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嵐凌小生
-
2 # 安平西橋
如何評價才算公正客觀呢?立場不同,觀點不同,評價標準也不一樣。誰都會說自己的評價是最公正客觀的,誰來做裁判呢?
-
3 # 伊斯旦丁
慈禧,晚清時期實際統治者,咸豐帝的嬪妃,咸豐死後,其子載淳繼位,是為同治帝,慈禧統治大清期間,誅殺八顧命大臣,裁撤恭親王,囚禁光緒帝,誅殺六君子,曾三度垂簾聽政。
1875年同治病逝後,載湉繼承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另一位太后慈安去世後,慈禧於1884年發動“甲申易樞”,將恭親王官職一擼到底,使恭親王脫離了清朝的權利中心,從此慈禧集大清軍政大權於一身,居於幕後,遙控光緒帝,凡軍國大事者,皆由其點頭首肯方可成事,直到1889年才歸政於光緒帝,從此隱居頤和園。
(慈禧太后)
光緒親政後,有中興大清之志,重用康有為、譚嗣同等人,力圖變法強國,然而,這卻引起維新派,和保守派的激烈矛盾,慈禧作為保守派的核心人物,最終再度出山,以雷霆手段,發動“戊戌政變”,將光緒帝囚禁於瀛臺,斬殺六君子於菜市口,再度把持朝政,實行新政,改革兵商學官。
(光緒帝)
1908年光緒駕崩後,慈禧扶植年僅3歲的溥儀,登上了帝位,同年12月12日,慈禧亦病逝於儀鸞殿,後葬於普陀峪定東陵。
(1908年12月12日慈禧.病逝於儀鸞殿)
結語:
縱觀慈禧一生,以一介女流之身,一步步走下來,成為權傾天下的晚清實際統治者,從其在大清的權利漩渦中,混跡多年屹立不倒,從其在世這時,孫中山和袁世凱都未能撼動大清江山,可以看出慈禧,並不乏手段,和政治謀略,這無疑是慈禧的優點,但她的缺點同樣很多,你比如說,她自私自利,不思進取,大清已然病入膏肓,她依然依天朝上國自詡,妄自尊大,蔑視西洋科學,反對變革,囚禁光緒帝於瀛臺,殺六君子於菜市口,這樁樁件件,斑斑劣跡,均是出自慈禧之手,可以說,大清之亡,還有和列強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慈禧都難辭其咎,論其過之大,罪莫大焉! -
4 # 悠然過客
清王朝始於攝政王,終於攝政王,興於皇太后,衰於皇太后。這是清朝的氣數盡了,不是一個慈禧太后能夠挽回的。
清王朝面臨的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也是三千年未有之強敵!當中原王朝第一次面臨比自己強大的文明時,有一個應付的過程也是正常的。只不過這個王朝本身也開始衰落而已。
就慈禧太后所面臨的局面來說,平心而論確實是前所未有的衰敗。無論是,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日本人,美國人都在對清帝國的侵略中,獲得了巨大的好處!也都讓清帝國代表的中原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百年屈辱之局面。
但是,不可否認得是,慈禧太后為代表的統治集團也維持了清王朝的生存,並在應付中原王朝傳統的威脅裡全面獲勝。無論是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捻軍,還是新疆西藏的叛亂和不穩都被有效鎮壓。更不要說一度強大的洋務運動和北洋水師!這也不是一個完全無能腐敗的王朝能夠應對的。
畢竟同光中興的兩位皇帝都是從小到大被慈禧太后扶植的。而慈禧太后死後,也給清朝留了一個新的皇太后和成年攝政王!雖然不是最佳人選,但卻是能提出的最佳方案了!
如果說要公正評價慈禧太后,我只能這樣說,一個出色的人才,可惜生在了一個註定衰敗的王朝!
回覆列表
提到慈禧時。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統治封建王朝,是這個時期末的實際統治者,中國現代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屈辱和沒落事件都與此密切相關。回想一下,看看慈禧的生活,她出生在“貧窮的旗幟”家庭,但她不是一個完全受封建儀式束縛的女人。她熱衷於陰謀而非女性紅,她正在追求世界。不是夫妻。
她仍然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年輕女孩蘭兒起,她的思緒不僅會滿足於蘭貴人、懿嬪、懿妃、懿貴妃,所以她計劃了一場辛酉政變。他贏得了權力並兩次垂簾聽政,成為清朝實際統治者。慈禧王太后充分利用了她周圍的所有條件和資源。 “母親和孩子”是她充分利用的資源和條件,因此她終於爬到了權力的頂峰。然而,儘管她在封建儀式中膚淺,但她實際上受到封建儀式的束縛。作為清朝末代的執政者,當時的世界已進入資本主義時期。 中國“閉關鎖國”也被西方列強的“船堅利炮”打破了。
中國現代歷史所遭受的屈辱基本上是由思想封閉形成的。 慈禧儘管一些創新和所謂的“洋務運動”在外觀上得到了支援,但其實質是穩定其封建統治。
李鴻章當時用了8個字評價慈禧太后:“似有韜略,或無大才。”然而,在百年後的今天來看,李鴻章的這個評價可以說是毫無偏差,慈禧太后在清朝末期的所作所為,看上去是支援了洋務運動,但實際上還是在為自己的地位著想。看似想要拯救清朝,卻為了自己能掌握大權而不顧國家利益,只為了自己個人利益,一個自私的女人。稱得上陰謀家,算不上政治家。僅此而已。