計劃,從不誤判,從蜀軍的主帥諸葛亮到各將領,都憚懼怕他。

    可見,張郃這麼一位名將,蜀軍能抵擋的他的人必定屈指可數。

    但是,張郃怎麼死的——據《三國志》記載,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馬懿指揮魏軍西征抵擋。諸葛亮長期與魏軍對峙後因糧草匱乏而撤退。司馬懿令張郃率部追趕。結果,追至木門道,諸葛亮用計,令魏延帶領蜀軍伏擊,萬箭齊發,張郃右膝被箭射中,不治身亡。

    所以顯而易見——能確定抵擋張郃的,在蜀國後期,除了魏延,及五虎上將僅存的趙雲之外,僅剩諸葛亮。

    其餘答案無法證明一定成立。

  • 17 # 寧白首說歷史

    題主說除了魏延,蜀漢還有誰能抵擋張郃?我想五虎將就不用比較了,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能抵擋張郃。

    那麼除了五虎將和魏延還有誰能抵擋張郃呢?

    答案是:姜維,張苞,關興

    姜維

    演義中姜維的出場可以說盡顯智慧,當時諸葛亮要取天水郡,所以派人偽裝成魏將,要引太守出城,然後出伏兵攻城,誰料一下被姜維識破,並且將計就計,伏擊了正要攻城的趙雲。

    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暗忖曰:“誰想此處有如這般人物”

    趙雲敗陣回營,(原文)又誇姜維槍法了得,與他人大不同。

    要知道趙雲的槍法可是在三國裡他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的,能得到趙雲的誇獎可知姜維的武藝有多高,而趙雲在體力大量消耗的情況下還能三十回合敗張郃。所以姜維完全能抵擋張郃。

    張苞關興一起講,因為這兩兄弟武藝持平,而且都是在一起。

    劉備進攻東吳的戰爭中,張苞、關興二人表現十分亮眼,宜都之戰中,張苞擊敗東吳猛將謝旌,張苞在亂軍之戰刺死吳將李異。

    在夷陵對戰中,張苞一個回合就刺死了吳將夏恂,張苞、關興二人挑戰吳國大將韓當、周泰,兩人懼怕關張勇猛,不敢出戰。

    劉備在夷陵戰敗後,同樣也是張苞、關興二人的拼死保護,劉備才得以退回到白帝城。夷陵雖敗,但二人展現了成為蜀漢大將的才能,獲得劉備和諸葛亮的賞識。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趙雲在鳳鳴山被困,關興、張苞二人各領五千人馬,殺透魏軍重圍,張苞斬薛則,關興斬董禧,救出趙雲。

    兩人又聽從趙雲的建議,率軍與鄧芝大破夏侯楙的魏軍主力,夏侯楙慘敗,僅率數百人退回南安郡。在攻佔南安的戰爭中,二人跟隨安定太守崔諒,將計就計,引夏侯楙開城,張苞刺死詐降的崔諒,關興攻佔城池。

    這兩位可以說是虎父無犬子,雖然沒有什麼出彩的對戰,但能嚇得韓當、周泰不敢應戰,可見這小關張有多猛。

    所以對陣張郃應該不在話下。

  • 18 # 洛水秋風666

    北伐時期只有趙雲能抵住張郃,李嚴年老未必有趙子龍風範,關興可以支撐幾十回合,姜維也可以支援幾十回合,張苞墊底估計支援二三十合。所以,最終只有趙子龍完勝張郃,其餘四位單打絕非張郃對手。

    但是,別忘了還有魏延,如果此時張郃武力值為100的話,那麼此時魏延武力為95,完全可以硬剛張郃。可惜諸葛亮從始至終都不重用魏延。若守街亭重用魏延+王平,司馬懿張郃焉能取勝,恢復中原早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非常渴望卻得不到的東西,大家最後都是怎麼釋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